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人是社会性动物,《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可算作人际价值认同的最早记载;俗语“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算作团结互助的现实应用。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更好地发挥个体与团体的作用,本书给你导航。
|
內容簡介: |
社群存续的秘密,长期以来只有少数人知道。回溯3000年社群史,《社群的设计与运营》作者查尔斯?沃格总结了有归属感社群的七大原则。在前互联网时代,七原则曾经造就伟大的社群。在人人互联时代,应用七原则的社群将更繁荣。本书作者耶鲁大学的查尔斯?沃格研究人类社会3000年的历史,结合个人亲身操作经历,提出了七条历经时间考验的原则:界限原则、入会原则、仪式原则、“神殿”原则、故事原则、符号原则、内圈原则,以打造圈子存续长、互动效果好、人际连接强的社群。作者还提供了动手运营的工具,以便将这些原则运用于任何社群,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社群,使命驱动型的、社会型的社群,实体的、虚拟的社群等。
|
關於作者: |
(美)查尔斯·沃格(Charles Vogl)获奖作家、演讲者、企业顾问,耶鲁大学硕士。曾经在耶鲁大学领导力研究所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举办讲座,并担任斯科特?谢尔曼教授助教,辅助指导耶鲁的第一门社会创业课。作为美国和平护卫队志愿者时,他就致力于社群建设。
|
目錄:
|
代? 序? 魅力型连接者和群体智慧 // VII
推荐序? 道当有道 // XIX
引? 言 // XXIII
导? 语? 本书灵感 // XXXI
第一部分? 认识社群
第一章? 理解社群 // 003
有的社群并不需要正式入会,却让我们觉得自己与它紧密相关。因为这个社群的价值观和定位让人感觉舒服且合适,并且它通过独有的方式帮助成员们解答了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该如何行动?我有怎样的理念?
第二部分? 归属感的七条原则
第二章? 界线原则 // 029
界线是一条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之间公认的分界。有了界线,内部人员会更加坚信和认同他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比外人更了解彼此,同时也能够将外人隔离在外,以更好地维护成员的体验和权益。
第三章? 入会原则 // 039
许多社群成员缺少归属感,即便是在所有成员都要受邀才能加入的私密社群,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而不同类型的入会仪式或形式会让成员消除归属感危机,帮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真正地为所加入的社群接纳。
第四章? 仪式原则 // 045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一定的仪式都非常重要。它是一种将意义带入我们生命的工具,让我们得以界定或明确某个关键性的时段或事件。有的人甚至将某种仪式与一个人的实际成长或成就画等号。
第五章? “神殿”原则 // 065
“神殿”是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举行社群活动或仪式的地方,社群成员能够在这里找到“大本营”。在某种程度上,“神殿”代表着社群的力量和正统性。它是一个神圣的场所,一个专为特殊用途留出的场所。
第六章? 故事原则 // 073
故事是人类进行学习的最有效方式。在传达社群价值观及打造社群上,故事的传播速度及效果是使命宣言或价值观宣言所不及的。不仅如此,故事对于社群定位的介绍,要比其他所有传播形式加起来的效果还要好。
第七章? 符号原则 // 079
使用符号是一种让社群变得更强大的方式,它代表了一系列的理念和价值观。符号最好不要浅显易懂,以便留出诠释空间,使其内涵能够涵盖不断演进和发展的新的社群理念。
第八章? 内圈原则 // 085
几乎每个社群都有层层递进的内圈,不同的内圈代表不同的层级。人们都想跻身某个负有盛名的内圈,或许不只是为了显示权力、身份和被尊敬,也是为了找到新的方式参与集体并做出贡献。
第三部分? 深层思考
第九章? 识别不健康的社群 // 115
有害的异教组织会引导人们去做他们以前认为可憎的事情,甚至会让他们在数月到数年的时间里进行自我伤害,更有甚者,失去某种自由。必须要清楚宗教与异教之间的异同,以正确识别宗教,避免陷于异教。
第十章? 在线管理社群的智慧 // 123
在线社群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帮助社群成员找到彼此并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在线平台发展起来的情谊不仅强大坚固,也有效地充实了人们的生活。但管理社群需要丰富的智慧,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七条原则进行在线社群管理。
后? 记? 终点与开端 // 137
附录A? 领导者问题清单 // 143
附录B? 晚餐社群案例研究 // 155
致? 谢 // 189
作者简介 // 191
|
內容試閱:
|
引? 言
开帷幕,在那一刻,教堂中的一千多人几乎同时站起身来,双手在空中舞动,并跟着音乐摇摆。礼拜进行到一半,我再也不想假装自己乐在其中了,我喜欢的形式,要比这舒缓沉静很多。于是,我便坐下了。我至今仍然记得那些对独自坐下的我投来的不满目光。很明显,我不属于这里。多年来,我探寻了许许多多的团体,想要找到一个适合我的、容纳我的群体。二十五岁那年,我作为美国和平护卫队的成员,远赴赞比亚北部、靠近刚果(金)边境一带。离开家的时候,我向往能够遇到与我憧憬中一样勇敢而敢于冒险的人。村子里的人慷慨欢迎了我的到来,但身处一个有着不同语言和食物的陌生地方,有许多个夜晚,我都忍受着孤独的侵袭。没能融入那个环境其实并不意外,但同时我也记得那些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坐在篝火旁的夜晚。在那些时候,不远处经常会摞起一箱箱的啤酒,而身后总有人在乐此不疲地玩着一系列的喝酒游戏。有天晚上,一位我暂且叫作拉尔夫的志愿者对我说:“我不相信从不喝醉的人。”我不喝酒,这么说来他是不信任我的。通过那场谈话以及几个类似的夜晚,我发现,我其实与那些志愿者也格格不入。离开和平护卫队之后,我搬到了纽约市,依然盼望着能够找到自己可以归属的群体。曼哈顿东区的一位牧师将C. S. 刘易斯(Clive Staples“Jack”Lewis)的一篇名为《内圈》的演讲的精髓传达给了我。刘易斯写道,我们都想进入私密的圈子,这些群体,要比我们现在所属的群体更私密也更高端。问题不在圈子本身,而在于我们想进入圈子的欲望与期盼,这种欲望会驱使好人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而这,就是人们尚未意识到的导致不幸福的原因。刘易斯继续解释道,不幸的是,真正进入这些私人圈子时,我们总会发现,还有一个更吸引人且更为私密的圈子在前头。这个规律在被我们打破之前将一直延续下去。而这,就是小圈子的陷阱。刘易斯的方法是,寻找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并经常去做,然后邀请那些同样喜欢做这些事情的人加入。加入进来的人会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关系,让我们逃脱小圈子的陷阱。这种关系,就叫作友情。这个理念给了我启发,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社群,或许我可以自己创造。当时,我在没有充足技术和资源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后来变成PBS独立纪录片的项目。另外,我还将遭受一家无视劳工法的公司虐待的酒店服务人员组织了起来。我逐渐明白,建立社群对于这两件事情的成功都是很重要的。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到耶鲁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宗教、伦理以及哲学。在那里,我了解了很多传承千年、将遍布全世界的人团结在一起的理念。我了解了犹太人如何在一个敌意满满的帝国里团结一心,了解了再洗礼派如何为了与罗马教堂抗争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了解了禅宗僧侣时至今日仍然劝阻外人参加他们长期保留下来的秘密仪式,了解了耆那教徒如何在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维系着他们纯粹的同情心,以及环保派修女如何
团结一心弘扬围绕我们与地球的关系建立起的新神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千千万万的人在充满暴力和杀戮的时期坚守在一起,其中很多人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我们至今仍能见到这些人的子孙后代。即便规模不大,即便遭遇灭顶之灾,这些群体仍能坚守一心,这着实令人鼓舞。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了,这些经验不仅很容易用于世俗的社群中,在灵修社群中也同样适用。
到达耶鲁大学后,我清楚地意识到,这所大学的历史是如此悠久,品牌是如此卓然,以至于许多像我一样的学生会觉得自己永远也不配真正融入这里。我们认定自己只是虚有其表,担心随时会有人让我们原形毕露、打包走人。耶鲁大学中弥漫着孤独和恐惧。秉持刘易斯的箴言,我和当时还是我女朋友、后来成为我妻子的索琦塔每个周五的晚上都会在自家举行晚宴。我们会烹制一顿由好几道菜组成的大餐,同任何来赴宴的人共享食物。
在耶鲁的第一个学期,我经常会感到我们许下了一个愚蠢的承诺。有的客人会在最后一刻临时毁约,有时我做了一大桌菜肴,却只有三个人来赴宴。另外,我还得婉拒周五在校园以及纽约的其他有趣的活动。可是时间一久,事情便发生了变化。由于坚持和努力,我们的晚宴积攒了人气。不过,在宴请了五百多位客人之后,我们俩也筋疲力尽。但我们没有停止晚餐宴请,而是组织了一队志愿者来策划菜谱、烹饪菜肴以及布置环境。阿尔詹自愿管理和担任晚餐协调者,而山姆则会统筹赞助人和客人名单。在制作晚餐、分享食物以及打扫厨房的过程中,我和很多人建立了最为珍贵的友谊。这些朋友与我一起跨越国界,在我的婚礼现场陪伴在我身旁。当我陷入谷底时,我会打电话给他们,不致独自落泪。而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在我的客厅里潸然泪下。现在的我们对于彼此而言,就是我的朋友尼克所说的“凌晨三点的朋友”。我们知道,如果在凌晨三点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我们会询问彼此该如何帮忙,继而采取行动。我们让彼此变得坚强了许多。
在纽黑文度过的第六个年头,我的朋友梅洛带我到耶鲁大学的学生食堂吃午饭。我俩在餐厅北面的一张长桌前坐下,他跟我分享了一个特别的故事。他告诉我,在耶鲁的第一年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年。他来自菲律宾,美国的文化、新英格兰的气候以及学校的课业已经让他穷于应付了,而他做内科医生的妻子洁斯又不能在康涅狄格州工作。为了勉强度日,她只得在几百公里外工作和居住。第一学期,他母亲的癌症逐渐恶化,他却没钱买机票回马尼拉给母亲一个惊喜。在母亲去世时,他连见面道别或者最后一次说“再见”的机会都没有。像我经常做的那样,他也常在夜里独自饮泣。暑假的时候,在马尼拉的家中,他下定了决心永远不回纽黑文,即便他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即便他是整个耶鲁寥寥无几的菲律宾人中的一位,这些都不重要了。实在太艰难了,他应付不来。梅洛说:“但后来,我想到了邀请我在家共进晚餐的你。我知道,我是有所归属的。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而这,给了我回到美国的勇气。”他那天邀请我吃午餐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下个月就要毕业了。而邀我吃饭,是他想让我知道,我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
打造社群看似简单甚至枯燥,却同时也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不仅仅是在做晚餐,更是在建立提供服务、支持以及疗愈的情谊。改变,近在眼前在学习宗教的时候,我有一点认识,就是我们对于社群的体验在二三十年间发生了变化。最近二三十年间,吐露无人可以倾诉、难以启齿的话题的人数比以前翻了 3 倍。不仅如此,在这段时期,人均社交网络的规模也缩小了 1/3。实际上,表示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的人要比有知心朋友的人更多。与上一代人相比,以 30 岁以下人群为首的美国人中,参与正式宗教组织的人已经出现了下降趋势。而这些宗教信仰,往往是社群价值观的基础。
根据 2012 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报道:“现今,1/5 的美国民众以及 1/3 的 30 岁以下的成年人没有宗教信仰,在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中,这个比例从未如此之高过。”不仅如此,在这些无信仰的成年人中,大约 3/4(74%)的人在宗教环境中长大,却选择了放弃宗教。最让调查者感到吃惊的是,“与普通民众中的其他成年人相比,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成年人表示自己归属于有共同信仰的群体的概率较低,认为价值观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的概率也较低”。不过,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美国人对上帝
或灵性的看法有任何改变;相反,绝大多数人仍然表示上帝和灵性是很重要的。
教堂不是唯一逐渐遭到削弱的社会性机构。20 世纪 70 年代,参加某种俱乐部活动的美国人所占的比例几乎达到 2/3,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从未参加过任何俱乐部活动的人则占到了将近 2/3。从 1965 年到 1995 年的三十年间,美国人在组织机构(除了宗教组织)中平均投入的时间减少了大约三成。就连人均参加的野餐次数,也在 1975 年到 1999 年间下降了 60% !
对交流与社群的渴望与之前的人相比,千禧一代对于交流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激进主义或许更有热情。他们或许想要抛开上一代人沉重的层级包袱,渴望得到更深层的交流。千禧一代更喜欢居住在人口稠密而多样的城中村,因为在那里要比在偏远的郊区更能与人进行密切的社交互动。相比于社交俱乐部,这些人更容易因某项事业(环保、社交、经济等)而聚集在一起。同时,千禧一代也希望在自己的社群中产生影响力:“相比于上一代人,当今的高中三年级学生更多表示,对社会有所贡献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并愿意在自己的社群里担任领导者。”2014 年,为慈善事业捐款的人占到了 84%,这个数字与研究结果相符。
大家都知道,社会关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寿命以及幸福程度都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孤独能够置人于死地。人际关系的质量也很重要,历时 75年的“成人发展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让我们更快乐且更健康。与不孤单的人相比,在社会上处于孤立状态的人不仅幸福指数较低,较早感到健康状况变差,寿命也较短。1/5 的美国人表示有孤独感。2010 年的一份超过 30 万人参与的研究总结说,社会关系不牢靠对健康的损害与酒精相当!具体来说,“缺少社会关系的危害等于一天抽整整 15 根烟”。这项研究表明,当今的美国人会在与他们有同样价值观的人里寻找沟通交流的机会,却很少参与那些提供持久的深层次交流、会员制以及对生命表示崇敬的仪式化的社群。畅销书作家以及营销大师赛斯·高汀(Seth Godin)写道,当今,人们对沟通的渴望超过对物质的渴望。他相信,我们身处一个互相联通的经济体,那些善于与他人沟通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当我们找到至少与我们有一些相似价值观的人的时候,友谊就有机会开花结果。无关是否共事、是否住在相同街区或是否在遥远的国度当志愿者。创建社群为友谊提供了一处场所,而友谊又能击败孤独。在有深层联系的社群里,我们可以在展现软弱一面时,仍然相信自己有所归属。无论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动机是什么,我们之中能够与有可能成为孤独新一代的人进行沟通的人,将对这些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之所以误打误撞地开启了这段旅途,是因为我迫切想要为自己寻找一个社群。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能够在这段旅途中继续走下去,是因为我明白让大家认识每个人都有所归属的重要性。能够建立这样的社群的领导者们,我们将一起改变世界。希望这本书能对你有所启发。
查尔斯·沃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