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內容簡介: |
互联网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此开启了技术革命的道路。人们很快认识到这个虚拟的全球化的网络所带来的巨大可能性,数字艺术领域由此开始蓬勃发展。互联网帮助许多艺术家使他们的作品更加引人注目,增加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可及性。的技术也使艺术家能够改变和们的艺术作品,从而使网络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媒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无限沟通的可能性和对数据的访问,网络在各个方面震撼了我们的生活,并且还导致了的新方法去创建、分享和鉴赏艺术,使网络成为自世纪中叶以来具颠覆性的艺术媒介。网络艺术也因此被认为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主题。在超过30年的历史过程中,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论家、家和作家对网络艺术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发展。
|
目錄:
|
第一章互联网作为审美的媒介/1
第一节互联网作为审美媒介的特征/2
一、信息、传播与审美媒介的区别/2
二、审美媒介、媒介怀疑论与“后媒体”/3
三、物质媒介与审美媒介的区别/5
四、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的比较/6
五、作为审美媒介的互联网/9
六、作为媒介的互联网如何制造模因/10
七、反对媒体怀疑论和“后媒体”论题/12
第二节网络艺术中的作者身份/12
一、以互联网为审美媒介的艺术作品中的作者身份/13
二、作者身份、集体作者身份、多个作者身份和共同作者身份/14
三、电影、观念艺术和漫画中的协作/18
四、艺术作品Google Maps Hacks中的作者身份/21
五、交织的艺术主体性/23
第二章网络艺术与万维网/27
第一节 网络艺术的自指性/31
第二节 互联网与新媒体理论/36
第三节“超媒体性”作为万维网视觉组织的主要策略/40
第四节超媒体结构与网络艺术的主要特征/42
一、数据和代码作为超媒体环境的基本基础/44
二、网络艺术中数据可视化的发展趋势/47
三、测试源代码的图形潜能:Jodi案例研究/50
四、通过“反浏览器”质疑超媒体结构的规则/52
第五节 媒体混合,通讨网络艺术研究网络的多媒体特征/56
一、多媒体与网络艺术/56
二、艺术团体“0100101110101101.org”的《媒体混合体》/61
三、马克·纳皮尔的作品主题/63
……
第三章网络艺术的历史/68
第四章网络艺术、技术和关系美学/97
第五章后互联网艺术/118
参考文献/167
|
內容試閱:
|
艺术史表明,艺术家总是寻求新的艺术形式和非传统的媒介来表达他们的艺术原则和观念。20世纪初开始兴起的各种前卫运动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从这些革新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引入了新的非艺术性材料,如书籍、杂志、衣服、家居用品和许多其他日常物品,证明了它们一样可以作为完美的艺术媒介,并且声称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可以用任何东西创作艺术作品。这就是混合媒体艺术的诞生,标志着艺术发展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时代。
自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处理融合视觉艺术和技术的想法。1967年,人们第一次尝试在创作过程中将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当时,纽约的一群艺术家,包括约翰·凯奇、罗伯特·劳申伯格、罗伯特·惠特曼和伊冯·雷奈尔等,与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合作,创造了融合新技术的突破性表演。这些首次出现的装置作品和行为表演促进了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为数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的发展一直与革新的艺术概念并驾齐驱,并改变了艺术的创作和分享的方式,使突破性的艺术家及其创新的表达方式能够超越艺术界的传统界限,获得更多接触全新的受众群体的机会。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丝网印刷技术和便于使用的摄像机,安迪·沃霍尔的大量作品是否会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
后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仅仅把技术创新作为辅助手段。许多艺术家和艺术专业人士正在通过利用这些强大的技术和工具作为艺术和设计的媒介来改变艺术世界,使他们能够创作出引人注目的、身临其境的和极具吸引力的艺术作品,而且这些作品兼具多学科融合和创新的特征。
20世纪90年代带来了互联网,开启了技术革命的道路。人们很快认识到这个全球虚拟网络的巨大可能性,数字艺术领域由此开始蓬勃发展。互联网帮助了许多艺术家,使他们的作品更加引人注目,增加了面对世界范围观众的可访问性。先进的技术也使艺术家能够改变和操纵他们的艺术作品,从而使网络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媒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因为互联网无限的沟通的可能性和无限的对数据的访问,它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创建、分享和鉴赏艺术的方式,使网络成为自20世纪中叶以来最具颠覆性的艺术媒介。网络艺术也因此被认为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领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主题。在超过30年的历史过程中,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论家和评论家对网络艺术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发展。这也使得“什么是网络艺术”这个问题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
网络艺术是否代表了只有在网络环境中才能展示的非物质化艺术?它的名称是否说明了它所使用的媒介?就如同我们所熟知的视频艺术或大地艺术一样?它是“网民”创作的艺术吗?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定义,“网民”是指互联网的居民吗?它是否与万维网出现之前的集体性的过程艺术作品和社会雕塑的概念有关?我们能否在它的标题下包括一条微博推送或者一个受到互联网启发而创作的金属装置作品吗?尽管中文“网络艺术”一词泛指了网络艺术自出现至今的实践,但是在英文语境下,曾出现过多个名称指代这一类型的艺术实践,比如net.art和networked art。那么,它们是同义词吗?它是一个艺术运动还是一种艺术形式?网络艺术是否代表了当代艺术的一个历史时期?
本书内容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互联网艺术形式,用来创造互联网艺术的工具和设备,同时还讨论了更广范围的文化含义和这些作品的历史重要性。本书涵盖了互联网出现之前的邮件艺术、网络艺术以及后互联网时代的艺术作品,模糊了设计和艺术界限的艺术家所设计的软件和项目、产品开发、社会活动及其传播。本书还展现了艺术家如何利用在线的科技,结合传统的艺术历史,创作艺术的新形式,并进入超出传统艺术范畴的领域。
对于网络艺术的存在和理解,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起点,以寻找这些问题以及类似问题的答案。本书可以视为对20世纪和21世纪艺术世界的一个特定领域及其相关话题的讨论和梳理。本书也将网络艺术视为一种发展中的艺术形式。本书的组织结构按照网络艺术的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希望为读者理解网络艺术现象提供一个视角、一个维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