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治理理论为核心视角,以法规与典型案例为基本依托,从法的基本理论、广告法制体系、治理与广告治理、广告治理主体、广告治理策略、一般性广告规范、特殊行业广告规范、特定媒体广告规范、公益广告治理、广告法律责任十个方面,对广告法规与广告治理做了全面梳理与深入剖析。
本书提出“多元协同、多维融合、社会共律”广告治理模式。多元协同指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社会团体、广告受众等多元主体基于自身属性协同参与广告治理;多维融合指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公序良俗、财政政策、技术工具、信息传播等治理工具全面提升广告治理效能;社会共律指外部管控、内部约束、相互监督三方合力,构建他律、自律、互律共同作用的广告行业治理机制。
|
關於作者: |
常燕民,管理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
|
目錄:
|
章法的基本理论
节法的内涵
第二节法律体系
第三节法律关系
第四节法律责任
第二章广告法规体系
节广告法
第二节相关法律
第三节规范性文件
第三章治理与广告治理
节治理与治理体系
第二节广告治理目的与原则
第四章广告治理主体
节政府机构
第二节新闻媒体
第三节网络平台
第四节社会团体
第五节广告受众
第五章广告治理策略
节广告治理工具
第二节广告治理模式
第六章一般性广告规范
节广告活动总则
第二节广告内容准则
第三节广告行为规范
第七章特殊行业广告规范
节医疗广告规范
第二节三品一械广告规范
第三节农药兽药广告规范
第四节烟草酒类广告规范
第五节房地产广告规范
第六节其他行业广告规范
第八章特定媒体广告规范
节互联网广告规范
第二节广播电视广告规范
第三节户外广告规范
第九章公益广告治理
节公益广告治理综述
第二节公益广告内容准则
第三节公益广告发布规范
第十章广告法律责任
节广告行政责任
第二节广告民事责任
第三节广告刑事责任
第四节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自序
本书在四个方面力求出新,或有一定价值。
一是以治理理论为核心视角。
20世纪末期,基于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反思,治理理论(governance theory)在西方开始兴起并迅速扩散开来,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治理是基于法律规则和正义、平等的高效系统的公共管理框架,贯穿于管理和被管理的整个过程。相比统治与管制,治理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所运用手段更具柔性,以公共利益化为基本目的,所作用领域也更为宽泛。
因为与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现代化进程高度契合,治理理论得到中国学界广泛认可,也逐渐成为中央政府重要执政逻辑与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确定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2050年“完全实现”。广告作为波及广泛、影响深远的社会子系统,对其有效治理必须紧随中国治理现代化进程,以社会善治为根本导向。
二是以法律为基本依托。
《广告法》施行于1995年2月1日。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广告法》修订案,201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后,《广告法》又经历2018年10月26日、2021年4月29日两次修正。
伴随《广告法》逐步完善,与其配套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如《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农药广告审查发布规定》《兽药广告审查发布规定》《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也陆续出台或修订。其中,不少文件施行或修订于2020年、2021年。
此外,与广告相关度较高的其他法律,如《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食品安全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