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谈谈《自我与本我》的诞生背景
23年临床分析经验的结果
写《自我与本我》(Das Ich und das Es,1923年)这本书的时候,弗洛伊德已经67岁,他的重要著作已经基本出版,他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巨大声誉。这时候,他开始了理论总结,写了《自我与本我》一书,对过去的心理观察进行梳理。
如果说他之前的所有著作都是对人类心理结构的现象分析,那么这本书就是对人类心理结构的理论总结。这是他次对人类心理结构及其运行模式做理论梳理,在心理学历史上也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尼采曾经说过,伟大思想的诞生本身就是一次伟大事件。如果说,《释梦》(Die Traumdeutung,1900年)是弗洛伊德创造出来的个伟大思想发现事件,那么《自我与本我》就是他创造的第二个伟大思想事件。因为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类心智结构模型,这个模型直到今天依然有用,不少心理学家现在仍然认为,精神分析建构的心理框架依然是好的心智结构理论模型。
当然,这本书也不是突然诞生的,这是弗洛伊德23年临床分析经验积累的结果。
在过去23年的著作中,弗洛伊德从梦境(《释梦》)中发现了无意识结构的存在,在口误和错失行为观察中[《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1904年)]发现了日常中无意识行为的溢出,在《性学三论》(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1905年)一书中探究了心理动力的起源,在《图腾与禁忌》(Totem und Tabu,1913年)一书中思考了人类心理结构的起源,通过《超越快乐原则》(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1920年)、《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Massenpsychologie und Ich-Analyse,1921年)发现了更基本的心理运转原则“强迫性重复原则”。直到1923年也就是他解开梦境秘密的23年后,他终于着手总结心理结构的基本框架。这就是这本书诞生的个人背景。
从达尔文到弗洛伊德
在梳理完弗洛伊德的个人研究史以后,我们也有必要梳理一下其学说的时代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理论,他的研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成果。
很多人恰恰忽视或者不了解他创造精神分析理论的时代脉络,人们很容易觉得弗洛伊德是异军突起的精神分析创始人,却容易忽视他所在的时代,以及时代精神所提供的资源支撑。弗洛伊德在著作中大谈那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作者和作品对他的影响,却极少提及对他真正有巨大影响的两个人:尼采和达尔文。
尽管弗洛伊德在自己的著作中很少提及,但是反对弗洛伊德的专家们在著作[比如《一个偶像的黄昏:弗洛伊德的谎言 》(Le crépuscule d‘une idole : l’affabulation freudienne,2010年)]中详细地证明了一件事:弗洛伊德曾经久久地凝视尼采的著作,因为尼采才是早分析和发现无意识的人,尼采在《论道德的谱系》(Zur Genealogie der Moral: Eine Streitschrift,1887年)、《重估一切价值》(Umwertung Aller Werte,1889年)等书中对无意识都有精深的洞察与描述,弗洛伊德作为德国人,甚至有些害怕阅读这位德语环境的重要哲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运动史》(Zur Geschichte der psychoanalytischen Bewegung,1914年)中坦言:“我极力避免的是阅读尼采著作时会获得的高度愉悦,我的动机很明确,那就是在精神分析的感受操作中我不想被任何可预期的表述所干扰。”在完成了精神分析的主要著作后,弗洛伊德于1931年6月28日给洛泰·比克尔(Lothar Bickel)写信说道:“我拒绝读尼采,尽管——不,是因为——我极可能在他那里发现某些直觉,它们与精神分析所证明的那些东西十分相似。”
在赢得了全球性的名声以后,晚年的弗洛伊德在给阿诺德·茨威格(Arnold Zweig)的一封信(1934年5月11日)中写道:“在我年轻时,(尼采)对我而言是一种无法企及的高贵。我的朋友帕内特医生在恩加丁(Engadine)认识了尼采,而且他当时习惯给我写一大堆关于尼采的事情。”
这“一大堆事情”究竟是些什么事情呢?我们通过对照尼采与弗洛伊德的著作就可以明白,它们很可能都是当时尼采关心的话题,而后来弗洛伊德也做了进一步研究:
尼采的价值重估,其实是用心理学还原视角对人类内部和外部建构的重估;后来弗洛伊德发展了对内部建构也就是对无意识心理的意义重估。
尼采批判的理性,其实是通过群关系和群意志内化的一种心理结构;后来弗洛伊德把这个结构定义为自我和防御机制,并发展出一套结构化的心理学。
尼采提出的超人概念,其实是一种超越自身的意志;后来弗洛伊德创造超我概念,应该从这里获得了启发。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主宰性质,在弗洛伊德那里,其实就是无意识欲望的主体性。
甚至可能还有《论道德的谱系》中对罪孽、犯罪感、愧疚感的分析,后来弗洛伊德在自己的分析中几乎照搬了尼采的观点。
再者,弗洛伊德也仔细研究了达尔文的著作,因为达尔文晚年的核心著作《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就是在论述性选择在人类进化中作为“第二推力”的作用。弗洛伊德提出“性驱力”与“泛性论”几乎可以说就是达尔文性选择观察的心理学版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弗洛伊德理论是用心理学话语对达尔文的性选择发现做了一次精细化的重述与发展。
此外,黑格尔(G. W. F. Hegel)的《精神现象学》(Ph?nomenologie des Geistes,1807年)已经对自我、自我意识、梦境、疯狂、自我与他者的辩证法做了基础研究,这也是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时代背景性著作。弗洛伊德对此没有多谈,但是后来提倡“回到弗洛伊德”的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却从黑格尔那里汲取了很多营养,重建了精神分析。这个事实再次说明,弗洛伊德的发现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站在时代思想巨人肩膀之上的结果。
弗洛伊德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在弗洛伊德之前,人类对心理世界的了解仅停留在混沌状态。大家都知道你、我、他,但是你是谁,我是谁,他又是谁?大家也都知道自己会做梦,但是梦的含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人做心理学意义上的深入考察,大家仅仅是保持好奇和猜测而已。直到弗洛伊德对精神病人进行研究以后,他和搭档约瑟夫·布洛伊尔(Josef Breuer)才发现:正常人是有心理结构在维持个体行为的,精神病人之所以得病,原来是心理结构出了问题。
如果说“贝格尔号”带领达尔文进入的是关于人类演化知识的大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病人的临床研究带领我们驶入的,则是关于人类心理知识的大海:人的心理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心理结构产生于何时?我们是否可以调整心理结构?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改变自我?
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自我与本我》这本书,可能会更加容易理解,也可能仍然会迷糊。所以,本书将从学术历史与临床过程来还原《自我与本我》的诞生,还原心理结构理论的诞生,帮助读者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诸多问题。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自我与本我》这么抽象难懂,直接看案例不行吗?当然行,而且必须看案例。但是,对现象的收集并不能代替对现象的分析,正如对地球万物下坠的观察并不能代替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描述。如果说牛顿是个描述万物的运行结构与动力的人,那么可以说,弗洛伊德是个描述了人类心理结构与动力的人。如果说《释梦》是他有价值的发现,那么《自我与本我》这本书就是对他有价值的发现的理论总结。这就是我们必须想办法读懂《自我与本我》的原因。下面,我们将会坐上弗洛伊德的“贝格尔号”,重新体验弗洛伊德发现人类心理结构秘密的旅程。
由于本书是为了帮助各位真正进入“自我与本我”,所以我不打算一开始就分析《自我与本我》的文本,而是从无意识的被发现讲起,逐步展开讲解弗洛伊德从无意识世界发现心理结构的过程。做这样的内容安排是因为,如果说《自我与本我》中提出的心理结构是一张认识自我与他人的航海图,那么在了解这张航海图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海洋——也就是无意识。
章,我会讲述无意识研究的简史,以及弗洛伊德涉足无意识研究的过程;同时,我会附上一个中国化的案例来说明无意识的运作,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抽象的词。
第二章,我们正式进入对《自我与本我》这本书的文本解读。但是我的解读是“补充背景知识 理论贯通”式的解读,不是那种逐字逐句的解读。在这一章,我们会明白弗洛伊德做出的贡献:他次尝试建构了一套关于人类心智结构的理论,并且这套理论有临床支撑和哲学化论述。
第三章,从古典精神分析展开讲述自我心理学与自我防御机制,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理论造成的现代人自我认知的歧路。这个歧路的影响,往大了说造成了人类文明的分裂,往小了说造成了个人精神疾病的流行。对这个问题,非常有必要分析与解决。
第四章,我尝试用精神分析理论给读者一条重建自我的道路,同时还会以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人的自我重建道路,帮助我们对自身的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毕竟,重新理解自己的文化就是重新理解自身。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补白、贯通、解释和运用,大家可以更好地进入精神分析,更好地重新理解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