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內容簡介: |
在人数众多的赴法中国青年、他们的导师和来华法国顾问的共同努力下,法国法学知识成了“西学东渐”大潮中十分显眼的一朵浪花,对于现代中国法律和法学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法法学交流的过程却远非单向的移植和继受。作为一种实践,法学知识的传播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因为一系列行动者的策略性互动而得以发生,并反过来改变了社会结构。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法国法学界经历了一场范式变革,为学术交流的冰人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学说以供挑选。无论是最终选择的结果,还是人们的理解、转述、评论和应用,都体现了言说者和聆听者对中国社会和前途命运的理解与期待。正是在这样的话语行动中,法国法学知识蜕变为了一种关于中国的知识,并在东方发挥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国法学知识壮游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法学家探索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历史。
|
關於作者: |
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巴黎政治大学法学博士。他以中、英、法三种语言写作,主要探讨现代国家和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他还担任格拉斯哥大学公正生态转型教席和艾克斯—马赛大学博士生导师。
|
目錄:
|
绪 论 法学交流的实践理论 / 001
语 境
第一章 19世纪法国法学传统的形成 / 049
第一节 “长19世纪”:法典化的时代 / 051
第二节 法典至上及其危机 / 071
第二章 法国法学在世纪之交的嬗变 / 097
第一节 法律的社会化 / 099
第二节 方法的探索 / 108
第三节 现代公法的诞生 / 124
机 构
第三章 后来居上:自由政治学院 / 139
第一节 自由政治学院的创立 / 142
第二节 在解释和统治之间 / 154
第三节 结 语 / 172
第四章 反客为主:里昂中法大学 / 175
第一节 里昂法学院里的中国青年 / 180
第二节 我手写我心:知识生产过程的自主性 / 186
第三节 中国的命运:知识生产内容的自主性 / 195
第四节 里昂与中国之间的法学教育 / 202
第五节 结 语 / 211
人 物
第五章 一锤定音的先行者:马建忠 / 217
第一节 洞若观火:《法律探原》中的法律思想 / 222
第二节 如鱼得水:自由政治学院的马建忠 / 232
第三节 移花接木:法国法学革新时的马建忠 / 241
第四节 结 语 / 250
第六章 无所不在的欧洲:宝道 / 253
第一节 外国顾问的职业精神 / 258
第二节 渐进式的进步主义 / 263
第三节 20世纪初法学国际共同体与进步主义 / 272
第四节 结 语 / 283
第七章 传统秩序的式微:爱斯嘉拉 / 287
第一节 面对现代国家的习惯法 / 291
第二节 司法对成文法的适用与造法 / 301
第三节 现代国家的曙光 / 305
第四节 结 语 / 315
第八章 现代性的铁腕:王伯琦 / 317
第一节 天衣无缝还是盛夏狐裘 / 322
第二节 正本清源还是主动扬弃 / 327
第三节 为实证法背书的自然法 / 331
第四节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335
第五节 结 语 / 339
事 件
第九章 毁家建国:“共和时刻”家庭法改革 / 343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中的家庭与共和 / 348
第二节 法律适应社会:法国19世纪亲属法演变 / 357
第三节 以法律改造社会:民国亲属法的演进 / 366
第四节 结 语 / 372
第十章 判例造法之争与民国法律场 / 375
第一节 判例造法的双重属性 / 378
第二节 学说肯定判例造法 / 388
第三节 学说指导判例造法 / 398
第四节 结 语 / 407
结 论 作为实践的法学交流 / 411
|
內容試閱:
|
主编者言
《法律文化研究文丛》自1996年始,先后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收有海内外学者专著、文集、译著约二十种,内容涉及法律理论、法律史、比较法、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等诸多领域。如今,这套丛书转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编者不改初衷,将通过本丛书的编撰,继续坚持批评和反思的学术立场,倡导和推动法律的跨学科研究,为深入探究和理解中国法律与社会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改善中国的法学研究,推进中国的法治事业,略尽绵薄。
梁志平
己亥年冬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