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尚书》简史:从秦始皇到晋元帝

書城自編碼: 388270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刘志浩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666425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NT$ 500.0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NT$ 505.0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武当内家散手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炙野(全2册)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女人的胜利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6
《 清朝的涉外战争 》
+

NT$ 500
《 乱世人心:从晚唐到五代 》
+

NT$ 500
《 大学问·士人走向民间:宋元变革与社会转型 》
+

NT$ 449
《 疫病年代:东汉至魏晋时期的瘟疫、战争与社会 》
+

NT$ 347
《 沙陀往事:从西域到中原的沉浮 》
編輯推薦:
《尚书》位列“四书五经”,是内容真伪争议最多的一部经书。为了揭开笼罩在《尚书》身上的神秘面纱,本书聚焦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317年东晋建立这500多年间的《尚书》流传史,主要介绍了《尚书》经学传承人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梳理了《尚书》版本和篇章组成的演变,简要介绍了和《尚书》经学相关的其他学说。
內容簡介:
全书涉及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惠帝、汉文帝、贾谊、晁错、伏生、倪宽、辕固、汉武帝、董仲舒、孔安国、夏侯始昌、刘向、刘歆、王莽、光武帝、贾逵、许慎、马融、郑玄、何进、董卓、孔融、杨修、曹操、王肃、曹丕、司马懿、王朗、司马昭、梅赜、司马睿等众多历史名人,包括三次古籍劫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壁出书、石渠阁会议、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东汉“谶纬”、梅赜献书等众多历史事件。
作者对在《尚书》流传中有关的重要历史学者和事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相关的考证。另外,对于从公元317年东晋建立一直流传到现在的《尚书》版本,及其聚讼几百年的真伪问题也作了浅议。本书有助于读者初步了解这本古老的书籍。作为一本历史文化类普及读物,本书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
關於作者:
刘志浩,上海人,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硕士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管理学。作者自2017年开始潜心研究《尚书》,研读了大量的学者著作和相关论文,集五年心血写成此书,力图将《尚书》从秦始皇到东晋的流传以较为清晰的流传面貌展现给读者。
目錄
第1 章 古籍的第一次劫难 / 1
1.1 秦始皇焚书 / 1
1.2 项羽火烧长安 / 9
1.3 马上得天下,马上能治天下吗? / 13
1.4 汉惠帝取消挟书令 / 17
第2 章 《尚书》在文景时代 / 21
2.1 孝文帝和黄老学术 / 21
2.2 贾谊 / 29
2.3 文帝征集《尚书》 / 31
2.4 先秦文字发展的简介 / 35
2.5 晁错取经伏生《尚书》 / 38
2.6《尚书》第一代传人 / 40
2.7《尚书大传》 / 41
2.8《书》变为《尚书》 / 43
2.9 学派和章句的介绍 / 46
2.10 倪宽 / 48
2.11 晁错之死 / 51
2.12 辕固杀猪,景帝时期黄老和儒家的对立 / 53
第3 章 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 / 58
3.1 汉武帝继位 / 58
3.2 明堂 / 64
3.3 天人三策 / 68
3.4 阴阳五行 / 71
3.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95
3.6 董仲舒对策时间考 / 98
3.7《尚书》第二代传人 / 108
3.8 孔安国离开中枢的原因分析 / 111
第4 章 古文《尚书》的出现 / 115
4.1 武帝征集古籍 / 115
4.2 河间献王刘德—古文的忌讳 / 116
4.3 孔壁出书 / 120
4.4“孔献版”古文《尚书》 / 125
4.5《泰誓》—孔安国献书考 / 127
4.6 巫蛊 / 131
第5 章 大夏侯和小夏侯《尚书》学 / 135
5.1 夏侯始昌 / 135
5.2《洪范》无“天人感应”思想考 / 138
5.3 夏侯胜 / 142
5.4 石渠阁会议的起因 / 149
5.5 石渠阁会议 / 154
5.6“孔氏《尚书》学” / 161
第6 章 今文和古文《尚书》卷篇考 / 164
6.1 刘向校书原因考 / 164
6.2 张霸和“百二篇” / 172
6.3 今文《尚书》卷篇数考 / 178
6.4“孔献版”古文《尚书》卷篇数考 / 186
6.5 刘歆校书和王莽 / 193
6.6 刘歆立古文,移太常书 / 199
第7 章 东汉“谶纬” / 208
7.1 王莽崛起—刘歆立古文 / 208
7.2 刘秀和谶语 / 225
7.3 谶纬 / 230
7.4 纬书 / 232
7.5 内学 / 237
第8 章 古籍的第二次劫难 / 240
8.1 赤眉火烧长安 / 240
8.2 杜林古文《尚书》 / 242
第9 章 西汉末到东汉初的今文三家 / 252
9.1 大、小夏侯和欧阳 / 252
9.2 欧阳歙和光武帝度田政策 / 261
9.3 桓氏欧阳《尚书》学 / 263
第10 章 光武帝初期古文和今文 / 270
10.1《左氏春秋传》 / 270
10.2 贾逵和孔安国师承考 / 272
10.3 白虎观会议 / 278
10.4 谶纬影响章句 / 286
10.5 许慎 / 288
第11 章 今文经学衰落的背景 / 291
11.1 章帝、和帝、安帝三朝外戚 / 291
11.2 外戚官场腐败 / 300
第12 章 马融 / 304
12.1 《广成颂》考 / 304
12.2 梁皇后、梁商和李固 / 314
12.3 马融经学 / 316
12.4 马融入梁翼府考 / 321
12.5 今文衰落的学术原因 / 328
第13 章 郑玄 / 333
13.1 拜师马融 / 333
13.2 第一次党锢 / 336
13.3 第二次党锢 / 339
13.4 纯儒郑玄 / 342
13.5 熹平石经—《尚书》经文底本考 / 344
第14 章 古籍的第三次劫难 / 353
14.1 黄巾起义,董卓 / 353
14.2 何进、董卓进京 / 356
14.3 董卓迁都和火烧洛阳,“孔献版”16 卷逸书亡失 / 361
14.4 杨氏世家 / 366
14.5 献帝在许昌时期的郑玄 / 368
14.6 曹操杀孔融和杨修 / 372
第15 章 今文《尚书》学的消亡 / 375
15.1 魏国初立时的经学 / 375
15.2 郑玄的历史机缘,今文三家学官消亡 / 377
15.3 郑玄经学册立的原因 / 378
15.4 反对郑玄的学者 / 382
第16 章 梅赜献书,“伪孔版” / 386
16.1 三体石经 / 386
16.2“梅献版”出现到《五经正义》 / 387
16.3 对“梅献版”疑伪的兴起 / 390
第17 章 王肃、郑冲和“梅献版” / 395
17.1 王肃的父亲王朗 / 395
17.2 王肃的学术传承 / 398
17.3 曹丕继位的纷扰 / 400
17.4 司马懿的崛起 / 404
17.5 王肃在明帝曹睿时期,嫁女 / 408
17.6 郑冲和“梅献版” / 410
17.7 王肃任崇文观祭酒 / 412
17.8 明帝去世时的波折 / 415
17.9 王肃任太常考 / 418
17.10 王朗《周易》册立 / 421
17.11 高平陵政变,郑冲未受牵连的分析 / 422
17.12 司马昭继位 / 424
17.13 曹髦问经 / 425
第18 章 “梅献版”“在野版” / 428
18.1“梅献版”由来的推测,卷篇和篇文考析 / 428
18.2“在野版”传承人介绍 / 450
18.3 皇甫谧和“在野版” / 454
18.4 司马衷和司马攸的继位 / 460
18.5 杨皇后之父杨骏 / 463
18.6 八王之乱 / 465
18.7 司马越主持朝政 / 478
18.8 永嘉之乱,古籍第四次劫难 / 483
第19 章 “在野版”成为“梅献版” / 485
19.1 王氏家族和陶侃 / 485
19.2 梅赜和梅陶,豫章内史考 / 488
19.3 司马睿登基,梅赜献书 / 491
19.4 舜典 / 499
后 记 / 501
內容試閱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建立。此时,“尚书”这个名字还没有形成,它的名称就叫“书”,更没有“四书”和“五经”的概念。“五经”是《诗》《书》《礼》《春秋》《周易》,“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其中的《大学》和《中庸》还只是属于《礼记》中的两篇文章,《礼记》是“五经”中《礼经》的解说书籍,它们和《论语》《孟子》都还没有上升到和“五经”相同的地位。直到北宋末年,王安石、程颢和程颐兄弟等学者抬高了“四书”的学术地位后,才形成了“四书”学,最终在南宋初期,大儒朱熹将《大学》和《中庸》这两篇从《礼记》中单独抽了出来,才建立起由“四书”精神为支柱的经学体系,使“四书”成为掌握“五经”的阶梯,“四书”学和“五经”学从此珠联璧合。
“五经”原来是“六经”,在春秋时期还有一部研究音乐的经文叫《乐经》,它不仅仅是有关乐理和乐器的描述,更多的是论述音乐在施行礼仪和协调当时不同尊卑等级中的作用。只是它的传授需要更多身体力行的实际练习,所以到了战国后期就逐渐失传了,只剩下了“五经”,《诗》《书》《礼》《周易》和《春秋》。
《诗》《礼》《周易》《春秋》这四部经文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文体结构,“书”这个名称在春秋时期也指称《春秋》经文,而对大量从夏、商、周各个王朝流传下来的文献篇章,也称作“夏书”“商书”和“周书”。这些文献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重要历史事件的记载,古代君王向臣下或民众发表的训令,发起战争前向军队发出的誓言,君王和大臣之间的劝谏,以及部分古代的传说等,可以大致理解为现今政府的各类公文。这些篇章的内容和题材与《诗》《礼》《易》《春秋》都不相似,所以从春秋到战国,就逐渐把《书》专门用于指称这类篇章的名称,泛指除《诗》《礼》《易》《春秋》之外,其他从夏、商、周流传下来的政府文献,可以大致借鉴为今天的“历史公文档案汇总”。
这些夏、商、周的“公文档案”成为《书》形成的基础。目前史学界主流的意见是,《书》是孔子把在他之前的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朝廷各类公文,进行甄选和汇编后,形成了《书》的最初版本,我们在此称为“孔子版”的《尚书》。孔子去世后,又历经后代战国时期几代学者的增益删减,才最终逐步形成了秦始皇时期的《书》,我们称它为“秦宫版”。
在孔子时期和之前的周朝,在朝廷政府之外的社会上是没有教育的,所有的教育只存在于皇家或高官贵族的宫廷家府中,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子弟也只是这些皇亲贵胄的后代。正是孔子开启了私人的教育,接受普通民众为学生,私教从此开始。就《书》而言,如上文所述,对于众多的前代文献篇章,孔子仔细地甄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从这部分古代篇文中,孔子提炼出深一层的义理,这些义理正是符合孔子治世思想的。孔子以此来教授他的学生,这些篇文就形成了后代《书》最初的雏形,“孔子版”的《尚书》。通俗地说,“孔子版”的《书》就是孔子汇编的教科书。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朝廷设置了“博士”这一职位,秦朝的博士和现在的博士并不是一回事儿,并非是现今的一种学位而是秦朝政府中的一个官职。在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博士”一词的是《战国策·赵策》,“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傅士(“傅士”作“博士”)也,何以教之?’”这里讲的“博士”是指博学或辩博之士,不是指官职。历史学家钱穆考证认为在战国后期的鲁国和齐国已经有了“博士”这个官职,但博士作为官职有正式记录的,正是从秦朝开始的。不难想象,其中自有精通《书》的博士。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重新制定了官制,也就是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他对战国时期各国的制度进行分析总结,采长去短,形成一个更加系统的统治机构。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过去的封建制度改为了中央集权制度,皇族成员不再被赐封领地和百姓,而成为一方诸侯。中央集权制度的组织原则也是权力分立,互不统摄,政府、军队、监察,这三种权力互相独立,以避免形成权力独大的大臣,从而皇权不会被削弱,这就是秦朝的三公九卿。
皇帝下面设立相国、国尉和御史大夫三个最高级别的职位,史称“三公”。“相国”负责国家治理,在秦朝真正称谓是“相邦”,到刘邦建立西汉后,要避讳“邦”字,而改为“国”,以后就一直沿用下去了。“国尉”负责掌管军队和战争事务。“御史大夫”实际是副相国的职位,其下设有两位御史中丞,共同领导十五位侍御史。朝中的侍御史的主要职责有二:一是负责监察百官和全国各地的监御史,按照制度检举弹劾不法的官员;二是负责掌管皇家的图书秘籍。
三公下面设立九卿,即朝廷负责具体事务的九个部门,相应的职能如下:
奉常:管理国家祭祀和礼仪、思想文化和教育。
郎中令:负责宫殿内安全的最高长官,管理各种郎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