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量词丰富是汉语乃至汉藏语系的重要特点,历代文献为量词史及其语法化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出土文献又为之提供了极具真实性的崭新语料。本书分六部分:一是汉语量词语法化研究,基于类型学视野考察汉语量词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问题;二是出土文献量词研究,主要侧重于简帛文献及汉魏六朝石刻、敦煌吐鲁番文献的量词研究;三是量词个案研究,对重要量词追源溯流;四是量词兴替研究,从历时角度分析量词兴替的时代和动因;五是对权威辞书量词释义及相关问题进行校补;六是对量词研究史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
|
關於作者: |
李建平(1980-),男,山东东营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与出土文献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先后在《中国语文》、《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敦煌研究》、《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简帛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为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经济史》等全文转载,先后获得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市级教学能手等荣誉。
|
目錄:
|
漢語量詞語法化專題研究
漢語量詞語法化動因研究
漢語動量词系統産生的時代及其語法化動因
類型學視野的拷貝型量词歷時發展及其動因
漢語量詞歷時興替研究
基於新出土文獻的泛指性量词“枚”“個”興替及動因研究
量詞“丙”“雨”的語源及其歷時演變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量制量词的興替及其動因
漢語量詞個案及其歷時演變研究
動量词“行”産生的時代及其來源
漢代“帣”之制度補正
秦漢簡帛中的度量衡單位“参”
基於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互證的量词“匹”語法化歷程及其動因研究
從新出土文獻看序数词“第”産生的時代及其語法化歷程
漢語量詞史中的語料學專题研究
漢語個體量詞研究出土文獻語料二題
關於《高臺駱驼城前涼墓葬出土衣物疏》的幾個問题
也談動量词“顿”産生的時代及其語源
出土文獻量詞專題研究
先秦兩漢魏晉簡帛量詞析論
先秦兩漢吴晉簡帛文獻稱數法研究
先秦雨漢魏晉簡帛文獻中的新興量词
從楚秦簡帛文獻看先秦漢語數量詞發展的地域特徵
從簡帛文獻看漢語量詞系統建立的時代
先秦兩漢糧食容量制度單位量詞考
漢語量詞史斠補研究
漢語詞彙史視域的大型辭書量詞斠議
《辭源》(第三版)釋義斠補八题
《雨漢時代的量词》補正
漢語量詞研究綜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