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西游记》的八十一问2(李天飞大话西游系列文章的结集。)

書城自編碼: 388343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李天飞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21725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 大学问·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

售價:NT$ 411.0
元宴
《 元宴 》

售價:NT$ 978.0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米兰讲稿(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

售價:NT$ 1030.0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无线重构世界:射频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售價:NT$ 562.0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海外中国研究·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

售價:NT$ 614.0
历史的深度
《 历史的深度 》

售價:NT$ 302.0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中国漆艺技法全书:工艺原理与基础技法 》

售價:NT$ 822.0
晋朝的死结
《 晋朝的死结 》

售價:NT$ 45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18
《 《西游记》的八十一问3(李天飞大话西游系列文章的结集。) 》
+

NT$ 208
《 我与地坛 》
+

NT$ 289
《 汪曾祺:《人间草木》 》
+

NT$ 303
《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
+

NT$ 252
《 随心琐语 》
+

NT$ 336
《 有本事 》
編輯推薦:
读不懂《西游记》?这套书给你掰扯透彻!
比小说还过瘾!与《西游记》原著同享!
八十一问,陪你读透《西游记》的八十一难!
带你玩转《西游》里的世态人情!
一本书搞懂《西游记》的前世今生!
內容簡介:
本书是“李天飞大话西游”系列文章的结集。书中既有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有对流行的“阴谋论”“厚黑说”的正本清源,趣味开扒有关《西游记》的热点话题、百科知识。在李天飞的解读下,《西游记》不再是全程打妖怪的“四大名著”之一,而是现代人历久弥新的精神养料。
關於作者:
李天飞,作家、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硕士,曾任中华书局编辑。出版有《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为孩子解读<西游记>》《为孩子解读<水浒传>》等。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为“中国诗词大会”等知名电视节目出题人,并担任北京电视台“故事大会”等节目的演讲嘉宾。
目錄
十万八千里和唐僧的行头……………………………001
初出长安第一难………………………………………009
紧箍咒戴还是不戴,这是个问题……………………016
护驾的小神仙…………………………………………030
黑熊怪,孙悟空的影子内阁?………………………039
猪八戒本来不是二师兄………………………………050
八戒你山寨了!………………………………………059
乌巢禅师的《心经》密码……………………………066
虎先锋:你——看——我——的——脸………………075
“技术流”妖精黄风怪…………………………………085
石槃陀,你在寻思什么?……………………………093
沙和尚的演化史………………………………………097
唐僧师徒与五行………………………………………106
起底镇元大仙…………………………………………121
人参果和蟠桃…………………………………………130
白骨精的罗生门………………………………………140
火眼金睛辨识率还没及格?…………………………155
如何正确地使用法宝…………………………………168
孙悟空变的小妖是不穿衣服的?……………………180
乌鸡国王子复仇记……………………………………189
红孩儿的亲妈到底是谁………………………………199
做营销,你未必做得过四海龙王……………………206
其实喝孙悟空“圣水”的人,从来就不缺…………217
三个大仙凭什么当上车迟国的国师?………………224
一张图告诉你什么叫“犯天条”………………………233
抄袭论文的同学,来通天河学学吧…………………243
童男童女:神界的口味变迁史…………………………249
內容試閱

我跟《西游记》的缘分,算是非常深厚了。我识字比较早,4岁时,无意中得到了一本《西游记》的改写本,约有几万字。虽然内容少,但也基本上把《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体现出来了。当时就很喜欢看,因为这书比起其他连环画来,字算是很多的,可以一看半天。约9岁时,买到了一部《西游记》原著,当然很多都看不太懂,但是翻了许多遍之后,也就慢慢把这部名著装在脑子里了。当时我班上的同学,课间一项消遣,就是听我大段背《西游记》原文。
当然,少年阶段对《西游记》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除了对文本极其熟悉外,和“学术”二字完全搭不上边。后来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读古典文献专业,才略识学术门径。读研时,为了谋生,接了一个“攒书”的活儿,就是给中学生做一个《西游记》的注释。虽然是市场书,但我的专业是古典文献学,很讲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真刀真枪地做起来。《西游记》的各种研究资料,就是从那时候积累的。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本书并没有出版。硕士毕业后,我进入了中华书局工作,业余时间重新把这个旧工作拾了起来。又经过四年的整理,2014年在中华书局出版了《西游记》校注,对明代世德堂本《西游记》做了深入的校勘整理,以及对其中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尽量做了注释、笺证,算是一个阶段性成果。
又过了两年,正值2016年,这一年是猴年。我开始玩微博,并且打算在微博上发一些类似“西游记小百科”之类的知识分享。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连续更新了100期,涉及到《西游记》的思想、文本、艺术、背景知识诸多领域,后来结集成书,这就是《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
应该说,这为期100天的网络分享,以及这部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和《西游记》的缘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此前,我一直生活在所谓“学术”的环境里,使用着一套学术界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研究,比如论文,比如学术会议,和我交流的,也是身份差不多的学者们。但是从这时起,我发现:在“学术”之外,有着更为广阔的一片天地,这就是大众对《西游记》的需求。
事实上,这个需求一直都在。只说我出生之后的事情:1982年,中央电视台开拍25集连续剧《西游记》,于1986年春节首播(俗称“86版”)。这部连续剧的对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反复放映了三十年,每到寒假暑假,万人空巷,创造了电视剧历史上的奇迹,成为无数70后、80后甚至90后的童年回忆。
此后,还有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今何在的《悟空传》,再到后来,就是各种玄幻、仙侠小说,电脑、手机游戏,都从《西游记》里直接吸取营养。有些人借《大话西游》讨论爱情;有些人借《悟空传》讨论自由和成长;有些人从小说和游戏中获得快乐:这些都是《西游记》的大众基础。
比起《西游记》有几个版本来,大家更关心的是孙悟空的武力到底有多高,火眼金睛到底有多厉害,取经故事背后有没有事先安排的阴谋……这些在搞纯学术的学者那里,可能是不屑一顾的,但在大家日常茶余饭后的讨论中,却是热了又热的话题。
这些话题并不是毫无价值的,因为这代表了大众的关注点。而大众的关注点,就是文化娱乐产品的重要抓手,很多剧本会据此编写,这些问题就是推动剧情的力量;很多游戏会据此开发,这些问题会直接成为人物参数设定的参考——老实说,这些问题背后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巨大的。
近20年来(截止到2023年),《西游记》在学术领域的研究,没有取得什么决定性的进展。这倒不能苛求:没有新发现的资料,没有新创立的范式,无非就是一些老问题翻来覆去地炒。学术的进展,往往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并不是匀速前进的。但是,之前学术上积累的这些研究,却长期积累在论文里、专著里,大多数没有和社会上的需求产生关联,这不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吗?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我辞去了体制内的职务,出来单干。我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但是,我觉得我对“讲述”这件事,有天然的热爱。
除了在微博上分享,我还在各种平台开了账号,用音频、视频各种方式来讲我对《西游记》的理解。甚至还上过央视,拍过寻访西游之路的纪录片。讲来讲去,该讲的也讲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还干什么呢?我发现了另外一个领域:面向少儿的普及。因为学龄前的孩子要听取经故事,小学生被列为阅读书目,中学生被列入必考知识。而且,孩子们对《西游记》故事,尤其是对孙悟空,有着近乎本能的喜爱。面向少儿,我写了一些童书,也和一些平台合作,开发了不少讲《西游记》的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这部传承了四百年的名著,又生发出更多的理解。时移世易,促使我继续改变。直到今天,我仍然在适应需求,在做各种变化。
中间也发生过许多趣事,例如本书里有一篇探讨性的文章,认为金箍棒很可能和海船上的船锚有联系,这篇文章流传很广。后来竟然被选为高考语文阅读模拟题,遗憾的是,我自己做这题,竟然也做不对。
围绕着《西游记》,我大概做的就是这些事情,只能说有一点点成绩;但更应该说的是,是《西游记》成就了我。比较不守常法、不循旧路。不过我想,这恰恰也是《西游记》的品质,同时也是所有经典名著的品质。
因为只要被称为经典名著,它一定有永恒的魅力,一定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景,能够被不同的人群所取用。我经常喜欢引用唐代文学家李德裕的话:“文章譬诸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我们所做的,无非就是把握住日月运行的固有规律,而不停地追随它们千变万化的光影。
《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这本书的版权到期后,承作家出版社刘潇潇老师不弃,允以整理重出。这本书的文稿,因为当年是在网络连载的,有些语言过于轻佻油滑;有些话题,也不够严谨或过于牵强。经删改修订后,整理为81篇,恰好对应《西游记》的八十一难。这就是这本《西游记的八十一问》。

十万八千里
从东土大唐到西天雷音寺,路程是“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也是十万八千里。
首先,中国(长安)到天竺的实际距离,并不是十万八千里。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行程约五万里。但毕竟中国离印度太远了,远到两者之间的里程谁也说不清楚,于是大概在唐代,出现了两种说法。
说法一:中国离印度有十万八千里。这个说法什么时候出现的,没法考证。就我所见,记载了此种说法的较早文献,是唐李华《东都圣禅寺无畏三藏碑》。
碑文记载那烂陀寺高僧法护有大神通,在中国白马寺受了斋供,顷刻返回天竺。有人就惊叹:中国去此十万八千里,怎会如此神速!所以说,至少在唐朝就已经有这个说法了。
说法二:大约在同时,出现了另外一种说法,即我们这个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这是慧能大师说的。
《坛经·决疑品》刺史韦璩问慧能大师:

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慧能说:

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

慧能大师的意思,是我们离西方极乐世界并不遥远,只要发心想去,就一定能往生。但是表面上看(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就好像我们凡人都有十恶八邪,假如被这些十恶八邪束缚住了,那极乐世界就离我们很远很远了。
佛教的十恶指:杀、盗、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悭贪、嗔恚、痴愚。
八邪,是对应“八正见”说的,分别是: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一作邪方便)、邪念、邪定。
也就是说,慧能大师这里是“当机说法”。用“十万八千”这个数字来比喻“十恶八邪”。大概在慧能大师看来,“恶”到底是比“邪”要更坏一些,所以给它们分配了不同的数字单位,说“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极乐世界是净土宗信仰的阿弥陀佛的佛国土。在《阿弥陀经》等经文里,是这么表述的: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可见,从我们这个世界(也未必是中国)到极乐世界的距离,是“十万亿佛土”,就算一个佛国土是一个地球这么大,中间也得有十万亿个地球。这就是一个不可想象、不可估量的数字。假如和“十万八千里”产生关联,充其量只有个“十万”相同而已。
《坛经》流传相当广泛。而《西游记》也借了《坛经》说事,这在陆扬先生的《中国佛教文学中祖师形象的演变——以道安、慧能和孙悟空为中心》里讲得非常明白。就连须菩提祖师打了孙悟空三下,都由慧能大师的事迹而来。
所以须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筋斗云,一个筋斗就是十万
八千里,正是对慧能大师这句话的注脚——只要心念一到,瞬间就可以行过十万八千里的路程。而唐僧取经,还得千山万水地走过去,中间要降妖除怪,正是凡人克服“十恶八邪”的象征。
其实极乐世界是极乐世界,印度是印度。佛祖之所以出家修行,也是看到了人间的各种痛苦。印度也是一片“五浊恶世”,根本不是极乐世界。然而慧能大师之后,人们开始混淆印度和极乐世界。至少《西游记》里就明确说,佛祖住在“西方极乐之乡”,甚至如来见到孙悟空时还自称“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把两个佛祖都混淆了!
慧能大师比李华要早。所以,到底是先有了中国到印度十万八千里的说法,慧能大师才混淆了呢,还是后人误解了慧能大师的讲法呢?因为缺少逻辑推理链条,此处无法给出确切结论。
但是明代莲池祩宏大师《阿弥陀经疏钞》就说,是慧能大师搞错了。“《坛经》又言西方去此十万八千里。是错以五天竺等为极乐也。”因为他觉得慧能大师没读过《大藏经》,把印度误作极乐世界了。
《西游记》有没有借鉴慧能大师“十恶八邪”的说法呢?答案是有的,至少有那么一点痕迹,这在百回本的《西游记》里没记载,但在早期的西游故事里可以见到。
今天《西游记》里说的“八十一难”,在有些民间故事里叫“九妖十八洞”。比如黄天教《太阳开天立极亿化诸佛归一宝卷》称:“灵山十万八千程,暗藏九妖十八洞众。”这里明确地将“十万八千”和“九妖十八洞”牵扯在了一起。弘阳教宝卷《弘阳后续天华宝卷》“行过九妖十八洞,降伏魔王众妖精”。“十八洞”是不是以“十恶八邪”为原型编出来的?十恶是十洞,八邪又是八洞?这些都不可考,仅供大家继续研究。
唐僧的行头
古代小说里,但凡不平凡的人物,总要有不平凡的行头。要获得这种神奇行头,一是靠送,二是靠梦,三是靠碰,四是靠弄,简直就是一个通例。薛丁山征西,王禅老祖一下子就送他“十宝”,什么方天戟、昆仑剑之类,不费吹灰之力尽入囊中。然而这种一夜暴富的土豪,往往也容易被本主收回财富,所以王禅老祖不满薛丁山时,就把他的十宝收回了。广成子的番天印,赤精子的阴阳镜,都曾送给两个徒弟,但也都默默收回。这就是“送”,获得行头的方式里最直接、最轻易的一种。
宋江被公差追赶,跑到九天玄女庙躲避,梦中得了三卷天书。其实也是变相的送,但毕竟不那么直接,这就是“梦”。
《封神榜》里杨戬追赶妖精,那妖精就变作三尖两刃刀,杨戬本是使长枪的,原无换兵器的意愿,这就是“碰”。《白兔记》里刘知远斗瓜精,得了兵书和宝剑。《说岳全传》里岳飞自去取水,发现一条大蟒,那蟒就化作一条长枪,这都是“碰”。碰的技术含量,比送和梦都要高。
而孙悟空一不靠碰,二不靠送,三不靠梦,而靠自己弄,所以《西游记》的不平凡之处,正是孙悟空自己下了东洋大海,弄到了金箍铁棒和盔甲穿戴。除了这个,他拜师学艺,强勾死籍,哪一处不透露着为自己设计命运的精神?这在古典小说里实在不多见!
许多国人,莫说争取真实的权利和利益,就算是凭空想象这种不上税的宝物行头,也不敢轻易“望天讨价”,只敢编个“送”或“碰”。这足见《西游记》于吾国吾民,具有多么可贵的价值了。
唐僧作为《西游记》的二号人物,自然也该有一套不平凡的行头。这套行头虽然也是观音菩萨和太宗送的,却送得不傻。这套行头是:袈裟、锡杖、钵盂、通关文牒。还有一匹白马和两个随从,此处暂不细表。
锡杖、钵盂、袈裟这三样东西都有来历。《西游记》里,袈裟、锡杖是如来给菩萨的。菩萨原本要价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见太宗诚心想买,便一分钱不要。正所谓“心到神知”。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三藏法师遇到猴行者,猴行者作法,带他去了毗沙门天王的宫殿。法师讲了一遍《法华经》。天王就送他隐形帽一顶、金镮锡杖一条、钵盂一只,说:“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天王’一声,当有救用。”
此后,钵盂用过一次。过火类坳的时候,“忽遇一道野火连天,大生烟焰,行去不得,遂将钵盂一照,叫‘天王’一声,当下火灭,七人便过此坳”。可见钵盂具有智能手机语音拨号的功能,只要一说“天王”,就自动拨号到毗沙门天王的宫殿,天王立即前来相助。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锡杖倒是用过很多次,而且这锡杖是法师和猴行者公用的。比如“前去遇一大坑,四门陡黑,雷声喊喊,进步不得。法师当把金镮杖遥指天宫,大叫:‘天王救难!’忽然杖上起五里毫光,射破长坑,须臾便过”。
除了和钵盂一样具有手机的功能外,锡杖还有变化的功能。在白虎岭,“被猴行者将金镮杖变作一个夜叉,头点天,脚踏地,手把降魔杵,身如蓝靛青,发似朱砂,口吐百丈火光”,降了白虎精。
隐形帽用过一次,过九龙池的时候,九首龙大声哮吼,火焰毫光,喊动前来,被猴行者隐形帽化作遮天阵,钵盂盛却万里之水,金镮锡杖化作一条铁龙,无日无夜,二边相斗。猴行者骑上怪龙,抽了它一条背脊筋,给法师做了腰带。所以《封神演义》里哪吒抽了龙王三太子的筋,要给李靖做腰带,也不是原创。
但是,锡杖从来没有真正当兵器用过。它也不适合作为兵器,所以,高老庄高太公还说了一句:“二位只是那根锡杖,锡杖怎么打得妖精?”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在寺庙里宣讲,是为宣扬佛法用的,所以猴行者和法师一路上很省事,只要拿起锡杖、钵盂,呼唤一声,天王就来救难了。即便只靠自己的力量,锡杖也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出各种合用的东西。这种开外挂式的故事,到后来就难以见得到了。
综合来看,唐僧的这几件宝物,后来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菩萨说这袈裟:“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吹得这么玄乎,我们等着看这两件东西到底能有多神,谁知都成了累赘!袈裟还丢了一回。锡杖更是半点儿作用没有起过——就是玉华州有收藏癖的黄狮精把孙、猪、沙三人的兵器偷走,也不曾打过锡杖的主意。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法师亲自拿着锡杖作法的情节,是完全看不到了。
紫金钵盂在早期西游故事里是毗沙门天王给的,是一件极为厉害的法器。但是唐太宗给的这个钵盂,一路上只有“捧着金饭碗讨饭”的份儿,唯一起到作用的事,就是当作“人事”,送给了索贿的阿傩、迦叶。
在《西游记杂剧》里,袈裟、锡杖是唐太宗赐的。唐僧自己说:“至京祈雨,感天神相助,大雨三日。天子大喜,赐金襕袈裟、九环锡杖,封三藏法师,着往西天取经。”这几件东西既然是皇帝赐的凡间之物,所以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只是几件身份的标志。
所以,这些东西,尽管都大有来头,也在百回本《西游记》故事里继承下来了,但似乎都没有大写特写,只是作为推动情节的道具:袈裟、锡杖,是如来让菩萨考验太宗的心是否真诚的,钵盂是唐僧当“人事”送如来的——其实相当于太宗考验如来的经是否如法。如来送出袈裟、锡杖,手下的二尊者不动声色地收下了钵盂;太宗送出了钵盂,手下的玄奘不动声色地收下了袈裟、锡杖,相当于如来和太宗交换了一次礼物!双方会心一笑,各自掂量出了对方的分量。
袈裟、钵盂、锡杖都是老物件,百回本《西游记》继承下来了,但继承归继承,百回本怎么写好,实在挠头。唐僧行头里最有意义的,其实还是通关文牒。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偷渡出大唐的,当然不可能携带什么通关文牒。他回程的时候,还给太宗皇帝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但是后来的取经故事,为了让这件事变得更合法,就全都编成奉旨取经了。
实际上通关文牒的原型,不是唐太宗送的,而是高昌国国王麹文泰送的。玄奘法师到了高昌国后,受到了麹文泰的热情招待。麹文泰希望玄奘能留下来,但玄奘坚持不肯,甚至绝食。麹文泰无奈之下,只好派出一支队伍,护送玄奘继续前行,还给沿途的各国国王写了二十四封信,请求他们放行。这二十四封信,其实就是通关文牒的原型。
麹文泰还与玄奘法师拜为兄弟,这大概也是“御弟哥哥”的来历。所以说,“御弟”未必是唐朝皇帝的御弟,反倒是高昌国王的御弟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