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权威出版社,权威科学史学家作品 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利兹大学科学史教授联袂推荐 炼金术士、自然历史学家、仪器制造工匠、科学插画家、被遗忘的技术人员, 讲述科学史上存在过的各色人物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著名出版公司Wiley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史专家撰写的一套科学史指南。书稿不是简单的介绍科学发展的历史,而是另辟蹊径,邀请四十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史学者,分为四个专题,整合概述了当今科学史的核心范畴,角度独特,内容权威,可读性强。《科学史讲义I》关注的是科学史上存在过的各色人物,包括炼金术士、自然历史学家、仪器制造工匠、科学插画家、职业科学家等。该书的出版将极大地丰富读者对科学发展史的认识,提高科学修养。
|
關於作者: |
伯纳德·莱特曼(Bernard Lightman),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科学史学会副主席。出版的著作有《不可知论的起源》《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普及者》以及《语境中的维多利亚科学》等。此外,他还是丛书“19世纪的科学与文化”的主编。
译者简介:熊华宁,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审校简介:跃钢,物理学博士,曾任教北京大学教师,目前为高级工程师。出版著作三部:《手机:划时代的魔器》《乔乔的物理花园》《量子世界巡游记》。译作两部:《有用的无用的百科知识》《改变我们生活的技术突破》。
|
目錄:
|
第一章 何为科学史001
第二章 古代和中世纪的饱学之士021
第三章 中间人、旅行家和文化翻译者045
第四章 炼金术士071
第五章 自然哲学家089
第六章 博物学家107
第七章 被遗忘的技术人员、仪器制造师和工匠127
第八章 科学插画师151
第九章 实验对象177
第十章 业余科学爱好者203
第十一章 科学人225
第十二章 职业科学工作者243
注释263
参考文献265
|
內容試閱:
|
古罗马时期的医生和数学家
在古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思想文化蓬勃繁荣,曾经出现过两位在各自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克罗狄斯·托勒密和帕加马的盖伦。两人都来自东部希腊语地区,很可能都拥有罗马公民权,而且也都是高产作家。虽然他们分别在数学和医学两个不同领域有所建树,但却在许多方面拥有相似的文化观和哲学观。两人都是当时规模很小、文化造诣很高的社会阶层中的一分子,都接受过数学和哲学方面的良好教育。这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对以学院派为基础的哲学观越来越失望,认为这类哲学只会陷入无休止的辩论之中,全无实际可行之处。鉴于此,他们都终生致力于在超脱学院派的更广阔的哲学思想领域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借此追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盖伦很喜欢在作品中穿插自己的个人轶事为之增色,所以我们对他的个人生活细节多有了解。盖伦出生于帕加马一个富有的建筑师家庭,帕加马是罗马帝国的属地,在现今的土耳其境内。他从小学习了文学、数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之后又在当时最主要的技术学习中心——隶属罗马帝国希腊语区的亚历山大城接受医学教育。回乡后,他曾在“角斗士学校”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外科医生,之后再次离乡,在罗马城和帝国西部度过了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在此期间,他曾为多位皇帝和皇室成员看病,因而成为当时一个既博学又有些权势的人。
盖伦的医学实践涉猎广博。他虽然也做过医学观察,从事过实验研究,为罗马精英们演示过动物解剖,但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理论性的,他常常评论和批判前辈们的医学成果,并借机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他还曾经尝试建立一种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医学演示手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经常使用“分析”一词,意思是用理论来建构能够实现某些功能又能被实际应用所证实的物理装置,如日晷等。但总体而言,盖伦的医学理论化模型总是无法达到他为之设定的标准。所以,在和自己的学术对手们比较成果和一辩高低的时候,他往往扬长抑短,采用擅长的哲学和数学理论为自己的学术思想辩护。
相比之下,我们对托勒密的生平知之甚少。从后期的文献资料得知,托勒密曾长期居住在亚历山大城郊区的卡诺珀斯,或许是在奥西里斯的一座寺庙里。与盖伦不同,托勒密没有试图用自己的生平故事为其作品增色。他极少用第一人称写作,即使有,也通常是用于阐述他亲身观察的过程和经历。大多数情况下,他都是以“一个希腊数学家”的口吻来写作。
通过研究托勒密的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对哲学和学术的态度在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在早期的著作中,他的研究方法几乎是纯理论的,而且有时候仅仅限于对前辈的哲学观点发表见解。然而,随着事业的发展,他开始更加强调知识的实践基础,开始把一般性的哲学问题探讨放在他作品的引言部分,或者仅仅在作品中附带介绍一下。尽管如此,在更广泛深刻的哲学专题范围内,他仍然不懈地奉献着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他还强调,严谨的科学为真正的哲学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范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