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纯粹·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書城自編碼: 387009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绘画
作者: 刘雪枫 纯粹pura出品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5837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67
《 纯粹·贴近浪漫时代:从贝多芬到理查·施特劳斯 》
+

NT$ 388
《 纯粹·音乐的精灵 》
+

NT$ 428
《 最美山水画100幅 》
+

NT$ 312
《 水彩画入门 》
+

NT$ 356
《 油画棒创意临摹集 》
+

NT$ 245
《 画出今天的自己:零基础插画人物水彩技法 》
編輯推薦:
本书卖点
作者刘雪枫以轻松、幽默、自然、知性的语言评述音乐家及其作品,并结合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将作品内涵、特色等娓娓道来,帮助观众更透彻地理解领悟、聆赏音乐作品。可以说本书亦是西方音乐发烧友的导游图、解说词,对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大有裨益。

编辑推荐
本书为乐评家刘雪枫的一部音乐随笔集。其间对一场演出、一张唱片、一部作品的版本取舍以及对一位音乐家或演奏家的评论,既客观中肯又论点鲜明,叙述方式浅显易懂、娓娓动听,将音乐评论写出了散文的韵味和成色,不仅将古典音乐的魅力展现于眼前,更以渊博的音乐知识和开阔的人生视野为热爱生活、喜爱音乐的人开启了艺术审美的大门。
內容簡介: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是音乐评论家、文化学者刘雪枫关于西方经典音乐的随笔集,更是作者近三十年来在音乐评论及唱片鉴赏领域笔耕的阶段性精华结集。书中描绘西方音乐史上巴洛克和古典时代群星璀璨的壮观图景,梳理、品鉴了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巴洛克及古典时代的音乐巨匠及其作品,从文化和文明的历史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同时对如何欣赏、理解和评价当下的音乐阐释提出了开风气之先的洞见。
關於作者:
刘雪枫,音乐评论家、文化学者,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爱乐》主编、《人民音乐·留声机》主编、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文化顾问、中国国际合唱节艺术委员会主席兼艺术总监等,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特聘教授及兼职研究员。著有《给孩子的音乐》《贴近浪漫时代》《音符上的奥地利》《隐秘的肖邦》等音乐文化论著 20 余种,主编《瓦格纳戏剧全集》、“京师爱乐丛书”等。
目錄
感受质朴,享用美声?——北京喜看《奥菲欧》?/ 003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010
当“古乐”成为运动?/ 014
现场聆听库伊肯的理由?/ 018
雅科布斯的古乐世界?/ 021
科隆的古乐竞技?/ 025
音乐消夏秘方?/ 029
今夜有巴洛克陪伴?/ 034
由杜阿多爱上科莱利?/ 038
“红色小提琴”的《四季》?/ 041
弹出来的亨德尔?/ 045
我的“胎教音乐”?/ 049
我终于迷上了巴赫?/ 053
让聆听巴赫成为“私密”?/ 057

……. ……

现在流行古拜杜丽娜?/ 358
极致的简约工整之美?/ 361
我们时代的布里顿?/ 365
我自己在走另一条路?——波兰作曲家潘德雷茨基访谈?/ 370
痛彻心肺的“哀恸之歌”?/ 374
克莱默的“王国”?/ 382
扑面而来的皮亚佐拉?/ 386
作为作曲家的萨洛宁?/ 391
这不是李白,也不是歌剧?——歌剧《诗人李白》观后?/ 395
音乐,陷入概念的旋涡?——观谭盾歌剧《茶》有感?/ 399
华人撑起的歌剧大戏?——旧金山歌剧院观《接骨师之女》有感?/ 406
北京音乐节歌剧制作三题?/ 414
林茨的中国式“轻歌剧”?/ 423
“风流寡妇”与轻歌剧“本土化”?/ 429
徜徉于上帝呼吸间的羽毛?/ 433
后记?/ 437
內容試閱
序一
如何在后现代生存境况中,对古典音乐做出文化上的界说——此一界说既关涉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又回溯音乐的起源,深嵌于音乐的特质,且旁及公共话语和人类事务——这实在是一个世界性的界说难题。它首先是个语境和词汇表的难题。当代重要的文化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认为:“音乐乃是一种越界行为。”问题是,当音乐超越了自身的专业表述和技术媒介后,作为萨义德所说的“越界行为”,它用何种性质的界说来定义自己在当今人类生活中的状况、作用和可能性?我不认为存在这样一种现成语言,而为之发明一种全新的、贴切的语言又谈何容易?古典音乐之界说不像摇滚乐,后者的生成、衍化、能量、影响,与20世纪的物质现实和精神动向有着奇特的同构关系,其界说往往带有天然的社会学和文化批判的文本倾向,呈现出激进的、对抗的、左派的、白热化的修辞特征。古典音乐之界说也不像流行音乐那样,可以从大众时尚、广告用语、传媒趣旨等资源中汲取“变色龙般的”善变性和多样性。就确立界说的词汇表而言,古典音乐甚至不及它的副产品——音响工业来得方便,因为音响体系对自身的界说可以方便地从科学领域、技术行业的话语体系借用观念、术语、预设和转喻,这是一种词与物、直觉与零配件、主观感受与客观指标混而不分的借用。众所周知,音响工业从中发展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界定、自我表述、自我推销的硬件行话。
如今整个世界都在说着这样一种工具理性的硬体话语。这是一种硬通货式的全球话语,带有标准化、品牌化、数据化、简约化等后现代特征,易于翻译和兑换。说到底,这是一种资本的话语、物的话语,但似乎又并不缺乏自然或人性的成分。比如,Mac机用咬了一口的苹果来定义自己,其潜台词是:你可以把电脑直接翻译成甜,兑换成甜。不是有好几款喇叭线、讯号线、电源线,在广告文案中大讲自己是“甜线”吗?美国销量极大的音响杂志《立体声》每年都要发布一次权威性的“TAS器材排行榜”我曾在2002年度的TAS榜上,看到售价达12000美元的CD机LINNCD12与一款售价约5000美元的“音乐传真”CD机同列A类榜单。妙的是关于后者的编辑评语:这是穷人的劳斯莱斯(前半句话——“LINNCD12是富人的劳斯莱斯”没说出来)。这里先不去讨论能花上5000美元买CD音源的人算不算得上穷人(即使是在与等级制无关的比喻意义上)的问题,真正发人深省的问题是这句话里的“劳斯莱斯”——究竟是一个物呢,还是一个纯象征,抑或是法国当代著名文论家罗兰·巴尔特所说的一种自然?罗兰·巴尔特在谈及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时,认为它已经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一种自然——词的自然,文化和心理的自然。TAS评语里的“劳斯莱斯”也成了这样一种自然。没有几个人坐过劳斯莱斯,但人人都懂劳斯莱斯的涵义是什么。物兑换成了词。
实际上比兑换更迫切的是对冲:词与物的对冲,艺术与商业的对冲,身体与灵魂的对冲,以及由一系列的对冲构成的泡沫和碎片的后现代语境。对冲之余,音乐变成了什么?这个问题正是本书作者刘雪枫所关注并加以追问的。
在回到前面提到的如何在后现代生存境况中对古典音乐做出界说这一世界性难题之前,我想,我们这代人中的爱乐人是否应该安静地坐下来,读一读刘雪枫这本书,看看他作为一个近年来在国内深具影响力的乐评专家,是怎样置身于此一难题,又是怎样做出回应的。这本书不是一本理论性质的艰深专著,而是具体到唱片的版本比较和取舍推荐,具体到一场音乐会或一次音乐之旅,具体到谈论评说一个指挥家、一个演奏家、一个歌唱家,这么一本娓娓道来、专注于音乐现实的内在向度和外观世态,力图将音乐生活中的初始感官之美、日常经验之美深深推进音乐之奇境的书。无论是在音乐的精神深处还是世俗表层,作者都能做到细察事物的纹理,着眼于瞬变之真与恒常之真的并行不悖,两者的比例之美、平衡之美,以及美之不足和难以两全。局限性,在刘雪枫的行文中体现得如此隐忍,如此萧瑟,就像我们在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中听到的那样。这是那种因成熟而获得的局限性——它是对真性情的抽象处理,对高级趣味和专业鉴识力既放纵又加以适度克制的那样分寸感。这是一个人在听了三十多年的美妙音乐,收藏了数万张CD,出席了数百场音乐会,写下百余万字的音乐评论后,才有幸获得的局限性。我能从中感到这个人的沧桑感,倦怠感,以及由聆听、写作和音乐杂志编辑杂务综合构成的漫长音乐人生在他身上折射出来的远思近虑,左顾右盼,旧悟新惑,高蹈低回。
局限性,这就是刘雪枫在界说古典音乐的写作过程中为我们带出来的启迪。回想一下,我们此前能在国内读到的音乐评论文字,要么是介绍说明性质的,要么是主观感受性质的。就语境和词汇表而言,前者倾向于借用专业音乐辞典或音乐教科书的公共资源,后者则主要是以老派哲学的格言体写作或传统文学的美文写作为范本。刘雪枫乐评写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他提供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可能性,或者说一种新的尺度,足以丈量出在他之前的国内音乐评论写作,与古典音乐之界说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之间的真实距离。有些读者或许会质疑刘雪枫的某些观点、取向或判定,我自己就时常对他提出类似的质疑,比如,对于刘雪枫在评述和取舍贝多芬交响曲演奏的诸多优秀版本时,压根儿不提在我看来深具文献价值、除富特文格勒外几乎无人可以企及的克纳佩尔茨布什(特别是他的贝多芬第三、第八交响曲),我就有不同看法。但这样的质疑是必要和积极的、半透明的、带有擦去灰尘这样一种暗喻性质的思想动作,有助于澄清我们每个人对音乐做出反应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当然,我阅读刘雪枫的文字,更多的时候是对所见略同之事之人的相互印证。此如切利比达克,比如赫尔曼·舍尔欣。阅读刘雪枫有时还会带来一种开卷有益的知性补充,比如我从关于马勒《大地之歌》版本举隅的精彩文章中,得知布鲁诺·瓦尔特指挥的《大地之歌》共有五个CD版本,而我此前一直以为他只有三个版本面世。在版本比较方面,刘雪枫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行家里手,他那厚积薄发的独到眼光和功力在字里行间随处可见,这赋予本书以CD购碟指南这么一种功能性的用途。对于众多读者这实在是件好事。这等于花一本书的钱,买了两本书——一本是评论性的,一本是实用的。


序二
雪枫要出书,让我作序。但我实在不知如何落笔,只能随心而写。
我和雪枫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中,相熟于90年代末,随后同在两个不同的却又都冠以“爱乐”之名的机构工作——雪枫供职于《爱乐》杂志,而我在中国爱乐乐团当指挥。这一来二去的,接触自然就多了起来。
雪枫独树一帜的音乐评论文章,是国内少见的真正像评论文章的文章,并不人云亦云、媚雅媚俗,个性很强,而且涉猎的作品以及乐团、乐人的范围很广,与诸多同仁一道迎来了近年来中国乐评的一个较佳时期。
但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他所有的评论文章。雪枫个性强,亦主观,有时个人意志的表现难免超越音乐本身或作曲家原著要求的意思。也可能多数评论家都是如此:以听唱片或读传记而想象艺术。尽管如此,我还是盼望能经常看到他的文章,至少他的文章让我们关注真正的音乐生活,让我们反思真正的音乐生活,而不是只照登一些翻译的、与我们中国音乐生活并无直接联系的逸闻趣事,以及一些故作高深的不咸不淡的文章。我们的音乐生活是应该有评论的、有监督的、有批评的和有喝彩的。
谢谢雪枫这些年的文章,它们毕竟是音乐家们的动力。
值此雪枫新书出版之际,寥寥数语以表祝贺。



序三
我对解构、解读音乐的文字总是心怀某种敬畏。我觉得,和其他类型的艺术,如绘画、雕塑、诗歌、小说、电影、戏剧等等相比,音乐是能直接作用于情绪和情感的,因而也是能直触心底的。也正因为如此,那些理性地去解构、解读音乐的文章,我觉得,容易引起读文章的人,尤其是想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来进入音乐之门的古典音乐向往者的误解。
所以我一直很主观地认为,刘雪枫写的那些关于音乐的文字,是给像我这样的人读的。什么样的人呢?听过一些欧洲古典音乐,喜欢一些古典音乐,但往往只是沉湎于感情层面上与音乐发生某种“共鸣”的音乐聆听者。我总是称自己为“纯消费型的”音乐爱好者,但毕竟音乐不仅只是音乐自身。音乐是艺术的,是文化的,也是历史的。音乐是包容万象的宇宙,也是内涵无限的乾坤。
早知道刘雪枫,就是在三联书店的《爱乐》杂志上读他写的关于音乐的文章,尤其是关于古典音乐唱片的文章。我听音乐,基本是“依赖”唱片,所以格外注意《爱乐》上介绍、评论唱片的文字。读雪枫写的关于演唱瓦格纳歌剧的那些歌手的文章、关于瓦格纳歌剧唱片的文章;关于指挥家卡拉扬、西诺波利、哈农库特、加迪纳等等;关于古乐,关于现代音乐……觉得很过瘾。无论是有同感的还是不全以为然的,都觉得过瘾。因为我说了,他的文章不是音乐启蒙读物。比方说,你得是听过一些瓦格纳的音乐,再去读他的那些关于瓦格纳音乐和唱片的文字,才有可能觉得过瘾。
和雪枫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则是因为我的一位好友和他的一位好友是好友。2000年岁末,穗康从纽约回国,专程从上海来北京和朋友聚聚,住在我家。有天晚上他要和欧阳江河一起吃饭,拉我也去,并对我说,刘雪枫也会来。我去了。一年后,在雪枫的鼓励下,我也尝试着给《爱乐》写点自己听音乐的感想之类的文字。尽管依然还是觉得,读他的文字过瘾,但我觉得更过瘾的是和他一起听音乐,一起聊音乐。记得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我和他多次一起在望京的一家餐馆吃饭,每回都是两个人“对撅”一瓶56度二锅头,酒酣之后,去到他家听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听富特,听切利,听舍尔欣。现在回想起来,若是那时候把雪枫的言论记录下来,必是绝好的关于音乐的文字。
还是再回到这本书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把雪枫近三十余年来所发表的音乐文字结集出版,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本书的读者范围其实是很宽泛的。对一个初涉古典音乐领域的人来说,这本书能起到一个“指示牌”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很重要的。听音乐,尤其是通过唱片去接触音乐,版本介绍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我的经验是,当你初次接触一部作品,你聆听的个版本,会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你对这部作品演绎的参照。雪枫每谈及音乐作品,必涉及唱片版本,正是因为不同诠释者的解读视角,帮助我们更加深入、更加多元地去理解了音乐。这大概便是欣赏音乐享受音乐的必经之途吧。
曾经和雪枫聊天,他说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静下心写一些音乐理论方面的专著,比如歌剧史或者乐队指挥史。我想,我,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音乐爱好者,都会期待着这样的专著问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