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想要改变高校内白人男性统治的局面,召唤出学生的种族多样性,应该先从学科教授多样性课程开始,从改变哲学系名称开始。哲学系应该卸掉哲学系的名头,更名“欧美哲学系” 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让大家意识到所谓的哲学仅局限于西方哲学,而且还有更多种类的哲学被忽视。
本书是辩论性的,且有意带有一些挑衅的意味,希望以此激起人们的讨论,增强相关问题的了解。本书也有意让普通读者读起来感到饶有趣味和通俗易懂。或许我们应该想到的:毕竟,我们是在呼吁民族中心主义哲学系重新命名为“欧美哲学系”,以便反映其故意忽略主流哲学经典之外的一切哲学。然而,很快就非常清楚的是,我们对美国哲学系沙文主义的挑战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本书是详细阐述多元文化哲学主张的一种努力。
——万百安
|
內容簡介: |
知名汉学家万百安教授在此书中倡导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藩篱,开启多元文化主义的对话。他以论辩式的书写,揭示、批判了西方高校中哲学教育所蕴藏的美国沙文主义、种族主义,主张平等地看待中国哲学、印度哲学、非洲哲学中的价值,因为在每种文化的秀哲学中,都能发现同样的价值观;同时结合了美国反智主义、精英主义的背景探讨了哲学在人文学科中的特殊角色,以及哲学高等教育之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不仅局限于教授学生追逐利润、掌握更好的职业技能。如其所述:“哲学就像冰川:它移动得非常缓慢,似乎哪儿也没去,但从长远来看,它会彻底改变你生活的世界。”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万百安(Bryan W. Van Norden),国际著名中国哲学学者,现任美国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詹姆斯·门罗·泰勒哲学讲席教授(James Monroe Taylor Chair in Philosophy)与哲学系主任,兼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席教授、武汉大学比较哲学与文化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至今已出版了十本关于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的著作,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与田史丹合著《后子学时代中国哲学读本:从汉代到20世纪》(Readings in Later Chinese Philosophy: Han to the 20th Century),与艾文贺合著《中国古典哲学读本》(Read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以及近出版的《给每个人的文言文:一本初学者指南》(Classical Chinese for Everyone: A Guide for Absolute Beginners)。
译者简介:吴万伟,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已出版的翻译作品有:《行为糟糕的哲学家》《分配正义简史》《大西洋的跨越》《儒家民主:杜威式重建》《圣境:宋明理学的当代意义》等。
|
目錄:
|
中译本序言
前言
自序
章 多元文化哲学宣言
什么是多元文化?
次善之策
质量论证
本质的民族中心主义
哲学民族中心主义的历史
避免思想帝国主义
我们从此走向何处?
第二章 对话中的传统
形而上学
政治哲学
伦理学
意志薄弱
其他观点
第三章 特朗普的哲学家
美国政治中构筑种族隔离墙
筑墙保护西方文明
耶利哥墙
第四章 电焊工与哲学家
哲学与职业培训
哲学与民主公民素质
哲学对文明的价值
第五章 孔子与苏格拉底之道
哲学在人文学科中的特殊角色
那么,哲学是什么?
复兴孔子与苏格拉底之道
译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