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呼吸,为了疗愈:全新的呼吸科学与医学,透过清醒的呼吸,彻底转化身心

書城自編碼: 388315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保健/養生健康百科
作者: 杨定一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925782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推拿纲目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505
《 呼吸,为了疗愈 》
+

NT$ 332
《 家庭急救指南(每个家庭的急救应对手册。关键时刻能救命!) 》
+

NT$ 407
《 癌症不是病:它是身体的一种疗愈机制(解密身体与癌症的真实联系,介绍40余种癌症自然疗法) 》
+

NT$ 296
《 大国护眼之策——青少年近视防控实用指南 》
+

NT$ 528
《 家庭医学全书 》
+

NT$ 352
《 冯雪科学减肥法(要减肥 先吃饱/详情图扫码进入社群,跟着冯雪14天减肥打卡) 》
編輯推薦:
每个不健康的人,几乎都有呼吸的问题。
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几乎人人都曾饱受呼吸疾病的折磨,或生活在对呼吸疾病的隐忧惶恐中!
本书绝不是为了探讨一般的呼吸而己,而是基于杨定一博士多年的研究结晶,帮助我们不仅彻底远离呼吸疾病,更加建立起对呼吸的全新认知!
杨博士从科学与医学的追求出发,毫无保留地分享个人探索呼吸奥秘的旅程,并深入剖析身体和心理疗愈的关键。
通过呼吸这样一个兼具自主与非自主特色的生理功能,我们得以平衡自律神经的作用,面对挑战与变化,能守住生命的中心,活得稳重,活得踏实。
通过最亲密的呼吸,我们将生命的能量带入身心,解开僵化、桎梏与创伤。
通过生命的呼吸,我们找回纯粹的天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世界,也终于明白什么是爱,是圆满,是欢喜。
內容簡介:
呼吸,本身是多层面的组合──包括怎么运用身体的结构去进行呼吸、呼吸怎么参与身体每一个角落的生化反应和代谢,以及呼吸和自律神经系统的互动,让我们可以从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神经电生理学、灵性的层面来带动身心。
杨定一博士基于多年的研究,提出呼吸才是整合身心,让自己健康而强大的关键。
本书所讲的呼吸,可分成两大类:一个是随时用、很安全、很健康的呼吸;一个是带来刺激、打破惯性,用来紧急调整的呼吸。
跟随本书,我们会让自己的呼吸彻底发生转变,自此远离疾病和创伤的影响,享受生命自有的轻松与健康!

通过呼吸,把身心整体的协调找回来
各式各样的慢性疾病与并发症,不光是呼吸或疾病本身的问题,更是身体各部位失去协调、谐振或同步。通过呼吸,我们有机会从代谢、心肺功能、免疫和压力管理的层面,把整体的协调找回来;

呼吸是身体运作的国王
呼吸疗愈的机制,离不开自律神经系统的平衡。懂得通过呼吸的调整来移动自律神经的平衡,可以帮助身体减轻发炎反应,有机会缓解COVID-19后遗症的影响;

随时回到呼吸,疗愈创伤
身体的疗愈,离不开心理的释放。心理的疗愈,也离不开身体的作用。
随时回到呼吸。把过去随时反弹、到处发散的注意力收回来,让身心的能量汇聚到一个放松而疗愈的状态。
一个人能够修复、能够充电、能够休息,不知不觉,身心活起来,也能笑得出来了。

懂得爱自己,已经在改变呼吸
早上起来马上跟一切、跟自己讲“谢谢!”对全身从头到脚做一个感恩的功课。这么做,呼吸已经慢下来、已经拉长,进入一种谐振的状态。

清醒的呼吸练习
先从心理、意识的层面着手,然后再进入呼吸的练习。清醒的呼吸、转变的呼吸,会影响到我们的意识,而为我们把唯识和唯物的观念整合起来。
關於作者:
作者

杨定一
美籍华人,医学博士,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康奈尔医学院生化博士,曾任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及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持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咨询委员,对整体疗法有独到研究。与台湾“天下生活”合作出版“全部生命系列”作品,包括《真原医》《好睡》《丰盛》《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不合理的快乐》《时间的陷阱》《短路》《奇迹》《转折点》等著作。与风潮音乐合作出版《等着你》等音频引导专辑。


编者

马奕安博士 (Jan Martel, Ph.D.)
现任长庚大学分子与临床免疫中心助理研究员,加拿大魁北克Université de Sherbrooke生物学系毕业,长庚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博士。主要兴趣为预防医学与抗衰老研究。

陈梦怡
编有“全部生命系列”作品,译有《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呼吸的自愈力》《奇迹半生缘》《性、金钱、暴食症:谈形式与内涵》《亲子关系:世间最难修的一门课》《心理学:适应环境的心灵》等作品。
內容試閱

是一种很强烈的感触推动着,要我把这些知识带出来。
多年来,对我来说,“呼吸“是一个核心的主题,而有关键的重要性。虽然我在许多场合引用过本书所谈的呼吸的观念,但还没有机会彻底介绍这些方法、知识和机制。是到了近几年,大众健康观念突然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转变,才让我有空间从疗愈的角度来谈呼吸带来的转化,就像去年终于能透过《疗愈的饮食与断食》对饮食的疗愈做一个大的整合。
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发现──懂得妥当的呼吸,能大幅改善个人的表现。当时,我是透过自己在体育竞赛的投入,发现如果懂得用鼻子正确呼吸,不光是运动时不容易累,休息时也比较容易恢复过来。
也就是说,懂得妥当的呼吸,在身体的表现和稳定度确实会有优势。
对呼吸和运动表现的关系以及背后的机制,即使我那时候还小,也自然会好奇。但当时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就在擅长的柔道和足球领域,用自己的身体来体验、学习和验证。这方面的自我探讨为我带来很大的收获,只是后来因为受伤,也就停下了在运动领域发展的脚步。
然而,对身心的运作,这方面的探讨从来没有停过。 后来投入医学的临床和研究领域,也自然会想知道呼吸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光是妥当地用鼻子呼吸、用各种瑜伽的方法来呼吸,就可以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转变?
带着这个动机去看文献,也自然发现尽管呼吸是一个这么基本的主题,而且还累积了几千年瑜伽的文献和经验,但现代医学在这个主题却是连边都还没有摸到。
当时最多是盖统(Arthur Guyton, 1919~2003)的《医用生理学》和后来康罗(Julius Comroe, 1911~1984)的《呼吸生理学》会提到一些,而且着重在呼吸的气体在身体怎么进行交换,以及这个交换对生理环境酸硷值的影响,并没有意识到呼吸对身心整体的重要性,也没有相应的篇幅去讨论。
即使只有这么初步、原始的讨论,西方医学经过这近百年的累积,也已经知道呼吸对我们生理代谢有主要的作用。不只是应付运动时身心强烈的需求,而对一般的运作、细胞环境的恒定、血液的健康都有关键性的影响。
当年才十几岁的我,只读医学的描述就已经感受到呼吸的不可思议。胸腔扩张收缩,让气体经由呼吸道进出,单单如此就已经在影响体内的生理环境。这么关键的呼吸,更应该是一个临床可以着手的项目才对。为什么不透过呼吸,让更多人回到健康?
等到我接触临床领域,才发现大多数医师对呼吸的重要性其实视而不见。甚至有些医师会认为呼吸快慢或长短并不重要,反正身体会自己依照需求来调整。他们的看法,就好像把呼吸只当作附属于生存而有的一种现象,而它本身对健康的作用并没有什么好谈。
有这样的经过,加上自己喜欢运动却早年受伤而中止体育生涯的遗憾,我只要有机会就想用自己对身体与健康的认识来帮助人,特别是帮助专业选手。后来也在美国、台湾都接触到一些运动家,用我的方式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
但当时,呼吸这个主题,在运动医学的领域连一点影子都没有。既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什么看法和观点。我在台湾接触到的专家,无论选手、教练或其他专业人士都还没意识到呼吸的重要性。他们会关注饮食、重视训练的频率和强度,但相关的知识与观念可以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他们当然更不可能知道,从呼吸着手可以改善体能和运动的表现。
一个这么重要的项目,能改善专业选手的表现,也能带给大众健康,为什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是这样,我下定决心透过自己的一点力量,这几十年在饮食、营养、运动、呼吸、心理管理、静坐搭建出一套完整的系统,而将这一整套体系称为“真原医“。
当然,严格讲真原医不能说是我个人或是谁的系统,最多是透过我将各领域的智慧整合起来。所有的理论和实践,与古人长生不老的智慧是相通的。毕竟身体健康,心才会健康;或反过来说,心健康,身体也会得到健康。
在身-心的健康之间,呼吸是最好的一个桥梁。
为什么用“桥梁“来做比喻,我接下来会在这本书慢慢打开。虽然之前在“全部生命系列“几十本书籍作品、有声专辑、共修和活动,我都透过各式各样的方法带出呼吸的练习,但我认为这里还是需要做一个整合。
从我的角度来看,呼吸、运动、饮食、断食是一样的重要,一个都不能少。
特别是呼吸,一般人每分钟呼吸约在18~20次左右,只要几分钟没有呼吸,也就没有了生命。当然心跳也有一样的地位,没有心跳,也就没有生命。关键的差别在于,我们很难透过一个方法去影响心脏,但若要调整呼吸,却是有办法的。
呼吸,可以透过人的意志去改变。它的运作允许意识和潜意识有一个交会点。你睡着了,没有去干涉它,它还是继续进行。你醒着的时候,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可以透过意志让呼吸加快或让呼吸慢下来。
这个让意志插手的空间,在所有受自律神经调节的器官作用里,可以说只有呼吸才有。没有其他作用像呼吸有这么大的调整余地,而不会立即影响人的生存。
呼吸的作用蕴含无穷的宝藏,我在十几岁时有这个幸运可以发现它。也因为自己体会很深,这一生自然投入这个颠倒的、反向的工程,来验证当年的体会是正确,并且将它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跟更多人分享。
几十年过去了,当时许多观念现在已经可以透过最先进的分子医学、生物化学研究得到证明。同时,正视呼吸和健康的专家也多了起来。尽管还不能算是主流,但呼吸的科学已经开始逐渐普及。我很有把握,呼吸科学接下来也会变成一个重大的研究与临床的领域,而不会再走回头路。
呼吸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是一时不停的,从出生到人生最后一刻都是如此。古人也知道呼吸与灵性、心灵方面的追求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第二个身体的功能可以比呼吸更接近心灵-灵性的层面。
现在回想,2020年,我透过《转折点》将时代的转变,特别是地球正进入一个周期转变的转折点所带来的种种变化,从科学和灵性的角度做了一个汇总。当时可能许多读者,包括身边共事多年的同事,都不见得能理解为什么我要去碰触这样的主题,但我相信愈来愈多朋友已经体会到这种急迫感从何而来,知道跟全球的转变脱离不了关系。
也因为如此,2022年出版《疗愈的饮食与断食》,我便紧接着进行整整两个月的“定在心“共修,每天早午晚带着全球各地的朋友一同进行心的净化与沉淀。坦白说,才刚结束这两项大工程,我并不会想再麻烦自己又开启一个工程,来写这么重要的一本呼吸的书。
然而,全球共同的危机COVID-19发展至今,这场病毒、人体免疫系统、疫苗与药物干预的战争,到现在结果仍属未知。疫情在亚洲的进展又比世界其他地方慢了两、三年,虽然新变种的致死率已经不像原始病毒株那么高,但感染带来的发炎和长期后遗症,在我看来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健康议题。
在这样的时刻,接下来人类会遇到更多大自然和人为的挑战。不能等到哪一天,大家已经走了多少冤枉路,才突然发现这些古人老早就留下来的方法,还纳闷为什么没有人提醒。
一个人如果懂得呼吸的智慧,透过呼吸的调整来移动自律神经的平衡,至少可以帮助身体减轻发炎反应。改善发炎体质,身体也就不会进入过度反应而自我伤害的恶性循环,有机会缓解COVID-19后遗症的影响
所以,尽管有忙不完的工作,我还是请马奕安博士(Jan Martel, Ph.D.)和陈梦怡跟我配合,将这本呼吸的书带出来。马奕安博士承担了所有科学文献的整理工作,以及大多数的插图制作;陈梦怡的编辑则将科学、疗愈和全部生命的观念做了流畅的整合。他们两位也亲自体验书中的方法,而都有自己的心得要分享给大家。
《呼吸,为了疗愈》从科学与医学出发,含着身体和心理疗愈的关键。这一点,我也希望读者务必亲自体验、投入练习。毕竟面临生存的挑战、人生的变化,一个人懂得妥当的呼吸,也就可以掌握到自己的中心,为自己带来很稳重的态度、不轻易动摇的价值观。
此外,副书名里“透过清醒的呼吸,彻底转变身心“则反映我写这本书更深的期待──透过每一口呼吸,和你我最亲密、最分不开的呼吸,解开身心的障碍,点点滴滴活出生命的真实、存在的喜悦。
生命,在这一口呼吸,让我们一起掌握它、欣赏它、享受它。

1 舌抵上颚,突然落到我眼前
那一天下午,我刚做完实验,去跑步。当时大概20出头,从巴西到美国没几年,正是学术生涯最紧凑、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我经常忙到三更半夜,用物理、数学、生物化学各种专业希望解答白血球,尤其是自然杀手细胞和毒杀性T细胞怎么清除肿瘤、怎么消灭外来的细菌和病毒、怎么构成身体的防御等等问题,而在免疫学领域有很大的突破。
我整天在实验室工作,如果下午有点空档,就会到东河旁边去跑步。
虽然名字有“河“,但东河其实不是河,而是大西洋深入纽约腹地的海淡水交会水域。说它是海峡也可以,也有人把它当作横跨纽约的海湾。东河的水位每天受潮汐高低影响,有很明显的变化。
纽约大多数时间很冷,风很大。一般人看到有点太阳,就会下楼去跑步,我也一样。
我通常从63街开始跑,那一带有洛克菲勒大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纽约医院的威尔康乃尔医学中心,三个机构都是全世界出名的医学研究单位。我会跑到120街,来回大概6英里,10公里左右。
除了利用下午的空档和周末跑步,我也常找一群中南美的球友,主要是墨西哥人,和一些从巴西、乌拉圭、阿根廷、智利来的人,临时组一个球队,跟另一群欧洲人在纽约中央公园踢足球。
那一天,我又到了纽约东河旁跑步。跑步时突然体会到一个人影,他穿戴着古人的衣服和珠宝,非常庄严。我是几年后接触佛教,才意识到他就是地藏王菩萨。当时他教我做舌抵上颚。
我那时在跑步,还是照着做,将嘴巴闭起来、舌头贴在口腔上方。本来在跑步,呼吸很重、很快。一做舌抵上颚,我发现自己虽然还在跑步,但呼吸马上变慢,而且全身顿时放松下来。
继续跑,吸气愈来愈长,吐气也愈来愈长。
我停下来,心中充满了惊讶和感激。一个医学的大秘密就这么突然落到我眼前,当时心中是非常激动的。
我继续跑,完全可以闭上嘴巴跑步,不需要像过去一样张着嘴喘气跑。
这一趟跑步,对我完全是一种脱胎换骨的经验。过去以为非怎么样不可的状态,全部被这个经验给推翻了。对我的人生也带来了很大的变更。
这其中的领悟,对我有一个中心的重要性,而且是足以改变许多人生命的关键。这么重要的事实,我只怕别人不知道。也是因为这样,我后来在许多场合和作品,都会把“舌抵上颚“带出来。
不光是这次跑步的经验,我在个人的静坐中也一再重复舌抵上颚。这重复不是刻意,完全是自然的。那是静坐到很深的时候,完全没有时-空的观念,口腔上方还流下带着甘甜味道的液体(我后来也沿用古人的说法称为“甘露“),我发现舌头已经卷到了口腔后面,很轻松,就象是舌头自己想往后卷。
在跑步得到的领悟,让我发现舌抵上颚可以做为一个练习,或者说养成闭起嘴巴、用鼻子呼吸习惯的身心培训工具。舌抵上颚对神经系统有一种直接的刺激作用,可以让副交感神经开始放松。这一点,我接下来会多说一些。
这本书,即使你读到这里就停下来,只要守住“舌抵上颚“的重点,可以说已经得到一个这一生用不完的宝藏。
关于呼吸的大秘密,我会在接下来慢慢打开。
舌抵上颚

“舌抵上颚“是我最常带出来的练习,你从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它其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但我把这个最终的结果直接带给每个人,也就打破先后的观念,让终点成为你的起点。
一样的道理,我在“全部生命系列“也把最成熟的人自然会进入的参和臣服当作是你的练习,而你走到最后,也会发现参和臣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我这一生来,样样都是颠倒。包括这里所谈的舌抵上颚也是一样,把一个你在静坐中最放松、最根本的状态颠倒过来,让它成为你一开始的练习。
一般人如果自己没有体验过这个状态,也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还把它当作一种练习。过去只有印度的古人这么做,我们才会在经典看到khekari mudra逆舌身印的记载。
我带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做舌抵上颚时,通常会先带着他们“弹舌头“。很多人都会弹舌头。让舌头放松,在上颚和下颚间很快弹起来,发出“都~“的声音。多弹几次舌头,你会熟悉这个感觉,也帮助你口腔和舌头放松。
做舌抵上颚时,你并不需要去在意舌头卷到哪里,只要舌头一部份轻轻松松贴着上颚就好。对一些比较成熟的朋友,我甚至会说不用去刻意摆哪里,舌头会自己去找到它的位置。
让我再提醒一次:练习时,不用特别去在意舌头卷到哪里,只要轻轻松松贴着上颚就好。
这就是我希望每一位朋友随时都能做的练习──舌抵上颚。


2 想从医学的角度去解释一切
很小的时候,还没几岁,我就喜欢踢足球。
当然,这跟我在巴西长大脱离不了关系。巴西并不是富裕的国家,用华人的标准来看,甚至可以说是贫穷的国度。我小的时候,整个国家的人口还没有破亿。那么广大的土地,也就几千万人而已。
因为穷,没有什么娱乐,大家都很迷足球,从小踢球,互相比赛。我也一样,对足球非常着迷,年纪很小就已经出场比赛。有些比赛离家近,有些要跨州出远门去比赛,要面对很激烈的竞争。
既然如此,我当然会花很多时间探讨足球的技巧。一天在场上练球的时间,至少几个小时。别人问我在忙什么,我会半开玩笑说是足球选手,顺便读中学。
这也是事实,在我心里完全以运动为主,其他都是次要。
既然注意力在球场上,也对于怎么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特别感兴趣,会想知道怎么提高精力、加强肌肉爆发力、提高运动的耐力,看能不能在场上撑更久的时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怎么去达到运动表现的颠峰。
这个主题,我相信不光我,每个运动员都想知道、也会关注。
当然,我最幸运的是很早就接触医学,而且对生理学特别感兴趣。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到盖统的《医用生理学》,现在想不起来是第几版,但印象中是蓝色封面,大概近千页厚。一般教科书因为范围大、主题多而广,通常会邀请多位专家合写来覆盖整个领域。但盖统是自己完成整本书,从1956年第1版到1991年第8版都是一个人进行,另一位作者霍尔(John E. Hall)到第9版才加入。盖统自己也做了一些实验,让他在书中清楚说明──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才是调控心脏输出的主因。
这本书在2000年出到第10版,是盖统2003年车祸过世前最后一个版本。第11版后,封面上仍然有盖统的名字,作为纪念,也是致敬。盖统《医用生理学》到现在已有14版,翻译成至少15种语言。许多医师应该都读过。
他的写法很特别,从系统的层面着手,用一种整体的眼光把各种功能、各个部位、各个系统、不同的机制和路径一一串起来,就好像故事一样有头有尾。从物理到生化,都有一个道理可以解释。好像他就是一手造出生命这套系统的造物主,对一切都有一个简单明了而妥当的说明。
这种写法非常吸引我的注意。我因为喜欢运动,对各种生理现象可以运作到什么地步,本来就有自己的经验。从自己的体会出发,对这种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点,更是印象深刻。
尤其他对呼吸的解释,跟一般的专家都不一样。
我每天练球、运动,很小就注意到呼吸快慢对人的状态有影响。读盖统《医用生理学》时,还没有开始接触病人,自然读到什么都会想到运动的层面。
举例来说,我很早就发现,愈用力呼吸,身体反而愈感觉不对劲。后来读到盖统谈“过度呼吸“(hyperventilation)这个主题,才发现他也提到呼吸量愈大,身体组织可以得到的氧气反而愈不够。
这个道理听起来是矛盾的。
送更多空气到身体里,怎么反而会让身体更缺氧?但我又确实体会到,在比赛的时候,假如我过度呼吸,就会头晕,甚至会感觉身体里好像少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事后从盖统的解释来看,那时缺少的,就是氧气。我当时不懂,自然会好奇是怎么回事。一遇到盖统的《医用生理学》就非常入迷,而把原本想不通的一些现象可以串连起来。
大口呼吸不等于深呼吸

你大概也会注意到,面临强烈的压力,也许是课堂需要上台报告、准备工作的会议、也可能是和朋友或家人针锋相对,呼吸会不自觉加快、变浅。整个人感觉闷住了,甚至会喘不过气来。
不光一般人有这种困扰,即使国王也免不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电影The King’s Speech(王者之声:宣战时刻),主角是英国的乔治六世。他的哥哥温莎公爵原本继任为英王爱德华八世,却为了婚姻自主与当时的内阁发生争执而宁愿退位。乔治六世不得不接下国王的责任,意外改变了自己一家的人生。他当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伊丽莎白才10岁,跟着成为王位推定继承人,也就是前一阵子刚离开人间的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
片子从乔治六世首次公开演讲开始。乔治六世本来就有严重的口吃,每个人都看得出来,他愈紧张,说话就愈费力。呼吸急、浅而且不均匀,充分透露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你认为这时用力做几次大口的深呼吸,会有帮助吗?
插入图2-1: King George VI
一般人会以为大口深呼吸可以增加血液里的氧气,让身体安定下来,为各部位的运作补充氧气。但这并不是事实,大口深呼吸并不会增加血氧。
一个健康的普通人,他的动脉血液里,红血球里的血红素已经被氧气几乎占满,是饱和浓度的95%到99%,吸更多新鲜空气进入身体也不会更提高氧气的含量。这时如果做大口的深呼吸,反而会将二氧化碳快速排出体外,而破坏血液原本的平衡。
二氧化碳是细胞在燃烧养分、取得能量过程所产生的气体。你可能会以为二氧化碳就像汽车排放的废气,排掉愈多愈好,但其实不是的。血液里的二氧化碳降低,反而让氧气送不进去组织和器官,包括我们的大脑。
为什么会如此?
我先简单从血红素的性质说起,接下来再慢慢把它的机制打开。
血红素是一种可以和气氧与二氧化碳结合的蛋白质,红血球90%都是血红素。充满血红素的红血球就像一艘艘在血液漂浮的小船,这艘船在身体来回航行并且遵循一项规则:要环境偏酸或说有二氧化碳在场,才能放氧气下船。
如果环境偏硷,或说二氧化碳不够,即使载着氧气的血红素已经抵达需要氧气的组织,也无法把氧气放出来。于是,明明血液里有氧气,但细胞、组织和器官却只能停留在缺氧状态,得不到帮助。
二氧化碳的作用不只如此,除了透过调整酸硷值来帮助血红素释放氧气,它本身还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动的作用。
现在你知道了,用力呼吸时,大口吐气快速排出二氧化碳,对身体反而有负面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变低,一方面让血管扩张不了,让正需要氧气的组织、器官和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而环境偏硷,更是让血红素将氧气紧抓着不放,虽然有氧气但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换。于是我们感觉喘不过气、无精打釆、头昏脑胀。
对于像乔治六世这样身心正处于压力状态的人,让他用力大口呼吸非但没有立即的帮助,甚至让身心更紧绷、运作更困难。
身心其实知道怎么运作,并不需要我们用力呼吸来打断它的步调。只要懂得方法,我们反而能采用轻松而有效率的呼吸,将氧气输送到各部位,带动身体一同运作。
怎么达成这种有效率的呼吸?这一点,我会用这本书慢慢带出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