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被奉为中国志怪小说鼻祖,独占两晋志怪之鳌头的传世佳作。
●后世宋元话本、明清戏曲取材之渊薮。
●写神仙方术、精怪鬼神,也写因果善恶、人情冷暖。
本书特色:
(1)足本呈现,无删减,品读原汁原味的《搜神记》。
(2)注释简明精辟,译文力避奥涩,助于读者准确理解。
(3)精心绘制近百张精美插画,让干宝笔下的精怪鬼神“跃然纸上”!
(4)全书采用圆脊锁线装帧,装帧古朴大气,内文纸张为护眼轻型纸,双色印刷,版式美观。
|
內容簡介: |
《搜神记》为东晋干宝作品,是一部讲述古代民间传说和各种离奇怪诞故事的小说集,大多篇幅较短,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朴素的浪漫主义色彩。本书对后世志怪文学影响极大,后世的话本、戏曲、小说也经常从《搜神记》中选材。
|
關於作者: |
干宝
字令升,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人,我国东晋时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是中国志怪小说的先驱,《搜神记》为其代表作。
|
目錄:
|
卷一 / 1
卷二 / 28
卷三 / 42
卷四 / 62
卷五 / 79
卷六 / 91
卷七 / 141
卷八 / 172
卷九 / 180
卷十 / 191
卷十一 / 200
卷十二 / 230
卷十三 / 247
卷十四 / 260
卷十五 / 275
卷十六 / 292
卷十七 / 317
卷十八 / 329
卷十九 / 354
卷二十 / 363
|
內容試閱:
|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受到玄学与神仙思想的影响,小说作品分为志怪、志人两大类,各自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而干宝的《搜神记》,就是在当时魏晋玄学与神仙鬼怪崇拜的情况下应运而生,是志怪小说的经典之作。与志人小说重点表现当时士人的生活风尚不同,志怪小说将焦点放在了反映人类生活的精神层面。
据《晋书》记载,干宝,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干宝从小就勤学好问,博览群书,因为有才华,被封为佐著作郎。后来因为参与镇压荆湘流民起义,被赐爵关内侯。再后来王导又提拔他做了司徒右长史,后来又迁为散骑常侍。历史上对于干宝的生年记载不详,但是可以知道他死于咸康二年(336年)。《搜神记》可以说是干宝流传广的作品,但其实他除了写过这本书,在史学理论、史书撰写和注释方面都有卓著的贡献。只不过论影响与流传度,还是要以《搜神记》为翘楚。
干宝之所以会写《搜神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魏晋时期存在鬼神崇拜的文化现象,这其中又以巫术、方术文化为突出,这也是为什么干宝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记录巫师、方士们从事的巫术、方术活动。另外,这一时期阴阳五行思想与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也影响甚广,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干宝又记录了大量鬼神与人交往的故事。作者的文学创作总会受到其生平经历的影响,干宝也不例外。《晋书》中关于干宝的篇目中,便记录了关于干宝家中婢女和兄长的两段离奇传闻,或许就是这两段神奇的经历,让干宝坚信鬼神之说的确存在,继而为《搜神记》的编撰奠定了基础。
《搜神记》的故事来源,一方面是干宝通过搜集,整理了大量前代流传下来的鬼神故事,另一方面,则是干宝在自己耳闻目见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而成。原本的《搜神记》共有30卷,现在已经失传了。现在流行的版本并非原版,是后人在流传下来的部分基础上,增益《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法苑珠林》等书中的部分而成,大小故事一共454篇,主角有鬼、妖怪、神仙、巫师、方士等等,记载的大多都是神灵怪异的事
情,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民间传说故事。
古代的先民们处在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时代,许多神秘的现象都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因此人们坚定地相信万物皆有灵,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和人一样,具备生与死的能力,而万物的生死,又和人的生死祸福密切相关。所有一切不能被解释的现象都被先民们纳入了神仙鬼怪精灵的“神秘世界”。干宝正是通过小说这种体裁反映社会现实,真实地记载了当时社会上人们的意识形态、宗教崇拜与普遍思想。《搜神记》的确是干宝宗教观念的集中体现,但是其中也不乏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与入世精神,因此除了展现鬼神崇拜之外,这些传说故事也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不仅在当时,在整个中国古典文化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