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AS- Helix : 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与科学融合——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書城自編碼: 388613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鲁晓波 主编赵超 副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18904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5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NT$ 658.0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吕著中国通史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908
《 色彩:颜色如何改变我们的视觉 》
+

NT$ 1010
《 意大利游记(人文艺术经典译丛 》
+

NT$ 816
《 观往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23届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集 》
+

NT$ 12096
《 艺术博物馆(精装收藏版) 》
+

NT$ 398
《 穿行光影:像影评人一样看电影 》
+

NT$ 760
《 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 》
編輯推薦: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创新的重要源泉,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清华大学作为一流大学为推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发挥积极作用,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贡献力量。由清华大学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AS- Helix : 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与科学融合——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展”,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发展,中外艺术家和科学家携手打造艺术与科学完美融合的战士空间。 围绕大会主题,通过艺术与科学创新实践、人工智能应用、多学科设计创新、文化遗产与工艺实践、健康医疗设计与创新、社会创新、生产变革设计、学习与未来教育、包容性的服务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机器人技术与设计共10个议题征文,收到来自全球各地高质量论文138篇,大会精选82篇集结成册。这些来自世界主要国家知名设计院校学者及设计行业专家的文章探讨了艺术与科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融合发展的新范式及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永续发展。本论文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了当今世界艺术科学发展的领先水平。
內容簡介: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清华大学依据2018 年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袂主办“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展示国内外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成果,深入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不断推动国际艺术与科学的创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本书收录了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所征集的120余篇论文,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发展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应用、新尝试。
關於作者:
鲁晓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第七、第八届中国科协全国委员;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红点”设计奖评委。
目錄
A-艺术与科学创新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兰州城市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002
殊途同归 —艺术与科学创新实践金属艺术“轨道” /006
以“数字视角”审视雕塑 —数字技术对雕塑实践的影响 /011
B-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作曲”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018
基于人工智能的梅兰芳唱腔特征抽取研究初探 /025
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伦理问题 /030
生产变革设计视角下的人工智能赋能图形视觉创造 —以NIWOO人工智能平台为例 /034
3D打印、人工智能与服装设计 /039未来智能商业销售环境对商品包装设计观念的影响 /046
艺术与科学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思考 /051
语音交互方式在智能产品中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056
作为作者的科技:人工智能有想象力吗? /060
测量书法的可回溯感 /067
C-多学科设计创新
光的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运用 /075
浅论纺织品设计中色彩的科学运用 /080
陶瓷3D打印技术艺术实践研究 /084
20 世纪 60 年代计算机助力下艺术跨界合作在英美的第一次浪潮—代表性艺术展览、艺术家及作品的梳理与分析 /089
D-文化遗产与工艺实践
“技术时代”下戏曲的发展途径 —以吕剧为例 /098
数字化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智慧博物馆模式研究 /103
IP衍生品设计应用方法探析与实践 /107
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竹编工艺的影响 /113
论少数民族防染工艺的文化性 —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 /117
见微知著 —从景德镇制瓷工具利坯刀谈科学与艺术背后的工艺文化 /124
科学边缘与现代设计起源 —中国古代拼版游戏中的平面设计原理 /130
浅析贵州苗族堆绣图案的艺术特色 /137羌族刺绣田野调查与工艺实践 /142
手工与机器 —对京剧服饰制作技艺传承的思考与实践 /150
南朝石刻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刍议 /155
隐性知识视角下黎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反思 /160
异同之处知动因 —比对长沙窑与醴陵窑釉下彩瓷 /166
非遗传统手工艺与体验式文创设计的融合创新研究 —以贵州蜡染技艺为例 /172
E-健康医疗设计与创新
互动装置艺术于心理治疗领域的引入探讨 /178
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智能情绪感应设施设计 /182
健康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研究 /186
论艺术与医学的共同创造和进化的整合之路 /192
F-社会创新与生态文化
武陵山连片特困区侗寨艺术生态与数字博物馆创新融合探研 /201
黑盒子:新媒介艺术中光的叙事与身体绵延 /207
浅议新的界面形态:有机用户界面的设计 /212
电商短视频:体验设计与品牌传播的协同驱动 /218
思想、语言、概念 —解密设计创新的终极利器 /221
视觉文化背景下博物馆展览的叙事性研究 —以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为例 /225
浅谈“互联网 生态”下视觉传达设计进化的新维度 /229
生态与文化交织下的北京城市色彩研究 /234
表情包在故宫博物院文创视角下的设计分析和研究 /244
3D打印技术在云南建水紫陶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究 /249
建筑愉悦的再解析 —基于空间句法的建筑空间主观体验研究 /257
G-生产变革设计
创意产品设计助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设计经济学研究 /264
以设计思维作为驱动要素的高端装备原型创新路径探索 /270
H-未来教育
从STEM到STEAM:以工业设计教育视角看人才培养新范式 /278
面向未来:大数据时代下的视觉艺术教育转向 /282
软体机器人在教育中的应用 /286
从《世界人生》的创作实践看虚拟现实功能游戏在STEAM教育模式中的跨媒介实践 /293
“技”与“艺”的融合 —天然染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298
I-包容性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的数字服务设计研究 —云南省博物馆数字服务构建 /305
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刍议 /310
未来纺织品与可持续设计 /315
J-机器人技术与设计
基于用户气质类型的智能语音助手角色模型研究 /321
三维写实人物影像的发展问题刍议 /327
后记/ 331
內容試閱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两者皆深层次地追求着永恒、卓越与和谐,源于生活而臻于至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提出: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准确抽象,在求真中求美臻善;艺术是以创新的方法对个体意识与情感的唤起,在求美中求真臻善。正因为如此,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会合”,共同描绘人类的灿烂文明。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清华大学依据2018年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袂主办“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展示国内外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不断推动国际艺术与科学的创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
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求真之科学进入求美之艺术,已经走过几个世纪的艰辛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采用透视法,使平面上呈现的空间变得更加真实;当解剖学知识得到应用,昔日程式化的人体被刻画得分毫毕现。当认识到光的色系,印象派第一次展现出日光下的丰富世界,艺术的色彩随之明亮起来。在摄影术产生后,19世纪的艺术不再追求对外在事物的再现,而转向对内心世界的表达。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时代开启的标志,预示着划时代的艺术变革。本次展览以“AS-Helix: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为主题,展示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人工智能课题,深入探讨人类认知的边界、技术创新的艺术范式、技术与艺术的协同创新问题,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早在20世纪初,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就引发了人们对艺术在“现代”这个场域内的深层思考,促使艺术家们认真探讨机器时代产生大量复制品的背景下,艺术原作的价值。继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之后,人工智能、人机融合、3D打印、基因工程等复杂技术将更加广泛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延长我们的预期寿命,创新艺术作品呈现形式,由此引发的知识产权、社会伦理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次展览邀请了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艺术与科学界人士共同参与,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与科学如何深度融合、创新协同发展,探讨艺术与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会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变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这些正是“文化”的本质内涵。我们的文化和艺术,都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在守护历史、传承经典、弘扬文化的同时,也要展望未来,期待新的艺术形式、更多元的艺术表达,期待科学和艺术的融合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引领更加美好的未来。衷心希望本次展览能够进一步促进科学与艺术领域的深入交流,引导观众领略艺术与科学融合产生的求真求美的强大魅力,体会艺术与科学为人类文明走向至善带来的推动力。
王春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