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中国园林艺术精神
本书从中国园林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与哲理、假山艺术、掇山技术、北海假山艺术、颐和园理水艺术等六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底色与精神内核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析。
·风景园林界一代宗师,详细解析中国园林的审美密码
孟先生作为海内外知名的风景园林院士,数十年沉潜于园林设计、园林史、园林美学等领域,阅读本书,有如身处园林山水之间,亲耳聆听孟院士的园林讲座,解读中国园林的审美密码。
·进入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人与自然的深度交流
中国园林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门类,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表达自然之理,获得自然之趣;植物、动物、山石、流水、空气、光影等等,一方面作为构成园林的自然之物,一方面又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
·假山艺术与掇山技艺:中国园林美学的独特产物
孟兆桢先生一生沉潜于叠山艺术,在本书中以大量图片尤其是珍贵的手绘稿为案例,穿插历史典故,结合现存的案例,详细讲解了东方独有的艺术门类——假山艺术和掇山技艺。
|
內容簡介: |
《中国园林精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风景园林一代宗师孟兆祯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从中国园林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与哲理、假山艺术、掇山技术、北海假山艺术、颐和园理水艺术等六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底色与精神内核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析。中国园林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门类,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表达自然之理,获得自然之趣;植物、动物、山石、流水、空气、光影等等,一方面作为构成园林的自然之物,一方面又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作者并借助园林艺术理论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功夫,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与哲学内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释,对假山这种极具东方美学特征的艺术门类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结合大量手绘作品不厌其烦地对掇山技艺进行了详细的拆解。本书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导引,可以帮助读者登堂入室,进入中国古典艺术的世界。
|
關於作者: |
孟兆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界一代宗师。无论是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还是规划设计领域均取得重要成就。全面精辟地对明代名著《园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剖析,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发展。代表性专著:《园衍》;代表性风景园林设计作品:深圳市仙湖风景植物园总体规划与设计。
|
目錄:
|
自序
1. 中国园林艺术
2. 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哲理
3. 假山浅识
4. 掇山技术
5. 北海假山艺术
6. 颐和园理水艺术
|
內容試閱:
|
自序
我幸运地考上了1952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造园专业,成为这门学科一年级的新生。当年名为造园专业,而今称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学科,是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的汪菊渊先生和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梁思成先生与吴良镛先生共同策划、建议,经教育B批准后创办的。中国风景园林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优秀的传统,但作为学科则迟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才设立。这样我就成为第一届从一年级开始学习的新生。启蒙老师就是汪菊渊先生,他给我们上了中国园林史、西方园林史、城市及居民区绿化和设计等主要专业课程。其后,他又从杭州请来了孙筱祥先生为我们开设园林艺术和公园花园设计课程,清华大学金承藻先生教我们画法几何和制图,从沈阳农学院请来的宗维城先生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文金扬先生教我们美术课,陈有民先生教观赏树木学,俞静淑先生教花卉学和苗圃学,章守恒先生教园林建筑学,营造学是清华大学的赵正之先生开设的,园林工程由梁永基、陈兆玲先生执教。我自报的师门说明学科交叉性很强,创始阶段都是由交叉学科的老师任教。我们五二级才七位学生,享受这样的师资条件真是三生有幸。这一切为学科知识打下了全面而扎实的基础,我对师恩是感激不尽的。
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并随专业调整到当时的北京林学院。从汪振儒先生的学术报告里我知晓学科研究首先要打好基础,得知是古代造园名著如《长物志》《园冶》《闲情偶寄》等,我便登门求教,请汪雪楣、王蔚柏、张均成三位先生给我讲了三次《园冶》,这才感到有点眉目。我又问老先生,园林最难学的是什么,答曰假山。我便学习传统假山理法、考察假山园、向“山子张”等山石师傅学习假山工程。没钱买山石,便到处捡砂姜,甚至到锅炉房捡与湖石相近的煤渣。到处买上水石和收集小石头借以学习和研究。为了“外师造化”而踏察了三山五岳等风景名胜,从实际中进一步积累活知识。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成立园林学会,我撰写了第一篇论文《山石小品初探》。以实例论证“片山有致,寸石生情”,还特请我的老师孙筱祥先生为我题了论题。由我自己画的图和刻蜡纸油印,可惜现在我已不存此文。这是研究工作之始,我从此走上教学结合科研之路。我爱好的是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和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尝试着逐渐认识、逐渐熟悉、逐渐深入,最后企图找出点什么传统理论来。那时只是朦胧之想,但方向已然确定了。
我从小就精力旺盛,无以排遣,上学前到处游逛。到重庆山城小镇茶馆里听人评理、解怨媾和,看老人喝茶抽叶子烟自得其乐的神态,欣赏豆浆油条店开张写的“开堂”的木牌子。晚上去听书,发觉真有趣。语言生动、表情丰富,简直是独角戏。然后就是模仿,天天写毛笔字“开堂”的颜体,放声学唱听到的京剧,用草纸卷起来学大人抽烟,追狗抓虫无所不为。归根结底就是寻找“日涉成趣,永钻不透”的志趣。逐渐认识到我国的山河太美了,中国人的艺术太美了,它能使我不尽欣赏,学之终身也学不完。我太爱中国了,因生在中国而感到幸福。尽管儿时的家庭环境并不怎么好,但学文化并不一定都要花钱。这是我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根源。
积累了数千年的文化谁能识其全,投以毕生精力也不能尽得,而这正是我追求的。京剧、书法、篆刻、烹调、中医、方言,我所喜欢的只能归结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有个总纲,这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现在看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兼于人,看宇宙的立脚点都是基于此。人不过是自然之中的一员,又是唯一能创造社会和精神财富的一员,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人尊重自然,文字创造反映出“一人为大,一大为天”。自然是最大的,我们臣服并与之协调以求“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从美学看,管子所言“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极是。所以美学家李泽厚先生从美学总结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知晓我是怎么一个人,爱追求什么,便会理解我如何发展而来和为什么要如此写论文。我要感谢生养我的父母、传道授业的老师和致力我文集的一切朋友。诚望大家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