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危机为背景,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经济低碳化发展为方向,并重点分析“双碳”目标的影响及其实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机制,尤其是金融法制保障。在分析碳金融制度的基础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从法学及相关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碳金融及其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及意义。继而,本书从法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剖析碳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需求、理论基础与内容框架。后,书中分析了碳金融法律制度的构成部分——碳信贷法律制度、碳证券法律制度、碳保险法律制度,以期形成一套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碳金融制度体系,以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生态文明的发展。
|
關於作者: |
李传轩,1978年12月生,安徽阜阳人,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上海市法学会环境和资源保护法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评审专家。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4)、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2019)。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12)。 长期致力于环境法基础理论、绿色金融法、绿色财税法、气候变化法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相关教学工作。先后出版《生态经济法:理念革命与制度创新》(2012)、《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金融法律制度研究》(2019)等专著5本,翻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德豪斯(Nordhaus)《绿色经济学》(合译),主编教材《中国环境法教程》(2021)。在《法学》《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法学论坛》《清华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荣获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2017)等奖项。先后主持和承担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主持或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生态环境部、上海市人大、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等相关机关多部法律规范的起草论证工作。
|
目錄:
|
目 录
章 气候变化应对、“双碳”目标与碳金融的提出… …………… 001
节 气候变化问题及其重大影响…………………………………… 002
一、气候变化的概念与成因………………………………………… 002
二、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 003
三、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 008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方案与立法进程………………………… 010
一、减缓性路径及其策略方案……………………………………… 010
二、适应性路径及其策略方案……………………………………… 012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立法进程………………………………… 013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典型国家国内立法行动……………………… 015
第三节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实现路径………………………………… 017
一、“双碳”目标的提出……………………………………………… 017
二、“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 019
第四节 碳金融的提出…………………………………………………… 021
一、碳金融的概念辨析与厘定……………………………………… 021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碳金融的提出背景……………… 026
三、碳排放权交易的资金支持:碳金融的直接基础……………… 027
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机制:碳金融的主体功能……………… 028
第二章 碳排放权交易及其市场发展………………………………… 031
节 碳排放权交易概述……………………………………………… 032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概念……………………………………… 032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初步尝试……………………………………… 033
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检视………………………………… 035
一、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实践考察与评析…………………………… 036
二、典型国家碳市场的发展实践考察与评析……………………… 042
三、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实践状况与评析…………………………… 048
四、困境突破与机制创新:我国未来碳市场的发展走向………… 051
第三章 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制度与交易规则……………………… 055
节 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制度……………………………………… 055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权利基础:碳权利…………………………… 055
二、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065
三、碳排放配额分配制度…………………………………………… 068
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规则……………………………………… 071
一、交易主体………………………………………………………… 071
二、交易对象与交易范围…………………………………………… 074
三、交易平台与支持体系…………………………………………… 075
四、交易形式与登记结算…………………………………………… 077
五、监测核查、配额清缴与信息披露……………………………… 079
第四章 碳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需求、理论基础与内容框架……… 083
节 碳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需求…………………………………… 084
一、碳金融的国际发展历程………………………………………… 084
二、碳金融的国内实践尝试………………………………………… 089
三、碳金融的法制需求……………………………………………… 092
第二节 碳金融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093
一、气候责任理论…………………………………………………… 094
二、绿色治理理论…………………………………………………… 096
三、碳金融宏观调控理论…………………………………………… 097
四、碳金融市场监管理论…………………………………………… 100
第三节 碳金融法律制度的内容框架…………………………………… 102
一、碳信贷法律制度………………………………………………… 103
二、碳证券法律制度………………………………………………… 104
三、碳保险法律制度………………………………………………… 104
四、碳基金法律制度………………………………………………… 105
五、碳金融衍生品法律制度………………………………………… 106
第五章 碳信贷法律制度……………………………………………… 107
节 碳信贷法律制度概述…………………………………………… 107
一、碳信贷的相关概念与表现形式………………………………… 107
二、我国碳信贷的发展现状考察…………………………………… 110
三、我国碳信贷相关制度政策评析………………………………… 113
第二节 赤道原则中的碳信贷规则及借鉴……………………………… 123
一、赤道原则的提出、发展及影响………………………………… 124
二、赤道原则的基本内容及评析…………………………………… 126
三、赤道原则中的碳信贷规则……………………………………… 139
四、赤道原则下碳信贷规则之借鉴………………………………… 142
第三节 我国碳信贷法律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144
一、制度理念的革新………………………………………………… 144
二、业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145
三、宏观调控制度的更新…………………………………………… 147
四、市场监管制度的维新…………………………………………… 148
第六章 碳证券法律制度……………………………………………… 151
节 碳证券法律制度概述…………………………………………… 151
一、碳证券的基本概念与表现形式………………………………… 151
二、我国碳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153
三、我国碳证券相关制度政策评析………………………………… 156
第二节 碳证券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169
一、《气候债券标准》的内容及借鉴………………………………… 169
二、《绿色债券原则》的内容及借鉴………………………………… 175
三、《负责任投资原则》的内容及借鉴……………………………… 179
第三节 我国碳证券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183
一、碳证券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184
二、碳证券相关标准的整合统一…………………………………… 185
三、碳证券评估认证与评级制度的有效构建……………………… 187
四、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加强…………………………………… 188
五、公司绿色治理制度的创新发展………………………………… 190
六、市场监管机制的协调构建……………………………………… 192
第七章 碳保险法律制度……………………………………………… 195
节 碳保险法律制度概述…………………………………………… 195
一、碳保险的基本概念……………………………………………… 196
二、碳保险的重要功能……………………………………………… 197
三、我国碳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199
四、我国碳保险相关制度政策评析………………………………… 200
第二节 碳保险法律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206
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碳保险产品创新发展及借鉴………………… 206
二、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原则》及借鉴…………………………… 208
三、国际保险业气候相关风险监管规则及借鉴…………………… 212
第三节 我国碳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217
一、碳保险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217
二、碳保险产品服务创新的支持机制……………………………… 218
三、保险公司气候风险治理与管理的制度创新…………………… 219
四、碳保险相关市场监管体系的协调……………………………… 221
参考文献………………………………………………………………… 223
后 记…………………………………………………………………… 235
|
內容試閱:
|
序 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气候变化危机就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和挑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简称IPCC)1990 年以来编制的六次系列评估报告,不断揭示气候问题的持续恶化和巨大风险。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在气候变化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之根本。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国际气候变化应对责任,还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都需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基于此,我国于2020年9月正式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即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必将深远地影响和改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第51 页。)这一重要而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全方位、多维度的制度推进和实施,其中碳金融就是为重要的维度和机制。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碳金融的发展实践迫切需要法律制度的引领、促进、规范和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要求“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第50 页)。这必然需要我们在法治轨道上发展碳金融、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而如何构建和实施碳金融法律制度,已然成为我国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然而,从目前的理论研究状况看,这恰恰是为稀缺甚至是处于严重空白状态的部分。我国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已出版的书籍)绝大部分都不是从法学角度展开研究,而是从金融学、管理学或公共政策角度展开的;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提出后,其未来重大影响将日益呈现,目前尚未有研究成果对此进行充分和深入的分析,并聚焦研究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碳金融法律制度的未来实践发展。与此同时,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对碳金融的理解还比较粗放,对碳金融法律制度的调整对象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梳理和界定,把碳排放权交易、碳税费、碳技术及碳标识问题等都纳入,许多人甚至把碳排放权交易简单等同于碳金融,
这显然很不严谨甚至是不科学的,十分不利于碳金融及其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发展。
本书以气候变化应对和低碳经济发展为基础背景,以实现“双碳”目标为任务方向,以法学为主视角,辅以金融学、管理学和气候科学视角,
全面、系统地对碳金融及其法律制度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及其市场发展是碳金融产生的重要基础,也是碳金融市场发展及其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本书首先对我国近期正式上线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相关制度建设加以考察评析,在此基础上对碳金融发展及其法制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并从碳信贷法律制度、碳证券法律制度和碳保险法律制度三个基本方面展开,比较和借鉴国际相关经验,针对我国现实问题和发展需求,全面构建我国碳金融法律制度体系,以期为我国“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李传轩
2023 年3 月6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