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所编,主要收录国内戏剧学专业范畴内、反映国内戏剧学领域学术研究动态的学术性文章。本稿收录文章24篇,被分别编入“观念与理论”“熊佛西专题研究”“剧史与文化”“外国戏剧”“表导演研究”“现代戏曲专题”等六个部分。“观念与理论”的4篇文章论述了大学校园戏剧的模式,戏剧批评,戏剧评论者的难处,以及富连成班的戏剧与道德。“熊佛西专题研究”选取纪念熊佛西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部分文章以及《熊佛西文集》的总序,以介绍熊佛西先生生平、作品及其艺术成就。“剧史与文化”“外国戏剧”论及了戏曲碑刻与明清汤帝庙剧场,晚明传奇中的思春戏,抗战时期红色戏剧团体赴陇东的活动,当代法国戏剧家“介入戏剧”的特征,“十七年”间《娜拉》的演出,等等。“表导演研究”是关于昆剧《长生殿》的导演札记和演员感想,以及对于郑大圣导演的专访。“现代戏曲专题”探析了现代戏曲的声腔表达,昆剧现代戏的转向与可能性,浙江小百花越剧对外国文艺作品的编演等。
|
關於作者: |
本书由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编委会编辑,主编叶长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当选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上海戏曲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中国戏剧学史稿》《当代戏剧启示录》《曲律与曲学》《愚园私语》等,参加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曾获首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首届文化部优秀艺术教材奖、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1992年被授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被授予“上海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
目錄:
|
目录
一观念与理论
3大学校园戏剧的三种模式/孙惠柱秦子然
13论戏剧批评/杨扬
19戏剧评论者的难处/胡晓军
24戏剧与道德:富连成的道德想象与公共人文/赵婷婷
二熊佛西专题研究
47《熊佛西文集》总序/陆军
82论熊佛西及其五四时期代表作《一片爱国心》/曹树钧
90从《赛金花》的被禁演谈起
——熊佛西《赛金花》与夏衍《赛金花》之比较/彭涛
97《青春底悲哀》与“青春的悲哀”/周靖波
105熊佛西经验的再评价问题/马俊山
107理念、功能与接受:熊佛西河北定县农民戏剧的实验/胡志毅
三剧史与文化
119论戏曲碑刻与明清汤帝庙剧场及看楼的出现/蔡敏
137晚明传奇中的思春戏探析/殷娇
151阵图开向陇山东:抗战时期红色戏剧团体赴陇东活动考述/胡文建
159如何让西方观众看懂英文歌剧舞台上的中国文化
——以歌剧版的《红楼梦》的舞台呈现为例/黄夕芮
四外国戏剧
177当代法国戏剧家阿尔芒·加蒂的“介入戏剧”特征研究/宫宝荣
188“十七年”间的《娜拉》演出
——中国舞台上受俄苏现实主义体验派系统性影响的北欧剧目/吴靖青
200英国“第二次浪潮”戏剧的后现代特征/姚爽
五表导演研究
211昆剧《长生殿》导演谈/沈斌
236我与杨贵妃的不解之缘/沈昳丽
247我的黑魔法就是戏剧
——对郑大圣导演的专访/费泳
六现代戏曲专题
271现代戏曲的声腔表达浅论/郭宇
278昆剧现代戏的转向与可能性/丁盛
291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对外国文艺作品的编演/王璐瑶
302浙江越剧现代戏创作回顾与展望/杨斯奕
315编后记
|
內容試閱:
|
《戏剧学》第8辑所收录的24篇文章分别被编入“观念与理论”“熊佛西专题研究”“剧史与文化”“外国戏剧”“表导演研究”“现代戏曲专题”六个栏目。
在“观念与理论”中收入的《论戏剧批评》和《戏剧评论者的难处》两篇文章,前者论述了戏剧批评的重要性,后者则论述当前戏剧评论的难处,大家应重视戏剧批评和评论。
为了纪念上海戏剧学院首任院长熊佛西先生120周年诞辰,陆军担任主编的6卷本《熊佛西文集》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们将陆军撰写的《熊佛西文集总序》全文刊录,让大家对熊佛西先生多方面成就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2020年12月4日在熊佛西先生的故乡——江西丰城举办了“纪念熊佛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将部分学者的研讨会论文刊发。曹树钧的《论熊佛西及其〈一片爱国心〉》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对熊佛西其人其作及其演出进行了解读。彭涛则对熊佛西和夏衍的同名剧作《赛金花》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彰显二者不同的叙事特色和风格。周靖波的《〈青春底悲哀〉与“青春的悲哀”》一文提出从剧本文学和剧场艺术相结合的视角来考察熊佛西的创作,对熊氏剧作的时代主题和女性形象给予具体阐释。马俊山则重新评价熊佛西的历史地位,并对熊佛西的戏剧教育观和话剧大众化思想进行必要的反思。胡志毅采用接受美学的方法,从理念、功能和接受三个方面来研究熊佛西河北定县农民戏剧的实验。
在“表导演研究”专栏里,沈斌从导演的角度谈与昆剧《长生殿》的结缘过程和舞台呈现的整体构思,沈昳丽则从表演的角度述及她对杨贵妃这一角色的理解和演绎。
我们诚挚地希望读者关注本刊所刊发文章中提及的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同时欢迎有不同意见或有新发现的读者参加“商榷与争鸣”,或来稿讨论。本刊期待同道友人及诸位读者的关心与指教。
编者
2022年12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