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內容簡介: |
《中国殡葬简史》全书简明扼要,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按史前、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1949年至今九个历史时期设置模块,每一个模块紧密围绕该时期的丧葬观念、丧葬制度、丧葬习俗等中心议题,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殡葬历史进行了客观的阐释,为传承优秀传统殡葬文化提供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学习资料。本书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殡葬服务与管理专业等的教材,又可以作为殡葬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朱小红,自1997年9月至今在河南省民政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2016年3月任河南省民政学校教务处副主任,硕士研究生,高 级讲师。从事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研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12月主持的河南省教育厅课题《殡葬实践性教学创新模式探讨——以社工理念、方法为切入点》已结项;2016年出版著作《殡葬文化学》,河南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15-10367-2;2017年出版著作《公墓服务与管理》,河南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15-10938-4;2018年主持的河南省教育厅课题《生命文化视角下中职学校殡葬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已结项;2020年4月参与殡仪服务1 X证书申报题库样题的工作,同年承担第十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募管理员裁判工作,主持的省教育厅课题《中职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2020YB0668)已结项;2021年参与民政行业特有职业国家标准墓地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孙树仁,男,汉,社会学教授(三级),现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荣誉院长、全国民政行指委殡葬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济南大学荣誉理事、济南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专家库入库专家、国家发改委价格调研中心专家库入库专家、中国殡葬协会秘书长、全国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师(1992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2年)、学生喜爱的教师(2015年)、民政部职业技能大师(2016年)。曾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国 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主编了我国殡葬领域首本正式出版的教材《殡葬管理》,发表了《论人文殡葬》《哀美与殡葬哀美初探》《基于系统分析的现代殡葬研究》《当代社会生死观研究报告》《殡葬视角的生命文化》《沂水“惠民礼葬”模式初探》《生命文化教育研究报告》《生命文化视角下我国殡葬家庭功能建设研究》《“头七”习俗的现代生命文化意义》《一场体现生命死亡公平性与尊严性的追悼会》《政府和市场互动下的“死墓”转型与升级对策研究》《铭记雷洁琼现代性与人文性的殡葬教育思想》等理论文章。
|
目錄:
|
模块1 绪论
1.1 “殡葬”一词的发展演变与内涵界定 001
1.1.1 “殡葬” 一词的发展演变 001
1.1.2 殡、葬、祭的区别与联系 003
1.2 中国殡葬简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004
1.2.1 学科性质 004
1.2.2 研究对象 006
1.3 中国殡葬简史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006
1.3.1 研究方法 006
1.3.2 研究意义 008
小结 009
思考与练习 009
模块2 史前时期的殡葬
2.1 史前时期的殡葬综述 010
2.1.1 殡葬的起源 010
2.1.2 氏族社会的殡葬 011
2.2 史前时期的殡葬习俗 012
2.2.1 葬法 012
2.2.2 特殊殡葬习俗 014
2.2.3 葬式与葬具 015
小结 016
思考与练习 016
模块3 先秦时期的殡葬
3.1 夏商周时期的殡葬 018
3.1.1 夏商周时期的丧葬观 018
3.1.2 “孝” 观念的产生 020
3.2 春秋战国时期的殡葬 021
3.2.1 春秋战国时期的殡葬观 021
3.2.2 春秋战国时期的殡葬礼仪 026
3.3 春秋战国时期的丧服制度 027
3.4 春秋战国时期的居丧守制 029
3.4.1 居丧守制的起源 029
3.4.2 居丧守制的行为规范 030
3.4.3 居丧守制的丧期规定 031
3.5 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031
3.5.1 墓地与墓葬形制 031
3.5.2 明器制度 032
3.5.3 中国皇陵 033
小结 034
思考与练习 034
模块4 秦汉时期的殡葬
4.1 秦汉时期的殡葬观 035
4.1.1 秦汉时期的厚葬思想 035
4.1.2 秦汉时期的孝道观念 036
4.1.3 秦汉社会的薄葬观念 037
4.2 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俗 038
4.2.1 丧葬礼仪 038
4.2.2 丧葬习俗 044
小结 047
思考与练习 047
模块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殡葬
5.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殡葬观念 048
5.1.1 孝道观念与殡葬 048
5.1.2 薄葬观 049
5.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殡葬礼俗 052
5.2.1 居丧制度 052
5.2.2 潜埋虚葬 054
5.2.3 堪舆的兴起 055
小结 055
思考与练习 056
模块6 隋唐五代时期的殡葬
6.1 隋唐五代时期的殡葬观念 057
6.1.1 儒家的死亡观 057
6.1.2 倡导薄葬观念 058
6.2 隋唐五代时期的殡葬礼俗 059
6.2.1 殡葬礼法 059
6.2.2 殡葬习俗 062
小结 067
思考与练习 068
模块7 宋元时期的殡葬
7.1 宋元时期的殡葬观及士大夫的态度 069
7.1.1 宋元时期的殡葬观 069
7.1.2 宋元士大夫对厚葬及堪舆的态度 070
7.2 宋元的火葬之风 072
7.2.1 宋元时期社会对火葬的态度 072
7.2.2 宋代流行火葬的原因 074
7.3 宋代的厚葬之风 075
7.3.1 宋代厚葬的社会现象 075
7.3.2 宋代厚葬的特点 076
7.3.3 宋代厚葬对社会的影响 077
7.4 宋代相墓术的流行 079
7.5 元代的殡葬 079
7.5.1 元代的殡葬习俗 079
7.5.2 元代的墓祭习俗 080
7.5.3 元代堪舆术的盛行 080
小结 081
思考与练习 081
模块8 明清时期的殡葬
8.1 明清士大夫的殡葬观 082
8.1.1 薄葬观 082
8.1.2 对堪舆说的抨击 084
8.1.3 对迷信思想的批判 086
8.2 明清时期的殡葬习俗 088
8.2.1 殡葬中的奢靡风尚 088
8.2.2 堪舆迷信的泛滥 091
8.3 明清时期的火葬 092
8.4 明清时期的殡葬礼俗 093
小结 094
思考与练习 094
模块9 民国时期的殡葬
9.1 民国时期的殡葬观念 095
9.1.1 对传统殡葬观念的延续及改革 095
9.1.2 新殡葬观念的提出 098
9.2 民国时期的殡葬习俗 100
9.2.1 民国时期的新式葬礼 101
9.2.2 奢华的厚葬风尚 109
9.2.3 殡葬组织的出现 110
小结 117
思考与练习 118
模块10 1949 年至今的殡葬改革
10.1 殡葬改革的发展历程 119
10.1.1 殡葬改革的倡导与实践 (1949年至1979年) 119
10.1.2 殡葬改革在曲折中发展 (1980年至1984年) 122
10.1.3 殡葬改革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1985年至1996年) 124
10.1.4 殡葬改革的全面深化 (1997年至今) 127
10.2 殡葬改革取得的成效 130
10.2.1 形成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130
10.2.2 殡葬事业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131
10.2.3 殡葬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131
10.2.4 殡葬行风建设的新举措 132
10.2.5 绿色殡葬取得新进展 133
小结 134
思考与练习 135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殡葬不仅是一种古老的行为,更是一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沉淀下来的文化,集中了人们对死亡认识、生存价值、人性、亲情等有关人类本源性问题的思考。《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373个,其中殡仪馆1774个,殡葬管理机构815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673个; 殡葬服务机构职工8.7万人,其中殡仪馆职工4.7万人; 火化炉7043台,全年火化遗体596.6 万具。面对每年死亡人口上千万人、治丧亲属上亿人的现实,殡葬专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突出,殡葬行业从传统型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暖民殡葬、人文殡葬、绿色殡葬、智慧殡葬等已经成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此,高素质的殡葬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随着殡葬教育的发展,社会需要能适应殡葬教育和殡葬从业人员培训的殡葬史教材。2018 年7 月,全国数家民政学校的殡葬专业教师组成编写组,着手编写殡葬史教材。我们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较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丧葬的历史发展过程、各个时期的丧葬特色及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积极探索殡葬工作的规律性,力图做到教材内容的浅显易懂,增加可读性、趣味性和普及性。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 中国殡葬史基本知识与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中国殡葬史的发展演变与重要的殡葬思想、殡葬制度、殡葬礼仪相结合,中国殡葬的自身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结合,翔实的文献资料与可靠的殡葬文物(包括新发现的重要作品) 相结合。
本书由多年从事殡葬教育、科研、培训和实务工作的人员编写而成。教材各模块编写分工如下: 模块1中的第1.1节由孙树仁编写,模块1中的第1.2节、第1.3节和模块2、模块4~模块6由朱小红编写,模块3中的第3.1节、第3.2.2小节、第3.3~3.5节和模块7、模块8由杨柳编写,模块3中的第3.2.1小节由刘凯编写,模块9由樊晓红编写,模块10由翟媛媛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殡葬行业同仁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仁不吝赐教。
编者
2022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