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內容簡介: |
生产率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评判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多次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目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高生产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书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伟大变革过程中我国生产率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把握十年伟大变革中生产率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进一步促进效率变革提供支撑,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依据。生产率概念内涵丰富,其中最主要的是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根据研究需要,本书立足宏观层面,在介绍生产率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资本产出效率、劳动生产率、能源利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纯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及其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将劳动生产率、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吴滨,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技术经济、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在《中国科技论坛》《技术经济》《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独著和参与编著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20余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数十项,先后参加循环经济、能耗双控、绿色技术创新、科技中长期规划等国家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多份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的批示。
刘建翠,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技术创新、效率分析。在《技术经济》《经济与管理评论》《财经问题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一篇,独著和参与编著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30余部,承担、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地方政府等委托项目50余项,先后参与能耗双控、绿色技术创新等国家政策的研究。
朱承亮,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咨询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科技创新政策与评价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出版学术专著5部,在《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参与了《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科技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咨询工作,撰写的内参要报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
高洪玮,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与技术创新。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地理》《国际金融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被国家级权威机构转载和引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曾获得第六届中国投资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经济效应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中国技术经济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1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奖励和荣誉。
|
目錄:
|
一 生产率的概念内涵与测算方法
(一)生产率内涵及分类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内涵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二 资本产出比率分析
(一)2010年以来中国投资发展概述
(二)全国资本产出比率分析
(三)产业层面的资本产出比率及其变动分析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三 劳动生产率分析
(一)中国的劳动生产率
(二)劳动生产率的分解
(三)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困难和政策建议
四 纯要素生产率分析
(一)纯要素生产率概念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纯要素生产率测算
(三)从纯要素生产率视角看中国技术进步
(四)提升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五 科技创新效率分析
(一)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新时代中国研发资本存量的测算分析
(三)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国际比较
(四)新征程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远景展望
六 能源消费强度分析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节能政策的演进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强度变化趋势分析
(三)能源效率变化的因素分析
(四)能源效率提升面临的主要挑战
(五)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
七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一)中国经济增长概述
(二)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三)国际比较
(四)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