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以国际视角展开叙述,深刻反映了公共事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关注了自闭症、民族融合、行为艺术等多种社会话题,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以意识流为主要创作手法,把蓝猫酒吧作为万花筒,是一个折射全世界各地人群民族融合与文明碰撞的火花,整部作品具有较大的阐释空间;作者的语言细腻诗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独特的叙事风格个性鲜明;书的装帧设计时尚、先锋,深得青年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喜爱。
|
內容簡介: |
长篇小说《深海夜航》以大流行病即将到来作为时间节点,把小说舞台设置在一座江南小城,一个陷入困境的家庭,一对等待情感宣判的中年夫妇(历史学家欧阳教授,和他的太太、评弹演员苏嘉欣),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小酒吧……
小说将当下的社会现实与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与对照,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物和小说主人公家庭成员同台演出。小说歌颂人类意志,客观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关注以小切口探讨与反思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问题。
在人类灾难与时代变局面前,小说试图传达这样的理念:“所有乱象都指向一个新时代,悲观无用,不如思考蓝图,闯过布满暗礁的海。”
|
關於作者: |
朱文颖,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戴女士与蓝》等,中短篇作品《繁华》《凝视玛丽娜》《一个形而上的下午》《桥头羊肉店》等,散文集《我们的爱到哪里去了》《必须原谅南方》等。共计三百余万字。曾获国内多种奖项。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韩、德、意等多国文字。现居苏州。
|
目錄:
|
第一章 / 001
第二章 / 011
第三章 / 020
第四章 / 030
第五章 / 040
第六章 / 049
第七章 / 061
第八章 / 074
第九章 / 079
第十章 / 086
第十一章 / 095
第十二章 / 104
第十三章 / 117
第十四章 / 128
第十五章 / 140
第十六章 / 152
第十七章 / 165
第十八章 / 174
第十九章 / 188
第二十章 / 202
第二十一章 / 215
第二十二章 / 234
第二十三章 / 242
第二十四章 / 250
第二十五章 / 258
第二十六章 / 271
第二十七章 / 277
第二十八章 / 286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作为一位历史学专家以及人类学的爱好者,欧阳教授每天都保有摘选或者记录词条的习惯。这天上午,他选择的是这样两个词条:
一、知识分子
人类疯狂的自由观察者。他们重理解而轻说服,重诱惑而轻统治。他们摆脱陈规陋习,富有警觉,为盲目信念的替罪羊。
他们将以传统的“有机知识分子”的形象重新登场,用自己的辩才为国家、众机构、企业、教派等服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所担当的象征或服务性的职责,将由克隆形象来替他们履行。
在写下“克隆形象”这四个字以后,欧阳教授做了稍许的停顿。他打着了手边的打火机,为自己点了一根烟。他近抽的这条软中华香烟,是一位姓邵的博士研究生春节拜年时送来的。同时作为礼物的,还有一盆皎白如玉、清香扑鼻的水仙花。对于这位邵姓博士生,欧阳教授内心的评价说不上好,却也谈不到坏。虽然此人谦逊有礼,为人低调,做学问也颇为扎实。然而为何对他的好感并非如此深厚、难以真正焕发……欧阳低头抽着烟,再次看着词条中“克隆形象”这几个字,突然不怀好意地偷偷笑了起来。
二、安乐死
一些国家将把选择死亡视为一种自由行为,并将安乐死合法化。另一些国家将限制医疗费用的开支,确立人均医疗费用,赋予每个人“生命权”。人们可随意地使用“生命权”。直至将它消耗完毕。这种做法将制造一个“生命权”的附属市场,使一些人在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后或者贫困潦倒时,可以出售自己的“生命权”。人们甚至还有可能允许出售结束生命的“死亡券”,向人们提供可供选择的“死亡菜单”,如熟睡中的猝死,豪华或者悲痛的死亡,模仿自杀等。
正当欧阳教授在书房仔细摘选、思考词条的时候,欧阳太太——她的全名叫苏嘉欣,则在外面紧邻露台的客厅里烧煮咖啡。那架全不锈钢的德式咖啡机,是他们一年前在工业园区一家大型超市里挑选购买的。此刻正发出一阵貌似嘈杂、内在又颇为和谐的轰鸣声。欧阳太太今年四十五岁,然而体态苗条,身样娟美,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若是和仅比她年长五岁的欧阳教授站在一起,甚至还略微有种学生和老师的视觉感。
作为一名前评弹演员和旅行爱好者,欧阳太太也有不定期记录生活的习惯。大部分是关于旅行计划、美食,还有时尚想象之类。她在欧阳教授的书房里发现过一本名为《中国旅行计划》的书籍。作者是美国作家苏珊· 桑塔格。在她的同名短篇小说《中国旅行计划》中,有着这样的段落:
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我就要去中国了。
为什么人人喜欢中国?人人。
中国事物:
中国食品
中国洗衣房
中国的苦难
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国的确是太大了,以至于难以捉摸。但多数地方都是如此。我暂时不想弄明白“革命(中国的革命)”的含义,却想搞清楚忍耐的意思。还有残酷。以及西方无止境的傲慢无礼……
欧阳太太相当喜欢这本书。虽然有些段落能够马上读懂,而另一些则不能。但是它们统统显得非常神秘。欧阳太太喜欢一切神秘的东西。当初欧阳教授吸引她的一大堆品质里面,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神秘。所谓神秘,就是他和她不同。并且在这不同里永远有她不能企及的事物。
这也就不难解释,近年来,当欧阳太太有点倒嗓的迹象,职业身份渐渐转向幕后,她新增的爱好(至少已经进入中年以后)却颇为令人诧异——它们并没显示出让生命的河流变得平缓的特质:像茶道花道广场舞之类,反而,有些曲折幽深不可思议的东西开始呈现出来。比如说,就在前不久,欧阳太太在半个月里一连去了三次上海,只是为了去上海当代艺术馆观看日本女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展览。
“那是个疯婆娘。”欧阳先生曾经不无忧虑地这样提醒她。
“你说什么?”欧阳太太轻轻吸了口气。
会有那么一些时间,当欧阳太太感觉“她”和“他”之间的神秘感界线模糊之时,她会主动选择扯开话题。而这也是他们多年婚姻得以维系的相处之道。他们结婚快二十年了,如同绝大多数的中国夫妻,彼此已经厌倦到省略了争吵、怨怼、暴怒之类的情绪,而直接进入漫漫长夜般的沉默不语。
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都短时期有了一个婚外恋人。第二次大范围的厌倦降临时,欧阳太太竟然意外地怀上了他们的孩子。这一次的中年得子,让他们的婚姻驶入一个夕阳碎金般洒落的平静港湾。这是个头发柔软的漂亮小男孩,他们叫他家家。有一个阶段,他长得呆萌可爱,眼神晶亮。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家家,家家,快到这里来。”或者,“家家,家家,你又不乖了吧,把床弄得像只狗窝。”
然而到了家家五岁的时候,不对,是四岁多,或许还要更早一些——欧阳先生和欧阳太太发现了一些微妙的不同。如同羽翼下的阴影,逐渐深了,并且蔓延出去。在走访了区级、市级、省级医疗机构,直到见了某个朋友介绍的专业诊疗医师以后,欧阳先生和太太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的家家可能是个自闭症患儿。症状暂时并不很严重,然而也绝不轻微。
“他不聋。但他听不见。”
“他也并不哑……”
这是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医师对他们说的。以前她一定也对很多其他的家长说过类似的话。一定有很多人不太能理解。所以她忧虑踟蹰的眼神在镜框背后捕捉着他们。闪闪烁烁。
然而欧阳先生和太太一下子就明白了。
黑框眼镜女医师是这样解释的:“这么说吧,就好比我们大家都在一扇门的外面,池塘呵、菜场呵、医院呵,这些东西都在外面。我们要钓鱼,就去池塘那里。要吃青菜豆腐、红烧肉呢,就去菜场。万一碰上头痛脑热的,医院也在不远的地方。但这孩子不是这样,不是这样……他被关在了门里。他一个人待在那里,再也不走出来了。”
欧阳先生微微叹了口气。在他的话语体系里,这件事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孩子遇到了一个艰难的形而上的问题。他的逻辑和世界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他不会因为你看他一眼,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回看你一下。同样的,你给他指出了一个世界,要牵着他的手,慢慢地把他带进去。谁都是在那个世界里活的。但他甚至连看都不想看一眼。
而欧阳太太则轻抚住了自己的胸口。她觉得自己的眼泪快要掉下来了。但又漠然得懒得掉眼泪。对于这件事情,欧阳太太也有自己的理解方式。“这是一个天生厌倦的孩子。”她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就如同她对于生活的疲惫与厌倦。就如同她半个月里连续三次去上海观看草间弥生的展览……
展厅里,欧阳太太在那个由无数圆点和条纹交织起来的光影里走动时,耳边常常传来这样的低语或者尖叫:
“这个女人画的都是什么呀……奇奇怪怪的,脑子坏掉了吧……”
“那边墙上的简介,你去看看。讲她真的是精神有问题的,你看了没有?是真的伐?是真的伐?”
这些声音有的很高。因为确实讶异。而有的则被故意压得很低很闷,因为评价错了,在公共场合是要出洋相的。
这个叫草间弥生的女人到底是谁?她画了什么?光是半面墙的简介,就已经给她贴了无数个标签——“密集恐惧症”“精神病人”“圆点女王”“怪婆婆”……而即便有了这么多标签,大家仍然不知道她是谁。只有欧阳太太,她在那些斑驳光影里走动——那是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刚走进去她就惊住了。走了几步她就不愿意出来了,她想蹲下来,她想坐在地上。不,她想做的是整个地躺下。躺下来,仰望那个空间,所有镜像、所有令人眩晕的无限光点还有幻化成的无数的他人和自己,都同时从四面八方向她涌来。
次去,走出《无限镜屋》的时候,欧阳太太觉得整个腿脚都是软的。而人处于亢奋又空虚的状态。
第二次去,她泪流满面。
第三次去,她是后一个离开场馆的。街头华灯初上。她面目安详地坐上地铁,来到高铁车站;然后微笑着买票,坐上高铁,静静离开。
刚才离开的那个地方,是她的梦境。她的灵魂如同被撞击了一样,飞到了另一个空间。而当她知道还有一条秘密通道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时候,眼前的这些鸡零狗碎、虚空疲惫就再也不算什么了。
所以,作为对于自闭症并没有太多了解的一位母亲,欧阳太太竟然天然地立刻了解了儿子家家的处境。家家只不过是个天生厌倦或者很早就厌倦的孩子。虽然家家从没看过什么草间弥生的展览,但那个无限镜屋,或许就在他的脑子里面。
然而,这件事情,乐观的部分是,对于欧阳先生和欧阳太太来说,理解儿子家家的处境都是客观快捷而贴心的。但是,毕竟,对于他们已入中年的婚姻来说,这是第三次,也是彻底的一次厌倦了。
午饭过后,欧阳太太照例坐在电脑前面,浏览了一会新闻,然后打开自己的邮箱。
每周的星期天,欧阳太太的母亲都会从城郊的一所高级养老院给她发来邮件。今天的这封非常简短。
小欣:
昨晚睡得不好。这个礼拜的睡眠都不是很好。上次你给我准备的安眠药,这边的医生说,副作用比较大……所以用用停停,停停用用,更加困扰了。
半夜醒着的时候,想起一件事。你小的时候有缺铁性贫血,所以晚饭时我总是强迫你吃肉。每次你都会很顺从地吃完所有的东西……但是有天早上,我发现了你吐出来的肉。我一直很想知道,你是把那一大口肉藏在舌头底下一整个晚上吗?
还有——你看上去是很乖的,也几乎从不顶撞我,但是——你心里是不是很恨我?……
妈妈
欧阳太太面无表情地看了一遍邮件。沉吟片刻之后,她合上电脑,走到露台上去练声。目前她正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只是在一些节日活动或者社区表演里偶尔客串一下。对了,她喜欢唱的是徐丽仙的丽调。
欧阳太太在露台上练声的时候,欧阳教授则已经转移到了相邻的客厅。客厅角落里放着一套新近添置的音响设备——怎么说呢,欧阳教授是一位半路出家的音乐爱好者。但如果硬要把他进行准确归类,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会去听一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蓝调、爵士乐、传统器乐、民歌、戏曲……他只是在意某些瞬间的感受。很多时候,他的心只是平静理性地跟随着那些音符,流淌着、游荡着,至多微微泛起波澜。但是有那么几次,在很暗的灯光下,他突然感觉自己眼眶湿润。这种久违而强烈的震撼既令他惊喜,同时又让他极为害怕……
“你怎么啦?”有一次欧阳太太正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或许发现了某种异样。她的眼睛淹没在暗处。盯着他。
“没什么。没什么。”他有些慌乱地掩饰过去。并且胡乱找了个理由,调低音响的声音。走出房间。
“我出去买包烟。”
他在街上晃荡了大约十几分钟。再次回到家里,坐回沙发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忘了买烟。而欧阳太太也已经回卧室了。他听到浴室里传来时而激昂时而寂寥的水声。
欧阳教授从来没能完整地归纳出眼眶湿润的原因。但有时候他从书本和历史中寻找参照物。比如说,托尔斯泰晚年害怕音乐,因为有些音乐能强烈地引起他神秘莫测的心潮澎湃,让他交出内心坚决不肯交出的东西。而且托尔斯泰猛烈而更多地抨击的,是贝多芬的音乐。罗曼· 罗兰是这么解释的:“在那么多的令人颓废的音乐家中,为何要选择一个纯粹贞洁的贝多芬——因为他是强的。托尔斯泰比一般人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贝多芬的力。托尔斯泰曾经爱他,他永远爱他。”
这个观点欧阳教授是同意的:“一个人只怕他所爱的事物……”他坐在客厅沙发上听音乐,随意地听,胡乱地听。有时候,一整天甚至整整一个礼拜都是平静的。但还有些时候,他能感到暗潮萌动,有什么东西来了,就在他背后那块黑暗的地方。渐渐汹涌……他的手心开始发汗,身体紧张地收缩起来。
欧阳教授和欧阳太太刚结婚的时候养过一条狗。当它后背弓起,烦躁不安,有攻击人或者其他动物的意图时,欧阳教授才会强烈地感受到:它是动物。而在平时看起来,它仿佛只有一些类似于驯服、忠诚以及温顺的品性。
然而,当欧阳教授眼眶湿润、手心发汗、身体里隐藏着一张弓的时候,他却莫名地感到痛苦。是的,痛苦。因为他不能像那条狗一样一跃而起,恰好相反,在被唤起狂乱的热情之后,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他被牢牢地困在这张沙发上、困在这间屋子里以及他无可奈何、渐渐下沉的中年时光之中。
他甚至不能像一个野蛮人一样吼叫起来,因为苏嘉欣——优雅美丽的欧阳太太就在旁边。他们是亲的人。但是,欧阳太太去上海看草间弥生展览时,欧阳教授在旁边冷冷地提醒她:“那可是个疯婆娘。”而欧阳教授在音乐声中突然眼眶泛红……苏嘉欣则在黑暗中警觉地盯着他:
“你怎么啦?”她问,
“你没事吧?”
“我没事。挺好。”
每一次,他都是这样回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