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尝试构建“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实施—信息披露两阶段模型”,从理论的角度解释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和信息披露不同的策略为企业自身效用带来的提升,明确企业精准扶贫行为与信息披露对企业效用提升产生的不同作用。进一步的,本书选择企业的债务融资为研究方向,对企业精准扶贫带来的效用提升在企业与银行间的分配进行讨论,通过企业精准扶贫的“政策性”与“慈善性”构建效用传导的两条不同机制,在强调了企业精准扶贫与传统企业社会责任不同的同时,说明企业精准扶贫行为与信息披露对企业自身带来的债务融资情况改善。
|
關於作者: |
杨汉明,男,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 2001年晋升副教授;2008年晋升教授;2009年博导。
|
目錄:
|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企业精准扶贫与企业债务融资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精准扶贫的文献综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综述
二、企业精准扶贫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企业债务融资的文献综述
一、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结构的文献综述
二、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本信息披露的研究综述
一、信息策略性披露
二、文本信息披露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献评述及研究的切入点
一、文献评述
二、本书研究的切入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企业精准扶贫与债务融资的制度背景和理论分析
第一节 企业精准扶贫的制度背景
一、中国精准扶贫相关制度
二、精准扶贫考核制度演变
三、中国精准扶贫实施状况
四、上市公司精准扶贫制度与实施状况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
一、精准扶贫的关键前提——“扶持谁”
二、精准扶贫的核心保证——“谁来扶”
三、精准扶贫的中心环节——“怎么扶”
四、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怎么退”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一、资源基础观
二、制度理论
三、信号传递理论与信息披露的溢出效应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四节 企业精准扶贫的言行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理论模型
一、上市公司精准扶贫行为实施-信息披露两阶段模式描述
二、基本场景假设
三、基本参数与推论假设
四、模型推导与结论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精准扶贫的言行与债务融资规模结构
第四章 企业精准扶贫的言行与债务融资成本
第五章 企业精准扶贫的言行与债务违约风险
结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