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重要时刻,我要么不敢说话,要么说得乱七八糟!这个毛病,几乎让我在人生的至少前20年里活在“痛苦”之中。
记得五年级时,我去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一个作文竞赛。半个月后,班主任把我和几个同学喊到教室外,告诉我们得奖了。由于内心过于激动,我居然没听清自己拿的是几等奖(当时没给奖状,后来也一直没给)。我想问,但话就在嘴边怎么也吐不出去,急得手心里都是汗。接下来的几个月,我经常做梦都在问老师我的比赛结果,但每次见面想问却又吞了回去。10多年过去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回老家的中巴车上,碰到当年的班主任。一番寒暄之后,我居然迫不及待地问老师当年的比赛情况。老师一脸茫然,说: “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个比赛!”
高一刚开学,老师组织了一次春游。大家围坐在公园草地上,挨个介绍自己。轮到我时,刚说几句话,本来很热烈的气氛,突然就冷了下来,好几个同学开始自顾自地聊天。就这样,我尴尬地结束了分享,心想这是为什么呢?在那之后只要人多的地方,我就不太敢说话。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去了离家很远的外地,学的是理工科。因为平时不太爱讲话,外加长得有些严肃,我平时几乎没什么朋友。为了锻炼自己,我鼓足勇气参加了学校某个社团的干部竞选。熬了几个夜晚准备好了演讲稿,我战战兢兢地上台讲完,结果“成功”落选。活动结束后,有位评委对我说:“我几乎抓不到你讲话的重点。”
大三下学期,我去校外参加一个兼职工作面试,这份工作的待遇非常不错。当天,艳阳高照,我一咬牙一跺脚花了200多块钱买了一身西服。面试开始了,老板是位中年男子,胖胖的,眼睛里像是有一把刀。老板说:“你好,请介绍下你自己。”我脑子里突然嗡的一下,嘴里胡说一气,前言不搭后语。更要命的是我性子急,经常上一个字把下一个字给绊了一下,磕磕巴巴,含糊不清。老板实在忍不住,打断了我:“没见过说话比你还乱的!”说完,对旁边助理喊了声:“去叫下一个吧!”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坐着绿皮车晃晃悠悠17个多小时到了广东惠州,进了一家合资电子厂,成了一名助理化学分析师。一天到晚和数据打交道,不喜欢主动汇报工作,也不敢参加公司的竞聘演讲。老板几乎看不见我的存在,加薪升职跟我也丝毫没有关系。我经常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对未来感到一片茫然。
后来,我被同事拽去听了一位国外企业家的现场演讲。这位企业家谈到“演讲的重要性”时,非常激动地向全场呐喊:“What you have is important,but showing what you have is more important. (你有什么很重要,但是让别人知道你有什么更重要。)”一瞬间,我感觉有一股电流穿过我的心脏!
我决心改变自己,和过去的“毛病”说再见,于是我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演讲。我翻阅了几乎所有我能看到的演讲书籍,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且坚持刻苦练习。但,收效甚微。
正在翻阅此书的你,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而且内心也和我一样苦恼:为什么这些方法对自己没什么用?我开始自我怀疑,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天赋根本学不好。当我几乎要放弃时,有幸读到了投资人查理·芒格的思想:底层模型可以让一个普通人变成高手!
那么,演讲的模型是什么?经过长达10余年的研究,我发现:演讲的本质是个体与群体之间以语言为载体发生特定“关系”,从而实现传递“想法”的过程。基于此发现,我总结出了“IDEA演讲模型”,该模型已经成功取得国家版权登记,其中每个字母代表一种关系。演讲者只需先确定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IDEA代表的4种关系去设计展开演讲内容,就可以顺利将自己的想法植入听众的心智。
打个比方,IDEA演讲模型使得做一场演讲如同解一道数学题,你知道分几步,每步用哪个公式,层层推进,这道题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果。IDEA演讲模型中的4种关系就相当于数学公式,正确结果即是“实现传递想法”。
稻盛和夫曾经将自己的成功归纳为一个方程式:工作成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只有思维方式有正负。如果思维方式错误即为负数,热情越高或能力越强只会加剧失败。同样道理,我将演讲总结为一个方程式:演讲效果=演讲逻辑×技巧(手势、声音等)×训练。如果你的演讲逻辑是不合理的,技巧再好或训练再努力,演讲效果只会更糟糕;相反,如果你的演讲逻辑很出色,技巧和训练即便有所欠缺,演讲效果仍然可以非常精彩。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演讲高手身患残疾或者说着浓重的方言。可惜的是,市面上大部分演讲书籍只偏重演讲技巧,而忽视了演讲逻辑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像我这样没有天赋的学习者学而无果,中途放弃。
如果你认同我前面所说的,请赶紧仔细阅读眼前的这本书,踏上IDEA演讲模型的奇妙学习之旅。除了详细、全面讲解IDEA演讲模型的4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