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1.本书提供了一个“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鲜活样本。
该书所提出的“大众金融”理念,破除传统金融“二八定律”的窠臼,从资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努力让金融服务成为一种人人皆可享有的基本权利、一种社会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
2.本书描绘了银行业发展“第二曲线”的“路线图”。
当下银行业面临严峻转型挑战,都在急切探索“第二曲线”。近年来,建设银行推进新金融行动,成为全球普惠金融供给量最大的金融机构,开放共享推动金融科技自立自强,探路住房租赁遏制金融“灰犀牛”。作为一家国有大行,建行何以能在时代变革大潮中实现“大象跳舞”?该书作者从亲历者的视角给出翔实的回答,为全行业提供借鉴。
3.本书讲述了一个“数字化转型”的先锋故事。
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共同命题。该书阐释的是一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让“大象”轻盈起舞,实属不易。其转型中既有“老银行”、大银行的传统约束,也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快速迭代的众多挑战。这将是众多银行所热切关注的。
|
內容簡介: |
金融如何演进并变革我们今天的社会?
本书全景式展现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提供全行业数字化转型借鉴。
数字金融革命给金融业带来强大冲击,最显著的一点是数字技术使得大多数人能平等获得金融资源,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二八”盈利模式,让金融能为大多数人服务。面对这一改变,商业银行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本书编者基于40年来从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工作经验,结合建设银行近年来转型发展的鲜活实践,提出了一个承载着万家忧欢的新金融模式——大众金融,即数字化革命让金融能为大多数人服务,而服务大多数人才能让金融回归本源,成为社会的进步力量。同时,从普惠金融、乡村振兴、住房租赁、共享赋能、绿色金融、国际金融、平台经营等方面,系统展示了如何通过新金融行动构建商业银行发展的第二曲线,最后展望了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对于业界和学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近年来,建设银行推进新金融行动,成为全球普惠金融供给量最大的金融机构,开放共享推动金融科技自立自强,探路住房租赁遏制金融“灰犀牛”。作为一家国有大行,建设银行何以能在时代变革大潮中实现“大象跳舞”?本书作者从亲历者的视角给出翔实的回答,为全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份颇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一切痛点,皆是机遇。
|
關於作者: |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执行董事,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长,“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新的逻辑
新金融时代到来
为大众服务的金融
科技,普惠,共享,绿色
第二章 第二曲线
走出舒适区
科技带来新机遇
新金融行动的实施方案
金融科技是脚手架
第三章 真实的“普惠”
普惠的共同目标
数字普惠金融模式
惠懂小企业
普惠金融指数
第四章 “村链”工程
中国的乡土呼唤金融
农业产业链数字金融生态
“裕农 ”多元化服务
第五章 房子是用来住的
“要住房,找建行”
房地产金融化
解铃还须系铃人
空置房,大市场
“要存房,到建行”
平台 金融产品 服务
一小步和一大步
第六章 共享创造价值
新金融服务的本质是共享
科技赋能同业
劳动者港湾
创业者港湾
政务服务大厅
没有围墙的“大学”
第七章 金融通,全球通
“全球撮合家”
区块链赋能中欧班列
跨境数字支付
第八章 金融向善
绿色转型
构建绿色金融制度框架
影响力在增长
第九章 新金融的烟火气
是金融,更是生活
“利他”,让生活更美好
“双子星”模式
结语 从心出发
致谢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数字金融革命给金融业带来强大冲击,最显著的一点是数字技术使得大多数人能平等获得金融资源,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二八”盈利模式,让金融能为大多数人服务。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面对这个改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很多。五年前,我们以“三大战略”开始了“第二曲线”的转型发展。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但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个“转型发展”从本质上说是对商业银行进化之路的探索。本书将这个探索过程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梳理,对所实现的新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多位奋斗在基层一线的亲历者提供了宝贵的实际案例。
本书完稿之时,又传来硅谷银行倒闭、瑞信被瑞银收购的坏消息,金融业的道德风险日益带来社会焦虑,越来越多的人批评金融加剧了贫富分化……还有ChatGPT-4的出场,也让银行工作者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很快被人工智能替代,担心一段时间以来的那种说法——银行是否会消失?
正是这些让人不安的问题,让我觉得更有必要通过本书为人们展现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进化过程,让人们看到金融从业者如何面对挑战走出舒适区,在解决社会痛点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每个人的工作价值。我相信,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面对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挑战,面对一些社会质疑,重要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及时采取行动。
本书以“大众金融”为题,并不是想为大众普及传统金融理论。相反,“大众金融”是我们通过实践获得的一种金融模式。这些实践证明:数字化革命让金融能为大多数人服务,而服务大多数人才能让金融回归本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一方面是数字革命带来的历史必然,一方面也是金融行业顺应历史发展的自觉行为。
当然,这个进化还并未完成,作为一家金融大机构,在合规的前提下创新,仍有不少固有的绩效指标让人困惑,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假以时日。也因为如此,我期待本书的案例能够为建设银行的同事们提供更清晰的方向,为持续推进创新提供具体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说,
若是本书能让社会大众对商业银行增加一些了解,在选择金融服务产品时增加一些便利,则更会令人欣慰。
田国立
科技,普惠,共享,绿色
新金融不是一个新现象的简单归纳,而是金融逻辑和理论演绎的现实结论。以人为中心,为社会公平服务,必须解决社会普罗大众的“急难愁盼”,根本的出发点就是“痛点思维”。要把社会“痛点问题”作为导向,以科技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金融发展的新机会。“痛点思维”优化了金融供给结构和覆盖范围,以金融为水,为社会构建起新的“金融水利工程”,并打造出“灌溉”社会经济发展的“都江堰”。
第一,科技是基础支撑,也是整个时代的特征,让金融服务更具有创新力和想象力。
科技可以将所有行业“重做”一遍,科技定义了新金融的发展路径。一方面,科技应用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提升了金融机构触达客户的广度和深度,批量化、自动化使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大幅降低。数据要素的流动使得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可以从简单的资金关系演变为“资金 数据”价值共创的网络化关系。另一方面,科技能够帮助新金融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束缚。传统金融机构“部门银行”问题突出,金融创新活动难以走出部门、层级的束缚。科技应用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管理方式从管业务、管人上升到管平台、管数据,从而在线上构建起符合新金融效率要求的新体系。科技还可以塑造出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打破既有市场格局。随着 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积累进化,金融服务将能够嵌入每一个数字场景中,变得更加无形无感和无处不在。科技正在从底层基础设施跃升为顶层创新先导,驱动银行的流程再造、组织变革和战略转型,并催生出智能化、普惠化、无界化的新金融。
第二,普惠是人本内涵的体现,让普罗大众享有金融发展的红利。
金融不应该是“高大上”的贵族话题,它关系到百姓居家生计、柴米油盐。金融机构不仅要服务金字塔尖上的荣耀,更要去“滋润”金字塔底层的中小企业和个人,这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践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普惠是新金融的内涵,所以新金融是“大众金融”,其彰显了金融的社会功能。金融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实现了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提升社会整体福利和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的效果。普惠金融服务要求突破传统金融的服务边界,让那些长期被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贫困群体、小微企业能够获得更公平、可得的金融服务,从而使金融真正成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动能,让新金融“甜水”如涓涓细流,滋润普罗大众。
从理论上讲,普惠型金融服务属于开辟新市场的创新,即开辟式创新。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等人在《繁荣的悖论》(The Prosperity Paradox)一书中指出,在这个市场上,人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存在强烈的忧患,可能是现有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可能是他们负担不起或由于渠道、时间等因素无法获得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开辟式创新就是解决人们的忧患,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大众化。金融服务大众化是传统银行以增量带动存量改革的有效方式,解决金融为少数人服务的问题。按照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经营的边界与交易成本密切相关。金融机构应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大众金融服务对象的零售化特征,有效降低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提升了普惠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从而实现商业可持续,普惠金融业务也由此从落实政策要求转变为市场的自发行动。
第三,共享改变了金融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是实现金融生态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新金融的共享特征并不是简单的结果共享,更是一种新的资源组合、价值发现方式。共享强调使用而不是占有,共享的目的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一方面是降低各个主体获取资源的成本;另一方面让要素参与范围得到扩张,避免无谓的重复性投入。共享包括资源共享、技术输出、渠道分享、知识共享等诸多方面,让社会各个主体成为金融机构利益共同体,形成新的经营生态。技术共享可以获得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实现技术应用的价值最大化。在共享中,银行还可以借助外部参与者的力量共同实现技术迭代。金融业利用海量数据和丰富数据产品,不断促进业务应用场景嵌入,共享让金融与企业的关系从单纯的资金联系演变为“数据 资金”的双重联系。在数字经济时代,共享意义更加重大。
第四,绿色是新金融的时代任务,是全人类共享自然资源的要求,也是各项金融活动都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议题,关系到社会代际之间的协同发展。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更多地要依赖经济结构调整。绿色金融让金融机构的责任边界覆盖到自然环境领域,借助金融的杠杆作用,去推动产业层面构建低碳化、生态化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要素供给质量和产品服务的产出质量。绿色金融将环境影响的外部性内部化,相当于借助金融工具将公共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社会主体上。某种意义上,绿色金融是环境资源消耗的调控工具,体现了金融促进社会公平的现实效用。
与传统金融相比,新金融有以下三个重大改变。
一是服务内涵充分扩展。新金融深入人民的衣食住行,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基本目标,基于融合金融洞察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数字治理能力,推动实现高效透明的政府运行、精准智能的城市管理和泛在便利的民生服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服务能级显著提升。银行不再仅仅是融资等传统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而是融智赋能的资源整合者。通过为企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科技基础设施和集成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管理风险,成为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全生命周期伙伴,以新金融助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三是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多元。金融如水,可以引进渗透到基层大地,新金融走出银行网点柜台,作为底层服务和触角,广泛融入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生活场景,有效感知需求,为普罗大众提供触手可及、精准直达的温暖服务。银行变“从动式”服务为“能动式”融合,化解社会痛点、赋能社会进步。这是新金融的本质要求,也是银行在新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