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918.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本书着重对当下上海文学、国内城市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和动态进行梳理和评析。
本书首先关注到《千里江山图》《纪念碑》等长篇新作对上海叙事的补充和丰富;它们刷新了中国革命历史故事的讲法,也有别于摩登上海的叙事路径,通过呈现这座城市内在的红色传统,重建了关于上海的文学想象。而在叶兆言、迟子建、张欣等作家的作品中,则可见城市文学叙事空间的拓展、市民精神对城市叙事的渗透等多方面的动向。新时代的网络文学面临诸如短视频引流的“增量焦虑”、免费阅读对线上付费订阅人气的冲击等问题的挑战;网文IP文创产业链的“下游倚重”、网络文学批评的在线化与数据化,以及人工智能兴起不断催生新型业态,或将是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
內容簡介: |
本书稿系统梳理了2022年上海文学在文学创作、城市文学、网络文学等方面新的动态与收获。书稿着重深入解读了《千里江山图》《纪念碑》这类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展现了上海的红色文学底蕴,刷新了都市叙事现状。此外,对《繁花》这类沪语文学创作初始展开了探析,总结了上海文学创作在叙事手法、情感结构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同时,收录了书写城市印象、反映城市特色的文学评论,加强了城市与文学的思考和联系。书稿中对网络文学中的写作语境、类型潮流、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对文学创作的整体环境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關於作者: |
主编 徐锦江 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上海社科院“文化创新与城市软实力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上海文化》杂志社社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研究方向:城市文化、大众传播。出版《上海城记》《愚园路》《流言研究》等著作10余部。在《复旦学报》《新闻大学》《新闻记者》等学术刊物及重要报刊发表论文及文章上百万字,曾获上海市新闻论文一等奖。主持有“上海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实现路径研究”“城市文脉与城市更新策略:基于上海老城厢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成都增强城市软实力的战略研究”等各级各类课题多项。
执行主编 袁红涛,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关注城市文学、网络文学,编有《“文学城市”与主体建构》《突破与转型: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研究文选》等。
|
目錄:
|
总报告
恢弘与纵深:2022年的上海文学创作 贾艳艳
上海文学观察
重建作为红色城市的上海
——读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张 莉
文学的事件与作为事件的小说
——以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为例 王金胜
《纪念碑》:上海革命叙事及其展开 程小强
反欲望的欲望叙事,以及带病而生
——评王宏图《无所动心》 木 叶
上海爱情多重奏
——读《上海爱情浮世绘》《四合如意》 胡 笛
文学沪语的文体实验
——以《繁花》网络初稿前期为中心 贾海涛
城市文学空间
老灵魂、老房子以及想象哈尔滨的方法
——从《晚安玫瑰》到《烟火漫卷》 叶君 肖又莲
叶兆言“南京叙事”的空间转变
——以《仪凤之门》为中心 夏雪飞
广州故事与张欣小说的市民精神 唐诗人
新工人阶级的城市体验:谢湘南论 刘洪霞
网络文学动向
我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挑战与新趋势欧阳友权 罗亦陶
网络武侠小说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张永禄 杨至元
幻想的开拓:“女性向”网络小说对科幻资源的继承与改造 肖映萱
附 录
2021—2022年上海文学活动纪要
|
內容試閱:
|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跟踪关注当下上海文学、国内城市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和动态,并进行梳理和评析。
长篇新作《千里江山图》《纪念碑》等或刷新了中国革命历史故事的讲法,或选择有别于摩登上海的叙事路径,通过呈现这座城市内在的红色传统,大大丰富了上海叙事,重建了关于上海的文学想象。在叶兆言的新作中,可见其城市叙事空间的转变;受命运锻造之后的老灵魂、被岁月侵蚀的老房子,以及四时风物等等成为迟子建想象哈尔滨的方法;张欣对广州的书写,不仅仅是把城市当做小说故事背景,更是把这座城市的市民文化精神灌注到了小说叙述当中。
新时代的网络文学面临新的挑战,并呈现出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其中,短视频引流的“增量焦虑”、免费阅读对线上付费订阅人气的冲击,以及现实题材创作如何赋能文学“抓地力”问题,是当下网络文学必须面对的三个挑战;网文IP文创产业链的“下游倚重”、网络文学批评的在线化与数据化,以及5G商用与人工智能兴起不断催生新型业态,或将是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是一部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它曲折生动,深具文学质感,读后令人念念难忘。
作品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刷新了中国革命历史故事的讲法,它在我们熟悉的谍战类型小说之外,寻找到了另一种红色叙事的讲法。小说中有一句暗语:“他们说暴风雨即将来临,我不禁露出微笑。”这是涅克拉索夫的诗句,也盛载了陈千里、陈千元的青春、热情和革命理想。这也是兄弟俩的接头暗号,当然,这也是进入这本书的有着文学气息的隐秘钥匙。它从始至终一直或显或隐地存在于青年人的交往和生活中,也包括陈千里与叶桃的爱情里。某种意义上,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作为先锋作家的孙甘露如何在写作革命故事和谍战故事时引入一种卓有意味的文学质感,多个人物命运交织,看似纷繁复杂的故事里却有着共同的理想。正是这样的结构处理提升了红色革命故事的讲述方式,也由此形成了新的中国革命历史故事的新的方法,这是我对这部作品的基本定位。伴随着这样的诗句,我们既能看到陈千里、陈千元等革命者的知识分子气质,也能看到弥漫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学质感及简练、克制、优雅的语言表达,这些要素彼此之间相当契合,它们共同完成了关于革命故事的有质感的写作,将红色革命叙事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关于都市感。作为中国的大都市,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等,都有不同的质感,而同一个都市每个作家也有不同的写法。比如上海在不同作家那里,也会有不同的文学想象,王安忆、金宇澄和孙甘露三位作家写法也各异。孙甘露的不同在于,他以《千里江山图》重建了我们对上海的文学想象,这种想象与那个我们通常耳熟能详的日常上海、海派生活不同。那是有着红色血脉的上海,是有着红色故事的上海。更准确地说,作家把作为都市的上海生活中我们看不见的那部分翻转了过来,由此,他重建了新鲜、陌生而又独具风格的上海风景。有两个上海在《千里江山图》中流动,一个是日常的充满市民生活气息的都市,另一个则是红色血脉涌动的有着火热革命生活的上海。这两个故事水乳交融,一面舒缓而有着烟火气的都市气息,另一面则是惊心动魄的上海。能够勾勒出这样鲜活、复杂而多维的上海形象,得益于作家的卓越的文学表现力。——《千里江山图》使我们重新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内面,经由孙甘露的书写,这部作品重新奠定了作为红色都市的上海在中国文学版图里的位置,这对于中国革命史、对于中国文学史都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