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1.《大雁归来》《像山那样思考》入选中小学教材,帮助学生提升写景能力的天花板之书;
2.精装典藏本,简约古雅的复古插画封面。外封采用特种纸,压小采石纹工艺,内封烫银,高品质装帧,珍藏之选;
3.附本书动植物名称英汉对照表;
4.《瓦尔登湖》姊妹篇,自然美文典范;与《寂静的春天》并称20世纪两大环保自然经典;20世纪的“新梭罗”代表作,以万物的美好唤醒沉睡的心灵;
5.颇具文采的博物学美文,带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走进鱼鸟花虫、飞禽走兽的世界;
6.“生态伦理之父”写给21世纪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书,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7.美国公共图书馆“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
8.现实版《桃花源记》,生态文学的“绿色圣经”,在纷繁的世界中倾听自然的声音,寻得灵魂的归宿!
10.将荒野还给荒野,让土地恢复诗意。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不是人类的私有财产人类才能重新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
11.以自然的视角丈量人类的历史、国家的历程、个人的发展,以自然万物关照宇宙与人生。
|
內容簡介: |
《沙郡年记》又名《沙乡年鉴》,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沙郡年记》以四季为顺序,记录了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工作的经历,以及在各个州工作和游历过程中的思考,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土地伦理”代表了利奥波德生态思想的精髓,至今依然受用。这本书展现出利奥波德思想的前瞻性,他也因此被称为生态主义的“先知”。
|
關於作者: |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职业化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他曾前往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地为美国联邦林务局工作,后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创建了荒野协会,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观。1935年,他在威斯康星河畔的沙乡购买了一个荒弃的农场,尝试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并以此为素材撰写了大量随笔,与他的其他文章汇编成著名的《沙郡年记》。
|
目錄:
|
01/初版序言
05/增订本序言
部分沙郡年记
3/一月
6/二月
17/三月
22/四月
31/五月
33/六月
37/七月
45/八月
47/九月
49/十月
58/十一月
67/十二月
第二部分随笔——地景特质
83/威斯康星州
104/伊利诺伊州和艾奥瓦州
109/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21/奇瓦瓦和索诺拉
135/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139/曼尼托巴
第三部分关于乡野的沉思
147/乡野
150/闲暇时间
155/环河
166/大自然的历史
172/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植物
182/鹿径
184/大雁的音乐
第四部分结论
191/土地伦理
212/荒野
223/环保美学
233/附录Ⅰ
235/附录Ⅱ
246/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初版序言
有些人离开了野生生物也可以生活,有些人却做不到。这里的随笔就表达了后者所感受到的欣悦与所面临的窘境。
在文明进程开始摈弃自然环境以前,野生生物在人们眼中,就像晨风和落日一样理所当然。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牺牲自然的、野生的、自由的万物?只有和我一样的少数人会认为,看到大雁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要比看电视所得到的快乐更生动自然,寻找一朵白头翁花的美妙情趣与言论自由一样,都是不可剥夺的权利。
我承认,在机械化生产为我们带来丰盛的早餐之前,在科学为我们揭示野生动植物从何而来、如何生存之前,自然环境里的这些东西几乎没有多少人文价值。因此,全部矛盾就归结为一个值得思量的问题。我们这些少数派看到了进化过程中的递减定律,反对我们的人却没有看到。
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状况调整对策。这些篇章就体现出了我的对策。它们分为三部分。
第I部分叙述的是,我和家人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木屋中过周末时,观察到了什么景象,产生了什么感受。威斯康星州的这个沙地农场,先是被日趋庞大与完美的社会耗尽资源,之后又遭到了抛弃。我们则试图用铲子和斧头,在这座农场上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失去的东西。正是在这里,我们进行寻找,并仍能找到上帝所赐予的食物和无穷乐趣。
这些木屋随笔按照月份先后排列为“沙乡年鉴”。
第II部分是“随笔:四处漫游”,其中细述了我生活中的一些插曲,它们让我明白,我的同行者并非步调一致。这一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有时是痛苦的。40年来,我在美国大陆各个地方亲身经历的这些插曲,对于各种可被共同归结为“自然资源保护”的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例证。
第III部分是“结论”,其中提出了一些逻辑性更强的观点,科学合理地解释了我们这些少数派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只有对我们非常有认同感的读者,才会费神思索这里提出的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可以说,这些随笔告诉了我的同行者,应该怎样做才能恢复我们应有的步调。
自然资源保护并未取得应有的进展,因为它与亚伯拉罕式的土地观念毫不相容。人们认为土地是属于自己的商品,因此滥用土地。只有把土地视为我们所隶属的群落,我们才有可能带着爱与尊重来使用土地。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土地才能在机械化时代的冲击中幸存下来;也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在以科学为主导的情况下,我们才仍有可能收获土地奉献给人类文化的美学价值。
土地是一个群落,这是生态学的基本观念,但是土地应该得到爱与尊重,这种观念是伦理规范的延展。土地会带来文化上的收获,这一事实很早就被人们所接受,之后却又常常被人遗忘。
这里的文章试图融合这三种观念。
当然,关于土地与人的看法,会受到个人经历和偏见的混淆与扭曲。然而,不论怎样,水晶般透彻的一点是:我们日趋庞大与完美的社会,如今就像患上了疑难杂症,由于时刻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是否运行良好,竟至失去了维持的能力。整个世界都如此贪婪地要求得到更多的浴缸,结果却失去了制造这些浴缸所需的稳定性,甚至失去了关掉水龙头的性能。在这种时候自然、有益的行动就是,略微放一放业已泛滥的物质享受。
要达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我们或许应该对照自然的、野生的、自由的万物,而对非自然的、驯养的、失去自由的事物要重新进行评估。
——奥尔多·利奥波德
1948年3月4日
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
(注:此为“初版序言”,根据作者初版时的原文译出。其中提到的第Ⅰ部分、第Ⅱ部分、第Ⅲ部分与本版所选择的译本不完全一致是正常的)
增订本序言
1948年,奥尔多·利奥波德去世时,《沙乡年鉴》还只是草稿。这些手稿由利奥波德之子卢纳进行编辑,于1949年成书出版。之后,利奥波德生前从未发表的另一批随笔和日记也由卢纳加以整理,并在1953年以《环河》为标题出版。
这里的新版本包括《沙乡年鉴》的全部内容以及《环河》中的随笔。文章的排列顺序在此有所变更,其中的两篇随笔被合并在一起,旨在避免重复,并更好地呈现利奥波德的主要观点。重新编排之后,本书初版序言中所介绍的各个部分发生了下述变化:第II部分已被重新命名,第III部分调整为第IV部分,新的第III部分主要选自《环河》。我们还修改了文本中一些有可能误导读者的过时引证。
很多人都曾阅读并引用过这些文章,然而,公众在强烈追捧“自然美”的价值时,却遗忘了这些文章的主旨。比如在路边种些花草进行美化,这绝非利奥波德所理解并宣扬的人与土地之和谐。美国一方面在立法中声称要保护自然之美,另一方面却计划着在两处极具自然价值的地方修筑水坝。在科罗拉多大峡谷修水电站的提案早已呈交国会,这样的工程终会毁掉生机盎然的河流,大水将会淹没这一独特自然遗产的大部分地区。
若干年来,筹建中的项目还包括在阿拉斯加开发水电,所选位置将使太平洋沿岸的迁徙水禽因为蓄水而失去主要的繁殖地。许多个年代里,野鸭、大雁和其他鸟类每年都要飞过华盛顿、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但是水坝的修建,会在瞬间消灭这些鸟中的绝大部分。当年奥尔多·利奥波德写下“大雁的音乐”时,这一切还都无法想象,而现在这种景况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我们头上。遗憾的是,提议、拥护并实行这一计划的美国人,会以经济利益之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尽管经济学不应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何况人们本可以寻找并采用其他可行的发电方法。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孙辈这一代人,有的是大学校园里的叛逆青年,有的在为社会事务工作或参加游行,有的正在异域的土地上战斗。当年,奥尔多·利奥波德对于“野生的、自由的万物”做出了睿智的理解与雄辩的阐述,而随着他的孙辈这一代人变得成熟,保护“野生的、自由的万物”也到了关键时期。
在吸引这些年轻人注意的所有事务中,大自然所面临的困境已然是后的呼唤。人类对土地的冷漠态度,正在给野生的、自由的生灵带来毁灭。要遏制对自然的破坏,好的办法或许就是,把弘扬土地伦理的紧迫任务托付给年轻一代。
卡罗琳·克拉格斯顿·利奥波德
卢纳·利奥波德
1966年6月于华盛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