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海昌文存丛谈

書城自編碼: 389744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钱菁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557855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完美咨询 原书第4版
《 完美咨询 原书第4版 》

售價:NT$ 390.0
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珍藏版)  [美]茜拉·科尔哈特卡
《 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珍藏版) [美]茜拉·科尔哈特卡 》

售價:NT$ 359.0
水悖论(“同一颗星球”丛书)
《 水悖论(“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NT$ 354.0
空间微电子. 第二卷.空间用集成电路设计
《 空间微电子. 第二卷.空间用集成电路设计 》

售價:NT$ 1134.0
罪恶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罪恶与梦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14.0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全集(特装刷边版,精装彩插,德文原版直译,随书附赠古希腊神谱+诸神图)
《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全集(特装刷边版,精装彩插,德文原版直译,随书附赠古希腊神谱+诸神图) 》

售價:NT$ 666.0
英伦历史漫步 探寻世外桃源之旅
《 英伦历史漫步 探寻世外桃源之旅 》

售價:NT$ 307.0
知识如何流动(三棱镜译丛)
《 知识如何流动(三棱镜译丛) 》

售價:NT$ 41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37
《 琅嬛文集注评(张岱作品集) 》
+

NT$ 539
《 百川书志 晁氏宝文堂书目(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 》
+

NT$ 288
《 衍芬草堂故交遗翰(中国近现代书信丛刊) 》
+

NT$ 312
《 苍雪诗选注 》
+

NT$ 1109
《 潜夫论汇校集注(繁体横排) 》
+

NT$ 549
《 周易正解 易领(易学典籍选刊 全2册) 》
編輯推薦:
海宁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古今名人著述浩如烟海。作者出于对海宁地方文史的爱好,从历代海昌名人及其典籍中精心遴选了百多位人的百余种著作,对他们的生平行迹,内容内容、特点,业绩贡献及前人评述等作了详尽而恰当的介绍和品评。《海昌文存丛谈》一书,内容跨时千余年,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领域,与《海昌余韵》《细说海宁》并称海宁地方文史研究三部曲,力求对海宁历史人物故事、海宁历史上发生过的重要事件以及历代海宁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展示。
內容簡介:
海宁,古称“海昌”,地处吴越之交,素有文化重镇之称。虽居一隅之地,然历代文人众多,艺文之盛,为全国之翘楚。据钱泰吉《海昌备志·艺文志》记载,海宁艺林人物著作从晋代干宝始,到清代道光末期的1500多年间,有影响力的儒林人物1300余人,著作多达3100余种,收录于《四库全书》的有近百种。卷帙浩繁,洋洋大观,其中不乏鸿篇巨著和学术巨擘的扛鼎之作。
《海昌文存丛谈》一书从历代海宁名人及其典籍中精心遴选了108人的百余种著作,跨时千余年,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领域,可谓是瀚海拾贝,艺苑撷英。本书对他们的生平行迹,作品内容、特点,业绩贡献及前人评述等作了详尽而恰当的介绍和品评。全书共30余万字,以丰富的地方人文历史内涵呈现了区域文化特色,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促进了历史文化的普及。
關於作者:
钱菁,1957年10月出生,浙江省海宁市人。执业中医师,地方文史爱好者,海宁市政协文史研究员。
出版著作:《海昌余韵一海宁人文历史掌故拾遗》中国文史出版社;《细说海宁》红旗出版社;《大国医王孟英》浙江人民出版社;《老宁历十年学术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参编著作:《王和伯医案精选》人民卫生出版社;海宁历代医家学术要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海宁科技人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目錄
目 录
一 善言天者必质于人
——晋·干宝 《搜神记》
二 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将谁与哉
——唐·顾况《顾华阳集》
三 学不能用则终身为腐儒
——宋·张九成《横浦集》(附《心传录》《日新录》)
四 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
五 各自风流一种愁
——宋·朱淑真《断肠诗集》
六 读之凛凛有生气不啻针砭而药石
——元·荣肇《荣祭酒遗文》
七 诗文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
——元·张雨《句曲外史集》
八 沧海倒流吞日月
——元·贝琼《清江贝先生集》
九 公之功名事业著于人人
——元·朱鐩《玩斋先生纪年录》(附贡师泰《玩斋集》)
十 饮食之所慎岂但医云乎哉
——元·吴瑞《日用本草》
十一 是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也
——元·贾铭《饮食须知》
十二 殆非一时学者之所及
——明·胡奎《斗南老人集》
十三 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明·祝淇《履坦幽怀集》
十四 宿望不在廊庙钜公下
——明·张宁《方洲集》
十五 冰清玉洁才思不减李易安
——明·朱妙端《静庵剩稿》
十六 柴门倚杖立斜曛紫硖双峰望里分
——明·李璋《嗜泉诗存》
十七 南渡江来乐有余广堂守岁即吾庐
——明·董氵雲《董从吾稿》
十八 志将身挽一世风还前古而力莫之从
——明·许相卿《云村集》《许氏贻谋四则》
十九 游阳明之门然多失阳明之意
——明·董穀《碧里杂存》
二十 知节俭则无求无求则廉耻立礼义生
——明·查秉彝《觉庵存稿》
二十一 养生尤贵于寡欲
——明·俞桥《广嗣要语》
二十二 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
——明·陈与郊《隅园集》《薠川集》
二十三 诗苑中秦越人长桑君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二十四 持论平和能消融门户之见
——明·张次仲《待轩诗记》《周易玩辞困学记》
二十五 君家之先真有异传
——明·郭凝之《明孝友传》《先觉宗乘》
二十六 能为将帅者乃可为长吏
——明·曹履泰《靖海纪略》
二十七 仙才鬼语各臻其妙
——明·葛徵奇《南园前五先生诗》
二十八 离乱极处生名世风雅亡来得正宗
——明·吴本泰《吴吏部集》《西溪梵隐志》
二十九 光复旧都在此一举
——明·查继佐《敬修堂钓业》《罪惟录》
三十 洵暗室之宝炬苦海之慈航
——明·陈司成《霉疮秘录》
三十一 正其是非补其缺失
——明·谈迁《国榷》
三十二 与名士往来交游遍天下
——明·郭濬《虹暎堂诗集》
三十三 一寸有天悬日月九州无地哭山河
——明·许令瑜《容庵存稿》
三十四 诗与乐异而同同而异
——明·朱嘉徵《乐府广序》
三十五 上可以尊经卫道下可以风世励俗
——明·陈确《陈乾初先生遗集》
三十六 虽极天下之险阻艰难何足以困之
——明·朱朝瑛《读五经略记》
三十七 上德不德大道无功
——明·陈之遴《浮云集》
三十八 于吴为陲于越为首
——明·范骧《海宁县志略》
三十九 叹三楚英雄消沈无数
——明·朱一是《梅里词》《为可堂集》
四十 塞翁居羌犹杜老
——明·蒋薰《留素堂诗删》
四十一 人间三月恨千古仗谁伸
——明·祝渊《祝月隐先生遗集》
四十二 执法岭南身无长物
——明·陈殿桂《与袁堂文集》
四十三 两山相峙中通河流
——明·潘廷章《硖川志》
四十四 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
——明·陈士芳《春秋四传通辞》
四十五 争一字之奇竞一韵之巧
——清·查培继《词学全书》
四十六 静庵后百年一人
——清·李因《竹笑轩吟草》
四十七 金实凝秋色酸辛只自知
——清·徐灿《拙政园诗集》《拙政园诗馀》
四十八 百年仰俯空睐笑当世谁怜我辈人
——清·陆嘉淑《辛斋遗稿》
四十九 人臣事君勿欺为本
——清·杨雍建《杨黄门奏疏》《抚黔奏疏》
五十 微言妙义难可粤稽
——清·汪定国《诸子褒异》
五十一 存其言必有大用于世
——清·沈珩《耿岩文选》
五十二 故国依然在青山不忍看
——清·陆弘定《爰始楼诗删》
五十三 一蓑秋雨泛海色双艇清溪弄月华
——清·吴农祥《流铅集》
五十四 始知颜色不如花行乐年年须及早
——清·葛宜《玉窗遗稿》
五十五 扁舟江北与江南断雁啼猿总不堪
——清·查容《渐江诗钞》《浣纱词》
五十六 文章无今古要在得其真
——清·朱奇龄《拙斋集》
五十七 清矣慎矣又勤矣人或偏欤公独全
——清·许汝霖《德星堂诗文集》
五十八 德无常德不修则坏
——清·陈诜《四书述》
五十九 负一代之才华盛传京洛
——清·陈奕禧《春蔼堂集》
六十 春秋古史乃家法诗笔离骚亦时用
——清·陈訏《时用集》
六十一 一帆去国谈何易万卷无家累亦多
——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
六十二 风流作相人终忘千古谁争两卷书
——清·查嗣瑮《查浦诗钞》
六十三 兼三尊而并四科史难其人
——清·陈元龙《爱日堂诗集》
六十四 以春秋绝学名动九重
——清·卢轩《日堂文钞》
六十五 子之诗绝去雕饰发抒性灵
——清·沈翼机《澹初诗稿》
六十六 诗至晚唐则光芒四射
——清·查克宏《晚唐诗钞》
六十七 引申触类实于数学有裨
——清·陈世仁《少广补遗》
六十八 天生粹质非雕琢几向诗书蕴蓄来
——清·查祥《云在诗钞》
六十九 并宿双飞大有河洲之挚
——清·陈邦彦《乌衣香牒》《春驹小谱》
七十 两山有灵藉以不泯
——清·蒋宏任《硖石山水志》
七十一 读其书当有以见其概
——清·祝洤《淑艾录》《下学编》
七十二 医贯变通药在合宜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
七十三 渊源家学吟兴称豪
——清·许道基《冬隰吟》《粤吟》《靡至吟》
七十四 戛戛独造不袭前贤
——清·范世勋《桃花泉弈谱》
七十五 一枰角智关成败黑白争雄见是非
——清·施襄夏《弈理指归》《弈理指归续编》
七十六 但使操修勤砥砺无须劝勉费周谆
——清·沈维基《紫薇山人诗钞》
七十七 西湖天下景斯编亦西湖杰构也
——清·许承祖《雪庄西湖渔唱》
七十八 身通百艺深自韬晦
——清·王学权《重庆堂随笔》
七十九 殚精覃思积数十年而后成
——清·周春《十三经音略》
八十 所著皆体大思精闳深奥衍
——清·周广业《蓬庐文钞》
八十一 独言经者统于尊也
——清·吴骞《拜经楼诗集》《愚谷文存》
八十二 观潮之暇博考群籍以推求其故
——清·俞思谦《海潮辑说》
八十三 尽言无隐不惜以针暗度
——清·陈克恕《篆刻针度》
八十四 卓然为浙中诗家一大宗
——清·祝德麟《悦亲楼诗集》
八十五 君之学邃矣君之文不懈而及于古
——清·陈鳣《简庄文钞》
八十六 硖川虽一隅诗林而海昌
——清·曹宗载《硖川诗钞》
八十七 见所可见者惟诗
——清·陆素生《于斯阁诗钞》
八十八 唐宋以来代有闻人
——清·陈敬璋《海宁渤海陈氏著录》《初白先生年谱》
八十九 海邑能诗近日稀颍川才子振风徽
——清·钟大源《东海半人诗钞》
九十 存一代真迹传信后人
——清·吴修《昭代名人尺牍》
九十一 每得一帙必手自斠勘
——清·马瀛《吟香仙馆书目》
九十二 一代诗名盛恢奇敬业堂
——清·查世官《南庐诗钞》
九十三 未必前贤畏后生才华弱冠且纵横
——清·查揆《筼谷诗文钞》
九十四 清新俊逸情文相生
——清·查有新《春园吟稿》
九十五 学者之津梁谭者之园囿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九十六 善承先志保护旧籍
——清·吴寿旸《拜经楼藏书题跋记》
九十七 缥囊锦轴钟鼎金石济美一楼
——清·胡尔荥《破铁网》
九十八 得雅驯之体无夸诞之辞
——清·徐瀛《西征日记》
九十九 于清新流丽中运真挚急昂之气
——清·马锦《碧萝吟馆诗集》
一〇〇 称心而出适意而止
——清·马洵《五千卷室诗集》
一〇一 七代诗僧后君应出一头
——清·释六舟《小绿天庵吟草》
一〇二 卅年校官讲席以继
——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
一〇三 笑我一官乃落此瘴云百道排飞鸢
——清·朱有莱《饮香读画斋诗集》
一〇四 贫居陋巷无所求愿与史籍同生死
——清·管庭芬《渟溪老屋自娱集》
一〇五 荏苒三十余年仅载一砚归籍
——清·王士雄《归砚录》
一〇六 可怜乡曲悼才华
——清·许光治《江山风月谱》
一〇七 其得意处殆与少陵为近
——清·杨凤翰《镜海楼诗集》
一〇八 文似永叔诗近中唐
——清·钱保塘《清风室诗文钞》
后记
內容試閱


庚子岁末,钱菁君以新作《海昌文存丛谈》初稿见示,并嘱我作序。我与他既是契友,又有师生之谊,便欣然从命了。
我俩相识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我在海宁第一中学任教,他还是一位高中学生。虽未面授,但早已知道他是一名品学兼优、兴趣广泛的优秀学生。因为历史的原因,毕业后未能进一步深造。后来得知他入业杏林,师从当地名医朱炼之学了中医,并且业绩卓著:在海宁创建了中医男性专科,还担任了海宁中医院院长的要职。虽然同在一地,但也是缘悭一面,暌违许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海宁日报》上看到了他写作文史专著《海昌余韵》的专题报道,感到意外和惊喜,就马上联系上了他,并向他索取了此书。那时我忝任海宁名人研究室副主任,对当地名人文化比较关注,而且正在进行《海宁历代名人百咏》的创作。我认真翻阅了他的著作,获益匪浅,既从中获得了许多资料,又打开了我的创作思路。
此后,我们的交往就多了起来。我还特地到他的工作室拜访。他退休后仍在医院发挥余热,半天门诊,半天在工作室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除了整理有关名家医案外,就专注于海宁文化名人的研究。自古以来就有儒医一家的说法,钱菁君在从事中医和研究古代医案的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古典文学基础,得以阅读并浏览了大量的文史典籍,尤其对海宁历史名人的事迹和著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当地的资料不足,就千方百计联系国内知名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搜集了大量散见于各地有关海宁的文史资料,爬罗剔抉,索引钩沉,孜孜矻矻,笔耕不辍,花费了多年的精力,先后撰写并出版了《海宁历代医家要略》《海昌余韵》《细说海宁》《大国医王孟英》等多部著作,名闻乡里,令人刮目。为海宁的名人文化研究注入新鲜血液,填补了海宁文化名人研究领域的空白。
海宁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古今名人著述浩如烟海,据《海宁市志》记载:有历史和现代文化名人近600位,著作1600余种,可谓洋洋大观,源远流长,其中不乏鸿篇巨制和学术巨擘的扛鼎之作。许多珍稀典籍都有待整理出版。地方有关部门近几年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陆续编印出版了《海宁珍稀史料文献丛书》,但也仅取其什一而已。钱菁君长期涵泳于海昌文史瀚海之中,对海昌文存的整理出版寄予厚望,多次跟我谈起此事,常感叹于热衷和能胜任此浩大工程的人才之不足,但自当立志尽一己绵薄之力,做一些搜集和推介工作,这对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对此也很有同感,对他的作为由衷赞叹!
《海昌文存丛谈》一书从历代海昌名人及其典籍中精心遴选了108人的百余种著作,跨时千余年,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领域,可谓是瀚海拾贝,艺苑撷英。对他们的生平行迹,作品内容、特点,业绩贡献及前人评述等做了详尽而恰当的介绍和品评。阅读此书犹如游走于历史文化长廊之中,应接不暇,如聆听先贤教诲,如沐春风,醍醐灌顶!正如清代学者陈克恕所言:“博观约取,心手间别有神解矣!”钱菁君也自感浸淫于此中,犹如江皋拾翠,洛浦探珠,含英咀华,收益良多!王荆公在《游褒禅山记》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做学问何尝不是如此!面对海昌文存这一宝库,一本丛谈只能是尝鼎一脔,窥豹一斑,未免沧海遗珠,顾此失彼。有感于此,他便一发而不可收。面对这一文化学术宝库,准备再接再厉,另辟蹊径,阐幽抉微,续写更多有关研究海宁名人文化的专著,以飨读者,我们也殷切期待着!
海宁清代学者吴骞有一印语:“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查有新也有言:“出交天下士,归读古人书。”诚哉斯言!海宁众多先贤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和研究,他们的学术精神有待我们去传承和发扬,钱菁君正致力践行之。见贤思齐,让我们勉力同行吧。

辛丑孟春于海宁 唐兆基


善言天者必质于人——晋·干宝《搜神记》

干宝(283—351年左右),字令升。自河南新蔡移居浙江盐官灵泉乡(今海宁黄湾)。西晋永康元年(307年)任盐官别驾,又任山阴令(今浙江绍兴)及始安(今广西桂林)太守。官至散骑常侍。后经王导疏荐,召为佐著作郎,主修国史。著有《晋纪》《司徒仪》《后养议》《杂仪》《春秋左氏函传义》《春秋序论》《干子》《周官礼注》《周易注》《周易爻义》《周易宗涂》《周易玄品》《周易问难》《答周官驳难》《易音》《毛诗音隐》《正言》《立言》《百志诗》《干宝集》《史论》《搜神记》等。
《搜神记》二十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子部五十二,为内府藏本,是海宁人著述现存《四库》子部中最早的古籍。原本有三十卷,《隋志》及新旧唐志俱著录三十卷,《宋志》作十卷,史志所记载的卷数互不相合,因此从唐以后至宋元时期,干宝原著已散佚,今本为二十卷是明代学者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而成。目前有中华书局等多种点校本出版。
干宝在《搜神记》自序中开首即说:“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日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意为写本书时虽然在过去的记载书籍中查考记录,收录当时遗失没有记载的事,因为不是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又怎么敢说没有与事实有出入呢?开宗明义说明了这些故事都是古籍记载或传说中的事。在编写过程中,“群言百家,不可胜览。耳目所受,不可胜载”。尽管干宝当时是通过博览群书,采访近世之事,还是认为“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而今三十卷的原著已不可见,今本二十卷是在散佚遗篇后又经过后人增删而成,已经不是干宝所著的原貌了。
现在二十卷大致内容为,卷一所记皆为晋代以前神仙方士神通变化的奇闻异事,从传说中的神农氏到三国时的吴猛,讲述这些人得道成仙、呼风唤雨、骑龙驾虎、长生不老的故事。
卷二记述了汉晋时期巫人与术士降伏鬼魔、人鬼互通的奇异怪事。有汉献帝时的寿光侯降伏妖魔鬼怪,有能预见吉凶的韩友,能断舌吐火的天竺人等,都是一些当时很有影响的术士与巫师。
卷三所记的人物都是汉晋时期通易学、善卜辞的名士,有许季山、郭璞、管辂等人。其中,管辂对神明与妖异的故事,颇有积极意义,指出了正气内存,安神修德是保身正命的根本,只有保持了身体的真气,才会不受邪怪所侵。篇中还有两则华佗治疗疑难杂症的案例。
卷四记载的都是星宿和山岳河川与诸神有关的灵异故事,这些山神河伯执掌风雨,为人疗疾,如泰山府君、彭泽湖神的知恩图报;泰山之女、庐山神君对德行仁义的敬重;天使搭乘麋竹的便车,为人间减除火灾等,都具有劝人行善的积极意义。
卷五所收录的故事以宣扬因果报应的观念为主,有丁姑显灵、王佑以清廉延寿、周式失信丧命等故事。
卷六以编年体形式记述夏代至三国期间的各种妖魔鬼怪之事,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变异,以《黄帝内经》“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列举了各种灾异与妖怪依附弥漫于物体内部,物体的外表随之发生变化,然后以五行生克的消长变化来说明妖异的形成和出现。故事听起来颇为荒诞,却蕴含一定的哲理。《论山徙》中的“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说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卷七记述了各种与灵异有关的奇闻趣事,以山川河岳、草木禽兽、衣食住行、风俗日用中出现的怪异之事,来预示未来的吉凶祸福。例如,两足虎、鱼现屋上、牛说话、女产怪物等怪事,都预示着自然灾难与社会动荡的关系。
卷八记述历代王朝的更替与天命的关系,以此说明自古以来,王朝的建立都是奉天命而建,因此,王朝的兴衰更替,与此相关的瑞祥符命会相继出现。例如,舜得玉鬲,即知天命在己;孔子拜北辰得刻字黄玉,即预知刘汉王朝的兴起,以此来表明新王朝建立的合法性。
卷九记载的十则故事都是与瑞应灾异相关,如汝南应妪昼夜见神光即子孙兴旺显赫;常山张颢得金印官至太尉;长安张氏得金钩而富贵;何比干符策而子孙致宦等,说的是富贵皆有天命。又如狗咬鹅、狗戴帽着衣上房、狗衔衣、炊饭变虫等,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则预示主人将要遭受各种灾祸的先兆。
卷十的故事是解梦与占卜,记录了汉代以来有关梦境的故事,有讲梦境,有作解析,以及最后的验证结果,以此说明占梦而辨吉凶是可信的。
卷十一讲的是孝道,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卓绝才识、至诚情义的仁人义士、孝子贤妇,如熊渠、李广、养由基、更羸、古冶子、东方朔等,都因武艺高强而流芳百世,通过这些仁人志士、孝子贤妇的传奇故事,宣扬以孝为本的人伦道德规范。
卷十二讲各种怪物是宇宙万物中为五行生化所形成,各种怪物因其元气的变化而产生,种种奇异故事的发生,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能夜间飞行的落头民、可化为虎的貙人、专抢美女的猳国马化、人鸟之间变化的越祝之祖等,都是自然之物。
卷十三记载的是有灵性的物产,以及这些奇物与人的神奇感应,或者记述奇人异事的特异功能。例如,泰山澧泉、霍山镬、昆明湖的黑灰、龟化城等,旨在说明自然界的有些物产具有不同寻常的神性。
卷十四收录的故事比较杂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嫦娥奔月”即源于此篇,其他还有黄母化鼋、宋母化鳖、宣母化鼋及老翁作怪,似乎是在阐述人类对于生命规律的认识。
卷十五所讲的主人公都是能跨越生死界限、能死而复生的传奇人物,以此表达长生不老的愿望以及对死而复生的期盼。广陵大冢描述的是古代诸侯之家的墓葬习俗。
卷十六收录的是因鬼而起的故事,有人鬼辩论,人与鬼之间的冲突,用传奇的方式表达了人鬼情未了的愿望,如韩重与紫玉、辛道度与秦女、谈生与睢阳王女、卢充与崔氏等故事。
卷十七讲人与精怪之间的有趣故事;卷十八是一些驱除精怪、为人类除害的故事;卷十九是讲降妖除怪的故事;卷二十讲因果报应,动物对人类恩怨的回报,如义犬救主这则很感人的故事就出于此。
《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影响深远,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




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将谁与哉——唐·顾况《顾华阳集》

《顾华阳集》是唐朝诗人顾况的诗文集,是海宁历史人物诗文中留存至今年代最早的诗文集,也是海宁人在《四库全书》集部中的第一部诗文集。最早的集名是《唐著作佐郎顾华阳集》,著作佐郎是以官命名,收录《四库全书》时,因号为华阳真逸,故以顾华阳名。顾况(708—801年),字逋翁,号华阳真逸,晚号悲翁。唐至德二载(757年)进士。曾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后由德宗时宰相柳浑引荐,入朝为秘书郎,稍后任著作佐郎,因习惯了闲云野鹤式的自由生活,三年后弃官归隐茅山(今江苏句容),故后人称其为“唐著作郎”或“唐著作佐郎”。 顾况著述颇多,著有《顾逋翁集》《华阳集》《书评》《画评》等。《旧唐书·艺文志》载有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作十五卷,至清《四库全书》收录仅三卷。
顾况最早的诗文集应该是出自唐元和年间,去世不久由友人结集刊印,从皇甫湜序可知,虽序文没落年号,但从内容看应该是顾况去世后所作。皇甫湜是顾况的高足,性极高傲,对顾况极为崇敬。因童子时就结识顾况,一别已30年,皇甫湜出生于777年,所以皇甫湜写序时应该是元和以后了。皇甫湜对顾况评价极高,在序中甚至认为“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将谁与哉”。顾况的诗,在唐朝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开创了大历诗坛的新风。在皇甫湜看来,顾况是继李白、杜甫以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
顾况家在海宁横山,有诗为证,七绝《横山故居》起首一句即“家在双峰兰若边”,双峰通常指大横山、小横山,兰若为佛语指寺院,因横山旁有禅寂院。据《海盐县志》载:“禅寂院在县西南五十里横山,旧名兴福院。宋治平元年改赐禅寂院,祠顾况为伽蓝神,以况旧居在寺侧故也。”一说,顾况家在东山葛洪丹井旁,因东山、西山也是两峰,《山中》一诗中有“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之句,《海宁县志》载东山有顾况读书台,在葛洪炼丹井遗迹西面。当时横山属海盐,东西山属海宁,现在都属海宁。
入京以前的顾况,生活及活动主要范围在吴越一带,从其文集中的内容可略知一二,如在浙江有《嘉兴监记》《湖州刺史厅壁记》《衢州开元观碑》,在上海有《华亭县令延陵包公壁记》,在安徽有《宛陵公署记》,在江苏有《苏州乾元寺碑》《广陵白沙大云寺碑》《瘗鹤铭》等。因此,皇甫湜序言开篇即是“吴中山泉气状,英淑怪丽,太湖异石,洞庭朱实,华亭清唳,与虎丘、天竺诸佛寺,钩绵秀绝。君出其中间,翕轻清以为性,结泠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可以说吴越的秀丽山色,孕育了顾况诗文的灵性。
入京以后的顾况,很少再回到故乡,辞官后隐居茅山,故乡只是他梦境中的回忆。晚年有《忆故园》一诗流露了浓郁的乡愁:“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故园此去千余里,春梦犹能夜夜归。”这是顾况诗集中少有的流露悲戚之情的句子,人之将老,思乡之情尤为殷切。
顾况的交游,从诗文看,有朝臣权贵李泌、宰相柳浑,诗人贺知章、白居易、韦应物,文学家韩愈,画家韩滉,还有齐映、刘太真、韩皋、包佶、吴通微、李纾等,都为当时名流,因留存的诗文不多,实际交往应该远不止这些。
《顾华阳集补遗》中有《瘗鹤铭》一文。关于《瘗鹤铭》自有一段公案,《顾华阳集补遗》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顾况六十六世孙顾球纂辑,并作了如下注释:“焦山瘗鹤铭,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今剥落不可读其全文,见董逌书跋。《茅山志》载:‘唐顾况隐于菖蒲潭石墨池上,自号华阳真逸,撰焦山瘗鹤铭。’均有可据。如此而前辈棼棼或以为逸少,或以为陶隐居皆臆度语耳。”《茅山志》为元代海宁人张伯雨所修。可见在元代就有明确记载,铭文为顾况所撰。现在史学家比较公认的意见为南朝陶弘景所撰,因陶弘景晚号也是华阳真逸,与顾况同号。此铭原为摩崖石刻,在镇江焦山西麓崖壁,北宋时被雷击断,碎为五块坠落江中,平时没入水中,至水枯时方能见到。此碑残石自宋代被发现以来,历代书法家极为推崇,纷纷考证铭文及书法作者。
《四库全书》收录的《顾华阳集》是根据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顾端的版本辑录,集首有明末海盐人姚士麟所作的《顾著作传》,载有几例顾况逸事。例如,唐德宗时期,宰相柳浑推荐顾况赴京任秘书郎,顾况作诗谢答:“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此身还是笼中鸟,东向沧溟叫数声。”无意仕途的一介狂狷之士跃然纸上。年轻的白居易初到长安,携诗集拜访80多岁的顾况,顾况一看姓名,便戏谑说,“居易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稍后读至《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又叹曰“有句如此,居大不难”,凸显了一位率真幽默而风趣的老者形象。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纪晓岚在审定书稿时,认为“《红叶题诗》事,尤属不经,其所题诗亦猥鄙,不足传”。纪晓岚从卫道士的视角,将此爱情诗视为猥鄙,仅反映了他个人的观点。其实,孔子删诗编成《诗经》时,老夫子的观念比后人要开放得多,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转辗难眠的情状,千古以来成为情诗之祖。孔子的弟子子夏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这也是孔子“乐而不淫”的主张。《红叶题诗》原名《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本来是一首很凄美的情诗,“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但在纪晓岚的眼里就成了猥鄙之作。好在乾隆以后,重刻《顾华阳集》时,没有把此诗删除。
顾况的诗流丽清新,明白晓畅,没有过多修辞,也无矫揉造作之态,如《题明霞台》:“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莫嫌憔悴无知己,别有烟霞似弟兄。”语气明白如话,似用口语与朋友聊天,意境却超凡脱俗,蕴含深意。也表达了“才抱不羁,志坚独往,黄衫白鞳 ,而卒老青山,有以自乐”的隐士气质。



学不能用则终身为腐儒——宋·张九成《横浦集》(附《心传录》《日新录》)

《横浦集》是张九成的诗文集,横浦位于今江西省大余县,是当年张九成谪居南安的所在地,故诗集以此名。张九成一生著作颇丰,宋以后大多已散佚,现仅存《孟子传》《中庸传》《横浦日新》《横浦文集》五种。
张九成(1092—1159年),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因祖上为涿郡范杨(今河北涿州市),故有时署名为范杨张子韶。张九成师从著名理学家杨时,是程颢的再传弟子。绍兴二年(1132年),41岁的张九成以“中兴策”被宋高宗擢为廷试第一,成为海宁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状元。
载《横浦集》首篇即《状元策》,又称《中兴策》,是张九成政治主张极为重要的论文,文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大到治国抗金之策,小到天子修身养性,洋洋万余字。因宋高宗欣赏文中的观点,张九成一举成名。其文在主张与金抗战,提出坚持到底、金兵必败的三大因素, “夫好战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成为抵御外敌侵略的千古名言。张九成以历史上的多次侵略战争为例,力图说服高宗抗金。但最终因高宗下不了决心,议和派占据主导,张九成得不到重用,仅做了几年著作郎及经筵官。
《横浦集》卷十三有一篇《迩英春秋进讲》,是张九成担任经筵官时为高宗讲《春秋》的讲稿,可惜只是残篇,仅存两篇,否则更能了解张九成治国理念的全貌。篇中不乏名言警句,如讲到以德服人时,他说:“以力加人者,力尽则祸至,以德怀人者,亘千古而常在也。”张九成强调学而致用,卷十五《孟子拾遗》中有一句名言:“学不能用,则终身为腐儒而已矣。故学者尚论古人,在论其世也。”学古代经典,论古代名人,最终目的是为当世所用。
因高宗倾向议和,张九成与秦桧意见不合,遭罢官。回到海宁后,他在县庠学讲学,《横浦集》中有《春秋讲义》一卷,即是当时的讲稿。因名儒设坛,一时各地学生来海宁听讲者甚众,因此培养了众多学生,18岁中状元的汪应辰,就是他的学生。《春秋讲义》也仅存三篇残稿,但对学子的教诲之言极为精彩,如“穷而独善也,隐微之间有廊庙之气,幽暗之际有日星之明”,是对“穷则独善其身”最精辟的阐释。
尽管没有得到宋高宗重用,但高宗还是看重张九成的才学,以袐阁修撰身份外派江西太平兴国宫任了一个闲职。其间,张九成与一代高僧大慧宗杲结识,并成为莫逆。
绍兴十二年(114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岳飞被杀,以秦桧为首的议和派掌权,成为南宋的转折。秦桧以谤讪朝政为由,宗杲被驱逐到衡阳,后到梅州,张九成则被流放到南安横浦关。横浦地处赣粤交界的大山深处,地僻人荒,张九成在此潜心读书,著书立说,他的一些经学著作便是这一时期的成果,如《尚书详说》《孟子传》《论语解》等。《横浦集》中的大部分诗文也作于此时。《谪居赋》写出了他在横浦时的心境:“天心仁兮,哀怜之。免余死兮,窜江西。维兹地兮,古横浦。岭之北兮,江之浒。团瘴烟兮,飞雾雨。七年于兹兮,无与晤语。俗目并观兮,吾何以处?惟吾早闻道兮,传孔孟。用圣心兮,履圣行。”从绍兴十二年(1142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被召回,张九成在安南待了13年,写这首赋时已在横浦这个荒山野岭过了七年,依然还是“传孔孟”“履圣行”,矢志不移。
《谪居赋》是被贬南安后孤独、悲怆、绝望心境的流露,但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以闻道孔孟来寻求精神寄托。他整日以读书解忧,如《辛未闰四月即事》这首诗,有“所以常闭门,九年唯读书”这样的诗句。张九成留下的诗不多,仅168首,但其诗歌语言清新淡雅,全然无宋诗之刻意雕琢,无论咏事咏物,或游山玩水,大多以遣怀寄兴,淳朴自然,而无消沉萎靡的心态。谪居南安穷乡僻壤,张九成依然笃志经学,或寄情典籍,或寄情山水。例如,《读书》中“横浦非吾土,久寓亦何聊”“饥寒何以遣,唯一文字消”,《所见》中“人生百年如逝川,那用如此争后先”,尽管无奈,但超脱旷达;又如《有感》中“胸中却有最佳处,一息遨游三万里”,都表达了他意境高雅、心胸宽广的气度。
张九成是二程理学的再传弟子,后因参游禅学,与宗杲成为至交,受到佛学影响,以至于后来被所谓正统的儒家学派,尤其是朱熹的批判,被称之为“阳儒阴释”。《横浦集》中的诗文,也有许多体现了张九成儒学中的佛禅思想。
《孟子传》及《孟子拾遗》是张九成谪居南安时所撰的重要经学名著,是继承二程理学的力作,也是阐述孟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张九成心学理论的先驱地位。
《心传录》和《日新录》是张九成的外甥于恕、于宪随其游学南安,朝夕侍坐在侧,记录讲论经史、疑难答问所记,包括了张九成谈世故、论史事、释难题等内容,以语录形式保存了张九成的儒学精髓和治学理念。文中不乏精辟名言或不朽名句,如论人品修养:“士大夫学术须正,一或不正,往往操履皆邪,其为利害不止及其一身。”如治学之道:“学问于平淡处得味,方可以入道,不然,则往往流于异端,不识真味,遂致误人一生。”类似这样的教诲,体现在与弟子的问答中,语句看似朴实平淡,思想则极为深邃。
秦桧死后,张九成被朝廷起用,任温州知府,不久告老还乡,于68岁去世,葬于盐官净居院之侧。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