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脾胃病学说历代名言与药对阐微

書城自編碼: 387926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钦丹萍
國際書號(ISBN): 9787117339360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857
《 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撷要 : 琢璞斋传薪录 》
+

NT$ 398
《 肝病临证辑要 》
+

NT$ 740
《 痰瘀互结--基础与临床 》
+

NT$ 402
《 经方方证辨治要诀 梁如庆 伤寒论 金匮要略248首著名经方精选经方验方方歌汇编 中医世家运用经方临床实践要点 广东科技 》
+

NT$ 398
《 跟国家级名老中医李鲤做临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系列案例教材 》
+

NT$ 653
《 中医跟师临证医案集粹 》
編輯推薦:
本书纵贯上下两千年,横跨医家近百家,涉猎古籍百余种,内容丰富翔实,紧紧围绕脾胃病学说和脾胃病临证实践,既体现理论发展,又展示学说争鸣。书中汇集的名言和药对,均以精练的条文来反映深奥的中医理论,以凝练的药对来汇集脾胃病诊治的精华。
內容簡介:
本书融名言与药对于一体,总结了脾胃病学说和脾胃病诊治的精华,纵贯上下两千年,横跨医家近百家,涉猎古籍百余种,内容丰富翔实。章从历史发展和各家学说角度,对各个时期不同中医名家的脾胃病学说进行分析与研究,凝练历代名家脾胃病学说的特色,在时代大背景下领会脾胃病的精华。第二章萃取历代名言220余条,分门别类进行阐述,解释名言原意,点拨临证应用,参以现代研究。第三章摘录历代药对170余对,从单药功效,到药对特色,再示以方剂,旁及现代研究。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对脾胃病学说精华的总结,并有助于提高医师的脾胃病临证水平,是一本很好的参考用书。
關於作者: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项目等多项课题,并获多项奖项,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十余部学术著作,其中包括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医消化行业专著《中华脾胃病学》、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等,为国家药监局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起草及评审专家,为各项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共识意见或指南专家,并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錄
章 脾胃病学说历代特色/1
节 奠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脾胃病学说特色 /1
一、 奠定脾胃生理认识 /1
二、 完善脾胃病的病因病机 /2
三、 确立脾胃病预防原则与治则治法 /2
第二节 辨证实践——汉唐时期脾胃病学说特色 /3
一、 强调脾胃,调其中和其源,共奏胃气因和 /3
二、 倡治未病,亦重已病防治,论及木火相辅 /3
三、 疾病命名,多重寒热虚实,常有新疾见识 /4
四、 论脾功能,明提运化统血,暗含升清于实 /4
五、 论肝功能,强调肝主藏血,未轻肝主疏泄 /4
六、 论泻之因,继倡湿胜濡泻,更续脾虚致泻 /4
七、 虚寒胃反,主因脾伤水饮,奠定无火基调 /4
八、 近血远血,重视病位鉴别,亦重治疗调补 /5
九、 肺与大肠,理论联系临床,继论肺病及肠 /5
十、 痢疾兼证,除见呕烦渴外,口中肠内生疮 /6
十一、详论黄疸,病因分类治法,更有犯黄之说 /6
十二、论治泄泻,首创气利之说,亦辨下利假象 /6
十三、论治便秘,可辨大便小便,多因故有多法 /7
十四、初识虫染,已知多病累及,杀虫排虫治疗 /7
十五、治疗手段,除用汤丸散外,新创辅助手法 /7
十六、服用药物,注意饮食禁忌,应知用法服法 /8
十七、疾病预后,审查外候探知,详悉生候死候 /8
第三节 官民相应——两宋时期脾胃病学说特色 /8
一、 秉承前贤医理,推进脾胃病学说创新 /9
二、 中医儿科兴起,奠基小儿脾胃病诊治 /9
三、 重视寒邪致病,频用温里药助阳散寒 /9
四、 两宋瘟疫流行,详论霍痢符时代要求 /9
五、 便秘病机复杂,治病体现祛邪不伤正 /10
六、 黄疸分类复杂,南宋医家提五疸分类 /10
七、 止血少用炒炭,鲜药止血为主要特点 /10
八、 泄泻病名确立,创泄泻单独论治格局 /10
九、 合并噎膈病名,倡理气为主治疗原则 /11
十、 呕吐病因复杂,治疗提倡审因而治之 /11
第四节 百家争鸣——金元时期脾胃病学说特色 /11
一、 完素重视脾胃润泽,强调脾胃一身之本 /11
二、 易水学派承前启后,脾胃病学说基本形成 /12
三、 攻邪学派攻邪护胃,注重食疗治疗疾病 /12
四、 滋阴学派强调清和,用药顾护胃气阴精 /13
五、 呕吐病机各有特色,治疗思路各有千秋 /13
六、 热燥两邪共致便秘,医家诊治略有差异 /13
七、 痞满病机各有特色,治疗思路各有千秋 /13
八、 腹痛病因实证为主,治法祛邪吐下寒热 /14
九、 脾胃受湿引起泻痢,治疗方法各有特色 /14
第五节 独树一帜——明代时期脾胃病学说特色 /14
一、 秉承易水思想,崇尚温补脾肾 /14
二、 理论重阳轻阴,治疗重补轻攻 /15
三、 重视先天“命门”,“脾肾”“肝肾”并重 /15
四、 重视命门阳气,慎用苦寒之药 /16
五、 用药重热轻寒,然又各有千秋 /16
六、 理论承上启下,开拓后世学派 /16
第六节 创新汇通——清代民国时期脾胃病学说特色 /17
一、 进一步完善脾胃理论 /18
二、 创新论治脾胃病证候 /19
三、 深入探索脾胃病机理 /20
第二章 脾胃病学说历代名言/22
节 生理机制 /22
第二节 病因病机 /29
一、 基本病因病机 /29
二、 水饮痰湿瘀血病因病机 /33
三、 胃痛痞满嘈杂呕吐病因病机 /35
四、 泄泻痢疾下血霍乱病因病机 /40
五、 胁胀黄疸病因病机 /48
六、 癥瘕积聚噎膈病因病机 /49
第三节 治则治法 /50
第四节 药物方剂 /61
第三章 脾胃病学说历代药对/65
节 健脾补气法 /66
1.人参配厚朴 /66
2.人参配半夏 /66
3.人参配石膏 /67
4.人参配竹叶 /68
5.人参配干姜 /68
6.人参配丹参 /69
7.人参、大枣配炙甘草 /69
8.白术配枳实 /70
9.白术配黄芩 /70
10.白术配山药 /71
11.白术配干姜 /71
12.白术配当归 /71
13.白术配白芍 /72
14.黄芪、人参、甘草配当归、木香 /72
15.黄芪配党参 /73
16.黄芪配当归 /74
17.黄芪配知母 /74
18.生黄芪配皂角刺、穿山甲 /75
19.粳米配甘草 /75
20.甘草配大枣 /76
21.桂枝配白芍 /76
22.茯苓配麦冬 /77
23.黄柏配砂仁 /77
第二节 益气升提法 /78
1.黄芪配防风 /78
2.黄芪配升麻 /79
3.人参配升麻 /79
4.防风配白芷 /79
5.防风配藁本 /80
6.羌活配独活 /80
7.羌活配葛根 /81
8.升麻配柴胡 /81
9.葛根配升麻、蔓荆子 /82
第三节 疏肝理气法 /82
1.柴胡配香附 /83
2.柴胡配枳实 /83
3.柴胡配薄荷 /84
4.柴胡配白芍 /84
5.柴胡配牡蛎 /85
6.柴胡配黄芩 /85
7.香附配川芎 /86
8.香附配白芍 /86
9.代赭石配白芍 /87
10.延胡索配川楝子 /87
11.当归配小茴香 /87
12.陈皮配青皮 /88
13.枳实配芍药 /88
14.白芍配白术 /88
第四节 理气导滞法 /89
1.陈皮配大腹皮 /89
2.陈皮配枳壳 /89
3.木香配槟榔 /90
4.木香配砂仁 /90
5.莱菔子配神曲、山楂 /91
6.旋覆花配代赭石 /91
7.枳实配厚朴 /92
8.枳实配橘皮 /92
9.丁香配柿蒂 /93
10.香附配乌药 /93
11.桔梗配枳壳 /93
12.槟榔配大腹皮 /94
第五节 化痰祛湿法 /94
1.白术配茯苓 /95
2.白术、黄芪配防己 /95
3.白术配泽泻 /96
4.白术配茵陈 /96
5.白术配白芷 /96
6.茯苓配猪苓 /97
7.茯苓配薏苡仁 /97
8.茯苓配泽泻 /98
9.半夏配白术 /98
10.半夏配陈皮 /99
11.半夏配茯苓 /99
12.半夏配瓜蒌 /100
13.半夏配生姜 /100
14.半夏配竹茹 /101
15.半夏配旋覆花 /101
16.苍术配神曲 /102
17.苍术配黄柏 /102
18.苍术配厚朴 /102
19.附子配茵陈 /103
20.干姜配茯苓 /103
21.桂枝配茯苓 /104
22.赤小豆配当归 /104
23.薤白配瓜蒌 /105
24.黄连配瓜蒌 /105
25.苏叶、厚朴配半夏、生姜 /106
26.葛根配厚朴 /106
27.枳实配竹茹 /107
28.藿香配佩兰 /107
29.藿香配砂仁 /107
30.藿香配紫苏 /108
31.杏仁配滑石 /108
32.杏仁、豆蔻仁配薏苡仁 /108
33.滑石配甘草 /109
34.草果配茵陈 /109
35.草果配羌活 /110
36.苏梗配佩兰 /110
37.石菖蒲配远志 /110
第六节 寒热并用法 /111
1.干姜配黄连 /111
2.干姜配黄芩 /111
3.干姜配栀子 /112
4.半夏配黄连 /112
5.半夏配黄芩 /112
6.半夏、干姜配黄芩、黄连 /113
7.吴茱萸配黄连 /113
8.黄连配肉桂 /113
9.附子配败酱草 /114
第七节 理血化瘀法 /114
1.附子配黄芩 /115
2.桃仁配桂枝 /115
3.桃仁配大黄 /116
4.桃仁配红花 /116
5.桃仁配薏苡仁 /117
6.蒲黄配五灵脂 /117
7.当归配大黄 /117
8.川芎配地黄、芍药、当归 /118
9.丹参配檀香 /119
10.三棱配莪术 /119
11.白及配血竭 /119
12.白及配白蒺藜 /120
13.莪术配黄芪 /120
14.赤芍配牡丹皮 /121
15.旋覆花配茜草 /121
第八节 清热泻火法 /122
1.黄连配木香 /122
2.黄连配苏叶 /122
3.黄连配芍药 /122
4.黄连配黄芩、黄柏 /123
5.黄芩配仙鹤草 /123
6.知母配石膏 /124
7.石膏配栀子 /124
8.竹叶配石膏 /125
9.升麻配黄连 /125
10.瓜蒌配海蛤壳 /125
11.郁金配淡豆豉 /126
12.白头翁配黄连、黄柏/126
13.葛根配黄芩、黄连 /126
14.栀子配淡豆豉 /127
15.僵蚕、蝉蜕配姜黄、大黄 /127
16.槐花配黄芩 /128
17.茵陈配大黄 /128
18.茵陈配栀子 /129
19.橘皮配竹茹 /129
20.秦艽配鳖甲 /130
21.百合配知母 /130
22.浙贝母配海螵蛸 /130
23.凤凰衣配木蝴蝶 /131
24.白鲜皮配茵陈 /131
25.金银花配连翘 /132
第九节 泻下通便法 /132
1.大黄配附子 /132
2.大黄配干姜 /133
3.大黄配甘草 /133
4.大黄配荆芥 /133
5.大黄配甘遂 /134
6.大黄配芒硝 /134
7.大黄配人参 /135
8.大黄配升麻 /135
9.芒硝配甘遂 /135
10.杏仁配火麻仁 /136
第十节 育阴增液法 /136
1.玄参配苍术 /136
2.生地黄配玄参 /137
3.半夏配麦冬 /137
4.熟地黄配砂仁 /138
5.沙参配麦冬 /138
6.沙参配桑叶 /138
7.白芍配甘草 /139
8.百合配黄芪、薏苡仁 /139
第十一节 温阳散寒法 /140
1.附子配干姜 /140
2.附子配细辛 /140
3.附子、桂枝配干姜、蜀椒 /141
4.桂枝配附子 /141
5.桂枝配甘草 /142
6.干姜配桂枝 /142
7.赤石脂配干姜 /143
8.沉香配乌药 /143
9.高良姜配香附 /143
10.补骨脂配肉豆蔻 /144
11.吴茱萸配生姜 /144
12.吴茱萸配五味子 /145
第十二节 收敛固涩法 /145
1.赤石脂配禹余粮 /145
2.煨诃子配生诃子 /146
3.石榴皮配秦皮 /146
4.白及配藕节 /146
5.棕榈炭配血余炭 /147
附1 代表性流派简介 /148
附2 代表性医家简介 /152
附3 代表性著作简介 /165
主要方剂汇编/182
药对索引/195
主要参考文献/199
內容試閱
脾胃学说是中医药学说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包括脾胃系统的生理机制、病因病机、疾病防治等内容,其外延涉及脾胃系统与其他脏腑间的相互影响、脾胃学说的现代应用与研究等。脾胃病的概念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即指脾脏与胃腑疾病;广义则应包含参与受纳、运化、传导过程中的多个脏腑疾病,即脾胃系统疾病,影响到多个层面与功能。我于2006年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发表《脾胃学说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详细阐述了脾胃学说的概念。
脾胃病学说是脾胃学说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脾胃病的概念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脾、胃、肠、肝、胆、七冲门等脏腑疾病的内容;这些疾病是中医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中医对其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整理、总结、创新与提高。因此,我们依托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脾胃学说的内涵和外延系统化研究”(2009RA006),对历代中医重要著作中有关脾胃病学说的理论阐述、治法方药、诊治经验等内容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整理归纳,并有重点地对有关理、法、方、药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也对脾胃病学说在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上的新成果进行梳理总结。
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我们对历代各个时期不同中医名家的脾胃病学说进行分析与研究,发表论文近20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历代中医重要著作中散在大量的名言和药对,它们贯穿在脾胃病学说的发展历程中,是脾胃病学说的瑰宝。由于名言和药对是临证思维火花的重要源泉,能够精练地反映脾胃病学说的精华所在,故重视并撷取它们对提高临证水平、促进脾胃病学术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就有医家对前人著述中的重要语句加以收集注释与分类整理,但随着时间的流淌,新的名家名著迭出,加之后世语言表达的环境改变,使得既往前贤对中医名言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又添许多缺憾,存在许多未尽完善之处。因此,我们立足当今,对历代脾胃病学说萃取菁华、撷其典要,并结合现代临证经验,对名家名言加以整理解读,以期在临证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大家明理达义,获得启迪。
本书名言的选择以“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为原则,以对临证有指导意义为价值所在,以期对临证起到启发、指导、警醒、告诫等作用;同时,所选择的名言力求押韵谐调、通俗精练,以便于记诵。书中将脾胃病历代名言分为生理机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药物方剂等4类,先对名言进行释义,明确基本含义,再结合临证进行发挥。
药对,又称对药,是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通常是2味药物,有时是3味或4味药物,是复方小的组成单位。3味药物的组合,又称“角药”。药对组成虽简单,但配伍符合中医“七情和合”理论和组合法度,体现了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理论,以及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七情和合的组合原理,而成为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之一。本书依据功效将脾胃病药对分为健脾补气法、益气升提法、疏肝理气法、理气导滞法、化痰祛湿法、寒热并用法、理血化瘀法、清热泻火法、泻下通便法、育阴增液法、温阳散寒法、收敛固涩法等12类,先阐述药对配伍组成的中药的药性、归经、功效等特性,然后分析药物间相互作用特点,再举证相应方剂、临证应用及现代研究成果等。由于历代本草著作对部分中药性味归经的论述不完全一致,故本书收录中药性味归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为准;个别药典中没有记载者,以所引用的书籍记载为依据。
为了方便读者检索翻阅,在书末附录正文中所提及的主要方剂的名称、出处和药物组成。
本书终得以完成,要感谢工作室同仁及编委会成员的努力;感谢国医大师葛琳仪,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原主任委员、全国名中医李乾构和浙江省国医名师肖鲁伟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的不吝指点和赐序;感谢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中医院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感谢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张永生研究员、浙江中医药博物馆郑洪教授给予的帮助,使本书增添不少珍贵的图文资料。
限于我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疏漏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与读者指正赐教。
钦丹萍
2022年11月10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