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同类书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学校专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来论述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另一类以创新创业的知识讲授为主(以SYB创办企业角度),对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论述较少。将职业教育适应性与创新创业能力及“岗位创业”相结合的书籍很少看到。本书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作为研究大背景,以建设技能型社会、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为起点,结合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发展脉络、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机理,提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本书也是“双创”理念学习及能力提升的教辅书籍。
|
內容簡介: |
全书分为四个板块“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实务”共八章,第一章 建设技能型社会,第二章 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第三章 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发展脉络,第四章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第五章 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及意义,第六章 创新创业的新视角,第七章 创新创业教育概述,第八章 创新创业教育实务。本书从影响职业教育适应性要素为切入点,分析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在推动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动力要素,以产教融合型企业为抓手,采用扎根理论探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任务方略与路径选择,结合职业素养的岗位要求,以“岗位创业”为中心,不断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
關於作者: |
1.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苏北地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研究》;2.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社课题《新常态下江苏省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及人才竞争力提升研究》;3.主持江苏省教育厅哲社课题《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产业布局和整合研究》;4.主持主持江苏省精品资源课程《生产现场管理》建设;5.主持江苏省师资培训中心课题《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研究》;6.主持淮安市社科联课题《淮安市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研究》;7.主持淮安市统计局课题《淮安新兴增长极打造研究》8.主编《生产型企业车间管理教程》,2015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编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教程》,2016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目錄:
|
第一篇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第一章建设技能型社会(3)
第一节新时代的呼唤(3)
第二节大国工匠的培养(8)
第二章职业教育体系构建(14)
第一节发达国家工业化与职业教育(14)
第二节构建我国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17)
第二篇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第三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27)
第一节产教融合相关文献综述(27)
第二节创新创业相关文献综述(38)
第三节理论基础(45)
第四章职业教育适应性视域下产教融合推进(52)
第一节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文化认知(52)
第二节职业教育适应性背景下产教融合的研究热点(62)
第三节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治理(73)
第四节产教融合型企业助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83)
第三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主观幸福感研究
第五章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93)
第一节创新与创业概述(93)
第二节创新创业人才的人格特质及核心素质(106)
第三节创新创业能力的界定和逻辑构成(112)
第四节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应对方式研究(117)
第六章创新创业教育及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131)
第一节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概述(131)
第二节岗位创新创业与工匠精神培养(135)
第三节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主观幸福感研究(140)
第四节众创空间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152)
第四篇开启你的自主创业之旅
第七章众里寻他千百度——创业机会(165)
第一节创业机会是什么(165)
第二节如何识别创业机会(171)
第三节创业机会的评价准则与方法(182)
第八章绝知此事要躬行——创业实践(190)
第一节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190)
第二节创业计划书的内容与撰写(201)
第三节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企业创办(216)
参考文献(236)
后记(245)
|
內容試閱:
|
职业教育适应性视域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前言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所提出的重大措施,也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2022年5月1日施行的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发紧密,两者互相支持、相互促进,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着力点是产教融合,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每个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本书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就职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多年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不但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系统的了解,同时还对职业教育实践有着深切体会,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的诉求。在新时代“技能型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本书研究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技能社会的工匠精神、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系统地论述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创新创业实践,同时对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希望以此为起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视域下,开展“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引导高职院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结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作用,论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和提升,紧贴大学生的岗位创业、自主创业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主要基于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的角度来分析产教融合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故得出的结论也仅限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领域。本书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科研用书,也可作为在创新创业方面意欲尝试人员的参考用书。全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对这些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书中也引用了一些同类书籍或网络的资料,对这些编著者表示感谢,若未能一一做好引注深表歉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或不妥之处,对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带有一定的探索性,敬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作者
职业教育适应性视域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前言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强国”所提出的重大措施,也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2022年5月1日施行的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发紧密,两者互相支持、相互促进,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着力点是产教融合,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每个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本书作者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就职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多年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不但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系统的了解,同时还对职业教育实践有着深切体会,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的诉求。在新时代“技能型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本书研究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技能社会的工匠精神、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系统地论述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创新创业实践,同时对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希望以此为起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渗透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视域下,开展“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引导高职院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结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作用,论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和提升,紧贴大学生的岗位创业、自主创业需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主要基于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合作的角度来分析产教融合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故得出的结论也仅限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领域。本书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科研用书,也可作为在创新创业方面意欲尝试人员的参考用书。全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对这些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书中也引用了一些同类书籍或网络的资料,对这些编著者表示感谢,若未能一一做好引注深表歉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或不妥之处,对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带有一定的探索性,敬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