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如何操办我最好朋友的葬礼](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21770056.jpg)
《
如何操办我最好朋友的葬礼
》
售價:NT$
286.0
![大脑、思维和语言](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511747419.jpg)
《
大脑、思维和语言
》
售價:NT$
449.0
![下一代无线通信使能技术](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18134520.jpg)
《
下一代无线通信使能技术
》
售價:NT$
653.0
![具身智能](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1772098.jpg)
《
具身智能
》
售價:NT$
352.0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心理学版《人性的枷锁》)](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21189370.jpg)
《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心理学版《人性的枷锁》)
》
售價:NT$
286.0
![美国史:从第一块殖民地到现在(大选后的美国走向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四百年美国史看懂美国裂痕始终无法弥合的历史症结)](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56126514.jpg)
《
美国史:从第一块殖民地到现在(大选后的美国走向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四百年美国史看懂美国裂痕始终无法弥合的历史症结)
》
售價:NT$
806.0
![奇幻的世界,熟悉的世界:太阳系探索之旅](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519283230.jpg)
《
奇幻的世界,熟悉的世界:太阳系探索之旅
》
售價:NT$
403.0
![菜点设计](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030534231.jpg)
《
菜点设计
》
售價:NT$
351.0
|
編輯推薦: |
【本书卖点】
◆ 本书为迄今为止收录最全的沈祖棻新文学创作集,新增新诗五首、小说八篇、散文四篇、独幕剧两篇。
◆ 沈祖棻为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其新诗诗风浪漫,题材紧贴时代和个人遭际,有对护国的热烈呼召,有伤时忧世的悲感慨叹,亦有儿女间的喁喁私语。身世感怀、薄愁淡绪尽化于行间字里,情见乎辞,宛若微波轻漾,余韵不绝。
◆ 小说题材多样,或承浪漫之风,富于想象,善借历史场景寄托情怀,人物每以浓烈情感浇铸而成,鲜活可感,传达出对纯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寻;或从现实着眼,刻画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难为外人所知而又异常真切的百般况味,体贴入微,发人深省。以创作时间为序编排篇目,从中可见出作者的文学成长线迹。
◆ 沈祖棻的文字处时代新旧风气交接之间,遂兼白话直抒其情之妙与古典蕴藉深秀之美,形成率真而雅致的独特风格,可与其旧体诗词创作相映照,见出二者取材、风格之间的互渗。
◆ 封面装帧由著名设计师陆智昌操刀设计,书法家周小英题签。内附作者珍贵留影、创作手稿、罕见版本封面图等精美彩插,值得收藏。
【编辑推荐】
◆ 沈祖棻对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重要影响,其诗作讲究音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沈祖棻的新文学创作结集,由作者后人张春晓编订,合新诗集《微波辞》及小说散文集《辩才集》为一册,新增诗歌、小说、散文、独幕剧数篇,体现了作者在新文学领域的出色尝试。新诗既有清浅玲珑、咏唱美好情感之作,亦有在山河破碎之际对奋起抗日的热切呼召,有的诗歌被谱曲传唱;小说戏剧既有风格浪漫、笔法细腻的历史作品,也有细节丰富、宛曲回环、活画出人物心态的世情之作;散文淡雅隽永,写种种情思,有诗的印记。
|
關於作者: |
▲ 作者简介
沈祖棻(1909—1977),字子苾,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原籍浙江海盐,出生于苏州。现代女词人、诗人、文学家。兼擅新旧文学创作,尤以词名,因名句“有斜阳处有春愁”,有“沈斜阳”之称。20世纪30年代先后毕业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师从汪东、吴梅等耆学老宿。1949年以后,先后任教于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著有《涉江诗词集》《唐人七绝诗浅释》《宋词赏析》等。
▲ 主编简介
张春晓,沈祖棻外孙女。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暨南大学文学院。著有《贾似道及其文学交游研究》《两宋民族战争本事小说戏曲故事演变》《有斜阳处有春愁》等。
|
目錄:
|
微波辞
原序 / 徐仲年
前言 / 陆耀东
第一辑
泽畔吟
五长年
空军颂
五月
克复兰封
冲锋
故事
花圈
忆江南
夜警
第二辑
给碧蒂
病榻
泛舟行
来
你的梦
忧郁
夜车
忍耐
新居
衫痕
月夜的投赠
风雨夕
航海吟
水的怀念
柬孙望亮耕
春夜小唱
雨夜
寄远
炉火
过客
集外
一棵无名的小草
爱神的赞美
征人之歌
别
劝与回答
真诚的友谊
问西湖
荷塘
我所要的
我希望不再看见你
我爱这旅途中
一朵白云
想
夜
等不得你
失去了的诗情
你来
你的泪
尘土与春
想
赠孝感
芦沟桥
期待
寄亮耕
柬孙望
病中吟
有寄
惜往日
流星
寂寞
海的怀念
别夜
给女儿(一)
给女儿(二)
给女儿(三)
集外补遗
到前线去
潭
天河
答千帆
(附 程千帆《给曼曼》、《再赠》)
流亡的一群
后记 / 张春晓
辩才集
暮春之夜
神秘的诗
洋囡囡
辩才禅师
茂陵的雨夜
厓山的风浪
马嵬驿
苏丞相的悲哀
悬崖上的家
集外
夏的黄昏
忠实的情人
丽玲
妥协
画像
酒
王老太太的新年
逃难
冬
尺八箫
美与幻
星
炉边闲话
黎明的前夜
后记 / 张春晓
|
內容試閱:
|
前言(节选)
陆耀东
沈先生极富诗才,她的词,汪东先生赞叹“千年无此作矣”;章士钊先生说它“词流又见步清真”, 认为它与周邦彦词风相近;沈尹默、刘永济、夏承焘、施蛰存诸先生交口称许沈先生才妙情深辞粲。她的新诗,与词一样精美。发表时均署绛燕、紫曼、苏珂等笔名。一九四〇年,她出版了一本新诗集《微波辞》。她的集外诗这里收集到三十五首,尚有部分未曾觅得。论数量并不算多,但佳构不少。在中国新诗史上,她与林徽音女士的诗,堪称双璧。她们二人,诗风相近,而且都以写爱情诗见长,又在民族战争的烽火中,为祖国而歌。从这我记起徐仲年先生在《微波辞·序》中引谢灵运、杜牧诸家诗说明沈先生“各诗的精神”。其实这未能道出诗人用以名集的真义。《微波辞》这一书名,是出自曹植的《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洛神赋》旧说甚多,有一种是说此赋与屈原《离骚》相同,即借美人香草以表对国家人民的爱。这集中有爱情诗,又有抗战诗,所以取了这个书名。
是的, 书名未必能将诗集中的所有作品涵盖。 沈先生的诗,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直接抒写抗日战争的有十几首。《五长年》不满于“和平的风吹冷战垒的残烟”,欢呼“八·一三”的炮声轰鸣,正义的炬火闪亮;《芦沟桥》向为抗日“发出第一声怒吼”而牺牲的英魂致以深深的哀思和敬意;《空军颂》、《克复兰封》、《冲锋》表现了中国空军和陆军胜利战斗的英姿;《故事》、《夜警》、《忆江南》或直接或间接显示了民族敌人的残暴;《期待》在对爱人的期待中,留下了战争风云的投影。这些诗不仅有阳刚之气,有爱国激情,有必胜信念,而且艺术上不乏诗意。《克复兰封》、《冲锋》都是写我军向日军阵地进击,但所取角度、构思、音乐节奏各异:前者反映我军前仆后继地与敌人血战,后者着重展示我军
的雄豪和对敌人的蔑视;前者节奏凝重,后者较为轻扬。《故事》、《忆江南》都抒写对沦陷了的故土的思念,对侵略者制造恐怖的愤恨,但前者从老祖母的故事引出现实更可怕的故事,两条线索交织,后者从眼前春天想到江南今日噩梦,是空间的横向联想。沈先生的这些诗,有的较中国诗歌会成员的同类诗,还要略胜一筹。
沈先生有一部分诗, 主要是抒写人生哲理,《问西湖》提出十个问题,实则是感叹大自然永存,而人世多变,有点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所要的》袒露了个人心志,神往热情、光明、 歌声、 花香, 虽然得到的是“幻灭的悲哀, 绝望的痛伤”,“仍抱着单纯的理想,坚强的信仰”。这是何等的执着,何等的韧性!《劝与回答》中的抒情主人公,于黑暗中发现微光,于冷酷中觅取温热,于虚伪中寻找真诚,最后,友人表示“将以另一种
眼光—重新去观察这神秘的世界”。 诗中贯串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棵无名的小草》与其说是为无名的小草鸣不平,给无名的小草以温馨的同情,不如说是赞美无名的小草。我从沈先生才华超人而又默默地生活着的一生,悟知了这诗的奥秘。
文学史告诉我们,每一个作家往往只是擅长于写某一类或几类题材,而没有万能的神人。即使像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每人又留下了千馀首诗,也不是涉及各种题材,即使涉及,也并不都能充分表现其艺术天才。沈先生的诗,最富艺术魅力的还是抒写爱情的篇章,如《给碧蒂》、《病榻》、《泛舟行》、《来》、《你的梦》、《忧郁》、《风雨夕》、《航海吟》、《炉火》、《过客》、《别》、《一朵白云》、《想》等, 都是上品。 这些诗, 每一首都有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它的诗情,使你沐浴真诚的温泉,使你尝到亲密的甜意,使你获得意外的美的享受,使你不禁击节赞叹,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给碧蒂》几乎每一节都有形象的比喻:
是春空里掠过的燕子吗?
是海风里远举的轻帆吗?
你是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
这比喻,似空谷足音,似羚羊挂角;不实不虚,不近不远,留下广阔的艺术空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想像,去神会,去补充,去再创造。《来》则与此迥异,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件又一件细微的事情,一句又一句体贴的话语,来表达对爱人的无限柔情蜜意。诗以“我”对“你”的轻轻细语写成。“你”长途跋涉归来,“我”先是问“你”的病,然后亲自为“你”安排柔软的被褥,注意不厚也不薄;问“你”枕头要高还是低,或是要在“我”的臂上休息;如果冷,“我”就打开窗帘,让太阳晒到床上;如果热,就给“你”放下窗帘;如果要心情轻快,就给插上鲜花;如果想幽静些,就给焚上香;继而写“我”希望“你”睡得安稳,担心秋虫、落叶打扰了“你”;还想到怎样安排好饮食,最使“你”惬意。“我”想的,说的,做的,都是平常语,平常事,但感情亲切之至,细微之至,温馨之至;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常,分量很重很重。
《病榻》、《泛舟行》则篇末骤出诗趣。 前者写“我”患小病,“你”来煦问,房间的一切都是温柔的,枕边的私语是低低的,诗最后一节写道:
你的声音放得更低,更低,
听不清,什么?一个吻吗?
亲爱的,可以,但是要轻轻地。
有一点情节的波澜,增加了几分诗情诗趣。
沈先生的不少爱情诗,是借梦来表现。这大概是梦便于驰骋艺术的想像,可以使一些相去甚远的事物之间发生紧密联系,又往往使一些特殊的事物“构成一种情境”,“并把一个观念‘戏剧化’”, 它“具有新创的能力”,“它对于柔情的细微差别和热烈的感情有极为敏锐的感应,而且迅速地把我们内心的生活塑造为外界的形象”;此外,它还便于抒写那种复杂的朦胧的意境、意象和诗情。沈先生的《你的梦》共二节,第一节用了四个比喻形容
“你”的梦,第二节进一步将梦比作白鸽掉下的一根羽毛,秋晚树上落下的一片木叶,花瓣上泻下的露水,绣枕畔遗下的发丝,最后是:
你的梦,轻轻地
坠入我的梦里。
这暗示,“你”在相思,“我”也在相思;“你”在做梦,“我”也在做梦,心心相印,梦也相同。诗人并未正面实写梦,而馀韵无穷。《风雨夕》写“我”的心在寒冷的风雨夜找不到借宿的人家,不知“你”在做梦没有,“我”的眼泪将“我”梦中的“你”弄模糊了。 表现了“我”对“你”的深深的思念。《炉火》写“我”在寒夜里不停地添着红煤,“你”为“我”叙说美丽的故事。这时“我”醒来了,便想到“你”在那积雪的高原上感到冷吗,如果“你”想到“我”、 想到“我”的梦, 那“你”也会感到温暖的。《过客》也是写梦,写“我”对“你”的思念和爱恋。
沈先生抒写的爱情,既有中国传统道德所崇尚的忠贞专一的特色,又有现代女性意识的烙印,最典型的要算《别》,第一节说“我”像浮萍一般地飘来,像清风一样地离开,第二节诗说: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
像想起一颗夏夜的星;
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
像忘了一个春天的梦。
这是非常尊重自己情感也尊重对方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可以作多种解释, 我认为主要意思是: 如果“你”还爱“我”, 那“你”就永存着希望;如果“你”已忘了“我”,那就让它像春梦一般消逝吧。至于抒情主人公自己,那是很珍贵这一段情的。与这诗异曲同工的还有《一朵白云》。诗的前二节用白云烘托“我们的相逢”,用易消失的虹,烘托“我们的离别”。后二节说,如果你能忘记,就“轻轻地抹去我的影子”:
倘使你不能将我忘记,
留下一点淡淡的相思;
你就在那星夜的梦里,
低低地唤着我的名字。
显然,“我”仍然希望“你”不忘记“我”。没有埋怨,没有强求,给予读者的是一丝温馨的柔情。
沈先生的新诗,是一个多彩的大千世界。她之所以能臻此境地,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从中国古代精美的诗词中汲取营养,晚唐诗和宋词的薰香尤为突出。 这里只谈一点, 就是重意境美。沈先生新诗中的上品, 既有像《病榻》那样类似工笔画的作品,而更多的是像水墨写意画,但不管哪一种,都有诗的意境在。《你的梦》没有一句诗写“我”和“你”的情,但它正如《沧浪诗话》对一种诗的称赞:“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诗用一系列似明似暗的意象构建成“你”的朦胧而又美丽的梦境,而这梦境坠入“我”梦里,意境又多了一种动态,多了一个层次,其诗意更浓,更耐人寻味。《月夜的投赠》和《你的梦》都是表现一对离别的恋人的心心相印,后者是“你”的梦坠入“我”的梦里,前者则表现“我”在月夜将“我”的梦投入“你”的凝想里,但它在表现二人的感情方面有着很大差异:“你”爱水,“我”却爱月光,二人所爱不尽相同;而今夜月光如水,“我”的床似乎变成了水上的小船;“我”愿将无声的语言,化作梦投入“你”的凝想里。言外之意是:“我”和“你”现已情投意合,“我”爱上了“你”喜欢的东西,“我”愿将“你”想望的爱给“你”。
沈先生着意追求诗美,在诗的语言方面以精美自然为理想境界。她将口语、古代书面语言和外语语法结构的某些成分熔铸成诗的语言。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观点不一,有的认为愈是口语化愈妙,有的以雅为美,有的赞外来语的神奇。我觉得不可一概而论,作为诗,主要应视其对表达诗意所起的艺术作用如何,它和艺术整体的和谐程度而定。沈先生的新诗语言,不过俗也不过雅,试举《航海吟》最后一节为例:
什么是我的临别的言语呢?
我将微笑地祝福你的远行。
但是让我为你讲一个望夫石的故事,
或者告诉你秋海棠是怎样生出来的。
我对于做梦或许是太年老了,
但是对于离别却又嫌太年轻。
不过我懂得要怎样地忍耐,
人类历史已经过了几千年;
我将计算着年年的潮信,
直到你的船舶从海外归来。
告诉你,你真的去航海吧!
一、 二行背后的意思是,“我”不勉强“你”, 相反,“我”赞同“你”去。三、四行各寓一个故事,望夫石的故事人所共知,不需赘述;秋海棠则大概是说贴梗海棠,其花紧贴于枝干之上,暗示二人不可分离。五、六行是说,“我”做梦太久太多,而对离别经历很少。七、八、九、十、十一这五行表示:“我”将永远等待“你”的归来,“你”放心远行吧。不俗不雅,较为含蓄委婉。沈先生的部分诗,大胆使用古代书面词语,如《五长年》中的“战垒”、“残烟”、“香尘”、“垂涕”、“岁暮”、“暗隅”、“投梭而起”等,作者似信手拈来,在诗中浑然一体,这也应该肯定。
尺八箫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几年前读过曼殊上人的这首诗,就对尺八箫憧憬着了。从凄婉的辞情中想像出幽抑的音节,尺八箫是充满了诗意。在春雨的节季,娇嫣的樱花红遍了明媚的岛国,和服的美人在楼中弹着伤春之泪,从绣幕珠帘里袅漾出一缕游丝般的颤抖,该是多么迷人的声音呵!
最近,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一间幽雅的客厅里,从留声机片上听到了尺八箫的演奏。
垂着流苏的宫灯在一角射出柔和的光线,将熄的炉火还留恋着残馀的温暖,每个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用祈祷者的虔诚,凝神地等待着。片子在机盘上开始转动了,破空而起的音浪打碎夜的静宁,尺八箫不断地震撼着每一个听者的心。
一缕凄厉的声音在空中缭绕着,盘旋着,有时连贯如成串的珍珠,有时凝咽如将死的寒蝉;忽然急迫像一阵回旋的风暴,忽然舒徐像一湾纡曲的流水;一刻由重而轻,像垂危的病人哼着将断的呻吟,慢慢地微弱;一刻由低而高,像平静的海面涌起一线潮痕,渐渐地涌涨。是秋坟的鬼唱,对星星的磷火奏着挽歌?是远空的雁唳,向茫茫的征程发出哀吟?是情人们离别时忍不住的伤心的呜咽?是旅客们深夜对于苍凉的身世发出的沉郁的叹息?是秋虫切切地在凉露中怨诉?是白杨萧萧地在悲风里摇撼?
静静地凝神听着,听着,从悲怆的雾的氤氲中看到一个流浪者冒着交加的风雨,黑夜里独自在深山中跄踉地步行,在饥饿和寒冷中重温他的荒诞奇丽的旧梦,拿起他的唯一的伴侣——尺八箫,用凄楚的温柔吹出动人的调子,与悲风冷雨相谐和。
箫声在哀怨中哽住了,馀音像垂僵的春蚕的最后的一根细线在空中飘荡。
怀着一腔怅惘的心情归去,在车声辚辚转过石桥的时候,我低吟着曼殊上人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