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传统风格建筑组合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

書城自編碼: 389021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薛建阳 翟磊 戚亮杰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24186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7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高功率激光推进
《 高功率激光推进 》

售價:NT$ 499.0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售價:NT$ 510.0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售價:NT$ 406.0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下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下 》

售價:NT$ 666.0
甲骨文丛书·繁荣与衰退:中国市场经济(1000~1500年)
《 甲骨文丛书·繁荣与衰退:中国市场经济(1000~1500年) 》

售價:NT$ 666.0
越南汉词整理与研究
《 越南汉词整理与研究 》

售價:NT$ 510.0
数学思维1: 逻辑与数(原书第7版)
《 数学思维1: 逻辑与数(原书第7版) 》

售價:NT$ 515.0
创客训练营  Arduino 应用技能实训
《 创客训练营 Arduino 应用技能实训 》

售價:NT$ 30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66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 》
+

NT$ 299
《 医学心理学(第7版/本科临床/配增值) 》
+

NT$ 261
《 数据结构 C语言版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 》
+

NT$ 336
《 输电线路绝缘子高光谱检测技术 》
+

NT$ 347
《 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 》
+

NT$ 452
《 俄罗斯国情概况(俄文版)21世纪大学俄语系列教材 李小桃 》
內容簡介:
传统风格建筑是对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深入的发掘与研究创新。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传统风格建筑RCS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抗侧刚度计算、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组合件动力循环加载试验研究、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新型梁柱组合件动力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分析、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及弹塑性时程分析、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以及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从事历史建筑和传统风格建筑结构性能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錄
前言第1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传统风格建筑简介11.1.2传统风格建筑的形成和发展21.1.3传统风格建筑常用结构体系31.1.4研究意义31.2国内外研究现状51.2.1传统风格建筑研究现状51.2.2组合柱研究现状61.2.3附设消能器的阻尼节点研究现状71.2.4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研究现状81.3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91.3.1传统风格建筑组合柱力学性能研究91.3.2传统风格建筑新型梁柱组合件力学性能及减震研究101.3.3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101.3.4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101.3.5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性能化设计及建议10第2章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112.1引言112.2试验概况112.2.1试件设计112.2.2试验加载及测点布置122.3试验结果分析152.3.1破坏模式152.3.2滞回曲线152.3.3骨架曲线162.3.4位移及延性172.3.5耗能能力182.3.6刚度退化192.3.7承载力衰减212.4本章小结21第3章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223.1引言223.2模型建立223.2.1混凝土本构关系223.2.2钢材本构关系243.2.3单元选型及网格划分243.2.4定义相互作用关系253.2.5定义边界条件及施加荷载263.3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273.3.1骨架曲线273.3.2变形模式293.3.3模型应力分析293.4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柱参数分析333.4.1钢管屈服强度343.4.2混凝土强度363.4.3纵筋配筋率373.4.4上下柱线刚度比393.4.5轴压比413.5本章小结42第4章传统风格建筑RC-SRC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抗侧刚度计算444.1引言444.2试验概况444.2.1试件设计444.2.2试验加载及测点布置454.3试验结果分析464.3.1破坏过程及特征464.3.2滞回曲线484.3.3骨架曲线484.3.4承载力及延性494.3.5耗能能力494.3.6刚度退化504.3.7强度衰减514.4传统风格建筑组合柱抗侧刚度研究514.4.1截面抗弯刚度514.4.2组合柱抗侧刚度公式推导及验证534.5本章小结55第5章传统风格建筑混凝土梁柱组合件动力循环加载试验研究565.1引言565.2试件设计565.2.1模型设计及制作565.2.2材性试验605.3加载方案615.3.1加载装置615.3.2加载制度625.3.3量测方案635.4试验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645.4.1双梁-柱试件DLJ-1645.4.2单梁-柱试件SLJ-1665.5应变分析675.6试验结果及分析685.6.1柱顶荷载-位移曲线685.6.2柱顶荷载-位移骨架曲线695.6.3承载力及特征位移705.6.4延性分析715.6.5耗能性能715.6.6刚度退化及刚度分析735.6.7承载力衰减755.7本章小结76第6章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新型梁柱组合件动力循环加载试验研究776.1引言776.2试件设计与制作776.2.1试件设计776.2.2黏滞阻尼器的选择796.3加载方案806.3.1加载装置806.3.2加载制度816.3.3量测方案836.4试验加载过程及破坏形态846.4.1双梁-柱试件DLJ-2846.4.2双梁-柱试件DLJ-3866.4.3单梁-柱试件SLJ-2886.4.4单梁-柱试件SLJ-3906.5应变分析926.6试验结果及分析936.6.1柱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936.6.2黏滞阻尼器阻尼力-位移曲线946.6.3柱顶荷载-位移骨架曲线966.6.4承载力分析976.6.5变形能力及延性986.6.6耗能分析986.6.7刚度退化及刚度分析1016.6.8承载力衰减1036.7累积损伤分析1056.7.1地震损伤计算1056.7.2地震损伤模型1066.7.3损伤模型的适用性分析1076.8本章小结109第7章附设黏滞阻尼器的传统风格建筑新型梁柱组合件非线性分析1107.1引言1107.2有限元模型建立1107.2.1分析步设置1107.2.2黏滞阻尼器模拟1117.3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1127.3.1破坏模式1127.3.2荷载-位移曲线1127.3.3骨架曲线1167.3.4黏滞阻尼器阻尼力-位移曲线1177.4参数分析1187.4.1轴压比1187.4.2混凝土强度1257.4.3阻尼系数1317.4.4阻尼指数1387.4.5黏滞阻尼器放置角度1447.5设计建议1507.6本章小结151第8章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1538.1引言1538.2试验概况1538.2.1模型设计与制作1538.2.2试验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1588.2.3试验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1598.3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1608.3.1试验过程及现象描述1608.3.2结构破坏模式分析1638.4试验结果与分析1638.4.1滞回曲线1638.4.2骨架曲线1648.4.3层间位移角与延性1658.4.4耗能能力1668.4.5刚度退化1668.4.6承载力衰减1678.5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1678.5.1模型建立1678.5.2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1678.5.3参数分析1688.5.4抗震能力评估及设计建议1708.6本章小结170第9章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及弹塑性时程分析1719.1试验概况1719.1.1模型设计与制作1719.1.2相似关系1739.1.3试验方法原理1739.1.4试验加载与测点布置1759.2试验结果及分析1769.2.1破坏过程及特征1769.2.2自振频率及周期1779.2.3位移响应1779.2.4加速度响应1789.2.5恢复力特征曲线1799.2.6骨架曲线与位移角1809.2.7应变响应1819.3传统风格建筑RC-CFST平面组合框架动力非线性分析1829.3.1模型建立1829.3.2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1829.3.3弹塑性动力反应1839.3.4出铰顺序分析1839.3.5抗震能力评估1849.4本章小结185第10章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18610.1引言18610.2试验概况18610.2.1模型设计与制作18610.2.2模型材料19010.2.3模型的相似设计19110.2.4模型的配重设计19310.3试验方案19410.3.1测量内容与仪器布置19410.3.2地震波的选取及加载方案19410.4试验过程及现象19710.5结构破坏模式20210.6模型动力特性分析20210.6.1自振频率20410.6.2阻尼比20410.7模型地震反应分析20510.7.1加速度反应20510.7.2位移反应21010.7.3柱架层间位移角21510.7.4地震剪力21610.7.5滞回曲线21710.7.6累积耗能21910.7.7动力抗侧刚度22010.7.8应变反应22110.7.9扭转响应22310.8原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22410.8.1原型结构自振频率及周期22410.8.2原型结构加速度响应22410.8.3原型结构位移及扭转响应22510.9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空间组合框架抗震能力评估及设计建议22510.10本章小结226第11章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22811.1引言22811.2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的性能水平及其量化22811.2.1性能水平和性能目标22811.2.2性能指标的量化23011.3多层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侧向位移模式研究23311.3.1模型建立23411.3.2模态分析23511.3.3侧移模式分析23611.4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23711.4.1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目标侧移的确定23711.4.2多自由度体系的等效转化23811.4.3位移反应谱24011.4.4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步骤24011.5本章小结241参考文献242
內容試閱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在对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的同时,如何传承与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中遇到的新课题。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技艺及建筑材料模仿古建筑的形制、外观而建造的建筑,统称为“传统风格建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使建筑能更好地体现本地区的特点,避免各个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传统风格建筑将会呈现于不同的城市中。在诸多结构形式中,组合结构因其防腐、防火、防虫蛀、抗震性能良好及节省后期维修费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传统风格建筑中。同时,古建筑形式复杂多变,利用组合结构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古建筑形制多样的特点展现出来。因此,近年来组合结构成为传统风格建筑的主流结构形式。目前,国内学者已对传统风格建筑组合结构开展了部分基础性研究,但就其力学性能、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充分,且关于传统风格建筑组合结构性能设计方面的研究更少。此外,学术界虽然对组合柱及组合框架进行了一些抗震性能研究,但是研究的结构和构造形式与传统风格建筑完全不同,且我国《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2016)中也没有相关规定和设计方法,尚有很多关键的科学问题未能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系统研究。因此,对传统风格建筑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开展研究,既是对现代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扩充,也是工程实践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自2011年开始,著者及所领导的课题组陆续对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柱、RC-SRC组合柱、是否附设黏滞阻尼器的梁柱组合件以及传统风格建筑RC-CFST组合框架分别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计算及有限元模拟分析,最终汇总成本书,以期对传统风格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及工程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本书由薛建阳、翟磊撰写,由薛建阳统稿、戚亮杰校阅全书。著者及课题组成员博士生董金爽、马林林、张新和硕士生林建鹏、李海博、葛朱磊、赵轩、门博宇等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分析工作。此外,本书涉及的研究内容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831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1JM-367)、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9TD-029)和中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发计划(CSCEC-2012-Z-16)等科研课题的资助与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限于著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与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著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