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服务教学为宗旨。首先,本书关照了影视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对影视译制人才的培养要求,符合教学内容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的“金课”标准;其次,本书把语言翻译从技巧能力拓展到艺术审美的领域,把影视剧翻译从简单的文字工作引入修辞重构的层面,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影视剧翻译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后,本书摆脱了传统教学“按部就班”讲道理的桎梏,帮助学生树立译者目标、重建思维立意,循序渐进地将影视剧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繁为简,并将教学内容融汇在课堂的讨论与互动中,贯穿教学始终。
|
關於作者: |
麻争旗,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学、视听译制、国际传播等。完成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译学与跨文化传播》、Dubbing and Subtitling(国际出版社Peter Lang)、《译制艺术导论》等多部中英文著作。在《现代传播》《中国翻译》《外语研究》《当代电影》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译作《失踪之谜》《居里夫人》获全国优秀译制片“飞天奖”,并受到李岚清同志的高度称赞。
李燕,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译制与国际传播。
|
目錄:
|
目 录
章 译者目标论
节 概念辨析:影视翻译、字幕翻译与视听翻译
第二节 本体特征:声画统一与屏幕魅力
第三节 译者目标:文字对等、意义对等与效果对等
本章结语
附:英语影视剧汉译案例分析
第二章 认知过程论
节 思维转换:从“码字”到“说话”
第二节 角色转换:从“观赏”到“创作”
第三节 行为转换:从“翻译”到“表演”
本章结语
附:英语影视剧汉译案例分析
第三章 话语主题论
节 语类的划分
第二节 划分语类的意义
第三节 主题重构
本章结语
附:英语影视剧汉译案例分析
第四章 语言形象论
节 码字的弊端:平面化
第二节 性格化翻译:贴标签
第三节 标签多棱镜:立体化
本章结语
附:英语影视剧汉译案例分析
第五章 话语机趣论
节 贴近生活
第二节 “话”的机趣
第三节 作品风格
本章结语
附:英语影视剧汉译案例分析
第六章 节奏对应论
节 “数音节”与“打拍子”
第二节 “重轻组”与“二三律”
第三节 翻译“节奏单位”
本章结语
附:英语影视剧汉译案例分析
第七章 民族语译制研究
节 民族语译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节 我国民族语译制事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民族语译制研究
第四节 新时期对民族语译制发展的思考
本章结语
附:中国影视剧英译案例分析
第八章 国产影视剧对外译制
节 对外译制历史回顾
第二节 对外译制交往理性
第三节 对外译制当代发展
第四节 对外译制艺术与影视文化“走出去”
本章结语
附:中国影视剧英译案例分析
中国影视剧法译案例分析
参考书目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