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安房直子是一位传奇的女作家,一生淡泊,深居简出。她为我们留下了一山坡野菊花似的短篇幻想小说,如梦如幻,精美至极,犹如一首首空灵隽永的短歌。本书收录安房直子具有代表性的七则童话,让人体会梦幻世界折射出的彩虹光芒。
|
內容簡介: |
《北风遗忘的手绢》是安房直子短篇童话集,收录《北风遗忘的手绢》《黄昏海的故事》《谁也看不见的阳台》《小小的金针》《来自大海的电话》《有天窗的小屋》《白釉砂锅的故事》等七则童话,每则童话都充满想象、清新自然、温馨感人。本书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彭懿,著名翻译家周龙梅担纲翻译,译文精准传神,唯美流畅。著名青年插画家岑骏的插画充满浓郁的日本格调,与文字相得益彰,别有一番风韵。
|
關於作者: |
安房直子(1943-1993),日本著名童话作家,生于东京,日本女子大学国文科毕业。1969年发表成名作《花椒娃娃》,获第三届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从此走上幻想小说创作之路。安房直子虽英年早逝,却留下大量如梦如幻的童话广为流传。其作品《风与树的歌》曾获“第二十二届小学馆文学奖”,《遥远的野玫瑰村》曾获“第二十届野间儿童文艺奖”,《风的旱冰鞋》曾获“第三届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奖”,《直到花豆煮熟》曾获“第二届广介童话奖”。
|
目錄:
|
北风遗忘的手绢 ……………………………………001
黄昏海的故事 ………………………………………031
谁也看不见的阳台 …………………………………047
小小的金针 …………………………………………061
来自大海的电话 ……………………………………079
有天窗的小屋 ………………………………………095
白釉沙锅的故事 ……………………………………109
|
內容試閱:
|
我读过的第一个安房直子的故事,是《狐狸的窗户》。一个猎人在山间迷路,遇到一只会变形的小狐狸。它将猎人的手指染成蓝色,搭成一扇菱形的窗户,就可以从这个窗户里看到已经逝去的爱人。不幸的是,猎人不小心洗了手,从此再也无法看见窗户里的风景。
《狐狸的窗户》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哈利·波特的厄里斯镜。Erised反过来,就是desire(欲望),就像镜中的映象。发现这个魔镜之后,哈利几次深夜坐在厄里斯魔镜前,望着镜中的家人,久久无法离去。后来,邓布利多告诫他,镜中只是幻象,而非现实,我们需要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与现实发生真切的联系。
邓布利多的告诫很有道理。毕竟,哈利的父母已经死去,再强大的魔法也无法让他们复活。但是,我们真的应该把魔镜收起来吗?
对于安房直子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会是一个大大的“不”字。她曾经说过,她之所以写幻想小说,是出于“对消亡的东西的憧憬”——“对消亡了的、谁也看不见的东西,以及对弥漫在废墟之中的不可思议的色彩的幻想,吸引了我。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见,必须借助一些特殊的手段或者工具才能一窥究竟。比如,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再比如,距离、间隔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就像美国作家厄苏拉·勒·奎恩说的,“如果你想看看地球有多美,就应该站在月球上看;如果你想看看生命有多美,最好站在死亡的视角”。
在安房直子的这本小说集里,我发现几乎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看见”或者“听见”的神奇瞬间。
……
熊的家在山里,山里冷极了,天天刮北风。
虽然是一座简陋的房子,却有一个特别大的烟囱,门上贴了这样一张纸:
谁来教我音乐,
我厚礼酬谢。
熊
这座房子里孤零零地住着一头月牙熊,它一个人生活。大约半年前,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打那之后,它就一直一个人生活。
房子里有一把扶手椅、一台白色的冰箱和一个非常大的火炉。炉子里总是燃烧着旺旺的火,上面坐着一把煮茶的大茶壶。
月牙熊整天坐在扶手椅上,一边用大茶杯喝茶,一边沉思。
这头熊今年四岁了。熊四岁就是大人了。所以,他前胸的白色图案,己经十分清楚,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月牙形。它长得又高又大,可内心还是个小孩子。
“太寂寞了,心里凉凉的。”
熊小声嘀咕着。
房子外面,山林沙沙作响。这时,它好像隐隐约约听到有谁在敲门。
“咦……”
熊竖起耳朵,又听了听。
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咚,咚,咚……
“大概是风吧!“
熊歪了歪脑袋。
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咚,咚,咚……
还是有谁在敲门——没错,没错。
“来了!”
熊霍地一下站起来,朝门口走去。打开重重的门,一股冷风嗖地一下灌了进来。风中果然站着一个人,一个骑着一匹蓝色的马的蓝色的人。看到这一幕,熊不由得哆嗦了一下,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为什么呢?因为那匹马从马鬃到马蹄都是蓝蓝的,骑马的人从头到脚也都是冷冷的蓝色。
不过,那个人右手握着一把金色的漂亮乐器。
熊看到那把乐器,心里顿时一亮。
“啊,你是来教我音乐的吧?”
熊叫了起来。
“你是音乐老师吧?”
听了这话,那个蓝人不太高兴地说:
“什么老师,别开玩笑了,我是北风。”
“北风……”
“我想在这里休息一下,所以就顺路进来了。不过,借这个机会教教你音乐也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