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遥望与亲历:一个西方家庭眼中的中国(1887—1950)](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20138171.jpg)
《
遥望与亲历:一个西方家庭眼中的中国(1887—1950)
》
售價:NT$
347.0
![神的子民:古埃及人的风俗与日常. 第Ⅲ卷](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500885269.jpg)
《
神的子民:古埃及人的风俗与日常. 第Ⅲ卷
》
售價:NT$
500.0
![大学问·熙丰残照:北宋中期的改革](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6/9787559875303.jpg)
《
大学问·熙丰残照:北宋中期的改革
》
售價:NT$
500.0
![万有引力书系 陪伴也是一种疗愈 从家庭到现实世界的幼儿观察](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218178967.jpg)
《
万有引力书系 陪伴也是一种疗愈 从家庭到现实世界的幼儿观察
》
售價:NT$
454.0
![如何操办我最好朋友的葬礼](http://103.6.6.69/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5/2/9787521770056.jpg)
《
如何操办我最好朋友的葬礼
》
售價:NT$
286.0
![大脑、思维和语言](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8/9787511747419.jpg)
《
大脑、思维和语言
》
售價:NT$
449.0
![下一代无线通信使能技术](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9/9787118134520.jpg)
《
下一代无线通信使能技术
》
售價:NT$
653.0
![具身智能](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7/9787521772098.jpg)
《
具身智能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结果回避可能性是过失犯论中的难题,我国学界对此的研究并不充分,可以说是“一块有待开垦的荒地”。体系定位与具体运用是支撑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的“两大基石”。在体系定位方面,本书主张结果回避可能性存在双重定位,即事前的结果回避可能性与事后的结果回避可能性,前者探讨的是结果回避义务的履行可能性和履行必要性问题,后者探讨的则是义务违反关联性或结果回避义务的履行有效性问题。在具体运用方面,本书集中处理了与结果回避可能性有关的六大司法难点。全书法教义学色彩浓厚,对理论的探讨细致深入。一方面,将体系性思考的方法论贯彻到结果回避可能性的理论探讨中,尽量追求体系贯通的整套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以机能主义刑法学思想为方法指引,尝试在理论和实务之间架设桥梁,将体系性的理论方案背后所涉及的道理用实务人士也认可的方式表述出来,最终形成具体、简明的裁判规则。
|
關於作者: |
杨绪峰,1990年生,湖北咸宁人。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教义学、比较刑法学,曾在《法学家》《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过失犯的结果回避可能性研究》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得第五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
目錄:
|
导论
一 我国学者的研究推进
二 当前研究的全面反思
三 问题意识与研究思路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过失犯理论的最新发展与反思
第一节 新旧过失论对立的重新审视
一 消弭倾向与实务解读
二 原因分析与问题聚焦
三 思维差异与构造优化
第二节 危惧感说的反思与新解
一 预见可能性与结果回避义务的联动性
二 信息收集义务与作为“契机”的危惧感
第三节 预见可能性疑难问题的检讨
一 预见可能性与因果经过的基本部分
二 预见可能性与相当因果关系
三 结果的预见可能性的类型
四 危险的预见可能性的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德国相关研究的概况
一 结果回避可能性体系定位的演变
二 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发展的评述
第二节 日本重要判例及学说的演进
一 从重要判例观察实务立场
二 从重要判例考察学说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果回避可能性的体系定位
第一节 结果回避可能性的体系方案
一 行为论或注意义务违反论的解决方案
二 结果论的解决方案
三 条件说的解决方案
四 相当因果关系说的解决方案
五 客观归责理论的解决方案
六 危险现实化理论的解决方案
第二节 结果回避可能性的多重定位
一 区分制方案下的结果回避可能性
二 “事前与事后说”与内涵新解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果回避可能性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的司法难点
一 关联难点概述
二 核心难点概述
第二节 关联难点的立场回应
一 预见可能性与结果回避可能性的关系定位
二 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的限缩性适用
第三节 核心难点的解决方案
一 结果回避义务的判断方案
二 合义务替代行为的筛选方案
三 同一侵害结果的认定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