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1.金斯伯格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犹太裔女性大法官,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是美国青年的偶像,这本传记演绎了这一站在美国司法“公平秤”上的女性传奇。
2.加州大学历史学家操刀。15年写作历程,9次长篇访谈,数十典型判例,集结未曝光一手资料,百余历史照片。讲述不知疲倦的女性先锋、平权斗士激人奋进的一生。
3.根植美国社会百年发展史,记录美国高院司法与政治的角力纠葛,金斯伯格数十年披荆斩棘,为美国女性的平权之路奠定司法基础。不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了解美国政治社会史、司法史、女性主义历史的重要作品。
4.理解美国“堕胎法案”的重要意义。金斯伯格去世后,搅动了美国政坛的天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进入“保守主义”时代,深刻影响美国的政治版图和社会发展。2022年6月24日,“罗诉韦德案”被推翻,全球舆论哗然,这个案件为什么这么重要,美国司法机制是怎么运作的,在这本书中都有细致描述,阅读本书,能够增进读者对时事的理解。
|
內容簡介: |
金斯伯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于2020年9月18日因病去世,引起全球关注和广泛报道。这不仅因为金斯伯格一生的卓越贡献,还因其司法立场对美国政治版图和社会运动的深刻影响。金斯伯格是出类拔萃的法学家、法官、律师,也是美国女性主义先锋人物。面对历史的惯性、社会的成见、判例的束缚,她披荆斩棘,通过切身行动,一步一步改写了美国司法史,改变了美国女性地位,也为其他社会边缘群体的平权做出非凡贡献。金斯伯格是司法正义的代表,其坚韧传奇的一生使其成为国民偶像和文化符号,广受尊敬与推崇。同时,金斯伯格也因为其鲜明的立场与“异见”而受到不同政见者的批评,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
本书结合15年的长期研究、访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述了金斯伯格的生平,以史学家的洞见、通俗流畅的文笔,展现了美国社会和司法机制的变革,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生经历对金斯伯格人格和毕生信念的塑造。作为一名女性犹太裔大法官,金斯伯格前无古人地成了青年争相追捧的时代偶像,她对司法正义的追求最终成为一种社会精神长存于世。
|
關於作者: |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学荣休教授。美国政治科学协会维多利亚·舒克奖获得者,研究美国20世纪的性别、政治和政策问题。
|
目錄:
|
中文版序? III
前言?美国偶像 IX
第一部分? 露丝的成长
第 1 章? 西莉亚的女儿 003
第 2 章? 大学与爱情 032
第 3 章 在男生的地盘上有所作为 059
第 4 章? 在未知中前进 084
第 5 章 ?女权抗争者 112
第 6 章? 把握机遇 132
第二部分? 斗? 争
第 7 章? 突 破 159
第 8 章? 建立团队,制定策略 173
第三部分? 兵来将挡
第 9 章 痛失良机 193
第 10 章 “小跃进” 213
第 11 章? 挫 折 236
第四部分? 继续前进
第 12 章? 重回正轨 253
第 13 章? 在政局变幻中前行 274
第五部分? 金斯伯格法官
第 14 章? 悬 念 301
第 15 章? 第 107 位大法官 329
第 16 章? 军校之母 357
第 17 章? “我不同意” 381
第六部分? 坚? 守
第 18 章? 咬定青山 411
第 19 章? 和爱人告别,带领少数派前进 442
第 20 章? 种 族 468
第 21 章? 该做的事 492
第 22 章 8 个人的联邦最高法院 521
第 23 章? 史无前例 545
尾声? 遗 产 579
致谢? 593
译后记 599
注释、参考文献?603
|
內容試閱:
|
| 前言 |
美国偶像
1993 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大步走向白宫玫瑰园的演讲台, 紧随其身旁的是一位身材矮小的 60 岁女士。她穿着钴蓝色西装, 戴着深色墨镜。面对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数名两党成员、亲朋好友 和全国媒体,克林顿向众人介绍了露丝 ·巴德 ·金斯伯格,提名她 接替即将退休的拜伦 ·怀特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克林顿说,在接下来几个月乃至几年的时间里,全国上下将会更加了解他身边的这位女士。他保证道:“人们会和我一样发现 金斯伯格这位被提名人的非凡品格。简言之,她的履历充分证明了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克林顿说,金斯伯格一直站在“无权无势的人、不那么富裕的人和社会边缘群体的立场上,告诉这些人,他们在美国法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此给他们带来希望”。他接着说,“在许多崇拜者看来,她对女权运动起到的作用就像最高 法院前大法官瑟古德 ·马歇尔对非裔美国人运动起到的作用一样重要”。
总统说完后,金斯伯格上前发表了亲切的讲话。她对克林顿总 统表示感谢,并特别感谢了最先向总统举荐她的纽约州参议员丹尼 尔 ·帕特里克 ·莫伊尼汉。金斯伯格在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后,接着做了一番既彰显个性又具有政治意义的发言,她说:“我坚信总统的公告意义重大,因为它有助于让历史翻篇,在其之前,占社会中间力量至少得有一半的女性,在获得高位时不过是男性的陪衬。” 金斯伯格指出,桑德拉 ·戴 ·奥康纳正在最高法院任职,联邦上诉法院也有近 25 位女法官,其中 2 位是首席法官。她预计会有更多女性加入她们这个行列。
金斯伯格接着提到其女儿在 1973 年高中毕业时写的高中年鉴。 她女儿名叫简,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在年鉴上的“宏图壮志”一栏中,简写下希望母亲成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下一行写着:“如果有 必要,简会任命她。”金斯伯格打趣说:“总统先生,您替她做了这 件事,简和她弟弟詹姆斯都十分欣慰。”
接着金斯伯格对许多为她助力的人和事表达了感谢:女权运动的复兴以及 20 世纪 60 年代的民权运动,这些都启发了美国的女权主义者;她的同事和朋友。她还俏皮地说,她今天见了希拉里,但她有一位家人已经先她一步见过第一夫人了,“有一个我很爱的人已经是第一夫人的老朋友了”。说着,她拿出一张照片,是克林顿夫人到访一所幼儿园,孩子们围着她唱《牙刷之歌》。金斯伯格指 着其中一位小朋友说:“这是我可爱的外孙女克拉拉。”她还感谢了 丈夫马蒂,说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支持者”,还有婆婆伊夫琳,称赞她是“一位给予孩子最大支持的母亲”。 金斯伯格还说自己的孩子们“能品尝出爸爸的厨艺比妈妈强多了,于是早早就 把我从厨房赶了出去”。最后,她致敬了自己的母亲西莉亚 ·阿姆 斯特 ·巴德,说她是“我认识的最勇敢、最坚强的人……我希望我 能够代替她在(今天这个)女性得以追求梦想的时代、一个女儿和儿子同样受到珍视的时代完成她本可以完成的事情”。听到这里, 总统热泪盈眶。
* * *
当时我在晚间新闻上观看这一任职典礼时,并未想到 5 年后我 能面见这位大法官,更不用说还会写她的故事了。作为历史学家, 研究女权主义者的“双重宪法战略”让我的学术工作有了新方向, 这一战略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女权律师为了保障法律中的性别平 等而制定的。一方面是寻求立法批准《平等权利修正案》,禁止性 别歧视;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诉讼促使最高法院推翻那些涉及性别歧视的法律。金斯伯格当时是罗格斯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后来到哥 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任教,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女性 权利项目的支持下领导了支持女权的诉讼。
我那时刚完成了一项深入的研究,研究对象是一个关键的南方州,这里有两次都因为两票之差没能批准《平等权利修正案》。研结束后,我着手另一项研究。进行到一半时,我希望在该书的一章中把金斯伯格做的女性权益诉讼作为司法政策制定的一个例子。 我去往普林斯顿大学的西利 ·马德图书馆,那里存放着美国公民自 由联盟的资料。我希望能了解这位专长是民事诉讼法和比较法的教授、1973 年以前从未在最高法院参与过辩论的律师,如何能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成为美国性别平等诉讼的领军人物。金斯伯格自己总是谦虚地说,她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但这并非故事的全貌,并不能解释她对平等问题的视野为何那样广博,又是如何把这种视野带到自己的诉讼、战略敏感性和对正义的追求之中的。
我只找到一份档案,其中有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法务主任梅尔 文 ·伍尔夫和小名“Kiki”的金斯伯格的通信,她当时提出愿为后 来的里德诉里德案撰写诉状。因为她的诉状,案子最终胜诉,这是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成功说服最高法院,性别歧视违反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的平等保护原则。我很想查看她在里德案之后代理的案子,就请求查阅女性权利项目的档案,但我得知那些档案并不存放在这间图书馆,那么它们一定放在了纽约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全国总部。遗憾的是,那里也不见这些档案的踪影,没有人知道它们被放在哪儿了。最终我只能求助金斯伯格大法官本人,希望她能帮我找到,后来她才发现这些档案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总部搬家的 时候弄丢了。她表示愿意把她自己留存的资料提供给我,并把文件 交给国会图书馆的手稿部,那是1998年10月。第二天,我抵达华盛顿。
我花了很长时间,着了迷一样地阅读那些信件、备忘录、文书草稿和口头辩论的大纲。金斯伯格所做的工作在个人层面和学术层面都引发了我的共鸣。她在文书中体现出的战略意识、法律技艺和一丝不苟的精神都让人钦佩不已。而且,在和一位当事人以及他的小儿子的交往过程中,金斯伯格表现出深深的关怀之情。到了第三天,我趁着午休给研究最高法院的历史学家梅娃 ·马库斯打了电话,感谢她把我询问这些材料下落的信息转给了金斯伯格大法官。马库斯立即邀请我参加当晚举行的最高法院历史学会会议。杰出的历史学家约翰 ·霍普 ·富兰克林将发表讲话。如果金斯伯格夫妇也到场的话,我就能当面致谢了。讲座结束时,我看到金斯伯格夫妇就坐在礼堂前排,于是迅速上前道谢,然后退到一边,让她能够继续和苏特大法官交谈。
在后来的招待会上,我们又有过两次短暂的接触,每次都是金 斯伯格开的头。我们聊到一起具体的案子,她马上主动说自己和前 当事人斯蒂芬 ·维森菲尔德还保持着密切联系,后来还主持过他儿 子贾森的婚礼。我当天上午仔细阅读了克雷格诉博伦案的文件,于 是提到我很喜欢她和律师弗雷德 ·吉尔伯特之间的通信,他们互称 “律政佳人”和“兵哥弗雷德”(金斯伯格为本案撰写了“法庭之友”陈述,为吉尔伯特提供了许多法律意见,并对他那些反女权的玩笑 给出了机智的回应)。金斯伯格说,上次吉尔伯特到华盛顿,她还 和这位“兵哥弗雷德”一起喝过啤酒。后来在我准备离开时,她对 我说:“如果你对那些案子有任何问题,请尽管问。”
当时我和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签约的一本书已经写完了一半,我的编辑约翰 ·特里内斯基建议我先写一本关于金斯伯格的诉讼的书,再继续写那本书。当时我们都没想到,我关于金斯伯格的研究会取得如此巨大的进展,也完全想不到加州频繁发生的野火会在2008 年吞噬掉我的家,让我所有的研究和两本书的手稿化为灰烬。(幸运的是,一位前研究助理保留了一些有关金斯伯格一书早先的草稿。)
* * *
2000—2006 年,我对金斯伯格进行了 6 次访谈,并保持着通信。她为没有法律背景的我解释了诉讼的方方面面。随着访谈的进行,我很希望了解她的成长经历和人际交往情况,想知道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如何塑造了她的自我认同、出色的头脑以及不同凡响的自律、严谨和坚韧。在那个女性法律人被边缘化的年代,那个所谓 “女性的奥秘”占主导的年代,一名康奈尔大学二年级的女生为什 么会想进入法律界呢?她又是为什么在 20 年后把性别平等带进了诉讼工作中?这背后的原因一定比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学者所认 识到的更为深远。
在一次预约采访时,我建议重点谈谈她早年在布鲁克林弗拉特 布什社区的生活。金斯伯格明确表示她并不想要重温在布鲁克林的 成长中伴随她的种种逆境,但她还是以她特有的深思熟虑回答了我 那些没有预先提交的问题,她会长时间停顿来考虑措辞。至于采访和最后发表的作品可以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事先并未达成书面协议。也许确实没有签协议的必要,因为我们说好了让她阅读书里关于她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工作(第 7~13 章)之前的介绍性章节(第 1~6 章),确保事实层面的准确。尽管我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戒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她在大学和法学院里的经历,以及兼顾事业和家庭带来的挑战,我们的工作也进展得更加顺利。我还采访了她的家人。有一次说到她女儿的约会经历,母女俩 的记忆不大一样,她们交换了意见,最后决定以女儿的说法为准。
我当时就明白,作为传记作者,由于我并没有拿到金斯伯格早年的信件或日记,所以必须依赖她自己的讲述,这给了她不同寻常的权力。我也懂得,我们都会建构我们自己的过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滤、解释自己的记忆。在前几章里,我试图弥补这种不足:如果她的回答模糊不清,或者在我第一次提问的时候没有给出回答,我就会再问一次。我也会揣摩她的沉默,试图从字里行间理解她的意思,我注意到她在接受别人的采访时所讲述的记忆有着不同凡响的一致性。我还试着去采访早年就认识她的人,从他们的回忆中填补空白。不过,正如法律分析家杰弗里 ·罗森所说,金斯伯格“总是无处不在,但又遥不可及”。
* * *
写完了前 13 章的草稿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故事没有讲完。到 20 世纪70年代末,金斯伯格对宪法变革、生育权利、性别正义和平权运动的思考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保守派对平等的反击让最高法院难以继续推进平权运动。尽管她在女权主义者中和自由派法律界广受支持,但从活动家转型为法官的过程并不轻松。
1978 年《综合法官法案》出台,卡特总统希望增加女性和少数族裔法官人数,但当时联邦法院只有一名女法官。金斯伯格 1980 年 进入颇具威望的华盛顿巡回上诉法院担任法官, 1993 年又收获最 高法院提名,其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戏剧性。
我在故事里加入了金斯伯格担任大法官期间裁决的那些重要的 维护平等的案件,虽然这并非她对司法的全部贡献,但我的叙述确 实能让读者看到她给法律原则留下的清晰而深远的影响。本书的时间跨度较长,能让人纵览金斯伯格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的全貌,在 探索她独特的法律视角的起源和发展方面有新的突破。她一直处于 美国划时代的、正在进行的斗争之中,那就是让公民身份变得更具 包容性,这场斗争激发了一系列权利运动,包括民权、女权、同性恋权利和移民权利运动。金斯伯格的故事根植于犹太人从东欧和俄 罗斯流亡到美国的这个大背景之下,也是美国社会和政治历史从萧 条的 20 世纪 30 年代到纷纷扰扰的当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在讲述金斯伯格一生的过程中,有几个主题得到了阐明。第一个主题是,争取法律赋予的平等是一个艰难的斗争。那些进入最高法院的诉讼可能取得胜利,但在过程中也可能失去很多东西,那些曾经被认为无可争议的法律仍然会受到反对者的蚕食。一位律师也许能为当事人写出一份出色的诉状,就像金斯伯格在 1972 年的一起案子里所做的一样;诉状能帮助大法官们理解,当久已存在的成见是女性“天生”作为母亲的角色,而这种成见又被整合进了法律,则女性权利会受到伤害。但最高法院认为这起案子违反了“过熟原则”而没有给出裁决。最高法院对一个群体的行动也可能对另一个群体的司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在 1978 年的加州大学董事会诉巴基案里,鲍威尔大法官对平权运动的裁决中使用的语言注定了金斯伯格提出的战略会得到实施,鲍威尔延展了她的提议,用“一个更 宏大的视角看待歧视的含义、影响和补救措施”,把性别和种族都包括在内。
第二个主题则是社会运动与其引发的保守派反击之间的互动。多年来,大法官们彼此做出的种种妥协都充分体现了这种互动。社会运动可以动员和改变公众舆论,影响大法官的想法,从而形塑对宪法的解读,金斯伯格的女权倡导就证明了这一点。但进步运动往往也会引发与之争锋相对的运动,反对者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公共舆论。比如, 20世纪90年代公众对平权运动的看法有所改变,保守派的公益律师事务所开始寻求潜在的当事人发起诉讼,密歇根大学的招生政策就因此被批判为对白人申请者构成歧视。金斯伯格在2003 年的格拉茨诉博林杰案中提出了强有力的反对意见,说明了为什么司法保守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倡导的“不区分种族的正义”对很多非裔和西班牙语裔美国人而言仍然是不公正的。
第三个主题围绕最高法院的自身动态。最高法院的人员不断发生变化,每个人对法律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传统上,现代大法官倾向关注宪法的文本、原始含义、制宪者的历史意图,同时也要考虑以往的判例、习惯、立法意图和常识。许多大法官认为宪法是“活着的”法律文本,其中包含固定的原则,比如言论和新闻自由,获得迅速、有效的审判的权利,投票权,享受法律平等保护和正当程 序的权利,等等。这些原则能适用于那些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新情况,但同时大法官也通过尊重先例来确保法律的稳定性。尽管包括许多支持共和党的大法官在内,都有不同的观点,但以往的最高 法院并没有那么两极分化。如今,5 位共和党任命的法官总是站在4位民主党任命的法官的对立面。至于原旨主义,也就是认为解释 美国宪法唯一的方法就是遵循 1787 年制宪者“对各种宪法条款的文本和原始含义”的理解,这种观点以往也并不占优势。
原旨主义在最近获得了一些人的积极认可,特别是大法官安东宁 ·斯卡利亚、克拉伦斯 ·托马斯和尼尔 ·戈萨奇。里根总统任内的司法部认为联邦法院有自由派倾向,特别是布伦南大法官带领的 最高法院,而里根的司法部就是以原旨主义作为核心指导对此发起 攻击的。更重要的是,理论上的原旨主义意在对宪法进行中立的解 释,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大法官倾向无视宪法中那些与当代保守 派价值观冲突的部分,特别是在美国内战后的重建时期出台的几条 修正案。在金斯伯格还是法学院学生时,令她受到启发的是沃伦法 院,后来她进行诉讼时面对的是伯格最高法院,她刚成为大法官时 进入的是伦奎斯特最高法院,现如今的则是罗伯茨最高法院,这几 个最高法院都大有不同。
第四个主题是,过去50年来,最高法院日趋保守,熟悉的政治标签所代表的含义也不断发生变化。1980—1993年,金斯伯格是华盛顿巡回上诉法院的一名中间派法官,今天她却和索尼娅 ·索托马约尔一起被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