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岭南文化孕育了繁花似锦的各类非遗。“粤雅小丛书”第二辑,选取当下极具岭南个性活力和创新精神、且素为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五种非遗——醒狮、龙舟、南拳、广绣、玉雕。旨在普及岭南非遗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梳理其历史源流和发展脉络及其背后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总结分析其艺术特色及传承发展现状,以兼具思想性、启发性和艺术留存价值的文化内容,展示岭南非遗的坚守、传承与创新,传递多彩绚烂、内涵深厚的岭南文化精髓。
|
內容簡介: |
新岭南文化读本 大湾区非遗故事
挖掘传统技艺器物的文化意涵
传承充满浓浓乡愁的广东韵味
内容简介
本书是粤雅小丛书第二辑之一。第二辑延续了第一辑风格,精选广东醒狮、龙舟、广州玉雕、广绣、南拳五种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精美雅致的图片,配以精炼简洁的文字,向广大读者介绍广东非遗的发展历史、工艺特征以及文化价值。
广东醒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岭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代表着岭南地区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是一种在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象征吉祥如意的民俗舞蹈,而且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是海外华人认祖归宗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桥梁之一,其文化价值和意义深远。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设发展历史、技艺特征、现代传承三章介绍叙述广东醒狮的艺术特点及其创新发展,概览性展现了这一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历史渊源和艺术价值,提升海内外读者对广东醒狮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感。
|
關於作者: |
本书编委会由南方日报出版社编委会牵头,组织相应的编辑、作者进行策划编写,旨在打造质量优、品位高的精品图书,塑造岭南文化活力库。
|
目錄:
|
引言 / 01
第一章 舞动南粤——广东醒狮的寻根溯源 / 05
缘起:异域狮舞 本土演化 / 06
传播:传入民间 扎根南海 / 10
更名:击鼓振奋 醒国醒魂 / 18
第二章 自成一格——广东醒狮的技艺特征 / 23
特征:风承中原 俗融岭南 / 24
表演:高攀低戏 采青狮剧 / 33
造型:狮形多样 各有意蕴 / 41
第三章 生生不已——广东醒狮的传承发展 / 49
保育:辉煌迭现 传人辈出 / 50
破壁:跨界合作 文体开花 / 56
扬名:狮舞显威 足遍海外 / 64
后记 / 71
|
內容試閱:
|
引言
说起广东醒狮,不得不提一个人物——黄飞鸿。有研究者统计,作为当今中国最家喻户晓的一位广东武术家,在近五十年里,以他为主角的电影有100部以上。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导演徐克拍摄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之《黄飞鸿:狮王争霸》风靡全国。黄飞鸿舞着象征仁义的白狮子头一路闯关,无影脚遍地开花,场面又燃又炸。他带领武馆徒弟争夺全国狮王金牌、破坏日本和俄国人的阴谋等情节,把醒狮与民族精神、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成为民族觉醒自强的象征,使广东醒狮文化享誉大江南北。
因为黄飞鸿电影而备受关注的广东醒狮,其实是一个在岭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已经在南粤大地上舞动了一千多年。舞狮分为北狮和南狮,广东醒狮属于南狮,起源于佛山,流行于广东省佛山市、湛江市遂溪县、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醒狮的“醒”在粤语里就是威猛的意思。传统醒狮是武馆的门面,舞狮是习武之人的必修课,配合鼓点演绎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将南拳的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等特点融入其中,展现狮子的威猛高大、气宇轩昂、王者风范的气势,使观众获得一种“力之美,动之俊”的观赏体验。
狮子在民间向来被视为辟邪、吉祥的神物,可以抵御邪恶力量,镇压妖魔鬼怪。广东醒狮应民间礼俗而生,在旧时作为一项反映民间信仰特征的民俗活动,体现了世俗寻求庇佑慰藉、平安幸福的文化心理,所以新春佳节、宗祠祭祀、民俗节日,或者是工程奠基、项目落成、商铺开张等,都活跃着舞狮队的身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战乱而衰落的广东醒狮,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支持下再次焕发生机,作为地方狮舞文化的代表被重新重视、认可和推广,成为世界关注的“民间舞蹈”。改革开放后,舞狮又被纳入体育竞技,发展成标准化、竞技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呈现更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广东醒狮依托于社区、企业、民间团体等各种载体,在各类竞赛活动、国内外展演和商业演出中被广泛传承和传播。当今社会,广东醒狮不仅在广东省大部、广西东南部和港澳台等地区流行,还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海外华人社区中,融入当地文化生活,成为被世界人民所喜爱的文化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