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編輯推薦: |
“一门三苏惊天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民阅读形象大使郦波教授深情解读苏洵、苏轼、苏辙的人生故事。
这是一部有趣的传记,生动还原立体真实的三苏——
他是二十七岁才开始奋发图强、认真读书,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思想家的苏洵;
他是一生命运坎坷却始终旷达乐观,屡遭陷害却始终与人为善的千古文豪苏轼;
他是该安静时安静,该愤青时愤青,成为善于“惹祸”的哥哥坚强后盾的苏辙。
苏洵为何*独与王安石素来不合,互相嫌弃?
苏轼生命中的三个女子,谁才是他真正的灵魂伴侣?
苏辙是如何在“乌台诗案”中想尽办法营救兄长的?
亲情、爱情、友情,事业、爱好、趣闻,带你走近那些不曾了解的三苏故事。
这是一本当代年轻父母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指南——
为什么苏序对前两个儿子十分严格,唯独对苏洵“纵而不问”?
苏洵是如何将两个儿子培养成文学大家,并创造出 “一门三苏惊天下”的文坛佳话?
苏轼、苏辙的启蒙老师程夫人是如何在生活中教育两个儿子的?
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兴趣启发、应该在什么年龄阶段跟什么人学习……
解读三苏家风传承,揭开家庭教育密码。
这是一场疗愈心灵、充实内心,使人告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关于三苏的传记,从苏轼的祖父苏序写起,主要从三苏生平、文化成就、家风传承等来讲解三苏。以诗词着眼,作古今观照,去探寻三苏与当代精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郦波在本书不仅讲述了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代表性经历以及对三人诗词、散文的品读,更延展了对子女的教育,家风传承。
三苏身上有很多具有当代价值、永恒价值的东西在,是可以作为人生范本来加以研究和学习的,值得持续深挖。郦波表示,苏洵思想之深刻,苏轼境界之超越,苏辙意志之坚定,他们在待人接物上的特征、他们面对人生得意与低谷时的态度,现在依然能给我们启示和鼓舞。
|
關於作者: |
郦波,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天府书展阅读形象大使。
著有《五百年来王阳明》(上海人民出版社)、《郦波评点<传习录>》(人民出版社)、《唐诗简史》(学林出版社)、《宋词简史》(学林出版社)等 。其中,《五百年来王阳明》获评2017年度“中国好书”,《唐诗简史》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60强。
|
目錄:
|
目 录
苏 洵
知我 启我 助我
知我者吾父? -? 004
启我者吾兄? -? 017
助我者吾妻? -? 025
思想家父亲
从“发愤”到“焚稿”? -? 036
一个重要的规律? -? 044
母亲的温度? 父亲的深度? -? 054
八大家中的另一家
一门三苏惊天下? -? 066
惑、痛、苦、涩、憾? -? 076
鼎新与革故? -? 084
苏 轼
黄州 惠州 儋州
木秀于林? -? 094
“乌台诗案”? -? 103
从“苏轼”到“东坡”? -? 113
惠州、儋州:痛并快乐着的圆融之境? -? 121
万古人间四月天
一个人的三万棵树? -? 132
贫贱夫妻百事哀? -? 141
唯有朝云能识我? -? 146
最包容的朋友圈
师长之交? -? 156
此心安处是吾乡? -? 167
是弟子也是朋友? -? 172
苏轼的交友趣事? -? 180
化敌为友? -? 187
千年英雄 一代宗师
雅文化的宗师? -? 198
俗文化的鼻祖? -? 209
大师的精神? -? 219
苏 辙
安静的“愤青”
安静的天才? -? 228
一鸣惊人? -? 236
再鸣惊世? -? 246
宰辅之才
责任感? -? 258
元祐贤人政治? -? 268
颍滨遗老? -? 277
与君世世为兄弟
你陪我长大? -? 288
我护你周全? -? 295
千古一兄弟? -? 302
参考文献? -? 311
|
內容試閱:
|
黄州 惠州 儋州
苏轼晚年,从万里投荒的流放之地,遇赦北返,终于生还江南。路过金山寺的时候,他偶然看到大画家李公麟当年为他画的小像,不禁百感交集,遂题诗一首云: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为什么最苦难的三大流放之地,却成为东坡居士的“平生功业”呢?
这都要从木秀于林的少年子瞻说起。
木秀于林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宋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与文化宗师。
苏轼从小就被称为天才儿童。据很多古籍记载,他一出生就有天地异象。
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记载:“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这是说苏东坡出生的时候,周围的山立刻都变得光秃秃的了,因为天地之精华、山川之灵气全部汇集于他一人之身了。直到苏东坡死后,把天地精气还给了群山,满山才又重新青翠。
古人写天赋异禀之人,常用夸张手法。比如,后世说曾国藩出生之时,他家屋后的一棵大树上突然冒出一截青藤。这青藤象征着曾国藩的生命,吸收天地精华之气开始疯长,最后将整棵古树全部笼罩。一直到曾国藩去世后,青藤才渐渐枯萎。此说与苏轼出生时的传说倒也类似。
不管怎样,有这样的传说即意味着世人对苏轼天赋的推崇。
苏轼天赋既高,又得益于父母优良的家庭教育,所以少小聪颖,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是必然的。
苏轼幼时也入塾中就学。他八岁时曾经跟一个叫张易简的道士读书,之后又跟塾师刘巨学习。
一次,刘巨写了一首诗,很是得意,苦无知音欣赏,只得念与眼前的一帮幼童听。念到末两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时,忽听下面一个稚嫩的声音说:“这两句不好。”
刘巨定睛一看,发言者正是小苏轼。
刘巨来了兴致,便问:“你说哪里不好?依你如何?”
小苏轼也不客套,径直回答道:“‘雪片逐风斜’显得没有归宿,没有着落。未若改成‘雪片落蒹葭’。”
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初雪落于蒹葭之上,意境果然更胜一筹。
刘巨一听,很是惊讶,仔细揣摩,叹为神童。后来更与
苏洵坦言“吾非若师也”(叶寘《爱日斋丛钞》)——你这儿子天赋佳绝,我的才学不足以教他。
苏洵后来便自己倾力来教,一个思想家父亲教一个天才且好学的儿子,苏轼的成长就像一匹千里马,日行千里,一骑绝尘。苏轼二十一岁时,父亲苏洵带着他与十九岁的苏辙一齐出川,往汴京求取功名。
苏轼入京后,果然一鸣惊人。
前此有述,那一年的主考官是天下文坛盟主、翰林学士欧阳修,参详官是同样名满天下、后来被称为宋诗“开山祖师”之一的梅尧臣。
礼部省试分为好多门,苏轼第一次参加礼部省试时,其中一科的应考文章题曰《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曾特意交代梅尧臣,千万不要漏过那些有思想、有内涵的好文章。梅尧臣不负所托,检读试卷时发现了苏轼此文,非常激动,大为惊叹。赞叹之余,连忙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一看,也激动得不得了,连说好文章、好文章!
欧阳修本是文章宗师,慧眼独具,一阅此文,即有心将此篇点为第一。但忽然又想,如此精彩之文章,除却自己的学生曾巩,还有谁能写得出来?若曾巩得了第一,天下人岂不是会议论纷纷,说有师门袒护之嫌?
欧阳修左思右想,又与梅尧臣反复商量,终于为避嫌起见,将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列为第二名。
放榜之后,苏轼到座师欧、梅二公门下谒谢。欧、梅二公既赞叹其青年才俊,又大度地不耻下问。原来,苏轼在文中论轻刑时举例云:“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饱读诗书,却不知此句典出何处。
年轻的苏轼爽朗地笑笑说:“当年曹操灭袁绍,将袁绍之子袁熙美貌的妻子甄宓赏赐给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对此不满,说当年武王伐纣之后,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赐给了周公。曹操闻之大惊,忙问此事记载于哪本书。孔融却说并无所据,只不过是以今天的事情来推测古人,想当然罢了。所以,学生也是以尧帝为人的仁厚与皋陶执法的严格来推测,想当然耳!”
欧阳修一听击节称叹,事后他在给梅尧臣的书信中坦言:“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言下之意,是认为苏轼之才不可限量,其文章必将独步天下,将来文坛盟主的身份一定是要交与苏轼的。事后,欧阳修还多次与人谈起,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杨万里《诚斋诗话》)
中国古人的学问,一大半来自经书与史书。经书就是指古代儒家经传,比如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书之外,古人最喜欢读的就是史书,因为在古人的传统认识中,历史最能开人智慧。
正如苏轼在《与元老侄孙》中说:“为学何如?想不免趋时。然亦须多读书史,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适用乃佳。”又在《与千之侄》中说:“可读史书,为益不少也。”
贯通经史,其实不仅是苏轼的特点,也是他们父子三人的共同特点。南宋理学家、文学家朱熹对苏氏父子在这方面的长处观察得非常细致,也极为深刻。他将北宋学者李觏与三苏父子做了对比,说:“李泰伯文实得之经中,虽浅,然皆自大处起议论。……老苏父子自史中《战国策》得之,故皆自小处起议论,欧公喜之。”(《朱子语类》)他们通古今之变,往往借助历史议论实证。苏辙也曾指出:“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苏辙《历代论引》)父子三人同题写作的《六国论》便是例证。
后来,苏轼回乡守母丧,三年后回京参加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一、二等为虚设),不仅拿了天下第一,还拿下有宋以来“百年第一”。苏辙也与哥哥一同高中。宋仁宗退朝后,高兴地对曹皇后说:“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陈鹄《耆旧续闻》)
年轻的苏轼科举高中头名,一时名满天下,所有人都对他寄予了厚望。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他踏入官场之后,迎面而来的却是熙宁变法的政治风暴。
初入官场时,苏轼在陕西凤翔任职锻炼,回京没过多久,苏洵病逝,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回乡守丧。期满还京之时,正是神宗熙宁元年(1068)。次年,即开始了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
平心而论,对于熙宁变法,苏轼并不是一个坚决的反对派。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对北宋当时冗官、冗兵、冗费的现实也有深刻的认识,也有改革时弊的主张。另外,虽然父亲苏洵向来不齿王安石的为人,但苏轼为人豁达、宽容,对王安石并不抱有成见,反倒是王安石一开始就对苏轼父子抱有偏见。
苏轼在思想上深受苏洵的影响,他认为改革本身没问题,问题在于改革的做法。变法之初,苏轼便在神宗皇帝召见他时直言批评:“臣窃意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事实上,王安石改革的十条新法、十大主张在短时间内全盘托出,确实太过激进。这正应了孔子的忠告“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对变法操之过急就造成了矛盾激化,转化为人事上的斗争。
王安石大权在握,对反对派的立场是——一切反对派,统统靠边站。他绕开传统机构,另外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成为当时改革的主导机构。官员中只要支持他变法的,就被迅速提拔,所以很多投机分子在这个过程中飞黄腾达。而稍有反对意见的,全都靠边站。这样一来,朝廷内部矛盾迅速激化。变法导致党争,终致失败,王安石自己最后也反受其害。
苏轼一语便道破了王安石变法必然失败的要害。
才高八斗又名满天下的苏轼居然也反对变法,这令王安石很不满,就让他去做一个开封府的推官,想用烦琐的行政事务把他困住。但苏轼能力太强了,烦琐的事务根本困不住他。他不停地上书批评,矛头直指王安石与神宗皇帝,终于惹得新党大怒。
王安石手下有一御史叫谢景温,遂上书弹劾苏轼,说他当年回乡为父亲发丧时,居然沿途贩卖货物,顺便理财,真可谓大不孝。
在古代重孝的儒家社会,这样的指控是致命的。但是,这完全是政敌的诬蔑。苏洵死时,欧阳修、韩琦等人分别向苏轼送了数百两银子做丧葬费,苏轼感谢之余,拒收了所有礼金。故而,当时翰林学士范镇就反驳说,苏轼连名正言顺的钱都不拿,怎么可能在为父亲发丧时去行商贩之所为呢?
当时苏轼是旧党的核心成员,在新旧党争的政治倾轧中,本来雄心壮志、意气风发的苏轼,受到如此诬蔑,不免灰心丧气,于是主动要求外放,不愿再留在京师这是非之地。他先是到杭州做了三年通判,在此期间,苏轼受张先的影响和启发,开始喜欢上词的创作。也是在杭州通判任上,苏轼遇到了他后来的人生知己王朝云。
熙宁七年(1074),苏轼因任期即将届满,加之思念正在山东齐州(今济南)任职的弟弟苏辙,又主动要求调任山东密州(今诸城)。在密州任上,苏轼写有两首著名的《江城子》。一首是怀念亡妻王弗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另一首则开创了豪放派词风的先河,即《江城子·密州出猎》。而名传千古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则是苏轼在密州时思念弟弟苏辙所作。
正是因为有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才有了后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才有了豪放词派的辛弃疾、陈亮、刘过、张孝祥。豪放词在东坡居士的毕生词作创作中,虽然只占十分之一左右,但因为有了这首《江城子》,有了《念奴娇》,东坡先生就不愧为开一代风气的千古宗师。而东坡先生之所以能开一代之风气,能为豪放词派奠基,则是因为他有包容的心态、阔大的襟怀。所以,人生必有胸怀,境界方得超越,这正是东坡先生的大智慧。
之所以能如此,还和他的心态有关。苏轼因为政治斗争被外放去做地方官,对于即将步入中年的他来说,这种仕途上的坎坷反而造就了一种包容的心态。正是这种能够主动调整的包容心态,才让他在接下来面对人生中数次巨大的危机时都一一挺过,实现自我超越。
反观整个北宋文人党争,文人们体现出的大多是偏执的性格。在旧党中唯有苏东坡能够包容,能够调整。而新党中唯有王安石的学生、陆游的祖父陆佃具有这种包容精神,十分难得。
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苏轼能写出豪放词,能在密州任上的种种不如意中创作出千古不朽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超然台作》,都和他善于自我调整,在命运面前进行自我超越的大襟怀、大智慧有关。他虽然在词中借魏尚与冯唐的典故,写出对现实、对仕途坎坷、对命运的不满,但不满背后更多的是期望,是超越。
离开密州之后,苏轼又任徐州知州。一到徐州,便碰上洪水泛滥,人心大乱,富户们都准备逃走。苏轼出面安抚富户,带领全城百姓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和洪水抗争。在抗洪过程中,他运用自己的智慧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甚至还说服了地方知州无权调动的禁军共同参与抗洪。抗洪终于成功,全城得以保全。为表纪念,苏轼修了一座黄楼,许多名士写了《黄楼赋》,尤以苏辙的《黄楼赋》最为有名。
苏轼在徐州时,为解决当地人冬天燃料短缺的问题,还组织人员勘查煤矿。现在徐州及徐兖一带的煤矿,最早就是苏轼带人勘查出来的。
离开徐州之后,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到任没多久,他人生最重大的转折点就到了—— 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