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NT$
390.0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NT$
490.0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售價:NT$
395.0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NT$
340.0
《
城邦政治与灵魂政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
售價:NT$
590.0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NT$
249.0
|
編輯推薦: |
本书将组成原理的众多知识点与编程结合起来,通过编程实现仿真实验进行形象的展示,配套资源丰富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介绍计算机的设计方法和运行方式。全书共9章。第1章为计算机系统概论,第2章介绍布尔代数与逻辑电路,第3章介绍数据表示,第4章介绍运算器,第5章介绍存储系统,第6章介绍指令系统,第7章介绍中央处理器,第8章介绍输入输出系统,第9章给出几个TDCMA实验箱实验。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领域开发应用人员的参考书。
|
目錄:
|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
1.1计算机的兴起1
1.2计算机的分类4
1.3计算机硬件5
1.3.1控制器6
1.3.2运算器8
1.3.3存储器8
1.3.4输入输出设备10
1.4计算机软件11
1.4.1系统软件11
1.4.2操作系统12
1.4.3应用软件12
1.4.4程序设计语言12
1.4.5数据库14
1.5计算机系统结构14
1.6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5
1.7用Python搭建“计算机”17
1.7.1模拟计算机实验介绍17
1.7.2基于Python的仿真实验开发环境的搭建18
1.7.3创建第一个Python程序22
习题25
第2章布尔代数与逻辑电路26
2.1布尔代数26
2.1.1与逻辑27
2.1.2或逻辑28
2.1.3非逻辑28
2.2逻辑函数及其化简29
2.2.1逻辑函数292.2.2布尔表达式化简29
2.3基本逻辑电路32
2.3.1门电路32
2.3.2门电路的构造33
2.4门电路仿真实验38
习题39
◆计算机组成原理(微课版)目录第3章数据表示41
3.1进位记数制41
3.2进制转换43
3.3十进制数据编码45
3.4ASCII码46
3.5汉字编码47
3.6数据校检48
3.7偶校验码生成仿真实验51
习题52
第4章运算器53
4.1机器数与真值53
4.2机器数编码54
4.2.1定点数编码54
4.2.2浮点数编码59
4.3定点数加减法62
4.3.1补码的加减运算及溢出判断62
4.3.2溢出判断63
4.3.3移码的加减法运算及溢出判断64
4.4全加器与加法装置65
4.4.1一位半加器65
4.4.2一位全加器65
4.4.3加法装置66
4.4.4进位系统68
4.5定点数乘法69
4.5.1原码一位乘法69
4.5.2原码两位乘法71
4.6全加器仿真实验72
习题73
第5章存储系统75
5.1存储器75
5.1.1存储器分类75
5.1.2存储器的编址和端模式76
5.2存储系统概述77
5.2.1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77
5.2.2程序的局部性原理80
5.3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81
5.3.1SRAM的概念81
5.3.2基本的SRAM逻辑结构82
5.3.3SRAM读写时序83
5.4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83
5.4.1DRAM的概念83
5.4.2DRAM芯片的逻辑结构84
5.4.3DRAM读写时序84
5.4.4DRAM的刷新操作85
5.5只读存储器86
5.6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88
5.6.1位扩展法88
5.6.2字扩展法89
5.6.3字位扩展法91
5.7高速缓冲存储器92
5.7.1Cache的基本原理93
5.7.2Cache的地址映射96
5.7.3Cache替换算法100
5.7.4Cache的写操作策略101
5.8虚拟存储器102
5.8.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102
5.8.2虚拟存储器的访问过程103
5.8.3Cache与虚拟存储器的异同103
5.8.4虚拟存储机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04
5.9辅助存储器104
5.9.1辅助存储器的种类104
5.9.2磁盘存储器的技术指标107
5.10Cache替换仿真实验108
习题109
第6章指令系统112
6.1指令的组成112
6.1.1指令介绍112
6.1.2操作码113
6.1.3地址码113
6.1.4指令助记符115
6.2寻址方式116
6.2.1寻址的概念116
6.2.2立即数寻址方式117
6.2.3寄存器寻址方式117
6.2.4直接寻址方式118
6.2.5间接寻址方式119
6.2.6基址寻址方式120
6.2.7变址寻址方式121
6.2.8相对寻址方式121
6.2.9堆栈寻址方式122
6.3指令格式设计124
6.3.1指令字长124
6.3.2操作码的编码方式124
6.3.3地址码的编码设计127
6.4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128
6.4.1复杂指令集计算机128
6.4.2精简指令集计算机128
6.5指令寻址仿真实验129
习题131
第7章中央处理器134
7.1CPU的功能和组成134
7.1.1CPU的功能134
7.1.2CPU的基本组成134
7.1.3CPU中的主要寄存器136
7.1.4操作控制器与时序产生器137
7.2指令周期138
7.3时序信号产生器和控制方式139
7.3.1时序信号的作用和体制139
7.3.2时序信号产生器140
7.3.3控制方式143
7.4流水CPU144
7.4.1并行处理技术144
7.4.2流水CPU的结构144
7.4.3流水线中的主要问题147
7.5RISC CPU149
7.5.1RISC的特点149
7.5.2RISC CPU实例151
7.5.3动态流水线调度155
习题156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157
8.1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157
8.1.1I/O接口与端口157
8.1.2I/O操作的一般过程158
8.1.3I/O接口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159
8.1.4CPU与I/O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160
8.2程序查询方式162
8.3中断方式165
8.3.1中断的基本概念165
8.3.2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获取168
8.3.3中断方式的外设接口电路169
8.3.4单级中断170
8.3.5多级中断171
8.3.6Pentium CPU的中断机制175
8.4DMA方式177
8.4.1DMA的基本概念177
8.4.2DMA传送方式178
8.4.3基本的DMA控制器180
8.4.4选择型和多路型DMA控制器182
8.5通道方式185
8.5.1通道简介185
8.5.2通道的类型187
8.5.3通道结构的发展188
8.6通用I/O标准接口189
8.6.1并行I/O标准接口SCSI189
8.6.2串行I/O标准接口IEEE 1394190
8.6.3I/O系统设计193
习题194
第9章TDCMA实验箱实验198
9.1TDCMA实验箱简介198
9.1.1系统构成198
9.1.2硬件布局201
9.1.3系统的安装202
9.1.4软件操作说明203
9.2时序与操作台实验204
9.3读写控制逻辑实验205
9.4I/O设备控制实验206
9.5运算器实验208
9.5.1运算器实验一208
9.5.2运算器实验二211
9.6静态随机存储器实验212
9.6.1静态随机存储器实验一212
9.6.2静态随机存储器实验二214
9.7系统总线接口实验216
附录A各章习题参考答案220
参考文献227
|
內容試閱:
|
前言Foreword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报告同时强调: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随着人工智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计算机已经做到了人们期望它做到的一切——甚至更多。计算机在制造、金融、教育、医疗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不断落地,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计算机是几乎所有现代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组成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如何运作至关重要,本书探讨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理解计算机如何用于模拟或实现人类学习行为,获取新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现有知识结构以不断提高其性能,并最终实现智能。任何对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感兴趣的人,计算机组成原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运行的根本。
由于计算机本身对计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计算的课程体系中大多包含一门有关计算机如何工作的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大学中的计算机科学或计算机工程方向的培养方案中都会有这样一门课程。实际上,专业和课程的认证机构都将计算机体系结构作为一项核心要求。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就是IEEE计算机协会和ACM联合发布的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中心内容。介绍计算机如何工作与实现的课程有很多名称。有人将它称作硬件课,也有人将它称作计算机体系结构,还有人将它称作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材有很多,不过作为一门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多数教材没有区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会在3个不同的系讲授: 电子工程系(EE)、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ECE)、计算机科学系(CS)。这些系有自己的文化,也会从各自的角度看待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工程系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会关注电子学以及计算机的每个部件是如何工作的。面向这两个系的教材会将重点放在门电路、接口、信号和计算机组成上。而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大多没有足够的电子学知识背景,因此很难对那些强调电路设计的教材感兴趣。实际上,计算机科学系更强调底层的处理器体系结构与高层的计算机科学抽象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往往它很难被学生接受。这源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迷茫。这门课程学的是修计算机吗?组成原理有什么用?系统结构与什么岗位技能相关?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学好一门课程,难度并非来源于课程知识本身,而是因为学生不了解相关知识的用途和应用场所。
通常,学生学习编程类课程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就是学习如何编写程序,并且有所见即所得的效果。而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时,学生会很迷茫,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清楚地解答这一问题,也是本书写作的初衷。很多想法源于在重庆工程学院讲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经历。编者在讲这门课程时总是期望能够更多地阐述这些知识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学了有什么用。本书还加入了虚拟实验,通过编程完成虚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明确应用场景。本书会形象地让学生“看到”概念,并让他们从实验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此外,本书也讲述了许多有趣的道理。比如“少即是多”,因为80%的时间都是在使用20%的简单指令;又比如代码要少些循环和判断,是出于分支预测和多级流水线的原因。
◆计算机组成原理(微课版)前言尽管要写出一本能够同时满足电子工程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本书进行了有效的折中,它为电子工程系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学生提供了足够的门级和部件级的知识,而这些内容也没有高深到使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望而却步的程度。由于本书覆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内容、核心知识以及高级主题,内容丰富,篇幅很大,所以它适合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的不同课程裁剪使用。综合考虑国内高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本书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学以致用的思想为主线,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重在实践的原则,加入大量仿真实验以帮助学生体会计算机知识的魅力。希望学生能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看到代码如何被计算机执行,也能自下而上地从门电路开始搭建一台计算机。
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并在实训部分介绍了基于Python的仿真实验开发环境。
第2章介绍布尔代数与逻辑电路,主要内容包括布尔代数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及其简化,以及硬件电路如何实现逻辑运算,并在最后进行门电路仿真实验,使学生对计算机部件的逻辑结构形成初步概念,为学生理解计算机中的数据奠定基础。
第3章介绍数据表示,主要内容包括进位记数制、进制转换、十进制数据编码、ASCII编码、中文编码、数据信息的校检,并在最后进行偶校验码生成仿真实验,使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并掌握主要的信息编码。
第4章介绍运算器,主要内容包括机器数与真值、机器数编码、定点数加减法、全加器与加法装置、定点数乘法,并在最后进行全加器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运算器的运算方法。
第5章介绍存储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存储系统概述、主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的容量扩展、高速缓冲存储器、虚拟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并在最后进行Cache仿真实验,使学生了解存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各类存储器的特性及使用。
第6章介绍指令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指令的组成、寻址方式、指令的格式设计、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并在最后进行指令寻址仿真实验,使学生对计算机指令和寻址有所了解。
第7章介绍中央处理器,包括CPU的功能和组成、指令周期、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流水CPU和RISC CPU。
第8章介绍输入输出系统,主要内容包括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结构、I/O方式(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重点介绍程序中断方式,并且介绍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分类、总线仲裁和操作,使学生对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传送方式及总线有全面了解。
第9章介绍TDCMA实验箱实验,主要内容包括通过TDCMA实验箱进行运算器实验、静态随机存储器实验和系统总线接口实验。通过这几个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核心部件的理解。
本书主要由朱世宇、孙令翠、王慧英、万川梅、包海宾、章蕊编写。参加编写、校对工作的还有张峤、张海涛、雷仕英、曹玉强、余玉清、卢政旭,他们帮助增添或改进了书中内容并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编者在此表示感谢。特别是张海涛,为本书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改进本书提供了宝贵意见。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2023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