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详细考察斯威夫特从1872年至今在中国的译介、传播、研究和影响
|
內容簡介: |
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提供了一个作家跨文化旅行的典型案例,斯威夫特是一位对中国新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斯威夫特从英国到中国漫长的文化旅途始于1872年个译本《谈瀛小录》,本书详细考察斯威夫特从1872年至今在中国的译介、传播、研究和影响等情况,分别从英语世界的斯威夫特及其中国趣味、斯威夫特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斯威夫特在中国的研究以及斯威夫特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展开,呈现出斯威夫特中国之行的主要脉络。
|
關於作者: |
蒋永影,女,讲师,文学博士。2017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同年8月开始执教于外交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
目錄:
|
目录
绪论 / 1
章英语世界的斯威夫特及其中国趣味 / 6
节斯威夫特及其复杂性 / 6
第二节斯威夫特在英语世界的研究 / 13
第三节斯威夫特的中国趣味 / 23
第二章斯威夫特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 31
节斯威夫特在中国译介与传播的概况 / 32
第二节斯威夫特在中国译介与传播的特征 / 38
第三节《格列佛游记》的中译本研究 / 48
第三章斯威夫特在中国的研究 / 68
节斯威夫特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 68
第二节现代和当代斯威夫特研究的比较分析 / 76
第三节文学史中的斯威夫特 / 84第四章斯威夫特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93
节中西讽刺文学传统的对接 / 94
第二节启蒙语境下的斯威夫特与20世纪中国作家 / 101
第三节斯威夫特与周氏兄弟 / 106
第四节老舍的《猫城记》与《格列佛游记》 / 116
第五节斯威夫特与林语堂 / 122
第六节斯威夫特与钱钟书 / 128
第七节斯威夫特与沈从文、张天翼等其他现代作家 / 133
第八节斯威夫特与中国当代讽刺诗 / 142
结语 / 151
参考文献 / 154
附录斯威夫特作品汉译目录(1872—2021) / 167
后记 / 182
00|斯威夫特在中国目录|00
|
內容試閱:
|
导言
英国作家斯威夫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作家跨文化旅行的典型案例。斯威夫特被译介到中国的漫长文化旅途从1872年个译本《谈瀛小录》就开始了,本书力图详细考察斯威夫特从1872年至今在中国的译介、传播、研究和影响等情况,以此呈现出斯威夫特中国之行的主要脉络。在梳理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翻译界和学术界在翻译和研究这位18世纪英国作家作品时,是如何随着不同时代语境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译介、传播与研究特点的。斯威夫特是一位对中国新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家,本书还将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他对中国作家作品的影响。对斯威夫特接受史的梳理不仅能从中发掘出他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再创造活动,还能呈现出跨文化经典的建构过程,这对研究同类作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书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从英语世界的斯威夫特及其中国趣味、斯威夫特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斯威夫特在中国的研究以及斯威夫特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斯威夫特及其在英语世界的研究现状,同时涉及他与中国文学文化的关系。其次,纵向考察斯威夫特在中国的译介史、传播史和研究史,贯穿历史的线性结构,分阶段论述不同历史时段的接受状况,并对不同阶段的代表成果和代表观点加以批判,以把握其清晰的脉络。在传播方面专注于译介和改编层面,在批评研究方面则关注研究范式的变迁,现代和当代斯威夫特研究的比较分析以及文学史的建构。后,对影响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横向切分,涉及斯威夫特与中国具体作家作品的内在关联。本书采用总体研究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结构,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接受的历史,力图对斯威夫特在中国的跨文化之旅做系统性总结。
00|斯威夫特在中国导言|00本书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探讨了斯威夫特接受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分为四章。章是英语世界的斯威夫特及其中国趣味,介绍了斯威夫特及其复杂性,梳理了他在英语世界的研究现状,同时考察斯威夫特的中国趣味及其笔下的中国形象,从对方视野观照自身,让接受史呈现出一种对话互动关系,这对梳理斯威夫特在中国的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是斯威夫特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深入考察斯威夫特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分析其在中国的地位变迁和影响。翻译使得原著在另一个语境下获得了再生,不同时代语境下的译者会受到不同意识形态和翻译诗学的影响,以不同的翻译策略应对同一个文本,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译本。斯威夫特在中国的译介史和传播史是其接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承载着作家作品与接受语境的关联。本章还将以《格列佛游记》为个案,对《格列佛游记》不同译本进行介绍分析,对翻译策略和原则进行探讨,并对翻译中的一些热点和棘手问题作回应,探索其翻译和接受背后深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动因,从而展现不同时代的语境特色。
第三章是斯威夫特在中国的研究,以时间为横断面,自斯威夫特译介到中国至今,分阶段纵向考察其在各个时期的研究面貌和轨迹,并对现代和当代的斯威夫特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关注文学史书写中的斯威夫特,探究国内学者如何以文学史叙述的方式建构斯威夫特。
第四章是斯威夫特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探讨斯威夫特与中国作家作品的关系,以周氏兄弟、老舍、林语堂、钱钟书等为典型个案,具体考察中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上对斯威夫特的接受。中国作家受斯威夫特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艺术技巧层面的汲取和转化,还表现在精神层面的继承和思考。本章运用实证考据的朴学方法,多方搜集资料,为了避免事实联系匮乏的尴尬,结合平行研究,细致入微地展现斯威夫特与中国作家作品的内在关联,深入探究其与周氏兄弟、老舍、林语堂、钱钟书等中国作家作品之间的互涉关系。
结语总结了斯威夫特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的努力方向。附录部分收录了斯威夫特汉译作品目录(1872—2021),是目前国内首份关于斯威夫特译介较为完整的文献资料。
|
|