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并不是一本中规中距的学术文集,只是一些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思考。本文集从知识创新、演进的角度看,从事知识生产或学术研究者,但绝大多数人只是从业者而非创新者。有些章节虽然超出经济或经济学的范围,但也是社会观察和学术研究的一部分。本书不限于经济与管理领域,还涉及了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大部分文章已经发表或出版。其中,论文和著作偏重于早年,评论或随笔则以近期为主,多数为独立写作,个别为作者。本书大致分为三辑:经济之见,政经之见,不经之谈。以“经”字如线贯穿全集始终。
|
關於作者: |
李由,男,籍贯江苏新沂,户籍北京,汉族,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兼及法学、政治学、中国古代文学等领域。 关注真实有趣的、有用无用的问题 。
|
目錄:
|
自序
篇 经济之论
?试论艺术品的劳动特征和价格形成
?体制效益与改革周期——兼论对体制改革的态度取向
?论工效挂钩改革的局限性——从广东、福建两省看威胁工效挂钩改革的几个因素
?工资适度增长:理论·现状·对策
?建立开放性、竞争性市场——从寿光县蔬菜批发市场看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种方向
?企业隐蔽性破产:原因、现状与对策
?试论收入变动、国家规模与积累的相互关系
?《大国经济论》导言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区域发展问题
?《公司制度概论》导言
?论经济转型的动力主体、实现途径和制度保障
?《新编政治经济学》自序
?知识创新、分工扩展与社会扩大再生产
第二篇 政经之见
?为个体、私营经济撑起一片蓝天——透视《个人独资企业法》
?口渴:条例能否当一场及时雨——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
?信息的非对称与市场的低效性
?中小企业板:同中小企业的春天擦肩而过
?《中国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后记
?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的发展——陶大镛教授访谈
?社会经济转型与工会的职能定位和职工的权益保护
?**等与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取向
?中国发展道路:条件、原则、方式与未来——一个规范性的解释框架
?知识的创新、市场与经济发展
?华为的治理方法论
?我国未来发展的环境因素和战略选择
?走向人民主体、*本位、创新驱动的共同富裕之路
第三篇 不经之谈
?趣话用典
?《唐诗今选》序言
?盛唐诗人张万顷*考释
?嘉祐二年春的帝国华彩
?欲采蘋花不自由
?细说京师大学堂
?朱师
?钱钟书不招研究生
?送书出门记
附录 部分著作和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