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包含对青春片、浪漫爱情片等各类电影和电影人的研究、评论和访谈
展现对电影艺术和产业的独特认知和深刻洞察
呈现一个丰富而多元的电影世界
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不仅适合电影专业人士,也适合广大的电影爱好者
|
內容簡介: |
电影是一种复杂而精彩的艺术,它既有情感的温度,也有理性的光芒,既有艺术的创造,也有经济的运作。
《电影心与行:从浪漫爱情到艺术经济》集结了作者从事电影行业十余年来发表的影评、访谈、理论研究,既包含对青春片、浪漫爱情片的研究及评论,以及对近年来国产新作的评论,又有关于艺术电影产业和电影人物的研究和访谈。书中运用了“心肾”概念,把过往的文章串在一起,试图探讨电影产业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以期做到知行合一。
|
關於作者: |
汪忆岚,就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先后负责品牌管理、国际选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筹建,现为电影产业研究部负责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2007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硕士(2010年),伦敦大学学院文学硕士(2019年)。主要研究领域为短片创作、影视剧项目开发、国际电影市场。译著有《清晨5点的第五大道:赫本、蒂凡尼的早餐和现代女性的黎明》《以眼说话:影像视觉原理及应用》。
|
目錄:
|
第一章 两条线的交叉点,是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你以为年轻是好事吗
浪漫爱情喜剧的“心”与“肾”
好莱坞浪漫爱情喜剧怎么赚钱
怎样把浪漫喜剧电影卖给男性观众
浪漫爱情喜剧的亚类型:复婚喜剧
《几近成名》:两条线的交叉点,是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忘掉莎拉·马歇尔》:“走肾”的壳套了“走心”的核
《爱情三选一》:好结构对叙事的重要性
《诺丁山》:如何“直给”最可信
《玻璃之城》:爱情电影的高级伤感与家国情怀
心还留着一道年少时的永恒伤口
看电影是在看自己
第二章 艺术电影的良心,现实主义的野心
《我和我的家乡》:开启“城镇与乡村”文化旅游推广季
《铁道英雄》:时势造就
《古董局中局》: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万里归途》:士志于道
《烈日灼心》:遗憾在于剧本
《山河故人》:艺术电影的良心与现实主义的野心
《何以笙箫默》:电影作为“商业消费品”
《港囧》:如何面对中年危机
《解救吾先生》:困境求生法则
《沈多多的二十岁》母性主题的情节剧
《父子神探》:十里洋场,百步穿杨
《蜗牛也是牛》:类型化的现实主义喜剧
《我的九月》:儿童电影的人文表达
“罗生门”与“道成肉身”
第三章 既“壮”且“美”,女性影人的雄才映现
陈波儿:瘦小身躯开创伟大事业
凯瑟琳·毕格罗的“壮美”电影之路
第四章 “心”“肾”相交,艺术电影的产业研究
“出海”路漫漫:2011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分析
从“14-18 NOW”看艺术策展的国际传播
北京电影地图
世界影人谈艺术院线与艺术电影
疫情之下美国艺术影院的生存之道
|
內容試閱:
|
后 记
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这可能缘于胎教。我妈妈是一名中医,但十分爱好文艺,肚子里怀着我时常去电影院。据她说前晚刚看了谢飞导演的《我们的田野》,次日凌晨就在医院生下了我。幼儿园时,晚上家里经常停电,一停电,妈妈就带着我去电影院或者剧院打发时间,我看话剧和戏曲每每睡着,看电影却总是聚精会神,很多片子的画面现在仍然能清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比如《凶宅美人头》《圣·保罗医院之谜》。到了小学,我们就很少去电影院了,因为在家看电影变得越来越方便,《我的九月》《天堂回信》等儿童片、《乱世佳人》《翠堤春晓》《魂断蓝桥》等外国老片、《小兵张嘎》《南征北战》《地雷战》等红色经典,都是在电视台播放时看的。后来录像带、VCD逐渐普及,《变相怪杰》《情书》《教父》等各种类型、题材、国别的电影也纷纷出现在我家的电视屏幕上。有一张《小公主》的正版VCD,是妈妈带我一起去逛新华书店时买回家的,我们前前后后一起看了几十遍,每次看到最后都会流泪。高中时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播放《开罗紫玫瑰》,看完之后,我向妈妈感叹:“咱俩可千万别像那个女主人公一样迷进电影里头出不来了啊!”那时,我家DVD已经多得需要专门设一个柜子去储存了。
上了大学,看电影的渠道就更多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殿、大讲堂,各种老师和学生社团在教室里的放映,以及不能不记下一笔的校内ftp和Maze……那是一个膜拜大师、崇拜艺术电影的年代,看得多了,创作欲自然就被勾起来。于是试着拍了几部短片,居然反响都还不错。大三时被学校推荐,带着自己导演的作品《穿过罗生滑动门》去香港参加浸会大学举办的全球华语学生作品大赛,在香港电影资料馆听了多场讲座,受到很大鼓舞。回北京后,正好赶上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研究员李迅来校讲授西方电影史,加上当时痴迷法国新浪潮,愈发觉得电影资料馆是圣殿一般的存在。于是便隐隐冒出一个心愿,如果能在电影资料馆工作,业余写写剧本、拍拍电影,岂不美哉?后来我跟随李迅老师读了研究生,参加了他主持的课题“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化”,在伦敦考察了艺术院线Curzon Cinema,形成了调研报告,又赴我国台湾参加了金甘蔗电影节,编剧主演的短片《思凡》获得了评审团大奖。硕士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
工作最初的三年,我在办公室做最不擅长的行政工作,白天办事、办会,晚上加班办文。在这个阶段,当时的馆长傅红星邀请我参加了他主持的研究课题“当代中国电影海外营销模式与战略研究”,这让我意识到除了拍摄、观看、发行、放映,电影还承担着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责任,促使我从产业经济和国际政治角度重新思考,整理完成了《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简史》《2011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分析》等报告。
虽然身在办公室,内心却没有一天不向往着片场,没有一天不想着创作。2014年,我经校友介绍,业余为开心麻花影业做青春爱情片的项目开发。彼时开心麻花影业成立不久,《夏洛特烦恼》尚未杀青,我每周二晚与一帮年轻编剧聚在新华1949文化产业园区里的开心麻花影业会议室,一起讨论剧本。这一经历使我发现,电影开发需要考虑的层面非常多,类型、预算、市场、卡司、目标观众……剧本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每次开会前后,我总会做一些研究功课,从电影史和国际市场两个维度寻找一些成功案例做分析总结,以便在面对他人挑战时能够“舌战群雄”。后来这些成果被陆续发表在了行业自媒体平台,即收录在本书中的第一章“两条线的交点,是一颗不肯媚俗的心”,这可以说是我从事浪漫爱情喜剧项目的一个总结。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资料馆进行了机构改革,我从办公室调到了新成立的规划与信息处,负责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品牌管理,也开始参与国产电影评论工作,为国产电影“保驾护航”的传统从那时延续到现在。起初从电影创作角度谈得多一些,后来慢慢地扩展到文化、市场、大众意识形态的角度。这些评论有些被刊发在《中国电影报》,有些登在“腾讯娱乐”电影版。本书的第二章“艺术电影的良心,现实主义的野心”就收录了这些文章,记录了我对“电影本体”认识发展的过程。
2014年底,在孙向辉馆长的带领下,我开始负责筹建艺术院线,这与我读研究生时做过的英国艺术院线调研产生了神奇的呼应。从北京市惠民电影放映,到2016年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成立,再到赴欧洲各大电影节看片选片,在全国各地做影展、跑宣发,事无巨细,日夜兼程,马不停蹄,我不得不暂停了影评、剧本、翻译、研究等案头工作。但这几年的历练,为我积累了在政策与产业方面的实践经验——从受到中央领导批示的艺术电影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到全国艺联整体运营方案,再到电影国际市场里的谈判、多部国际获奖艺术片的引进宣发和结算……宏观、中观、微观,国内、国外、国际,每个层面、每个环节都经历过后,才算明白——“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原来,从小到大看过的每一部电影,大都经历过几番惊心动魄的周折困苦和无数个辗转反侧的难眠之夜。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便想去了解和认识电影产业的客观规律,想搞清楚是什么在决定着一部电影的命运,是什么在影响着大众文化的走向,又是什么在支撑着这个行业里的人去追求艺术理想。2018—2019年,我获得中英志奋领奖学金资助,赴伦敦大学学院(UCL)攻读了为期一年的创新与协作型企业管理课程,完成了《中英电影产业比较研究》的毕业论文,取得了人生第二个硕士学位。在此期间,我有幸参与了中国驻英使馆文化处、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对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并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促进中国电影国际发行放映的建议》提案。本书的第四个章节,收录了我早期关于电影“走出去”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年来关于艺术电影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文章。
留学归国不到半年,新冠疫情便开始肆虐。中国电影资料馆又一次机构改革,我被调到了新成立的电影产业研究部,负责电影智库工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冲击中,我和很多同行一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茫。那段时间,常伴枕边、反复翻阅的便是《黄帝内经》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两本著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启发我用系统观念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生命。也正是在这段艰难时期,我决定将过去的经历和研究成果整理成书。
在中医理论中,心藏神,肾藏精,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心肾相交,意味着情志与机体的相互支持,也意味着精神与物质的相互协调,正如电影产业中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相互调畅,才能流通有情。电影的艺术性如同中医所谓之心脏,是影片神与灵之居所;而电影的商业性则如同中医所谓之肾脏,为电影注入生命的原动力,使其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我在本书中运用了“心肾”概念,把过往的文章串在一起,试图探讨电影产业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以期做到知行合一——“电影心与行”,即由此而来。
从浪漫爱情到艺术经济,我的从业经历走过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本书的内容是我对电影的热爱和在电影产业探索多年的见证,为使其更加丰富饱满,特别加入了求学时的论文和习作,以及工作时写过的业务性较强的公文,看似“东拼西凑”,实则字字发自内心,消耗了不少肾精。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带来一些收获和灵感,也希望能以此勉励自己:永远不要满足于空谈,而要去实践、去创造。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名字,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母亲赵莉敏女士,她总是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异想天开”,以耐心、智慧教育我“脚踏实地”。同时,感谢本书的编辑王雪飞女士,她的专业、细心、投入,促成了本书能够在今夏面市。
最后,如若读者对本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联系。我的邮箱是wangyilan@cfa.org.cn,期待与您交流。
汪忆岚
2023年5月14日 母亲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