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編輯推薦: |
本选题基于作者近9年担任大学校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历以及后续12年研究和教学的积累,基于系统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系统管理和治理能力的初衷,基于作为核心课程培养“领导与管理”方向教育专业博士以及公共管理博士生的需要。本书的特色有三:一是国内外系统全面研究大学战略管理的著作;二是作为教育专业博士生和公共管理博士生的教材;三是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涵盖大学战略管理可能涉及的全部内容,包含6部分共18章: 第1部分大学战略基础,包括战略与战略管理,大学战略管理导论,战略思维与大学战略管理,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和定位共4章;第2部分大学战略分析,包括大学外部环境分析,大学内部条件分析共两章;第3部分大学战略制定,包括大学战略目标,大学战略结构和战略制定原则,大学总体战略,大学竞争/专项战略共4章;第4部分大学战略实施,包括大学战略实施概要,大学战略的分层实施,大学战略实施的资源保障,大学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共4章;第5部分大学战略控制,包括大学战略的有效控制,大学战略评估共两章;第6部分大学战略支持,包括大学领导与大学战略管理,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管理共两章。 本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内容的完整性、综合性、重落实、指导性和普适性。 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五类群体: 一是博士研究生,主要包括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作为核心课程教材;二是以大学校长为主体的校领导及其领导下的大学规划部门,用于制定和实施大学战略规划参考;三是其他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用作制定和实施本校战略规划参考;四是研究大学管理和大学治理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参考;五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干部,作为工作参考。
|
目錄:
|
第1部分大学战略基础
第1章战略与战略管理31.1战略的内涵4
1.1.1战略的定义4
1.1.2战略是什么6
1.1.3战略不是什么7
1.2战略的构成要素8
1.3有效战略的准则9
1.4战略管理的内涵9
1.4.1战略管理的含义9
1.4.2战略管理的复杂性11
1.4.3自然竞争和战略竞争11
1.5战略管理的过程12
1.6战略管理的作用16
1.7战略管理的问题17
1.8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17
1.8.1强调理性因素阶段18
1.8.2强调非理性因素阶段20
1.8.3强调综合因素阶段22
1.9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23
第2章大学战略管理导论25
2.1大学战略管理的兴起25
2.2大学战略管理的国际背景27
2.2.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7
2.2.2高等教育投入不足28
2.2.3高等教育的多元化29
2.2.4政府高等教育战略的推动30
2.3大学战略管理的国内背景31
2.3.1高等教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31
2.3.2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32
2.3.3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32
2.3.4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33
2.3.5高等教育注重高质量内涵式发展33
2.4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内涵34
2.5大学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38
2.6大学战略管理对大学发展的重要性40
2.7国外大学战略管理基本模式44
2.8大学战略管理的体系框架51
2.8.1确定大学使命、愿景和定位51
2.8.2大学战略分析53
2.8.3大学战略制定53
2.8.4大学战略实施54
2.8.5大学战略控制55
大学战略管理目录第3章战略思维与大学战略管理57
3.1何谓战略思维58
3.2战略思维的主要特征58
3.2.1全局性58
3.2.2根本性59
3.2.3系统性60
3.2.4前瞻性60
3.2.5创新性61
3.2.6动态性61
3.2.7灵活性62
3.3战略思维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63
3.3.1局部与整体的关系63
3.3.2当前与长远的关系64
3.3.3继承与创新的关系64
3.3.4灵活与原则的关系65
3.3.5领导与群众的关系65
3.4思维定势的突破66
3.4.1从众型思维定势66
3.4.2权威型思维定势67
3.4.3经验型思维定势68
3.4.4自我型思维定势69
3.5战略思维的思维方式70
3.5.1系统思维方式70
3.5.2前瞻性思维方式72
3.5.3创新性思维方式73
3.5.4动态思维方式73
3.6大学战略管理中的战略思维74
3.6.1高瞻远瞩,提出大学使命和愿景75
3.6.2审时度势,分析大学环境和条件75
3.6.3把握全局,确定大学定位和目标76
3.6.4运筹帷幄,制定大学战略方案77
3.6.5统筹优化,推动大学战略实施78
3.6.6动态适应,进行大学战略控制78
第4章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和定位80
4.1大学的核心价值观81
4.1.1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内涵81
4.1.2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作用81
4.1.3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实例83
4.2大学的使命85
4.2.1组织使命的内涵85
4.2.2大学使命的内涵86
4.2.3大学使命的制定86
4.2.4大学使命的构成87
4.2.5大学使命的实例88
4.2.6大学院系的使命90
4.3大学的愿景91
4.3.1组织愿景的内涵91
4.3.2大学愿景的内涵91
4.3.3大学愿景的构成92
4.3.4大学愿景的实例93
4.3.5大学院系的愿景95
4.4大学使命与愿景的区别和联系95
4.4.1大学使命与愿景的区别95
4.4.2大学使命与愿景的联系96
4.5大学使命与愿景的作用97
4.5.1形成共识、凝聚人心97
4.5.2指明方向、确立目标98
4.5.3引领行动、共同努力98
4.5.4协调关系、支持发展99
4.5.5理性决策、保持定力99
4.5.6集中资源、优化配置100
4.6大学定位的内涵和意义101
4.6.1大学定位的内涵101
4.6.2中国大学的定位问题102
4.6.3大学定位的作用104
4.7大学如何进行定位105
4.7.1影响大学定位的主要因素105
4.7.2大学定位的原则107
4.7.3大学定位的步骤110
4.7.4大学定位的选择112
4.8大学定位案例119
4.8.1威斯康星大学的定位119
4.8.2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定位120第2部分大学战略分析
第5章大学外部环境分析1295.1大学外部环境分析的构成及步骤129
5.1.1大学外部环境分析的构成129
5.1.2大学外部环境分析的步骤131
5.2大学宏观环境分析132
5.2.1PEST分析模型132
5.2.2政治环境133
5.2.3经济环境135
5.2.4社会环境136
5.2.5科技环境137
5.2.6国际环境138
5.2.7外部因素评价法138
5.3大学行业环境分析140
5.3.1高等教育行业的主要特征140
5.3.2五种竞争力模型142
5.3.3高等教育行业的“五力模型”144
5.3.4大学五种竞争力量分析145
5.3.5大学“五力模型”的应用149
5.3.6“五力模型”的局限性151
5.4大学战略组群分析152
5.4.1大学战略组群的划分152
5.4.2一所大学战略组群的归属154
5.4.3大学战略组群的五力分析155
5.4.4高等教育行业演变分析157
5.5大学同类院校分析158
5.5.1大学竞争对手的类型159
5.5.2大学竞争对手分析159
5.5.3大学竞争态势矩阵161
5.6大学利益相关者分析163
5.6.1大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164
5.6.2利益相关者重要性分析168
5.6.3利益相关者对大学战略的影响170
第6章大学内部条件分析172
6.1大学的资源与能力173
6.1.1大学的资源分析173
6.1.2大学的能力分析175
6.1.3大学的资源与能力类型176
6.2大学的核心竞争力177
6.2.1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177
6.2.2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181
6.2.3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183
6.3大学持续竞争优势186
6.3.1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186
6.3.2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190
6.3.3办学特色的极端重要性193
6.3.4办学特色的主要特征194
6.3.5办学特色的确定196
6.4办学特色实例分析198
6.4.1人才培养特色199
6.4.2科研与社会服务特色200
6.4.3对外交流与合作特色201
6.4.4内部管理特色203
6.5内部因素评价矩阵204
6.6大学SWOT分析205
6.6.1评估大学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206
6.6.2构造SWOT矩阵210
6.6.3大学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匹配211
6.6.4运用SWOT分析模型制定大学战略212
第3部分大学战略制定
第7章大学战略目标2177.1大学战略目标的内涵217
7.2大学战略目标的构成219
7.3大学战略目标体系221
7.4大学战略目标的特征222
7.4.1可接受性222
7.4.2有挑战性223
7.4.3可实现性223
7.4.4可分解性223
7.4.5可评估性224
7.5大学制定战略目标存在的问题224
7.5.1脱离实际、好高骛远224
7.5.2盲目攀比、相互趋同225
7.5.3面面俱到、缺乏重点226
7.6制定大学战略目标要考虑的因素226
7.6.1大学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色227
7.6.2大学在高等教育行业的地位228
7.6.3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趋势228
7.6.4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需要229
7.7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原则230
7.7.1系统原则230
7.7.2关联原则230
7.7.3时间原则230
7.7.4平衡原则231
7.7.5权变原则231
7.8大学战略目标的作用232
7.8.1大学战略目标的纵向一致性232
7.8.2大学战略目标的横向协调性233
7.8.3大学战略目标的整体标杆性234
7.9大学战略目标实例235
第8章大学战略结构和战略制定原则240
8.1企业战略结构240
8.2大学的战略结构241
8.3大学战略的制定原则243
第9章大学总体战略245
9.1大学总体战略构成及决策245
9.1.1大学总体战略构成245
9.1.2大学总体战略决策247
9.1.3大学战略规划文本构成实例248
9.2大学特色化战略250
9.3大学综合化战略252
9.4大学多元化战略255
9.5大学增长型战略258
9.6大学国际化战略262
9.7大学联盟化战略270
9.8围绕办学特色制定总体战略273
第10章大学竞争/专项战略275
10.1概述275
10.2低成本战略277
10.3差异化战略279
10.4集中化战略283
10.5教师队伍建设专项战略286
10.6人才培养专项战略291
10.7科学研究专项战略293
10.8学科建设专项战略295
10.9社会服务专项战略296
10.10国际化专项战略296
10.11牛津大学专项战略完整实例297
第4部分大学战略实施
第11章大学战略实施概要30911.1战略实施是大学战略管理的主体309
11.2大学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312
11.3大学战略实施的主要任务315
11.4大学战略实施的基本方法319
11.4.1目标分解法319
11.4.2年度计划法320
11.4.3项目管理法321
11.4.4目标管理法322
11.4.5绩效管理法323
第12章大学战略的分层实施325
12.1大学战略目标的分解325
12.2大学职能战略和院系战略的形成327
12.3大学战略的年度分解329
12.4学校层面的战略实施——年度工作要点332
12.5院系部处的战略实施——目标管理335
12.5.1任期目标责任制335
12.5.2目标管理的实践338
12.6教职工的战略实施——绩效管理343
12.6.1绩效的概念344
12.6.2绩效管理及其作用346
12.6.3绩效目标的制定348
12.6.4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349
12.6.5大学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351
第13章大学战略实施的资源保障353
13.1教职工队伍的建设353
13.1.1了解现状、明确要求354
13.1.2分析需求激励重点356
13.1.3教师队伍建设358
13.1.4职员队伍建设359
13.2经费资源的高效运用360
13.2.1大学办学经费上的突出问题361
13.2.2传统经费预算办法的问题362
13.2.3“零基”预算办法362
13.2.4日常经费的管理364
13.3物资资源的优化配置365
13.3.1实验教学资源的使用与管理365
13.3.2图书情报资源的建设与共享366
13.3.3信息网络资源的投入与运营367
13.3.4后勤服务资源的经营与管理368
第14章大学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370
14.1组织结构与大学战略370
14.1.1战略基于组织结构371
14.1.2组织结构服从战略371
14.1.3组织结构与大学战略的互动372
14.1.4组织结构的创新373
14.2大学组织结构的优化374
14.2.1学校领导的分工和合作374
14.2.2职能部门的优化375
14.2.3教学院系的优化379
14.3大学组织制度的建设381
14.4大学中层干部的配备382
14.5大学管理模式的改革384
第5部分大学战略控制
第15章大学战略的有效控制38915.1大学战略控制的重要性389
15.1.1大学战略的风险性389
15.1.2战略实施的准确性391
15.1.3战略环境的多变性391
15.1.4战略完善的持续性392
15.2大学战略控制的流程393
15.3大学战略控制的原则394
15.4大学战略控制的类型395
15.4.1按照控制发生的时间395
15.4.2按照控制的对象398
15.4.3按照控制的动力401
15.5大学战略控制的关键节点401
15.5.1资源节点402
15.5.2时间节点402
15.5.3成果节点403
15.6大学战略控制的失效403
15.6.1大学战略控制失效的原因404
15.6.2大学战略控制失效的解决405
15.7大学战略调整406
15.7.1大学战略调整的必要性406
15.7.2大学战略调整的方式407
15.7.3大学战略调整的时机409
15.8大学战略控制实践410
15.8.1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实施的控制411
15.8.2院系部处年度目标实现的控制412
15.8.3教职工年度工作业绩的考核413
15.8.4学校战略规划的调整414
第16章大学战略评估416
16.1大学战略评估的原则417
16.2按照战略管理过程的大学战略评估418
16.2.1大学战略风险评估418
16.2.2大学战略实施评估419
16.2.3大学战略绩效评估419
16.3按照战略实施层次的大学战略评估420
16.3.1大学总体战略评估420
16.3.2大学专项战略评估421
16.3.3大学职能战略评估421
16.3.4大学院系战略评估422
16.3.5大学教职工业绩评估423
16.4大学战略评估的标准423
16.4.1大学战略风险评估标准423
16.4.2大学战略实施评估标准426
16.4.3大学战略绩效评估标准428
16.5大学战略评估的方法429
16.5.1定期自我评估法429
16.5.2综合定性评估法429
16.5.3专项任务评估法430
16.5.4会议交流评估法430
16.5.5目标达成评估法431
16.6大学战略评估的反馈432
第6部分大学战略支持
第17章大学领导与大学战略管理43717.1大学战略领导及其作用437
17.1.1战略领导及战略领导观437
17.1.2大学战略领导439
17.1.3大学战略领导的作用440
17.2战略管理对大学领导提出的挑战442
17.3大学校长的战略领导角色447
17.4大学领导战略领导力的提升450
第18章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管理454
18.1大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455
18.1.1大学文化的内涵455
18.1.2大学文化的特征456
18.1.3大学文化的功能457
18.2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管理的相互关系458
18.2.1大学文化对大学战略管理的影响459
18.2.2大学战略管理对大学文化的促进461
18.2.3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管理的动态适应462
18.3建设支持大学战略管理的大学文化464
18.3.1大学精神文化建设464
18.3.2大学制度文化建设465
18.3.3大学物质文化建设467
参考文献469
|
內容試閱:
|
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加凸显,国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双一流”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出台和落实,加快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各类高等学校在开放、合作、竞争、透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市场中不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高等学校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准确分析外部形势,客观认识自身条件,及时抓住发展机遇,主动应对各种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赢得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是国内外所有高等学校必须认真面对、付诸全力解决的第一要务。解决这一要务,使高等学校充分利用自身有限资源,更好地履行其承诺的使命,实现其宏伟的愿景及战略目标,正是本书出版的主要初衷。
我国高等学校引入战略管理较发达国家晚,到“十五”末期,在推动下,战略规划才成为直属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随后,战略管理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重要性逐渐显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只重视本校战略规划的制定,而忽视战略规划的实施,更谈不上重视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仍然是我国高等学校至今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存在少数高校领导将制定战略规划作为完成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任务来完成的现象。虽然有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也强调战略实施,但其中不少还基本停留在思想上而不是行动上。因此,在中国高校开展完全意义上的战略管理还任重道远。
虽然可以将高等学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的特殊企业,但是高等学校的复杂性及其与企业的本质差异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难以简单照搬、直接运用到高等学校上,而需要在充分考虑高校所具有的独特于其他类型组织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包括性质、权利、人员、产品、组织、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特征,参考和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通过研究和实践的不断循环,才能逐渐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适用于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体系。
本书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者1998—2007年担任大学校长近9年的经历: 期间通过在所在大学两个规划期对该校开展战略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形成基本的、可行的、可操作的大学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及实践方案,进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独著《战略视角下的大学管理》。实践证明,战略管理在该校的实践对提升该校的办学效益、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及在高等教育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均具有十分显著和重要的作用。截至2011年,作者近20次应邀在国家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全国性会议及针对高校领导的专题培训会上,围绕大学战略管理的相关专题作报告。
第二阶段是作者2010年起至今在清华大学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Education, Ed.D)研究生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学校战略管理”和为公共管理博士(Ph.D)研究生开设专业课程“大学战略管理”: Ed.D课程注重理论掌握和实际应用,尤其强调结合学生所在大学、中学或小学的战略管理实践及与国外同类学校的比较借鉴;Ph.D课程注重理论分析和研究,着重强调对大学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研究和发展。这两门课程共同的作用超越了课程名称所涵盖的范畴: 一是训练学生具备战略性思维、系统性规划和整体性实施的现代大学/学校综合管理能力,能够从全局的高度分析和研究大学/学校管理;二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高等教育/教育管理问题的整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和内在的规律性,培养和提高他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大学/学校管理问题的能力。这两门课程共同的预期目标有两个: 一是使学生具备从战略和系统的高度分析和研究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管理问题的能力;二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从整体的角度协调和落实高等学校各项管理任务的能力。为了达到上述课程作用和预期目标,在缺乏国内外教材和参考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作者着手开展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得益于这两门课程,历经12年的持续研究、课程教学及与学生的研讨,作者逐年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最初基于“战略视角下的大学战略管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从而最终形成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部著作。
大学战略管理前言本书涵盖大学战略管理可能涉及的全部内容,包含6部分共18章: 第1部分大学战略基础,包括战略与战略管理,大学战略管理导论,战略思维与大学战略管理,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和定位共4章;第2部分大学战略分析,包括大学外部环境分析,大学内部条件分析共两章;第3部分大学战略制定,包括大学战略目标,大学战略结构和战略制定原则,大学总体战略,大学竞争/专项战略共4章;第4部分大学战略实施,包括大学战略实施概要,大学战略的分层实施,大学战略实施的资源保障,大学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共4章;第5部分大学战略控制,包括大学战略的有效控制,大学战略评估共两章;第6部分大学战略支持,包括大学领导与大学战略管理,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管理共两章。
本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5方面。
完整性。本书不仅包含业内普遍认同的大学战略管理的4个阶段的内容(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还包含完整的大学战略管理不可或缺的战略基础和战略支持两部分内容。此外,本书各章内容按照大学战略管理活动推进的逻辑顺序组织,前后章节相互关联、逐步推进,由此构成了大学战略管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综合性。大学战略管理不是简单的专项管理,而是综合大学各种管理的集大成者,是涉及大学全校上下方方面面的综合性管理,包括诸如环境分析、目标定位、竞争分析、战略决策、人才培养、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年度计划、组织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资源配置、沟通协调、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战略评估、战略领导、大学文化等。因此,内容的综合性是本书的显著特征。
重落实。目前企业战略管理的书籍或教材的主要篇幅都聚集在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上,而对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基本是轻描淡写。本书基于作者在大学战略实施和控制方面的研究积累、实践总结,以及对各类高校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在大学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部分给予与战略分析和战略制定相同的篇幅,详细具体地讨论将大学战略规划落到实处的策略、方法、措施、途径和建议,以确保大学战略目标成功实现。
指导性。本书不仅力求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完整、清晰的内容,而且力求为读者在理论方面提供有深度的分析,选择有比较借鉴价值的国内外大学实例,在战略管理活动方面给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实施细则或措施建议,因此对各种类型的读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普适性。虽然本书读者对象主要针对后述五类群体,具有较广的适应面,但是本书强调的战略性及未雨绸缪的思维方式、立足长远和顾全大局的行为模式,以及齐心协力和求真务实的处事风格等,不论对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家庭,也不论对一个人事业的发展,还是其人生的规划,均能给予一定的普适性参考和借鉴。
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五类群体: 一是博士研究生,主要包括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作为核心课程教材;二是以大学校长为主体的校领导及其领导下的大学规划部门,用于制定和实施大学战略规划的参考;三是除了大学之外的其他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用作制定和实施本校战略规划的参考;四是研究大学管理和大学治理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参考;五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干部,作为工作参考。
大学战略管理作为大学运行、经营、治理中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的多维且复杂的管理活动,跨越大学管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如图1所示。因此,成功的大学战略管理既需要高瞻远瞩,又需要脚踏实地;不仅要将战略转化为战术,还要将战术再落实在措施上;需要将思维构想转化为计划方案,而后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既需要宏观层面的领导,也需要中观层面的领导和管理,还需要微观层面的管理;既需要校领导集体具备杰出的领导力,也需要战略分解和落实中的创新力,还需要院系部处干部具备很强的执行力;既要有精神文化的主导,也要有制度文化的保证,还要有物质文化作为基础。总之,大学战略管理的开展是对大学校领导集体及院系部处干部复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大学战略管理的层次性、多维性和复杂性如图1所示。
图1大学战略管理的层次性、多维性和复杂性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地向高水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不断接近,国家和社会对以高等学校为主要载体的高等教育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面对变化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必须用好战略管理这一综合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手段和方法,重新审视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使命和愿景,准确把握本校在高等教育市场的定位,客观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清晰提出本校的战略目标,合理制定本校的战略规划,优化配置各种各方资源,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认真开展全员参与的战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评估并不断完善战略,上下齐心地实现本校的战略目标,为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做出本校责无旁贷的贡献。
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大学战略管理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为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战略管理活动的开展,为推动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为推进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干部的工作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然而,限于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本书的疏忽和不足在所难免,期待能够得到高等教育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专家的批评指正。林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