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套装2册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古人生活有意思

書城自編碼: 390056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绘画
作者: 石继航,张小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4105737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耕读史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真需求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阿勒泰的春天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658
《 解构人体 动漫人体结构基础与绘制技法 》
+

NT$ 414
《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III:贝蒂的色彩 》
+

NT$ 78
《 名画摹写——宋人花鸟 · 牡丹图 》
+

NT$ 407
《 新古典主义 伟大的静穆 图说经典艺术艺术流派新古典主义建筑绘画雕塑装饰经典杰作品鉴大师名作轻松读懂新古典主义 》
+

NT$ 198
《 花卉速写描摹本 》
+

NT$ 180
《 墨点美术彩铅绘画专用本 空白素描本图画本手绘本 》
編輯推薦:
《古人生活有意思》
畅销书作者石继航全新力作。《中华好诗词》节目夺冠者,CCTV1《中国诗词大会》诗词达人石继航老师融汇浩瀚诗词典籍,精选30件赏心乐事,为你展开一幅古人四季生活图景。
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跟着本书来一场短暂的穿越,发掘古人鲜为人知的生活侧面:看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去相国寺淘古董;唐玄宗痴迷于打马球令近臣和皇后操心不已;安乐公主斗草逞能,竟然找来了谢灵运的胡须……古人不是史书中冷冰冰的名字,他们也有鲜活而生动的生活瞬间!
这是一本慢生活指南。快节奏的生活、电子设备填满生活的空隙,我们缺少了古人那份日长似岁、慢煮时光的悠闲心境,翻开本书,让我们一起慢下来,感受月之色、水之味、风之形、香之气,拾起生活中曾经视而不见的美好,找回本真纯粹的快乐。
这是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108张彩插古画,带你身临其境感受车马很慢的古代生活。封面专色印刷,时尚炫酷;内文纯质纸张,高清还原古画色彩和纹理,带来有质感的阅读体验!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金灿灿、黄澄澄、艺术气息满满的《向日葵》是出现在各类艺术场合的常客,事实上,梵高笔下那土黄土黄、又土又黄,一看就接地气的土豆,也
內容簡介:
《古人生活有意思》
本书从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中,萃取出古代人一年四季中的赏心乐事,分享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理念。现代人拥有了很多,却缺少了那日长似岁、慢煮时光的悠闲岁月。“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未必是豪奢家居才能带来黑甜沉酣的梦境,未必是珍馐美味才能带来大块朵颐的快感。让我们翻开那些暗黄发脆的书卷,向古人取经,学一下他们的悠闲和安恬,享受一下桃园饮宴、曲水流觞、坐月听琴、闲庭对弈、石桥踏雪、摘菊盈把、落英拂衣、春水煎茶的美好体验,忙时修篱种花,闲时听雨烹茶。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名画都反映了作品诞生年代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景。本书从中外名画出发,讲解名画背后有关人们生活的各种故事。从总体来看,本书可分为三部分:一是讲“人生”,包括“生当作人杰”“男人的香气”“贵妇之争or贵妇之累”“作戏金丝雀”四章,对比了东西方人们日常生活;二是讲“物语”,包括“高阶产品的傲慢与偏见”“洋货的魅力”两章,讲解了人们对待高阶产品、外来文化的态度;三是讲“习俗”,包括“春节驱邪考”“江户一日闲”两章,分别讲解了中国春节贺岁传统与日本人的生活习俗,分析了因传统观念不同而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關於作者:
石继航,笔名江湖夜雨。CCTV中文国际频道《中华情》栏目文学顾问,《中华好诗词》节目夺冠者,首届《中国诗词大会》诗词达人。著有《宋朝的腔调》《长安月下红袖香》《昨夜闲潭梦落花》《华美的大唐碎片》《唐朝入仕生存指南》等古典诗词赏析类书籍四十多种,并有四种图书被香港三联书社和台湾启动文化发行繁体版本。
张小玉,原名朱宇聪,艺术硕士,作家,高校教师,青年学者,艺术收藏家。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特邀讲解。知乎、抖音、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作者,得到人文艺术专家团成员。著有《名画中的彩蛋》《艺术笔记》。
目錄
《古人生活有意思》
壹 阳春
上元灯火
寻春踏青
桃园宴饮
春水煎茶
莳花弄草
临池观书
蹴鞠马球
秋千斗草
貮 长夏
端午佳辰
晚凉新浴
竹篁鸣琴
闲庭弈棋
一枕黑甜
七夕乞巧
瓜棚说鬼
参 金秋
中秋赏月
久别重逢
驰骋畋猎
烟波闲钓
重阳醉菊
访胜怀古
听书看戏
焚香静处
肆 三冬
玉壶美酒
腊日啜粥
雪夜读书
金石鼎彝
着意丹青
踏雪寻梅
除夕守岁
后记
附录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生当作人杰?
——生而为普通人,一样可以活得精彩
饮食篇:果腹之食
○ 凡·高《吃土豆的人》
○ 土豆:食物的鄙视链
○ 荷兰土豆文化:现实主义之光
○ 凡·高与“土豆农”
娱乐篇:闲适之乐
○ 北宋外卖小哥
○ 平民娱乐指南:看演出
○ 为何瓦舍演出在宋代盛行?
男人的香气
——弥漫在东西方男人身上的香各是什么味道?
饮食篇:宴会上的香
○ 香料,来自东方的奢侈品
○ 有圣洁之气的香料
○ 香料,欲望之物
娱乐篇:席间一缕香
○ 古人香
○ 焚香、祭祀与辟邪
○ 焚香,养生之举
○ 焚香,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外化
贵妇之争,还是贵妇之累?
——有钱有闲的女人,能玩出什么花样?
饮食篇:茶歇之争
○ 不吃茶?浑身难受
○ 贵妇们,战斗吧!
○ 为什么是茶?
娱乐篇:才女之争
○ “蓝袜”女
○ 才女的无奈
做戏金丝雀
——西方“茶花女”们的人生是喜是悲?
饮食篇:喝酒,卖酒
○ 女人与酒
○ 嗨,喝酒吗?
娱乐篇:歌舞升平
○ 来呀,造作呀
○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奢侈品的“傲慢与偏见”
——我们对那些追求“奢侈”的女子的误解
饮食篇:奢侈地吃吃吃!
○ 一场宴会,有多奢侈?
○ 你犯了奢侈罪!
娱乐篇:奢侈地买买买!
○ 明代妇女的“雅好”与“俗好”
○ 为什么明代女人爱买奢侈品?
洋货的魅力
——几百年前的欧美刮过的“中国风”
饮食篇:美国人吃中餐
○《杂碎》
○ 炒杂碎
○ “网红”餐厅
○ 紫砂壶
○ 为何爱紫砂?
娱乐篇:法国人迷中国风
○ 路易十四与康熙帝
○ 风靡全法的“中国风”
○ 中国风流行的历史缘由
春节驱邪考
——古代中国人有哪些神秘有趣的贺岁仪式?
饮食篇: 饮屠苏酒小考
○ 为何除夕要饮屠苏酒?
娱乐篇:童嬉!
○ 傩戏小考
○ 傩戏:中国孩子的“万圣”狂欢
江户一日闲
——如何一日看尽江户人的喜怒哀乐?
饮食篇:日式食物美学
○ 食量少:洗练之美
○ 饮食精:极致之美
○ 食原味:朴素之美
○ 食随四季:时序之美
娱乐篇:歌舞伎演出与花火大会
○ 看场歌舞伎
○ 女形
○ 花火大会
○ 夏季物语诗
○ 去烟火气
后记
內容試閱
《古人生活有意思》
代序
赏心乐事知多少,雪月风花是四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这一日,我独坐在太行山中的石崖之上,怅然望着那轮血色的残阳,心中涌出无限感慨。
千百年过去了,我们已来到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几秒钟内,交易所中的金融游戏就可以蒸发或裂变亿万的财富;几分钟内,有可能一辆汽车已经下线;十个小时之内,我们就可以从地球这一边飞到那一边。所以,假如真有古人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来的话,看到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在今天已司空见惯,一定会瞠目结舌、惊疑不定。
然而,我觉得,当穿越来的古人习惯了以后,也许就不会再像刚开始那样羡慕我们现代人了,因为,与古人相比,我们现代人的快乐,真的会多很多吗?
过不了多久,古人就会发现,现代人虽然物质上丰富了很多,各种科技手段也先进得有点神乎其神,但还是没有从根源上消除人生在世的种种苦恼。一样有着生老病死的煎熬,一样有着酒色财气的诱惑,一样有着落寞、焦虑、倦怠、忧伤、纠结、执迷、空虚、恐惧、绝望……
虽然与古人相比,我们拥有的是多了很多,却也缺少了和山水田园亲近相融的时光。在越来越密集的大都市中,不少人的青春迷失于钢筋水泥丛林里,在不知晨昏冬暑的写字楼中,面对着缤纷变幻却并不真实的电脑屏幕。不知不觉中,流年暗换,人们感受到的不再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是驼了脊梁,秃了头发。
不像古人,春回时,欣喜于“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夏热时,陶醉在“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来时,感触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冬雪时,悠然看“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和古人相比,现代人缺少了那日长似岁、慢煮时光的悠闲心境。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催促下,不再像过去“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切仿佛都在倍速播放,可以快进点播,一切都像速食面一样简易,相约和团聚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也就不再那么珍贵。
而我们的祖先们,有着“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的慵散闲适,有着“长日眠高枕,微风酒半酣”的从容惬意,有着“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的欣喜感慨,有着“桐花落井干,鸟语喜归人”的悲欢交集。
有时候,正像沙漠中的水,虽然稀少,却更能给人以慰藉。古人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代的人们,却收获了更多得来不易的快乐。没有杳无音信的别离时光,少妇们不会收获“千日废台还挂镜,数年尘面再新妆”的意外之喜;没有那山重水隔的艰难转运,荔枝果就不再是“应是仙人金掌露,结成冰入茜罗囊”般珍异神奇;而三餐丰富、可以随时添置新衣的现代人,却对过大年的感觉由欣喜转为无感。
同时,信息的泛滥也大大稀释了我们的成就感,而因此造成的攀比心理,又给了我们如山般的巨大压力。
所以,现在网上也有人在吐槽:“突然好想去放牛,没有压力,没有江湖套路。以我的智商,只放一头,多了我也数不过来。它吃草,我趴在牛身上睡觉,牛丢了,我也就丢了……省心。”
有时候,人的诸般情绪,并非是物质和地位的正相关函数。正如郁达夫先生所说:“半岁的鸡娘,新生一蛋,其乐也融融,与国王年老,诞生独子时的欢喜,并无什么分别。黄牛吃草,嚼断了麦穗数茎,今年的收获,怕要减去一勺,其悲也戚戚,与国破家亡的流离惨苦,相差也不十分远。”
所以,我们有必要收起内心的狂妄自满,虚心向古人学习一下安恬喜乐的心态,借鉴一下他们享受快乐的赏心乐事。有时扪心自问,我们这些现代人,注重的多是吃喝玩乐等感官刺激,古人却更多地拥有高层面的精神享受,看他们:
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阴;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小窗幽记》
茶熟香清,有客到门可喜;鸟啼花落,无人亦是悠然。——《娑罗馆清言》
净几明窗,好香苦茗,有时与高衲谈禅;豆棚菜圃,暖日和风,无事听闲人说鬼。
——《娑罗馆清言》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菜根谭》
这样的快乐,正如古人常说的“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未必,是无需多少金钱和地位的。正所谓“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是豪奢家居才能带来一枕黑甜的梦境,未必是珍馐美味才能带来大快朵颐的快感,未必是名胜山水才能带来心旷神怡的愉悦。
只要稍稍从物欲繁杂的思绪中解脱出来,暂时忘却那些营营扰扰的是非,你就会体味到“月是何色?水是何味?无触之风何声?既烬之香何气?” 这无欲无求中的平安喜乐,才真正是悠长而持久的快乐。
让我们翻开那些暗黄发脆的书卷,向祖先取一下经,学一下他们的悠闲和安恬,享受桃园饮宴、曲水流觞、坐月听琴、闲庭对弈、竹楼听雨、石桥踏雪、摘菊盈把、落英拂衣、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美好体验。
“日月跳丸,忽忽如梦。加以名奔利竞,膏火自煎,只令人叹蜉蝣耳!”
愿我们在这短短的百年之内,不要再辜负那些觉得是司空见惯的良辰美景, 也不要再忽略那些唾手可得的赏心乐事。
《藏在名画里的生活》
如果图像能记录历史,那在东西方生活中,饮食娱乐绝对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章。
这些图像生动、鲜活、接地气,仿佛你能从中看到那个时代热气腾腾的真实景象。当我们调高历史的“分辨率”,那些恢弘的大事件就变成了生动的小画面。
没错,一幕幕有滋有味的历史片段,我要借艺术为你讲出来。在这其中还穿插了几枚“彩蛋”,挖掘隐藏的乐趣,这不就是生活吗?
艺术是才情,饮食娱乐是能量。
这本《藏在名画里的生活》,也是一部记录东西方人们生活的艺术史。
生当作人杰?
——生而为普通人,一样可以活得精彩
做“人上人”这件事很有吸引力,不然,为什么古今中外那么多人要以“成功”为人生信条?
历史是成功者撰写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为他们所享用,那些溢美之辞也是用来称颂他们的,就连艺术史上绝大多数的绘画,也是在描绘权贵者和他们的生活。
生而为人杰,才配留下痕迹?才值得拥有幸福?
不,这一篇小玉为你聚焦的,是那些在历史上未曾留下姓名的人,以及他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幸福感。
饮食篇:果腹之食
画中如此装束的人,一看就是欧洲平民妇女,与“华丽、高贵”这样的词汇是挨不上边的。
看看右图女子的目光,即使我们不知道她有过怎样的经历,那种因生活艰辛而生出的惆怅也足以打动我们的心。
再看看这两幅画的画家——凡·高,竟然是凡·高?
凡·高的名字,在当代大众群体中很知名。但凡提起他,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诸如《向日葵》《星空》《麦田上的乌鸦》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不过,那些都是凡·高去巴黎之后的创作了。在他的故乡荷兰,有一件作品凝聚了凡·高彼时关于艺术的所有思想,也是他在形成印象派风格之前最重要的作品——《吃土豆的人》。
○ 凡·高《吃土豆的人》
画中出现的朴实憨厚的一家人,是凡·高居住在北布拉班特时的农民邻居。5 个人围坐在狭小的餐桌边,昏黄的灯光洒在那些憔悴的面容上,每一块没有脂肪包着的骨骼都那么突出。他们穿着不怕脏的深色衣服,与破旧而寒酸的陈设融为一体。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
他们是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一家劳动者,是千千万万平民中最普通的人。
这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正在吃的,是一盘土豆,这好像也是整个清冷画面中唯一冒着热气的东西。从这个细节中,也可以感受到画面暗含的其家庭状况。因为土豆在那个时代的欧洲,正是社会下层的食物。
○ 土豆:食物的鄙视链
让我们扒一扒土豆的历史。
今天,土豆是世界五大农作物之一。它产自南美洲,从最早被人类发现并食用算起,距今已经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到了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土豆的好处——产量大,热量高,易于种植,生长周期短,可以轻易烹饪,作为主食食用,其含有的丰富维生素还可以预防当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坏血病。于是殖民者们就把它从南美洲带到了欧洲。
可人们怎么也没想到,欧洲人对土豆的排斥感太强了——哪怕饿死,也不愿意吃。1770 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遭遇了大饥荒,即将饿死的那不勒斯人,竟然连碰都不愿意碰送来的一大船救济土豆。
为什么呢?因为土豆丑。在欧洲的传统医学里,有一种根据外形来推断功效的思路。土豆和其他欧洲食物相差太大,它表皮粗糙,有点像麻风病人的手,因此人们对它的戒心很大。
另外,由于第一批到达欧洲的土豆是从块茎里种出来的,少了从种子阶段生长的传统过程。于是,一些人把土豆神秘化,认为它可能会引起结核和淋巴疾病,还有人干脆把它当催情药物。更有一部分持宗教偏见者,对土豆有一种不怀好意的猜忌,认为它是不洁之物与野蛮化身,仅仅是因为这种食物没在《圣经》记载中出现过。
一定要这么偏执吗?其实也不难理解,正像英国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在《洁净与危险》一书中提出的那样,人类早期文明中的一些神秘文化现象,本质上是用独属的一套归类系统来判定事物的。那些无法被归类的,就是“肮脏”的东西,因为无法被归类就意味着无法被约束和制衡,这就是危险。土豆在欧洲就是没能融入《圣经》的“脏”东西。
在如此偏见之下,贵族们自然是不吃土豆的,他们要吃生长时昂着高贵“头颅”的麦穗里的麦粒。可是对于被饥荒折磨、无法果腹的下层民众来说,试一试又何妨呢?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写道:土豆不可口,容易引发胀气。呵,这“胀”的感觉,对饥饿的人来说,不就是另一种“饱”吗?
于是,18 世纪末期,土豆迅速占领了欧洲中下层平民的餐桌,成为那个时候“贫穷”的代名词。爱尔兰人还发明了一句自嘲的谚语:“穷人的餐点,除了大土豆,就是小土豆。”
○ 荷兰土豆文化:现实主义之光
在这么多人轻视土豆价值的时候,有一些人却格外珍视它,比如荷兰人。
在荷兰语里,土豆被叫作“Aardappel”,意思是“土地里的苹果”。在荷兰人的餐桌上,土豆是主食,同我们北方人餐桌上的面条、南方人餐桌上的米饭一样重要!
如今,烤土豆加芝士、土豆沙拉、薯条、薯角依然能在荷兰人的餐桌上见到,他们仍保留着日常食用土豆的传统。如果你哪天去荷兰当地农家做客,主人端上来一盘混合着不明蔬菜的土豆泥和几根熏肠,然后一通乱炖,把它们闷煮成卖相不算很好的糊糊,别惊讶,人家是在用“炖羽衣甘蓝”(Boerenkool Stamppot)这道荷兰国菜款待你呢!
荷兰人爱土豆,是因为经济不发达吗?恰恰相反,17 世纪就已经取代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海上马车夫”的他们生活很富庶。而质朴和直率,是很多人对荷兰人的评价,正是这两点,让荷兰人没有将土豆拒之门外。在当时的荷兰,极度开放的城市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一种宽容的氛围,加上务实的经商传统,让全体国民都热爱关注眼下真实的生活。而土豆,就有这种务实的气质。
可以说,每一个吃土豆的荷兰人,都有一颗热爱现实主义的谦卑之心。

○ 凡·高与“土豆农”
让我们再次回到凡·高的画和他画中的荷兰农民。
凡·高在给弟弟提奥(Theo)的信中,就《吃土豆的人》写过这样一番话:“我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因此,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是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的。”
画中使用的土褐色,全然不同于他在之后印象派时期最富有标志性的“凡·高蓝”和“凡·高黄”。似乎没有太多刺激人视觉的色彩,也没有掺杂什么狂热的感情,这就是从泥土中取得的颜料。那尚未冲洗、满是灰尘的土豆也是这种土褐色——这,就是他们自己吃的东西。
他要通过画面,告诉人们一种与贵族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即便这种粗鄙而真实的力道,不是所有人一下子就会喜欢的。
《吃土豆的人》尝试着描绘了农民在家里得到的片刻休息。他们的卑微、他们的自然,都是凡·高“真正在画农民”的努力。
在凡·高眼中,生命的温度不一定非要通过粉饰的精致与优雅来表现,也可以通过质朴的食物来表达:那沉甸甸的一餐土豆散发的香气,反映着眼前这个贫困而真实的家庭所有人的一刻。
画家想要强调的是,借着一盏油灯的光线,吃土豆的荷兰人用在土地上劳作的手,从盘子里抓起食物,那是他们自食其力的收获。他怀抱着真挚的感情,亲近和记录那些生活艰辛的人,用心感受像土豆一样生活着的人。
是的,荷兰现在还有一个叫作“土豆农”的比喻,我们就把它想象成这画中的一家荷兰农民——有一天他们看着自己种出的成堆土豆,为眼前的成就感到幸福,同时也清楚,也许自己的一生都要过这种质朴的、不会大富大贵的日子。体会到这一点的他们,会对这份奇妙的、混杂着忧郁与幸福的感受微微一笑。
凡·高把《吃土豆的人》视作自己最好的作品,也许因为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我认为,正是这幅画作的完成,令凡·高确立了他作为大师的地位。
生当作人杰?未必。其实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身份里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获得他人的尊重。吃土豆的一家人是这样,生前潦倒作画的凡·高也一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