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孔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孔子及其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理念、道德标准,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向广大读者,尤其是新一代的广大青年读者,讲述、阐发孔子,孔子的身世、生平,孔子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在当下仍然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因此本书力求真实、客观,力求符合历史实际和孔子生活的时代历史文化场景,运用史实比对、文献互校等方法,择取、援引《论语》《左传》等权威史料,将孔子的一生行状勾勒出来,还原历史上的真实的孔子,并讲述孔子思想产生、发展的过程。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部著作,与古代先贤进行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并从圣贤的人生历程中获得启迪和力量。
|
內容簡介: |
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了解孔子,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文化特征和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重要途径。本书遵循、择取权威史料,回到历史现场、回到孔子时代的历史文化场景,客观、清晰、全面地讲述孔子的身世、生平及其思想产生、发展的历程,还原一个真实客观、有血有肉的孔子,再现他上下求索、执着坚定的一生,阐发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带读者回到那个百花齐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回到历史文化的现场,让读者在阅读孔子人生故事的同时,得以与古代先贤开展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体悟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文明的高度与深度,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并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
關於作者: |
范希春,文学博士,研究员,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从事中国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研究。曾出版《孔子本传》《理性之维——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邓小平思想评传》《中国高层决策六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创新》(4卷)等著作;发表《建国前后毛泽东刘少奇新民主主义思想比较研究》《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思想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理论贡献》等论文。
|
目錄:
|
第一章家世渊源
第二章生逢其时
第三章习礼求知
第四章赴会见拒
第五章命名荣贶
第六章杏坛讲学
第七章周都问礼
第八章鲁乱奔齐
第九章退修诗书
第十章浊世孑立
第十一章相君会盟
第十二章违怒三桓
第十三章去国适卫
第十四章颠沛流离
第十五章倦鸟知返
第十六章顾问政治
第十七章春秋绝笔
第十八章身后荣辱
附录一 孔子年谱
附录二 孔子先祖世系表
孔子封谥表
孔子嫡系后裔爵位承袭表
两宋之际孔裔承袭表
附录三 孔子弟子简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