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研究:近代中心城市潜在革命动力初探

書城自編碼: 389635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罗国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618868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本书的研究对象常为人所忽视,他们是表现大上海繁华的最佳背景,是各种民国影视剧中不知名的路人甲乙丙,载着各色乘客奔跑在上海街头。现实中的人力车夫是近代上海社会底层庞大的苦力群体,几乎构成一个独立阶层。他们来自周边农村,操着带乡音的洋泾浜英语,在上海三界四方之中,艰难求生。对近代上海人力车业发展、车夫生存状态、当局管理制度等的研究和再现,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上海文化,理解上海的底色。
內容簡介:
“车子!车子!”
在近代繁华的上海都市,随处可以听到叫人力车的声音。拉车的车夫飞驰狂奔,坐车的乘客左顾右盼,曾是上海滩上的代表性场景。
近代上海庞大的人力车夫群体从何而来?他们是如何租车与生活的?他们的家庭、健康、收入、心理如何?当时的社会如何看待他们?租界和华界当局对人力车和车夫如何管理?一度甚嚣尘上的废除人力车运动又是怎么失败的?
带着这些问题,作者收集众多报刊、图片、档案、文学作品等资料,复原了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当局施加的诸多管理制度,通过描绘他们的抗争与妥协,再现了这个社会群体在沉沦中最后挣扎的悲剧性历史场景和革命意识的觉醒。
關於作者:
罗国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在《广东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思想政治课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教育 部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目錄
绪论
第一章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概况
第一节 近代上海人力车业发展轨迹
第二节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构成
第三节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心理
第二章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生存实态
第一节 流动的风景线:艰难生活道路
第二节 城市夹缝中的生存状态
第三节 公众眼中的人力车夫形象
第三章 城市社会管理与近代上海人力车夫
第一节 市政当局对车夫的管理
第二节 人力车商对车夫的管理
第三节 冲突与妥协:人力车纠纷的思考
第四章 人力车夫群体与近代上海社会
第一节 人力车夫与市民的互动
第二节 人力车夫救助:以互助会为中心
第三节 近代上海废除人力车运动
第五章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革命意向
第一节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斗争
第二节 工人运动中的上海人力车夫
第三节 潜在力量:上海人力车夫群体革命意向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罗国辉博士的专著《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研究:近代中心城市潜在革命动力初探》一书几经修改,行将出版,获此佳音,十分高兴。2005年到2010年,本人作为罗国辉的研究生导师,见证了他在校园硕博连读,勤于拼搏,勇于攀登的艰辛奋斗历程。本书最初的样态就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既体现了作者母校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社会史特色,也展现了新革命史的风格。毫不夸张地讲,本书是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佳作之一。
众所周知,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较多关注中国共产党依靠技术工人,而较少关注近代都市苦力阶层,包括人力车夫、码头工人、清道夫等群体。事实上,这些“无技”工人同样对上海的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选择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革命运动中作出的贡献,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就本书而言,有以下特点:
第一,研究视角新颖。作为近代上海庞大的人力车夫群体,以往较多的研究者多集中在评判人力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地位,评述人力车夫的生存状况、人力车夫的救济等,较少从人力车夫群体在革命中作用这一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有关中国共产党与车夫关系的研究成果更少。本书作者独辟蹊径,在充分吸收学界已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对人力车夫群体的动员以及成效。本书披露了中国共产党希望把人力车夫群体由潜在的革命力量转化为现实的革命基础,而对其进行积极而深入的动员的历史史实;这对于进一步拓展中共党史研究领域,推进上海工人运动史研究的深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二,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本书共分五章,各章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层次分明。作者分别从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概况、他们的生存实态、人力车夫群体与近代上海社会的互动、人力车夫群体的革命意向等方面,多维度全方位呈现了一幅动态画卷。作者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围绕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整体概况及建构形象、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多维互动历史场景、中国共产党对人力车夫的引导、领导以及成效如何等问题进行了迄今以来最深入系统的研究。具体路径是从人力车夫群体构成、生存状态入手,把这一群体纳入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加以考察,仔细分析他们与市政当局、车商既有抗争也有妥协的关系,同时探讨了人力车夫与、车霸、警察、帮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落实到人力车夫群体在革命运动中的贡献。
第三,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由于城市社会下层群体属于失语群体,资料零碎分散,收集困难,研究更是难上加难。以往研究不多,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资料缺乏。作者知难而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资料的收集与运用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书大量使用了第一手档案资料和《红旗日报》《申报》《时报》《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等确凿史料,此外还运用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小报资料,同时对散文、小说、竹枝词等文学资料也没有忽略。作者不仅发掘了不少新资料,而且对资料进行仔细的甄别考证,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信度。置于书中的30多幅图片,有不少是首次使用,不仅可以佐证文字的可靠性,而且也增强了可读性。
近代以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领头羊,诞生在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作者通过自己别开生面的研究,从学术上再次有力论证了这一点,在我看来,这就是本书的最大价值所在。当然,研究无止境,正如作者所言,因主客观等原因,本书只是初步探究,书名中“初探”两字也有此意。相信所有不尽人意之处,在本书出版后仍会得到作者进一步的改进。是为序。

第二节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构成
人力车夫拉车飞奔,一直是近代中国城市标志性的图景。从人力车夫群体构成上看,包括自身背景、群体数量、年龄构成等要素,从这些要素的变量组合中,可以透视上海人力车夫的特点,考察他们在社会转型中的主动选择与被动适应。
一、庞杂的来源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大多是破产的农村流落到城市谋生的农民,他们失去了土地,完全沦为无产者,成为生活在大城市社会底层出卖苦力的劳工。人力车夫群体之所以庞大,一方面是新式交通工具没有充分发展,人力车作为补充,成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的进入城市,造成劳动力的“过剩”,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只好出卖自己的苦力,尤其拉车是当时比较好的选择。“所经调查之人力车夫,前曾有时从事下列各种职业:农夫三十人,纱厂工人六人,商人三人,苦力四人,更夫三人,渔夫一人,船夫一人,木匠一人,学校教师一人,制面包者一人。”[ 上海市公用局关于人力车问题研究委员会文件,上海市档案馆藏:Q5—5—1618。]这其中,所谓纱厂工人、商人、更夫等等,必定也有许多是以前的农夫。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出,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的出身背景表现出根源单一和来源庞杂的特点。
(一)城市贫民
城市贫民居住的地方一般都远离城市生活的中心,地处偏僻,而且居住地基本固定。由于城市贫民自身教育素质的低下,经济上的窘迫,使他们失去了从事体面职业的机会,就算是进工厂做工,对大多数的贫民都只是奢望而已,于是他们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如拉人力车等。一般来说,做苦力需要相对强健的体力,对妇女和老弱病残是天然的排斥,但是由于生活的贫困,城市贫民中的也有少数的女性拉人力车。
在本市南区的松雪街上,记者正因访友而路过该处,突然看到了一个年约三十左右口口少妇,手撑(沪一二八五八)黄包车漫步而行,同时并见一男子在喊黄包车的当儿,即有黄包车夫一齐抢步上前。这女黄包车也夹杂在内,经过一会讨价还价之后,该男子即跨登这仅有的一部女子黄包车,这位女车夫也就马上提步而奔。我远远的望过去,她的速度并不弱于一般少壮的车夫,再回顾停在左近的黄包车,一般车夫正在高谈阔论,说什么除了取缔的命令威胁外,并且女子也在抢他们的生意之类的话儿。本来女子和男子除了生理各有异点之外,其他方面,动作是不弱于男子的,像这位女车夫,在离沪不远苏州就有着,不过在这十里洋场之内是罕见的。[ 《取缔声中发现女子人力车夫》,《泰山》1946年12月21日。]
据统计表明,各大城市人力车夫来自城市比例分别是:杭州42.03%,南京43.04%,上海29%,北京76%,成都37.86%。[ 邱国盛:《北京人力车夫研究》,《历史档案》,2003年第1期。]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上海来自城市贫民中的人力车夫所占的比例较其他城市为低。在上海,城市中有固定职业或稳定收入的居民一般不会去拉人力车,只有没有固定职业,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的贫民阶层,才会去拉人力车。
(二)进城农民
近代中国农民之所以走上流离的道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贫困。流民是指“丧失土地而无所归依的农民;因饥荒年岁或兵灾而流亡他乡的农民;四处求乞的农民;因自然经济解体的推力和城市近代化的吸力而流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尽管他们有的可能还保有小块土地。”[ 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广大农村面临严重经济危机,使广大农民“备受生活之鞭的驱使,不得不背井离乡,投奔都市里”。因农村经济衰落而生计发生困难的农民,常常进城拉车,以便补贴家用。
因为帝国主义商品经济的侵略,土豪劣绅的重利盘剥,贪官污吏的横征苛敛,再加以连年天灾人祸,到处干戈,农村怎末会不破产!破产的结果,农民无以为生,成千成万的农民,便这样的被抛出了农村了,而投入了各大小城市。上海是农民们最大谋生目的地之一,这样,上海的人力车夫便不愁没有来源,尽管生活是怎样的苦,总比束手待毙在农村里好得多了,所以仍是源源而来。上海人力车夫的逐年加多,正是农村急剧地崩溃的反映。[ 《替人力车夫说几句话》,《新生》,第2卷第20期,1935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