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研究

書城自編碼: 386511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温士贤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815169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內容簡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乡村人口被吸纳进城市工业体系,发生在乡村之间的迁徙模式被由乡村到城市的迁徙模式所遮蔽。实际上,发生在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普遍存在,学界和政府部门对这类移民群体的关注较为有限。本书以云南文山迁徙至广东阳江代耕的苗族移民为例,研究其在移居地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情况。研究发现,苗族代耕农能够主动进行文化适应、积极融入移居地社会,并与当地村民建立起较好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他们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等方面也面临身份困境,在移居地定居30余年却尚未取得移居地的户籍身份和完全成员资格。当前,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日益频繁,如何解决此类移民群体的户口迁移诉求,如何理顺户籍、土地权利与成员资格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和制度上进一步探索。
關於作者:
温士贤,民族学博士,现任职于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山地民族生计转型、少数民族人口迁徙、旅游人类学等研究。出版专著《家计与市场:滇西北怒族社会的生存选择》,在《民族研究》、《开放时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錄
导论
一乡土中国的人口迁徙
二作为外来户的代耕农
三乡村外来户的入住权
四山地苗族的迁徙行动
五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代耕引发的苗族迁徙
一公购粮任务下的农业负担
二寻找土地的山地苗族
三苗族移民的迁徙策略
四一个家庭的迁徙历程
五移民网络与链式迁徙
第二章田地代耕与居住权利
一永久性田地代耕模式
二限期性田地代耕模式
三居住用地的集体购置
四移民社区的准入机制
第三章社区内外的经济活动
一代耕初期的生存危机
二公购粮任务到农户地租
三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山地经济与就业选择
第四章移民社区的文化建构
一自我隔离的生存空间
二移民社区的建筑景观
三黏合性文化适应策略
四自主办学与子女教育
第五章家庭策略与社会结合
一人口压力下的分家策略
二生存压力下的联合家庭
三残缺家庭的重新组合
四祖先信仰下的家族整合
第六章婚姻选择与族群边界
一传统规约下的婚姻选择
二姻亲网络中的家族联结
三社会变迁下的婚姻缔结
四单向流动的族际通婚
第七章生命仪式与文化传承
一诞生仪式中的生命观
二成年仪式与社会资格
三葬礼仪式与社会网络
第八章多元医疗与文化整合
一疾病治疗中的文化信任
二神灵信仰下的多元医疗
三神灵庇佑下的行医实践
四医疗实践中的文化整合
第九章制度变革下的土地纠纷
一免税之后的“公粮”之争
二地权归属的主客纠纷
三失地移民的再次定居
第十章土地交易下的社会融入
一购置旧宅与村落定居
二买地建房与家园重建
三户籍限制与生活困境
四社会融入与制度壁垒
结语
一土地交易下的家园重建
二移民群体的社会整合
三制度束缚下的融入困境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代耕群体的跨界流动与社会融入(代序)
乡村社会的人口迁徙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经典话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便注意到乡村社会中的“外来户”现象。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村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传统乡村社会是相对封闭的,外来移民群体取得村落社区的完全成员资格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传统乡村社会的人口迁徙依附在土地之上,并以获取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资料为主要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发生在乡村之间的迁徙模式通常被由乡村到城市的“主流”迁徙模式遮蔽。目前,学界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做了诸多研究,而对乡村社会中外来移民群体的研究相对有限。我经常说对“打工”的研究多,对“打农”的研究少。实际上,发生在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普遍存在,但学界和政府部门对这类移民群体的关注非常有限。当今,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快速推进,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乡村外来移民特别是“打农”群体如何融入移居地社会?他们迁徙到异乡后能否被当地社会接纳?带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群体如何相互适应以实现和谐共处?这类特殊的移民群体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这部《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研究》,即是乡村移民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该书作者温士贤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毕业后进入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从事民族研究工作,2012年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跟随我攻读民族学专业博士学位。珠三角及其外围地区有很多“打农”群体,研究者通常将他们称为“代耕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