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地位——图像小说奠基人的代表作,大名鼎鼎的《与神的契约三部曲》之一,艾斯纳的集大成之作。
威尔·艾斯纳是世界著名的漫画艺术大师,他被尊称为“图像小说之父”,美国漫画界奥斯卡奖“艾斯纳奖”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认为自己是 “一个报告生命、死亡、心碎和永无止境挣扎的图像证人”。1978年,他的代表作《与神的契约》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Graphic Novel(图像小说)”的字样初次被印刷在正式出版物上,从此图像小说拥有了自己的生命,成为和文学艺术并驾齐驱的一种体裁。此后他将这部作品收录进《与神的契约三部曲》(《与神的契约》(1978年)《生命力》(1988年)以及《德罗西大街》(1995年))中,三部作品一脉相承,所有场景都设定在虚构的德罗西大街,根植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私人经历,讲述真实的美国往事,既是一部令人着迷的普通美国人日常生活的编年史,也是艾斯纳感人之至且深具影响力的文学遗产。其中,《与神的契约》由4个故事构成,《生命力》由11个故事构成,而《德罗西大街》是完整的长篇故事,三部曲的压轴作,用更大的野心描绘了更宏阔的主题——社会,展现出艾斯纳对故事鞭辟入里的理解和
|
內容簡介: |
《德罗西大街》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图像小说,讲述了南布朗克斯的德罗西大街在一个世纪里的风风雨雨、兴衰起落。故事聚焦的不是某个人物而是街道本身,作者艾斯纳精心描绘了城市的全景和具体的居民互动。时间不停流逝,但居民的行为却或多或少保持不变。他们自私、冷漠,对新来者盲目排外。小事件导致了巨大的误解,道德上的障碍被轻松越过以获得金钱,老居民搬走,新的人搬进来。战争、社会变革、信仰、移民等彻底改变了这个街区。全书不停变换人物、时代和邻里关系的视角,将街区居民的众多故事交织在一起,让人们真正了解到城市生活的真相,也促使人们对其进行反思——一个街区或一个文明何时开始衰退?人类可以做什么来对抗这种崩溃?
|
關於作者: |
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尔·艾斯纳(1917-2005)是世界殿堂级的漫画大师,他自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漫画产业开创以来就一直活跃在这个领域。他创作了《黑鹰》和《森林女
王希娜》等作品。1940 年,他创作了漫画《闪灵侠》,这部漫画在《星期日报》连载了十二年,每期 16 页,其独特的视角及革新的手法使其创下了单周狂销 500 万份的记录。1978 年,艾斯纳创作了《与神的契约》,他大胆地用文学手法画漫画,开创了一种新的体裁:图像小说。自此,艾斯纳创作了近 20 部著名的图像小说,从而让他成为“图像小说之父”。 1988 年,美国漫画界深具影响力的奖项“艾斯纳奖”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他获得了无数荣誉和重量级的奖项,包括由美国国家基金会颁发的犹太文化终身成就奖(2002),同时作为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教师,他培养的许多学生也成为业界的中流砥柱。迈克尔·夏邦那部曾获得过普利策奖的小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很大部分是以艾斯纳的经历为蓝本创作的。
|
目錄:
|
“威尔·艾斯纳在《德罗西大街》中追溯了这条虚构的大道一个世纪以来的兴衰变化,不但描绘了广阔的城镇全景图,也聚焦于当地的居民变迁史——那些荷兰人、英国人、爱尔兰人、犹太人、非洲裔美国人、波多黎各人——他们的面孔虽然不断变换,却于大街上上演着无休止的出生、死亡与复活的故事。”
——《波士顿环球报》
“艾斯纳的书对我而言,代表着漫画可以达到的高度。这本书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并非对那个时代的反抗。它位于自己的连续统一体中,在北美书店的书架上耐心等待着其他同类作品的问世。”
——《理解漫画》《雕塑家》作者斯科特·麦克劳德
“他(艾斯纳)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手艺人、梦想家、艺术家。他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创新者。他一开始就遥遥领先,他认为漫画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他是对的。”
——《睡魔》作者尼尔·盖曼
“与他那个时代的其他漫画家不同,艾斯纳特别擅长描绘情绪、氛围和现实感(尽管是漫画里的现实)。(他的)世界似乎比其他漫画家的世界更真实。他是其他漫画家偷师的对象。”
——《神奇的收费亭》画师朱尔斯·费弗
“不朽之作,现代都市与人类关系的图像纪念碑。以德罗西大街为引,触及邻里关系的核心与隐秘之处。手术刀般的笔尖揭开伤口:自私、贪婪、迷惘、冷漠、无助……同时又有蓬勃的生命力。上百万人的命运,人群的洪流、贫困与奢华、荒诞与被剥削——从此,图像小说由奏鸣曲跨进了交响乐。”
——goodreads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