新書推薦: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
內容簡介: |
《边疆考古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4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
目錄:
|
目录
考古新发现
天津蓟州区朝阳洞遗址1号洞发掘简报
王家琪 张雪微 魏天旭 盛立双 甘才超 刘福宁 王春雪(1)
吉林图们市磨盘村山城遗址东区2020年发掘简报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物保护中心(13)
研究与探索
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的演变与成因 刘兆霖 王巍(40)
红山文化聚落的空间分析 侯佳岐 王春雪(58)
甘青地区史前时期筒状臂饰初步研究 闫红贤 陈洪海(69)
切木尔切克文化的类型、时代与界定 王泽祥(86)
论石榴坝文化 蒋志龙 杨薇 万杨 蒋杰名(103)
墓葬所见东周燕国社会的阶层构成 王腾飞(123)
试论延庆西拨子窖藏的文化归属及相关问题 张振腾(142)
赫章可乐套头葬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张晓超 赵俊杰(152)
人种、考古学文化与族属对应关系的反思——以汉魏时期长城地带人种构成为例 周静(167)
高句丽鎏金花形饰研究 孙力楠 李想(185)
试析渤海国前期疆域的拓展 卢成敢 孙明明(198)
岭南先秦至晋瓦当研究 刘騻(206)
先秦至隋唐筝的考古学考察
蒋璐 吴添慧 黄丽珍 王希丹 赵俊杰 郭怡(218)
浙江出土宋代青白瓷器的类型、分期与相关问题——以墓葬出土材料为中心
张欣怡(234)
考古与科技
青海喇家遗址2018年出土辛店文化早期植物遗存分析
韩斐 宋吉香 杜战伟 王倩倩 甄强 马骞(250)
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绝对年代
宋殷 吴小红 潘岩 朱延平 王立新(265)
西安幸福林带遗址出土麻风个体的古病理学研究
高国帅 周亚威 张翔宇 张全超(276)
GIS支持下的医巫闾山辽陵布局初步研究 图旭刚 万雄飞(294)
吉林德惠揽头窝堡金代遗址动物骨骼鉴定及分析
孙阳 汤卓炜 宋玉彬 张乐(310)
域外考古
奥库涅夫文化评述 张弛 Marcella FESTA(328)
巴泽雷克文化陶器研究综述 牧金山 李菲(345)
俄罗斯境内渤海山城的考古发掘与认识 梁会丽(357)
|
內容試閱:
|
考古新发现
天津蓟州区朝阳洞遗址1号洞发掘简报*
王家琪1 张雪微1 魏天旭1 盛立双2 甘才超2
刘福宁3 王春雪1
(1.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长春,130012;2.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301699;3. 天津市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301999)
天津位于中国北方沿长城地带与环渤海地区结合点的重要区域。自21世纪以来,该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就不曾间断。2005年3~5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次在天津蓟州地区发现旧石器地点,共计13处,收获石制品千余件[1]。2007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东营坊遗址进行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2015年4~5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组队对蓟州地区进行旧石器专项调查,在这次调查过程中发现朝阳洞遗址并对洞内地表处进行试掘,发现石制品10件[2]。2018年上半年,朝阳洞遗址的主动发掘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7~9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朝阳洞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约50平方米。
一、遗址概况
朝阳洞遗址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东北部杏花山近山顶处, 地理坐标为北纬40°8′2.64″;东经117°30′4.39″,海拔270米。该遗址北抵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距蓟州区约12千米,距天津市区约115千米;西距北京市区约95千米(图一)。该遗址由1号洞和2号洞组成。1号洞出土陶片、骨制品及石制品,并伴生动物化石。本文仅对1号洞的发掘情况进行介绍。
1号洞宽6.3、进深9.8、高4.4米,洞内最宽处为8.4米,洞口朝向177°。发掘面积41.5平方米。地势较高,坐北朝南,四季朝阳。洞内西北处有1号子洞,洞口最宽处4.2、高1.8米;洞内最宽处5.1、洞室最高1.7、进深3.6米。洞内十分宽敞,白天光线充足,洞口处有石质甬道,洞内地表铺设大块石板,并有较多灰烬及佛教、道教遗物残件。洞口前有空地,视野开阔,洞内残存古代碑刻2通,碎成数块。洞内现为当地佛教和道教的供奉场所,当地居民俗称其为“蜂窝洞”“风魔洞”。
图一 朝阳洞遗址1号洞洞口(由南向北)
二、地质地貌及地层堆积
蓟州区地处天山—阴山—燕山纬向构造带,全区地貌的基础由中生代时的燕山运动奠定,经过强烈的地壳运动,北部地区隆起成燕山山脉,南部则下沉堆积为平原,二者的方向均为东西走向。而全区北高南低的地势在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中得到了持续发展,南、北部地区分别持续下沉和隆起[3]。朝阳洞遗址位于Ⅱ、Ⅲ级阶地过渡地带的近山顶处,地貌属低山丘陵。地处温带季风性气候,受海洋影响小,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从大地构造来讲,该遗址地层为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雾迷组[4]。1号洞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地层厚约2.5米,共分为3层,各层的具体描述如下(图二)。
图二 朝阳洞遗址1号洞地层堆积示意图
第1层:灰黑色黏土质粉砂层,土质较疏松,堆积较薄。1号洞发现的遗物多出自此层,类型包括石制品、陶片等,并伴少量炭屑,地层厚度为15~40厘米。
第2层:黄褐色砂质亚黏土层,该层土质致密,胶结严重。最深处距地表超过2米,出土遗物包括石制品及动物骨骼碎片等。
第3层:基岩,主要以灰白色石灰岩为主,未见底。
三、遗物情况
1号洞遗物包括相当数量的石制品、少量陶片、动物骨骼,以及骨制品,其中石制品共计68件,类型包括石片、工具和断块,工具类型仅含刮削器。陶片包括少量素面陶、带纹饰陶片和带釉陶片。骨制品为1件磨制骨器及少量动物骨骼碎块。现作如下概述。
(一)石制品分类与描述
1号洞共出土石制品68件,类型包括石片、工具和断块,从空间分布来看,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图三)。
1. 石片
1号洞出土石片共66件,占石制品总量的97%,原料均为角岩,质地粗糙、硬度大,根据完整程度、台面特征和背面自然面比例对其进一步分类[5]。
(1)完整石片
共24件,占石片总数的36.4%,均为人工台面,以素台面(n=18,75%)为主,点状台面(n=5,21%)和线台面(n=1,4%)次之,再结合背面性质,可分为Ⅴ型和Ⅵ型石片两类。从完整石片的统计表上来看,长度、宽度、厚度标准偏差值较大,重量变化亦是如此(表一)。
图三 朝阳洞遗址1号洞石制品空间分布图
表一 1号洞出土完整石片统计表
19TJCYD1∶46,Ⅵ型石片。原料为灰黑色角岩,素台面。石片呈三角形,长91.2毫米,宽64.8毫米,厚24.1毫米,重142.8克。腹面的打击点明显,半锥体凸,同心波、放射线不明显。背面均为石片疤,远端尖灭(图四,1)。19TJCYD1∶61,Ⅵ型石片。原料为灰黑色角岩,素台面。石片呈长条形,长43毫米,宽21毫米,厚8毫米,重6.2克。腹面打击点明显,半锥体微凸,背面皆为石片疤(图四,2)。19TJCYD1∶63,为灰黑色角岩,素台面。石片呈梯形,长35.5毫米,宽47毫米,厚14毫米,重15.1克。腹面打击点清晰,不见同心波,背面全疤(图四,3)。19TJCYD1∶54,为灰黑色角岩,素台面。石片呈梯形,长26毫米,宽36毫米,厚5毫米,重4.5克。腹面打击点清晰,背面全疤(图四,4)。
图四 朝阳洞遗址1号洞出土完整石片及断片
1~4. 完整石片(19TJCYD1∶46、19TJCYD1∶61、19TJCYD1∶63、19TJCYD1∶54)5. 断片(19TJCYD1∶48)
(2)断片
共42件,占石片总数的63.63%。其中远端断片18件,近端断片12件,中间断片6件,左裂片3件,右裂片3件。可观察到台面的断片皆为素台面,除1件背面性质为半疤半自然外,其余皆为全疤。从断片的统计表上可以看出,长、宽、厚、重的标准偏差中等(表二)。
表二 1号洞出土断片统计表
19TJCYD1∶48,远端断片,石片形状呈梯形,长74.8毫米,宽93.4毫米,厚24.5毫米,重137.2克。背面全部为半疤半自然,石片远端尖灭(图四,5)。
2. 工具
仅发现刮削器1件。19TJCYD1∶45,单直刃刮削器,片状毛坯,原料为灰黑色角岩,长81.2毫米,宽66.5毫米,厚32.1毫米,重221.5克。毛坯背面左侧边缘布满连续修疤,整个刃缘较平直,为硬锤锤击法正向加工而成。刃长39毫米,刃宽34.5毫米,刃角21°(图五)。加工深度指数为1,加工长度指数为0.49,表明该石器的加工程度较高。
3. 断块
1件。19TJCYD1∶1,原料为角岩。长宽厚分别为46.5、25.1、6.1毫米,重17.97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