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明洞那份热辣的炒年糕,济州岛那碗销魂的海鲜面,当然,更少不了最抚饥渴凡人心的韩式烤肉……一道道美味的韩国料理背后,其实深藏着你所不知的秘密源流。这本《中韩食话》,正是从韩国料理背后的故事讲起……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韩两国使用过共同的文字,拥有着共通的文化根源,在饮食方面的交汇关联更是盘根错节,远超你我想象。《中韩食话》作者王天泉旅居韩国十年,曾任教于多所韩国大学,致力于中韩交流史研究,现为济州大学耽罗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韩食话》结合作者旅韩多年的美食体验,同时遍搜文献典籍寻访史料证据,将两国民众所熟悉的一餐餐美食娓娓道来,从历史民俗学的角度回溯这些饮食鲜为人知的历史,并尝试揭秘其背后的联系和发展。
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餐桌上的交流史,这部交流史也在提醒着我们:文明的交流不止存在于关系重大的政治外交领域,抑或文学艺术等辉煌灿烂的显耀之处,在不那么高大上的角落,却有更为频密的交流和更为鲜活的故事,共同阐释着“民以食为天”的千年古语。
|
內容簡介: |
饮食文化是文明交流过程中极为重要而又常常遭到忽视的部分,特别是中韩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使用过共同的文字,拥有共同的文化根源,在饮食方面的交流与联系更是盘根错节,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本书作者是一位旅居韩国多年的中国籍学人,他结合自己在两国的生活体验,并广搜文献典籍,从历史民俗学的角度探寻两国美食的交流融合史,既有考证分析又有亲身体验,深入浅出且趣味性十足。阅读本书既可以了解韩国饮食的渊源,也可以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
|
關於作者: |
王天泉, 山东青岛人,文学博士。历任韩国济州国际大学中韩通翻译系教授、系主任、国际教育院院长;Cyber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韩中人文交流协会会长,国立济州大学耽罗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韩中交流史和海洋史,近年来涉足饮食文化史和比较民俗学领域。在韩中两国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著有《饮食里的韩中交流史》(济州研究院,2017年)、《走近济州——历史民俗学视角下的人文济州》(2021年)、《足迹——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寻访之旅》(2022年)等专著。
|
目錄:
|
辑一 饼面当家
闲话“馒头”
中国“饸饹”与韩国“压面”
年糕汤的前世今生
“羊羹”为什么没有羊?
秋夕时节话松饼
“青团”和“艾糕”
辑二 美酒佳馔
“脍”不厌细
从“貊炙”到“烤肉”——烤肉探源
异域殊俗同嗜此味:猪血米肠
“浊酒”一杯家万里
此烧酒非彼“烧酎”
寻根溯源话“食醯”
辑三 大烹豆腐瓜姜菜
小记石花菜凉粉
薤露歌与藠头
山蔬薇蕨新
好竹连山觉笋香
大烹豆腐瓜姜菜
雪里蕻和芥菜泡菜
辑四 饮食里的韩国华侨史
炸酱面的韩国华侨史
“炝烹”还是“炒马面”?
“胡饼”连接起的丝绸之路
“唐面”、“真粉” 和“杂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