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作为一名法学家、庭审辩护专家和法务伦理学者,史蒂芬·卢贝特对民族志研究中的证据问题提出了系统性质疑。对证据质量的更多关注,将有助于改进社会科学中的质性研究,提升民族志研究的严谨性,使这一领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长足的发展。本书还建议民族志学者可以从法学、新闻学等学科那里学习如何核实证据。
· 本检验民族志作品准确性的书
· 评估过去30年中主要的民族志作品
· 为发展更为可靠的“基于证据的”民族志提供建议
· 考察了民族志中的重要主体,包括城市犯罪、管制过度、住房危机以及刑事司法制度的失败等
|
內容簡介: |
民族志研究大量依赖的是匿名的信息源。研究结果往往只是由研究者报告,读者无法看到原始数据。史蒂芬·卢贝特作为一名法学家、庭审辩护专家和法务伦理学者,对民族志研究中的证据问题提出了系统性质疑。他研读了大量民族志作品,评估了民族志作品中证据的使用(包括证据的来源、收集过程、呈现方式、可靠性等),并将其与法务实践中形成的认定证据可靠性的标准进行比对,发现大部分的民族志作品都缺乏事实核查。卢贝特针对社会科学质性研究中证明的本质,利用辩护律师的工具,基于当代研究文本和原始资料来源,探索了民族志叙事背后的故事。
|
關於作者: |
史蒂芬·卢贝特(Steven Lubet),美国西北大学普利兹克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抗辩学、法律与司法伦理、法律史等。
|
目錄:
|
序
引言 民族志审讯
章 证言
传闻
第二章 意见与档案
意见
档案
第三章 不可靠性
谨慎对待线人
为线人作担保
使用未言明的陈述
第四章 轻信
使用间接证据
悬置怀疑
确证
反证
第五章 选择性
躲避警察
其他谋杀
第六章 谣言与传言
良性谣言
有害谣言
福利谣言
传言
第七章 匿名
称谓
位置
细节
确真
新闻报道
第八章 犯罪
《全员在逃》
报告犯罪
传唤作证
结论 朝向基于证据的民族志
事实核查
地点重访与人物重访
田野笔记
民族志中的真相
致谢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序
一个法学教授为何要写一本关于民族志的书?与许多类似问题的回答要求一样,这一问题既有详尽的解释,也有简略的答案。详尽的背景是,作为庭审辩护专家、法务伦理学者和历史学者,我的整个学术生涯都投入到了对证据的研究之中。尽管表面上看,我的学术专长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但是,其中的每一项工作终都关联着对目击内容和档案材料的评估,这些评估是为了对已得证据的可靠性和实际效用作出裁决。换句话说,对事实的谨慎评估是我多年以来为关切的内容,几乎构成我个人工作的全部。我也写过一些书,关注现代法庭审讯中的举证问题和历史事件的探索与评估问题。因之,对于上述问题的详尽解释是,证据一直是我的关注对象,而民族志是我长期以来对事实的性质和复杂多样的背景认定的探索工作之上的自然延伸。而简略的回答是,因为我读到了一本好书。
民族志很容易让人着迷。当整个社会科学,甚至人文科学都愈来愈转向各种“指标测量”时,民族志脱颖而出,致力于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与使用密集的图表带给读者压迫感不同,民族志聚焦于每一个主体的生活体验,以此阐释社会结构的本质与后果,这是量化模型不能完全做到的。作为一名律师和历史学者,相较于多重回归,我自然更钟情于个人陈述;作为一名伦理学者,我更喜欢看到附着在真实生活之中的问题,而非空洞的抽象;作为一名作者,我从不惊讶于民族志作品长久占据社会科学作品的畅销榜;作为一名读者,我不需要我的朋友或同事重复推荐民族志作品给我。总之,我是民族志的爱好者。
因此,这本书的写作计划起始于朋友发来的一封邮件,督促我阅读艾丽斯·戈夫曼(Alice Goffman)的《全员在逃:一部关于美国黑人城市逃亡生活的民族志》(以下简称《全员在逃》)。他一并发来了克里斯托弗·詹克斯(Christopher Jencks)发表在《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上热情洋溢的书评。在这位朋友的建议下,我开始满怀期待地阅读此书。《全员在逃》是戈夫曼在费城西部贫困黑人社区进行的为期六年的田野调查基础之上完成的作品。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二年级开始一直持续到她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阶段,戈夫曼对她口中“第六街”社区的青年人进行了观察。后来,戈夫曼索性搬到了附近的社区,有时甚至将她的两位线人收为房客兼室友。其间,戈夫曼连续记录他们的生活、困境,以及尤其重要的,几乎无休无止的从琐碎小事到重大犯罪引发的与法律打交道的经历。
这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而且讲述得非常好,将一群不可避免地与司法系统相遭遇的年轻人日常偷偷摸摸、躲躲闪闪的生活带到聚光灯下。戈夫曼的研究对象(她称之为“第六街男孩”)几乎不间断地成为各种通缉令的拘捕对象——要么因为错过开庭日期或者未能履约缴纳罚款,要么因为违反假释或缓刑规定,要么直接成为严重犯罪的追缉对象。由于缺乏官方认定的身份或者受制于以往罪证,戈夫曼的研究对象因此不能得到和维持稳定的工作。他们只好转入地下经济,从事一些借贷、抵当、偷窃、毒品交易之类的活计,维继生存。他们终究担心被拘捕,因此避免出入一些常规场所,比如医院急诊室、驾驶证核发机构,甚至他们自己孩子的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