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针对当下迫切的城市更新需求,以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实践为切入点,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从认知传承、系统构成、评价体系和更新路径四个方面对老城区更新的文化传承路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释了上海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中的人文传承路径和多元化设计方法。见微知著,为当前的老城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的改造与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本书适合广大的建筑更新设计及城市规划人员,对相关专业高校师生来说也有很好的借鉴参考价值。
|
目錄:
|
目 录
前言
第1章概述
1.1背景与发展动态
1.1.1城市更新的发展
1.1.2上海里弄的发展历程
1.1.3非保护类里弄街坊的更新诉求
1.1.4活化更新的必然趋势
1.1.5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的意义与价值
1.2国内外理论与实践
1.2.1国内理论与实践动态
1.2.2国外理论与实践动态
1.2.3国内外文献分布分析
1.2.4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1.3.1主要内容
1.3.2基本方法
第2章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的活化更新
2.1上海风貌保护区的历史沿革
2.1.1上海风貌保护区的初步建立
2.1.2上海风貌保护区制度的发展
2.1.3上海风貌保护区制度的逐步完善
2.2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概况
2.2.1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的特点
2.2.2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的分布
2.2.3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的现状
2.3里弄活化更新的兴起
2.3.1政策支持与多元化的更新模式
2.3.2“行走上海”——社区空间更新
2.3.3城事设计节
2.3.4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2.3.5非保护类里弄活化更新模式
2.4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活化更新现状与反思
2.4.1街区民生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2.4.2公共空间与社区空间品质有待提升
2.4.3人文历史资源的利用有待加强
2.5非保护类里弄活化更新的新视野
第3章上海风貌保护区里弄人文历史的认知与传承
3.1上海风貌保护区里弄人文历史的特色与构成要素
3.1.1上海风貌保护区的人文历史特色
3.1.2上海风貌保护区里弄的物质空间特色与构成要素
3.1.3上海风貌保护区里弄的非物质特色与构成要素
3.2上海风貌保护区里弄人文历史的记忆与认知
3.2.1人文历史的记忆与认知
3.2.2人文历史记忆与认知的特征
3.2.3人文历史记忆与认知的调研和测评
3.3上海风貌保护区里弄人文历史的展示与传承
3.3.1里弄活化更新与传承的文化效力
3.3.2里弄人文历史记忆促进城市文脉传承
3.3.3里弄活化更新助力城市文化品牌构建
第4章非保护类里弄活化更新的系统构成与评价
4.1非保护类里弄活化更新的评价方法
4.1.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层次分析法(AHP)
4.1.3模糊评价层次分析法
4.2非保护类里弄活化更新的评价体系构建
4.2.1层次框架构建
4.2.2评价指标集确立
4.2.3数据收集过程
4.3活化更新评价结果及分析
4.3.1数据计算过程
4.3.2活化更新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非保护类里弄活化更新路径与反思
5.1非保护类里弄活化更新的多元化路径
5.1.1居民自发推进
5.1.2单一主体主导推进
5.1.3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推进
5.2巷弄空间活化更新路径
5.2.1合理安排室外公共活动空间
5.2.2增强巷弄的空间丰富度和序列感
5.2.3提升巷弄空间的舒适度
5.3里弄景观绿化活化更新路径
5.3.1提升巷弄绿植覆盖率和多样性
5.3.2设置系列化的多级导视系统
5.3.3增设必要的休息和休闲设施
5.4里弄建筑特征活化更新路径
5.4.1保留原有里弄建筑立面特征
5.4.2调整里弄内部空间格局
5.4.3内部增设必要的交通空间
5.5里弄空间格局活化更新路径
5.5.1保证交通顺畅
5.5.2巷弄肌理的原真性保护
5.5.3拥有便捷的出入口后记附录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上海市于1986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上海市颁布了一系列《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也称风貌保护区)是全国历史街区的典型代表,其人文历史资源是丰富的城市遗产,具有极高的价值,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里弄街坊作为上海市特有的民居形式,是近代传统大众化生活空间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上海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城市更新策略着力于改善存量空间的环境品质,由“拆、改、留”转化为“留、改、拆”,上海风貌保护区内大量的非保护里弄有待更新改善。近年,上海着力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在活化更新后成为体现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构建文化品牌的无形资产和内在活力,为上海风貌保护区的环境改善和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包括《上海市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上海市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校者注本书从人文历史的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对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的评价体系和优化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获得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的活化更新与评价研究”(20YJC760012)项目资助。首先,分析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的系统构成,构建以公众认知度为核心的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的“记忆—认知”模型,确定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的系统构成以及空间格局、建筑特征、巷弄空间、景观绿化四项子系统。其次,通过调研现状、统计和分析资料,构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评价体系,在坚持历史文化传承、以人为本、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广泛性适用、层次性等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等级评价集。最后,提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策略,包括里弄街坊的空间格局系统、建筑特征系统、巷弄空间系统、景观绿化系统的分类活化更新设计和管控策略,用以指导上海风貌保护区范围内大量的非保护类里弄街坊的活化更新设计实践活动。
本书针对当下迫切的城市更新需求,以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实践为切入点,解读里弄活化更新设计中的人文传承路径和多元化设计方法。第一,建立切实可行、具有可推广性的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评价体系,规范一个完整、客观的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概念,为上海风貌保护区范围内的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项目提供设计依据,为审查机关进行设计成果审查及评定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方面的政策研究与推行提供参考。第二,提出多元化、指导性强的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的活化更新设计方法,提高当下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的设计和管理水平,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活化更新设计实践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促进非保护类里弄街坊在活化更新过程中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利用。
笔者长期从事上海风貌保护区城市更新设计的相关研究,在此感谢在研究过程中各领域专家学者给予的支持;感谢我的研究生刘顿、尚可、唐银豪、张志鹏、张源源等人在本书完成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感谢朋友和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感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助;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致以衷心的谢意。上海风貌保护区非保护类里弄街坊的活化更新设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仍在继续,学无止境,我将继续不懈努力。本书从开始动笔到最后完稿,虽经反复斟酌和推敲以力求精益求精,但错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代阳
2023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